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98章 木星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人類失蹤,幸好我有億萬克隆體

  李青松知道,亮星云依據發光類型的不同,又分為發射星云和反射星云。

  發射星云既是自身可以發光的星云。通常情況下,構成它們的星際塵埃分子被巨大的天體所電離,然后釋放出了各種顏色的光芒。

  譬如天鷹星云。這個星云內部有一個結構極為著名,那便是創世之柱。

  這片星云上面延伸出了數個長度達到了幾十光年的巨大的柱子,構成這些柱子的氣體云在外部擾動以及自身引力的作用之下向內坍縮,最終凝聚成了恒星。

  有幾十上百顆巨大的恒星在這一片恒星溫床之中孕育。也正是因為這些恒星的誕生,組成這片星云的塵埃被電離加熱,便釋放出了光芒。

  反射星云既是自身不會發光,但可以反射臨近恒星光芒的星云。譬如獵戶座的女巫星云,便是因為反射參宿七的光芒而發光的。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較為特殊的類型,那便是行星狀星云。

  大質量恒星演化到末期,發生超新星爆炸之后,組成恒星的材料會被劇烈的爆炸拋灑到星際空間中去,中心部位則會留下一顆致密星體,中子星或者黑洞。

  如果是中子星的話,因為它具備極高的輻射和能量以及磁場的緣故,它會“攪動”這一整片星云,讓其也具備發光的能力。

  其中最為著名的便是蟹狀星云。

  這顆大質量恒星距離地球約6500光年。它在地球時代的大約宋代年間爆炸。

  雖然距離如此之遙遠,但它爆炸之時,光芒仍舊強烈到就算在地球的白天都能看到,并被當時的人們清楚明白的記錄了下來。

  但這三種導致星云發光的模式,似乎都不符合現在的情況。

  此刻自己觀測到的那片星云,首先可以排除的是它忽然間從別的地方移動到這里的可能性。

  因為它的運動速度不可能這么快。

  既然不是從別的地方飛過來的,那便只可能是它一直在那里。而一直在那里,自己之前卻并未觀測到,那么它之前只可能是一片暗星云。

  導致暗星云變成亮星云的原因無非就是那三種,一,被原生恒星電離。二,反射臨近恒星光芒。三,內部有一顆致密天體。

  但這三種都不可能。

  結合之前從藍圖克俘虜之中獲取到的情報,唯一一種可能性浮現在了李青松腦海之中。

  藍圖克人的遷徙艦隊來了。

  他們從遙遠的格利澤625星系向著太陽系而來,在航行到半途的時候,艦隊闖入到了這一片暗星云之中。

  飛船發動機噴射而出的高速離子,如同致密天體或者原生恒星那樣,“攪動”了整片星云,給它們施加了更高的能量,于是,原本只是暗星云,不具備發光能力的它們,此刻也開始發出光芒,并被自己觀測到。

  藍圖克文明的艦隊遲早要來,這是李青松早已經知曉的事情,這沒什么奇怪,也沒什么震驚的。

  唯一讓李青松感到有些震撼的是,一艘飛船發動機噴射的高速等離子體,相比起一整片星云來說,能量極低。

  這片星云規模并不大,也就僅有個百億公里左右的尺寸,大概也就能將整個太陽系籠罩住。

  相比起那些動輒幾十光年、上百光年尺寸的龐大星云,它毫無疑問是個小不點。

  但問題在于,這僅僅只是相比起其余星云來說。

  相對于智慧生命來說,它仍舊龐大到難以想象。

  一艘飛船僅能“點亮”一丁點星云而已。要將整片星云全部“點亮”,這艦隊的規模……得多大?

  此刻,就算使用現階段自己能制造的最大口徑、技術最先進的望遠鏡,這片星云在李青松眼中都仍舊只是個黯淡的亮點,平平無奇,似乎沒有任何值得注意的地方。

  但遙望著這個黯淡的亮點,李青松卻似乎看到了無窮無盡的龐大飛船,看到了大量的空天母艦,看到了一艘艘的重型運輸船,看到了一艘艘具備毀天滅地力量的強大戰艦……

  一艘飛船的噴射能量有限。這無數艘飛船組合起來,便將一整片星云都點亮了。

  那是何等龐大的規模。從格利澤625星系到太陽系,長達20多光年的距離,又是何等壯麗的遷徙。

  與之相比……

  李青松看了看自己的遷徙艦隊。

  自己艦隊的規模已經算是足夠龐大。但相比起此刻藍圖克人的遷徙,卻像是螞蟻拖著面包屑,與重載列車相比一樣。

  李青松深切感覺到了自己的渺小。又因為自己的渺小,而感覺到了龐大的壓力。

  此刻僅僅只是看這一眼而已,那洶涌而來的壓力就讓李青松幾乎喘不過氣來。

  留給自己的時間僅僅只有兩百多年而已。兩百多年之后,自己就要面對如此強大的敵人了么?

  我真的,真的能戰勝他們嗎?

  李青松閉上了眼睛。良久,再度睜開,視線之中已經沒有了任何茫然、恐懼與憂慮,只剩下了平靜和堅定。

  他靜靜地望著明亮的太陽,低聲道:“如果太陽系之中只剩下了我,那,就由我來守護我們的家鄉吧。”

  龐大的艦隊仍舊在快速前進著。對于星空的探測也仍舊在持續著,一刻未停。

  漸漸地,艦隊越過了冥王星軌道。

  但只可惜,此刻冥王星運行到了另一個地方,李青松并未看到它的身影。

  到了此刻,還不算真正進入到了內太陽系范疇。因為冥王星早就被開除了大行星資格,降格為了一顆矮行星。

  最外圍的一顆大行星,是海王星。

  要越過海王星軌道,才算是真正進入到了太陽系內部。

  又是十幾億公里的漫長航行,這一次,間隔數億公里,李青松用望遠鏡看到了海王星那蔚藍色如同大海一般的身影。

  長達數年的航程,跨越了一百多億公里的漫長距離,間隔數百年時間,這一刻,李青松終于再度回到了內太陽系。

  艦隊的前進仍未停下。

  除了釋放一些探測器到海王星去之外,李青松沒有做任何停留。

  他的目標始終很明確的對準了前方那顆整個太陽系最大的行星,木星。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