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226章 科學證據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人類失蹤,幸好我有億萬克隆體

  建造更多的質子衰變探測器,李青松是有這個能力的。

  以一臺質子衰變探測器需要約11萬名克隆體來維持日常維護和研究計算,此刻,去除其余方面的研究,和工業體系的維持,李青松勉強還能再抽調出約3億名克隆體投入到更多質子衰變探測器的建設與研究之中。

  這便意味著約2700臺質子衰變探測器。

  如此一來,縱然質子壽命真的是1042年,李青松也同樣能通過數量的提升,真切探測到這一現象。

  但李青松始終沒有忘記一點。

  那便是,自己擁有遠超普通電弱文明的工業能力。

  同時,宇宙之中必定真正存在統一了強核力的強核文明。

  那么這便引發出了一個悖論:如果質子的壽命真的如此之高,甚至于高達1042年,以至于需要數千臺超巨型質子衰變探測器才能探測到質子衰變的話……

  那些普通的電弱文明是如何突破的?

  不要忘了,就算傾盡全文明之力,普通的巔峰電弱文明也最多僅能支撐幾十臺巨型質子衰變探測器而已。

  沒道理普通的電弱文明能依靠幾十臺探測器產生突破,自己已經造了一千臺,卻無法突破!

  這不合理。

  這幾乎便只能意味著一種可能性:其實并不是自己的工業能力不足,不是質子衰變探測器數量不足,而是……

  自己走錯了路。

  唯有這一種可能性,才能解釋現在的情況。

  那么,我現在的理論框架是錯的么?錯在了哪里?

  審視著自己之前耗費數千年時間才研究出來,一點一點完善的理論框架,李青松心中微微多了一點茫然。

  是質子根本不會衰變?還是衰變模式與我之前預測的不同?

  強核力必定是可以與電弱力統一的,那么,這統一的模式究竟是什么?

  錯誤不可怕,可怕的是根本不知道錯在了哪里,也不知道哪里才是正確的方向。

  自從費盡千辛萬苦,暫時逼退智械天災艦隊,全力以赴進入到科技突破事業之中后,李青松第一次真切感受到了這一條路的艱難。

  一邊繼續維持著上千臺質子衰變探測器的運轉,李青松一邊抽調出大量的腦力,投入到了新一輪的思考與推演之中。

  為了防止僅有自己一種思維模式導致思維死角的問題,李青松還命令每一名與此相關的藍圖科學家放下手中任務,全部加入到了對新框架的探索之中。

  時間便這樣一點一滴的流逝著,轉眼間又是十余年時間過去。

  李青松的探索一無所獲。

  他固然提出了足足三十幾個新的理論體系以解釋現有現象,但經過進一步的驗證,這些理論體系最終被全部排除,沒有一個能經受住實驗的檢驗。

  此刻,就算以李青松的心境,都忍不住有了一點焦急。

  實在沒辦法不急。

  這三百余年的時間,是自己拼盡全力,機關算盡,乃至于賭上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才爭取來的!

  僅剩下約200余年的時間,智械天災艦隊就將卷土重來,而自己此刻卻被這一道障礙死死卡住,絲毫不得寸進,這讓李青松如何能不急?

  不要忘了,下一次智械天災艦隊到來,它們必將已經恢復全盛時期的實力。同時,已經上了一次當,中了一次陷阱,下一次,自己的所有應對手段都將失效,不可能再是智械天災艦隊的對手。

  便連逃走都逃不掉!

  這一刻,李青松甚至于有些羨慕那些普通的電弱文明。

  他們固然科研能力低下,工業實力弱小,甚至于僅能支撐幾十座探測器的運轉。

  但他們有時間,可以慢慢來,可以一點一點的“磨”,一點一點的迭代優化慢慢提升。

  自己卻快要沒有時間了!

  時間便在李青松全力以赴的研究與推演中快速流逝著,轉眼間又是十余年時間過去。

  此刻,559號磁單極子探測器忽然間向李青松報告了一個全新的情況。

  高靈敏度磁場探測裝置顯示,在過去的約2分鐘之前,超流氦3的排列模式似乎受到了一點擾動。

  其模式與李青松預測之中的磁單極子影響極為相似。

  李青松精神一振,瞬間將所有空余的克隆體腦力全部投入到了這一方面。

  工作在那一臺巨型探測器之中的克隆體們密切檢查著探測器在過去幾分鐘之前生成的所有數據,并將其分發到了眾多其余科研機構里。

  這規模龐大的數據在這一刻被分成了上億個部分,上億名克隆體如饑似渴一般,各自選擇了億分之一,迅速閱讀并初步分析著這些數據。

  另一部分克隆體則控制著超算,將各項數據輸入,展開計算。

  剎那之間,一億多名克隆體的大腦如同一臺分布式超算的計算終端,各自進行著當前的數據處理工作,并最終在李青松的控制之下匯總,集合了每一名克隆體的閱讀與分析結果之后,又反饋回來。

  上億顆大腦便如同一顆一般,真真正正的如指臂使,沒有絲毫延遲,沒有絲毫溝通成本。

  便在這種情況下,僅僅幾天時間而已,李青松便完成了所有數據的解讀與分析工作,并徹底排除了干擾項,得出了最終的,讓李青松前所未有為之振奮、為之激動的結論。

  這就是磁單極子!錯不了!

  上百萬座氘氘聚變核電站產出氦3,無數名克隆體的建設與維護,日常研究與分析,在這一刻終于產出了豐碩的成果!

  磁單極子真的存在!

  在這一刻,眾多科學謎題被李青松尋找到了答案。

  李青松心中滿是感嘆。

  這顆磁單極子極有可能誕生于宇宙初期。它擁有如同質子一般漫長的壽命,終日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在宇宙之中游蕩。

  它與普通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力極小,這讓它具備了如同中微子一般的強穿透性。

  它便這樣在宇宙之中游蕩著,游蕩了上百億年的時間。

  它可能見證過宇宙的誕生,見證了第一代恒星的出現與迅速衰亡,見證了重元素的誕生,見證了一片片星辰凝聚成恒星又匯聚成河系,見證了宇宙之中無數次壯烈事件。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