早在剛剛掌握大統一公式,明了能量炮的進攻機制,知曉能量炮彈丸之所以威力強大是因為其彈丸處于強核激發態,化身為超微型核彈后,李青松便有了一種設想。
那便是……如果彈丸可以通過外界影響處于強核激發態,可以釋放出微觀世界內的強核力的話,那,其余的材料行不行?
譬如一個茶杯,一把牙刷,一臺洗衣機,甚至于……一艘戰艦?
可以確定的一點是,一旦物體體積過大或者質量過大,其穩定性必將直線下降。
彈丸之所以能處于較為穩定的強核激發態,不在彈藥倉和能量炮炮筒內爆炸,而是在撞擊到目標,受到猛烈震動后才爆炸,進而釋放出內部的強核力,便是因為質量和體積都比較小,較為穩定的緣故。
很顯然,就算李青松能做到令一艘龐大的戰艦處于強核激發態,其龐大的體積和質量,以及極為復雜的內部結構,都必然導致它不可能穩定。
在處于強核激發態的一瞬間,它就會轟然爆炸。
這便堵死了李青松將自己飛船置于強核激發態,然后展開自殺式進攻的可能性。
但沒有關系。不能將我自己的飛船置于強核激發態,那……能不能想辦法讓對手的飛船置于強核激發態?
一旦處于強核激發態,下一刻就會爆炸。于是,令對手飛船置于強核激發態,便等同于自己滅掉了對手的戰艦。
基于這種思路,李青松開始了新式武器的開發。
但很快,李青松便發現這種方式不可行。
原因很簡單,自己令能量炮彈丸處于強核激發態的方法,是將其置在高度可控的狀態下,通過X和Y玻色子的受控撞擊來實現的。
在復雜的戰場環境之中,自己怎么可能做到激發對手的戰艦?
但李青松并未就此放棄。他轉而改變思路。
針對單一一艘戰艦不可行的話,那么……能否針對空間本身下手?
李青松所謂的針對空間本身下手,并不是說對空間造成什么影響。
那不可能做到。李青松沒有這個能力。
他的構想是,能否構造出某種力場,籠罩一整片空間,來影響這片空間內的所有造物?
電磁力有光子場,引力有引力場,弱核力有W和Z玻色子場,強核力有膠子場。
傳遞統一力的粒子為X和Y玻色子,它們可以構造出X和Y玻色子場。
X和Y玻色子原本只能存在極短的時間,一瞬間便會衰變。但沒有關系,強核文明已經可以制造出某種環境,來延長它的壽命。
正因如此,強核文明才能將能量炮彈丸置于激發態。
現在,單獨針對一艘戰艦的強核激發不可行。那么,我能否構造出一個X和Y玻色子場,籠罩一整片空間,將這片空間中的一切造物全都激發強核力?
針對這種構思,李青松再度開始了研發。
然后,李青松遇到了更大的困難。
他發現,這種武器從理論上是可行的,只是工程實現起來幾乎沒有可行性。
至少,對于正統智慧文明來說沒有可行性。
至于李青松……
那自然另當別論。
其一是超級復雜的戰場環境帶來了超級復雜的計算需求。
既然要將一整片空間置于玻色子場之下,那么,戰場環境的影響必然要考慮到,必然要定制化的施加影響才能做到。
而戰場環境的時刻變化,所導致的瞬時的龐大計算,現有量電超算根本不可能做到。
同時,這也僅是難點之一。
同屬于計算需求的另一個難點則是,因為“統一力場”布設裝置必然需要安置在后方,和戰場有一定距離的緣故——唯有如此,才能確保這些設備不會被摧毀,“統一力場”裝置的影響到達戰場會有一定的延遲。
這便意味著,李青松的計算并不僅僅只是當前戰場情況的計算與定制,而是需要依據戰場現有局勢,預測接下來幾十秒甚至一兩分鐘——依據距離的不同,延遲的時間也有所不同——的戰場局勢,并且需要保持極高的正確率。
唯有足夠的正確率,己方“統一力場”施加的影響才能貼合戰場局勢,最終對整片戰場造成己方所希望的影響。
李青松預估的是,正確率最低也要達到90以上才能滿足要求。
在這之上,則是正確率越高,激發效果越好。
這已經脫離了算力這一概念,而上升到了計算模式方面的需求。也即,就算量電超算的算力提升哪怕一萬倍,都無法滿足需求。
必須要有真正的強人工智能,也即具備與真正智慧生命相同的計算模式,才有可能滿足對應的計算需求。
而真正的強人工智能,這宇宙之中到底是否存在李青松都不知道,更不要說自主研發出來了。
那個智械天災的主AI雖然強大,但從根本上來說,也僅僅只是個弱人工智能而已,它本質上并沒有自己的意識。
面對這個障礙,李青松采取了一種幾乎瘋狂的解決方式。
造不出真正的強人工智能,那我就用真正的生命智能來代替好了,我用人腦與量電超算搭配來滿足需求!
那20億名此刻躺在了智能座艙中的克隆體,便是李青松為了滿足計算需求而搭建的“生命智能超算”。
通過之前的大量研究,李青松已經確認,在自己投入約15億名克隆體化身為生命智能超算的前提下,對于強核級別文明的戰場來說,預測準確率可以達到下限,也即90。
在這個基礎上,自己投入的克隆體數量越多,生命智能超算越龐大,正確率越高。
此刻這20億名克隆體的投入,并不是說便可以將正確率提升到最高。
克隆體的投入是越多越好,沒有上限。但現階段,李青松極限情況下也只能拿出20億名克隆體參與。
解決了這一問題,這項工程面臨的下一個難題便是,就算不計代價,使用真正的智慧生命為工具,搭建出了“生命智能超算”,也還需要解決不同生命體之間的協調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