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235章 超距通訊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人類失蹤,幸好我有億萬克隆體

  除了能源、推進、防御、武器這四個最為重要的方面的巨大提升,李青松看到,大統一公式還預示了更多方面的技術飛躍。

  比如量電計算機的性能提升。

  同樣基于更深厚的對于微觀世界運行原理的理解,李青松知道,自己未來必定能造出性能超過此刻十倍百倍的量電超算出來。

  擁有了如此龐大的算力,那么,各種人工智能,自己所擁有的悟空、神工、女媧、玉皇、神農等等AI的性能將飛躍到什么地步?

  自己的無人作戰力量和工業實力以及科技研發能力將會飛躍到什么地步?

  除此之外,大統一公式還預示著另一件重要到無以復加的事情。

  超距通訊。

  沒有延遲的、實時的遠距離通訊!

  一旦掌握了超距通訊技術,哪怕李青松與另一處基地的距離高達1000億公里,也能做到實時的,沒有任何延遲的通訊!

  而使用常規的電磁波通訊的話,1000億公里的距離,雙程通訊延時將高達7.7天左右,讓遠程操縱建設基本上不可行。

  我發一段信息過去,要過7.7天才能收到反饋,那還怎么操縱?

  就算有高度智能的神工AI在,延時高達7.7天的建設也將面臨重大障礙,導致效率極低。

  而現在,大統一公式的掌握,讓李青松更加從本質上理解了“量子糾纏”這一微觀現象,進而預示著使用這種現象來掌握超距通訊技術的能力。

  更為重要的一點是,這還意味著,李青松與克隆體之間的意識連接也極有可能因為超距通訊技術的出現而不再有延遲。

  “如果我能為每一名克隆體腦袋里都植入一枚神經芯片,由神經芯片與克隆體大腦交互,然后神經芯片與神經芯片之間的信息傳遞以超距通訊技術進行,這豈不是意味著,縱然間隔千億公里,我也能實時與克隆體的大腦保持意識?”

  當然,此刻合適的神經芯片以及超距通訊技術李青松還未掌握,僅僅只是搞清楚了其理論而已。

  要真正做到這一點,還需要大量研究資源的投入。

  但至少,此刻的李青松距離掌握這兩種技術已經不再有基礎理論方面的障礙。

  只要研究下去,未來掌握這兩項技術便是大概率事件。

  沒有延遲的與克隆體的意識連接!

  單單只是想一想,李青松便感覺滿是激動。

  以往時候,因為自身與克隆體之間的連接通訊速度僅有光速,稍微遠離一點便存在巨大通訊延遲的緣故,李青松不知道傷了多少腦筋,為此做出了多大的妥協,犧牲了多少效率。

  甚至于李青松的本體意識還不得不經常在位于不同地方的克隆體身上穿梭,哪里的建設更重要便坐鎮在那里,以犧牲其余地方建設效率的方式來保證重要建設工程的推進。

  極為麻煩不說,效率還大受影響。

  現在,李青松終于看到了擺脫這種局面的希望。

  此外,大統一公式還預示著材料學方面的巨大飛躍。

  這仍舊來源于對強核力的操縱。

  李青松將有可能制造出超出“合金”,超出普通元素這一概念的超強材料。

  它們可能已經無法被稱之為元素了,因為它們甚至可能不再具備原子結構,整體處于某種類似膠子等離子體的結構,受到強核力主導。

  它們可能可以耐受數萬攝氏度的高溫,可以面對猛烈到超乎想象的撞擊而不產生任何破損與裂痕,可能可以耐受各種化學品,譬如強酸強堿的腐蝕而絲毫不發生改變,等等等等。

  這種材料可具備的想象空間實在是太過巨大,簡直預示著一片李青松以前從未見到過的新的天地。

  真正感受到強核文明的強大,感受到相比起電弱文明的巨大提升,此刻縱然以李青松的心境,都忍不住爆了粗口。

  “媽的,我說當初那個智械天災打我怎么就跟特種兵打原始人一樣,讓我幾乎沒有絲毫還手之力……

  能源供應比我充足,機動性比我高,防御力比我高,連常規武器都用的‘超微型核彈’,我用的卻是普通彈丸,這種情況下,我拿頭跟人家去打啊。”

  李青松愈發感覺到慶幸。

  之前自己機關算盡,殫精竭慮,天時地利人和各種因素拉滿,才勉強將智械天災艦隊逼退,原以為這個結果是理所應當的,但現在看來,這其中還是有太多太多幸運的成分。

  沒辦法,敵人太過強大,任何一個環節稍微出一點意外,說不定局面早就不是今天這樣子了。

  也幸好,在勉強爭取到的這三百年時間之內,我真正完成了從電弱文明到強核文明的蛻變……

  雖然此刻李青松暫時還無法制造任何強核級別的科技造物,但至少此刻,李青松已經可以理解智械天災艦隊那種種不可思議的設施的運行原理,而不再像是之前如同看到神跡一樣。

  此時此刻,李青松心中有一股沖動,那便是,不顧一切的在這個恒星系之中,展開基于大統一公式的一系列后續研究,真正將基礎物理學的突破轉化為工業實力和戰爭潛力。

  那一項項科技造物如同乞丐面前的大餐一般,散發著誘人到幾乎無法抵御的吸引力,讓李青松迫不及待的想要撲過去。

  只要研究下去,我也能掌握那眾多的先進科技造物,我也能如同智械天災艦隊一般強大,甚至比它們更強大。我將再也不必顛沛流離,終日在太空之中逃亡,朝不保夕……

  但,李青松硬生生的遏制住了這種沖動。

  現在還不是研究技術的時候。

  此刻距離當初智械天災艦隊被逼退已經過去了200年的時間。

  最多再有100年時間,智械天災艦隊便要卷土重來。

  僅僅只有這100年的時間而已,無論怎么看,都不可能讓李青松完成從技術研發到龐大艦隊建設的任務。

  唯一可行的道路是,再度展開逃亡,再度攜帶上足夠多的物資,在太空航行之中完成后續的科技突破!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