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173章 塵埃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人類失蹤,幸好我有億萬克隆體

  這樣一來,在這一次恒星際遠航之中,李青松只要帶足夠的氘氣即可,便無需帶那么多糧食,也無需建造龐大的種植基地了。

  時間仍舊一點一滴的流逝著,轉眼間又是兩百余年過去。

  此刻,李青松和太陽的距離已經達到了9光年左右。

  從這個距離看太陽,便絲毫找不到太陽的特殊之處了。

  它已經真正融入到了萬千星海之中,化作了一顆普通的,略有些黯淡的星辰,毫不起眼。

  前方還有數光年的航程在等待著李青松。

  在這個距離上,李青松的艦隊闖入到了一片星際塵埃云之中。

  這種星際塵埃云在星際空間之中其實相當常見,有大有小。只不過平常時候根本不可見而已。

  星際塵埃云的密度比普通星際空間更高,便也意味著更高頻次的塵埃撞擊事件。

  單個星際塵埃撞擊還無所謂,但次數多了,便連質量達到數億噸的空天母艦,航向都會被影響到,導致和目標輕微偏離。

  而星際航行,差之毫厘謬以千里。

  換做藍圖克人的話,就必須要在星云內部展開機動,調整并保持航向,以防偏離太大,后期沒有足夠的燃料調整。

  當初也正是因為如此,藍圖克艦隊才會將那一片星云“點亮”,進而被李青松察覺到。

  不過這一片星云對于李青松來說就無所謂了。

  偏離就偏離,反正我燃料足夠,后續再調整就是。此刻保持靜默,避免點亮星云,也能更有效的避免被那個智械天災察覺到。

  于是李青松絲毫沒有動作,任憑無數星際塵埃云的粒子撞擊到飛船上,緩慢、微小的改變著艦隊的航向。

  一直在星際塵埃云之中穿行了一年時間,航行了約3500億公里,才算是將這一片塵埃云穿過。

  前方,牛郎星已經愈發明亮了。

  回過頭來,李青松靜靜的看著自己剛剛闖過的那一片星云,卻只看到了浩瀚清澈的宇宙蒼穹,看到了萬千星辰,別的什么都沒有看到,就像那一片星云根本不存在一樣。

  它太稀疏了,密度太低了,便近似于全透明一般,根本無法用肉眼看到。

  它的物質密度,甚至比地球國家時代人們在實驗室之中專門制取的真空都更低。

  但為什么這樣一片物質密度極低的地方仍舊能被稱之為星云?

  原因當然很簡單,因為其余的地方物質密度更低。

  星際空間的物質就是如此稀疏。

  但就算它如此稀疏,它卻是一切星辰的母體。

  說不定未來某一天,在某些劇烈物理過程的影響之下,譬如超新星爆發,這一片星云便會開始向內部的坍縮,密度越來越高,最終凝聚出一顆恒星來。

  當初的太陽系,便誕生自這樣一片星云。

  那無窮無盡的塵埃凝聚成了太陽,凝聚成了地球、木星、土星、火星等大行星,凝聚成了無數顆小行星、彗星、矮行星,等等等等。

  這樣的過程直到如今都仍舊在宇宙之中不斷上演。

  當恒星衰老的時候,這組成恒星的塵埃又會被恒星拋灑出來,再度形成星云,等待著下一次凝聚成宏觀星體的時機。

  萬千星辰便這樣循環著,周而復始。

  通過對這一片星云的觀測,李青松有關宇宙宏觀演化的知識積累再度提升了許多。

  但此刻李青松更為關注的卻是另一件事情。

  且不說這片星云未來會是什么命運,能否形成一顆新的恒星甚至于誕生出生命來,至少現階段,它對李青松造成了一定的困擾。

  派遣出大量克隆體與機器人,對前方開路飛船的裝甲進行一系列精密檢查后,李青松心中微微苦笑。

  “這一片星云,讓我的飛船裝甲性能降低了至少10啊……還是要修復一下,否則,它們可能都承受不起減速時候的過載了,整個兒飛船都可能直接散架。”

  運動是相對的。己方艦隊以1.2萬公里每秒的速度前進,便等同于這一片塵埃云之中的塵埃分子以1.2萬公里每秒的速度撞擊飛船裝甲。

  在這種高速撞擊之下,組成飛船裝甲的粒子,其原子核、化學鍵等可能會被直接撞斷,導致發生一系列性狀變化,甚至元素變化。

  一顆氫原子有可能會意外獲取到一顆質子,進而變成氦。

  一顆鐵原子有可能被撞碎,變成鋰原子或者鈹原子。

  氧化鐵可能會被分解成氧原子和鐵原子。

  于是,原本完整一體的飛船裝甲,便會像是被蟲蛀了的木板一樣,多出了一個個朽壞區域,最終導致整體性能降低。

  這種事情其實在進入這片星云之前就已經在不斷發生著。只不過因為星云之外物質密度更低,這一過程便更緩慢而已,現在因為進入了星云,這一過程便被加速了。

  短短一年時間,就導致裝甲性能直線下降。

  李青松暗暗的思考著:“或許,導致電弱文明這位于第二級別的文明,艦隊航速無法太高的原因,并不只是能源獲取與推進方式這一種。”

  電弱文明的艦隊,航速普遍不超過光速的5。

  之前藍圖克艦隊的航速是光速的3。李青松的艦隊航速高一些,也才光速的4而已。

  速度再快,就需要消耗更多燃料加速,就可能導致未來沒有足夠的燃料減速了。

  這固然是原因之一,但現在看來,星際塵埃撞擊所導致的對飛船裝甲性能的極度削弱,同樣是重要的因素。

  區區4光速的撞擊而已,就能導致如此嚴重的后果,速度更快的話,后果必然更加嚴重。

  不要忘了,高速情況下不適用牛頓經典力學,而是要引入相對論。速度提升了,撞擊力道的提升并不是線性,而是指數級別。

  可能速度只提升1,撞擊影響就直線提升了一百倍。

  這種情況下,甚至可能飛船飛不了多久就直接散架了。

  “藍圖人說,第三級別的強核文明,其艦隊航速甚至能高達光速的百分之七八十,這么高的航速,他們是怎么解決塵埃撞擊問題的?”

  區區一個航速,便將強核文明的強大淋漓盡致的展現在了李青松面前。

  李青松愈發感到自己離開太陽系跑路這一選擇的正確性。

  這樣一個強大的文明,絕對不是現階段的自己能對抗的。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