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補不可怕,猜中最尷尬。
而比這更要命的是,這玩意哪怕是站出來辟謠都沒用,因為自證根本沒有辦法讓人信服——自《歸藏》面世以來周易在臺灣樂壇所獲得的待遇有目共睹,鐵一般的事實就擺在這里。
想退一步找個例子反駁一下吧,邊上還有一個陶哲粉絲在感同身受,捎帶手吹起了沖鋒號從側翼包抄——
這下腹背受敵了。
一個極其敏感的政治話題就這么橫亙在了金曲獎組委會全體成員心頭,進也不是,退也不行,一根筋變成了兩頭堵。
平心而論,也就是周易影響力實在是太大、后臺有點小硬,不好硬封殺。不然單就當初那個態勢而言,《歸藏》出來后他就可以徹徹底底的告別臺灣了。
“我不明白。”
完全沒有任何心理負擔的周易在6月3日出席阿瑪尼臺灣活動時不出意外的被追問到了此事,字正腔圓的四個字一出口,記者還沒反應過來呢,他自己的眉眼間就攀滿了笑意。
笑的讓一眾記者摸不著頭腦。
不明白就不明白,你笑這么開心干嘛?
幸災樂禍也不至于這么明顯吧?
你作為大明星的表情管理呢?情緒管理呢?
不知道的還以為發生了什么天大的好事。
周易只是笑笑不說話。
《大決戰》系列在內地都不是每個人都看過,在臺灣就更不用提了,記者們都是一頭霧水的反應倒也正常。
更何況,正常來說,這個梗也得到移動互聯網流行開來后,新一代網民自強意識蹭蹭上漲才讓《大決戰》三部曲中的劇情翻紅。
但是吧,他笑笑不說話,不代表臺灣樂壇內的另一支勢力看不懂——
邵振邦之所以能寫出這篇“檄文”是因為他不僅僅曾經做過記者、是個音樂愛好者,更因為他是電視臺的特約評論員。
他能十分敏銳的察覺到周易《歸藏》之后在臺灣樂壇、臺灣輿論界所受到的影響——周易就像是一顆釘子,牢牢的釘死在了島上,帶動了成千上萬的年輕人因為他而自動去了解對岸。
邵振邦能看得出來,其他評論員自然也行。
在周易一句“我不明白”的回應之后,徹底讀懂了他意思的評論員湯永新直接在電視節目當中進行了批評,稱周易是“狼心狗肺”、“欺軟怕硬”。
畢竟這世上能從鋼鐵雄心玩到海島奇兵的微操玩家還是很有指向性的,《大決戰》三部曲這種等級的電影,臺灣業界中的某部分人也不會不去了解。
“別忘了他的出道公司是臺灣華納,大家都是他成名路上的推手,可他呢?
“大陸人常常講飲水思源,周易做到了嗎?想學羅大右參與政治卻沒有這個實力,羅大右敢在演唱會當眾剪掉美國護照,周易能對美國做什么?
“他連罵美國一句都不敢!
“你看看他迄今為止的英文歌,有一句是罵美國的嗎?
“他只敢在自己的中文專輯里發發牢騷,因為他知道中文專輯在美國賣不動,不會有太大的受眾就不會有美國當局注意到他,他就能既立人設又繼續吃美國的錢。
“這不是欺軟怕硬是什么?”
在伊拉克戰爭爆發后,去年,還是美國國籍的羅大右在臺灣開演唱會的時候,直接當著兩萬多人的面說清楚外面發生了什么,然后拿出了剪刀與自己的美國護照,一刀一刀剪碎——
從美國退籍。
以實際行動來表示對美國佬發動侵略戰爭的不屑與鄙夷。
這事在臺灣掀起了巨大波瀾。
所有人都知道上世紀羅大右為了拿到美國國籍付出了多大努力,結果現在卻因為八竿子打不著的伊拉克戰爭而不留任何余地的剪碎了那本護照。
更有許多心向美國的人士對羅大右窮追猛打,痛斥他的行為是在顛倒是非、煽動年輕人之類的。
畢竟演唱會這種聚眾集會性質的玩意影響力是不可估量的。
而周易現在的性質在他看來則是更為惡劣——
為此,哪怕說話顯得顛三倒四都要把之前批判過的羅大右提溜出來當正面例子壓周易一頭。
簡而言之就是一句話——
你他媽有能耐去罵美國人啊!去跟美國佬干一架啊!
在臺灣這耀武揚威算什么本事?
“雖然但是,按照你的說法,羅大右是在臺灣的演唱會上面對國人剪的,周易的《歸藏》不也是面對中國市場?有什么區別嗎?”
“區別在于周易沒正面罵美國。”
“哪里沒罵過?周易的表態還少嗎?50美分尸骨未寒呢好吧?”
“那算個屁……”
由于涉及到相關政治問題,自詡為正義使者的邵振邦、湯永新兩人繼續在電視節目當中打嘴仗——
在華納內部,錢江就差跪下求周易別再深入了。
太爺!你是我親太爺!
嘴上別沒個把門啊!
你自己都在人雷區上跳舞了,就別再在底線上反復橫跳刺激他們神經了!
“不就是個金曲獎嗎,我找人幫你出氣,我找人幫你出氣!”
錢江胸脯拍的邦邦響,好說歹說才把周易給拽上了前往美國的飛機。
“你看你,又急。”
老神自在抿著紅酒的周易嘆了口氣,語氣十分的惋惜。
周建輝這種常在兩地跑的跨國巨頭高層是百分百已經收到了什么風聲了,不然的話也不會放任這種話題在臺灣蔓延,早就在起勢的剎那就出手把苗頭給摁死了。
“不是急,是危險。你在美國搞這些我沒意見,畢竟風險大收益也高。但你在臺灣的影響力以及收益都已經到頂了,還這么做就是白白刺激那群人的神經,還會平白無故背負罵名。”
錢江苦口婆心的將周易這頭脫韁野馬給拽回了正途:“臺灣市場已經沒有必要值得你去這么做了,衰弱的可怕。”
“我要是說個優勢在我他們豈不是炸的更快?”
得,白說了。
錢江長嘆了一口氣:“算了,我還是跟你說一下這個檔期的美國對手都有誰吧。”
2005年截止到六月份為止的歐美市場,最大贏家毫無疑問是瑪利亞·凱莉、最亮眼的新人毋庸置疑是蕾哈娜與小野貓組合。
前者堪稱世紀大回春,一張專輯中迄今為止已經有足足五首歌都在b榜前二十中廝殺,單曲《WeBelongTogether》更是已經雄踞榜單冠軍——
把小野貓組合(PussycatDolls)有冠單之姿的《Don'tCha》硬生生卡在了榜二卡死。
華納新人蕾哈娜得益于周易的幫襯,先行單曲一經釋出便直沖排行榜前三十——在經過了令人驚艷的開局之后,蕾哈娜一路向冠軍寶座發起猛沖,可惜還是敗在了瑪利亞·凱莉的手上。
《天后再臨》這張專輯,真的幫助瑪利亞·凱莉天后再臨了。
這也就意味著,周易馬上要發的這張新專輯《Monster》,最大競爭對手就是他的老朋友瑪利亞·凱莉。
“當然,也不能完全忽視其他人的威脅。”
說著,認真負責的錢江把自己整理好的資料攤開:“像是西城男孩(Westlife)、后街男孩(BackstreetBoys)、黑眼豆豆都會與你相撞,這三個組合、尤其是前兩者,都是歐美人氣極高的男子組合……”
西城、后街。
上世紀末出道的兩大男子天團,人氣之高不言而喻。
黑眼豆豆,新世紀以來崛起的一個樂隊,同樣拿過冠單與專輯銷量周冠軍、唱片銷量認證等等。
尤其是后街男孩。
不同于西城男孩組合有成員離隊的新聞,后街男孩自從2001年發行了一張精選集以來就一直在全世界開巡回演唱會,恰好錯開了與周易的爭鋒。
而今年,是后街男孩組合攜帶著新專輯《NeverGone》(從未離開)強勢宣告回歸的一年。
都是男歌手、都是流行、甚至都有創作屬性,也全都是人氣王。
完全體的后街男孩在現如今的歐美樂壇甚至還有一個情懷加分項,畢竟隔壁西城都少人了。
“這其中,后街男孩是你的直接競爭對手,他們的新專輯在6月14號發布,你在6月20號。”
后街男孩——
美國首周銷量最高專輯保持者;
吉尼斯單場演唱會票房紀錄保持者;
史上最暢銷組合專輯記錄保持者。
單就是這三個稱號擺在這里,就已經能夠感受到沉甸甸的分量了。
雖然有時代因素影響,但最起碼足以說明他們的人氣與商業價值。
這次再度攜帶專輯回歸正好與周易撞上,無疑給了許多歐美媒體以造勢的機會——
娘希匹!埃米納姆無能,還得去請后街老祖出山!
周易在歐美世界的飛揚跋扈,真的踩痛了太多人的心。
他們迫切的需要贏——需要贏贏贏!
1995年正式出道的后街男孩按照資歷和成績來說確實能算是“老祖”級別的了,畢竟是當年那個天后時代男子歌手的門面。
當然,對于歐美媒體來說,唯恐華納唱片不亂的他們還咬死了另外一個新聞——
“斯派克,據說你與華納唱片的續約已經陷入了停滯狀態,請問你是否已經打算離開華納唱片了?”
6月6日。
調整完時差的周易開始正式在美國紐約活動,迎面而來的第一個問題就顯得十分搞事——
“我已經在華納待了六年,六年,你們知道這是什么概念嗎?”
可口可樂的背板下,被記者圍攻的周易嗤笑一聲,做出了中國人所獨有的電話手勢來表示年份:“我當然不會離開華納,哪怕其他人離開了我都不會離開。
“我心中的小男孩一直都在告訴我,華納就是我的第二個家。”
“可麥當娜當初也是這么說的。”
“麥當娜是麥當娜,我是我。”
周易擺手正色道:“如果說還有一個人忠于華納的話,那么這個人一定會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