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2330章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回到過去做財閥

  幾乎是從進入大華汽車的瞬間,考察團成員們的目光就被眼前的景象牢牢吸住——不是國內車間里常見的人山人海、焊花四濺,更聞不到工廠車間里普遍有著的尿騷味。

  呈現在他們眼前的是什么?

  是而是一條安靜運轉的焊接流水線,數十條銀灰色的機械手臂懸在半空,像被施了魔法般精準地舞動著,正給傳送帶上的汽車車身焊接部件,它們甚至可以自動抓取一些部件。

  “這……這個,這個就是工業機器人嗎?”

  考察團來自汽車工業局的工程師下意識攥緊了手里的安全帽,聲音里帶著幾分發顫。作為汽車工業局的工程師,他在汽車廠干了二十年,對于汽車并不陌生,焊接車身全靠人工,六七個焊工圍著一輛車,手里的焊槍噴出刺眼的火花,焊花濺在防護服上“滋滋”響,一天下來最多焊三輛車身,還得時刻盯著焊縫,生怕出一點差錯。

  可眼前這些機械手臂,沒有焊槍的轟鳴,沒有飛濺的焊花,只有機械關節轉動的輕微“咔嗒”聲,一條手臂剛焊完車門,另一條手臂就精準地接上,給車身焊上底盤支架,動作快得讓人眼花繚亂。

  這就是傳說中的工業機器人吧!

  隨行的介紹人員笑著上前介紹:

  “這是焊接機器人,每條機械手臂都有六個自由度,能模仿人手完成各種角度的焊接,定位精度能達到0.1毫米,比人工焊接更精準,還能24小時不間斷工作。”

  “0.1毫米?”

  考察團的一名工程師湊到流水線旁,眼睛瞪得溜圓,說道:

  “這機器怎么能這么準?怎么會比人工還精準?”

  他看著機械手臂末端的焊槍,像長了眼睛似的,在車身的焊點上輕輕一點,一道細密的焊縫就成型了,沒有一點多余的焊渣,比人工打磨過的還要平整。目光中的驚訝是難以掩飾的,已經不是驚訝了,而是震驚!

  現在的科技發展到這個地步了嗎?

  更讓他們驚訝的是流水線的節奏。傳送帶上的汽車車身每隔三分鐘就往前移動一格,剛到下一個工位,新的機械手臂就立刻跟上,從焊接車門、底盤,到安裝車架,全程沒有一點停頓。向導說,這條線一天能焊一千多輛車身。

  他的語氣非常平靜,就像是在講述著一件不值一提的小事似的,畢竟,對于這樣的生產規模,他們早就已經習慣了。

  “一千多輛?”

  那位汽車工業局來的工程師猛地抬頭,手里的筆記本差點掉在地上。他只是在心里簡單的算了算,就明白了其中的差距。眼前這條線,就靠這些“工業機器人”,居然能頂一天的產量,居然比一汽一個月的產量還多?

  他看著機械手臂有條不紊地工作,心里像被什么東西撞了一下——這哪是在造車,這簡直是在“生產”汽車,機器一開動,幾十萬個零件組成的汽車。就像工廠里生產螺絲釘一樣,接連不斷的“冒”了出來,精準、高效,沒有一點人工的疲憊和誤差。

  車間里很安靜,只有機械運轉的聲音,陽光透過高大的玻璃窗灑進來,照在機械手臂上,泛著金屬的光澤。

  考察團成員們沒人說話,他們就那樣的注視著那些在靈活的機械手臂,看著它在空中運轉;有的盯著傳送帶上的車身,眼神里滿是震撼。

  在這個時候,他們感受到的沖擊是前所未有的,畢竟,這完全顛覆了他們的認知。

  一位工程師走到控制臺前,雖然他并不知道的站在臺前工人在監控著什么,但是,他看著屏幕上跳動的參數——那些應該是機械手臂的角度、焊接溫度、焊接時間。

  這些數據都在屏幕上實時顯示,操作員只需要根據產品參數的不同調整一下數據,就可以生產新的產品了。

  他小聲對身旁的人說:

  “劉工,你看……這哪是現代化的工廠啊,這簡直是未來世界才有的樣子……”

  劉工沒說話,只是點了點頭。

  他看著眼前的焊接流水線,心里像翻起了巨浪——原來汽車還能這么造,原來機器能比人做得還好、還快。

  確實,就像別人說的那樣,這就是未來世界。

  他們就像是一進了大觀園里的劉姥姥一樣,看到的都是這些宛如未來世界一般的東西。

  離開車間時,他們回頭望了一眼那些還在運轉的機械手臂,似乎是想要把這一切都記下來。

  而在參觀過程中,佟可為只是陪同著考察團的團長,相比于技術,他更多的時候是在對方聊天,聊天的范圍非常廣泛,在他表示希望能夠在合適的時候,去唐山考察時,團長立即發出了邀請。

  對此,佟可為也立即答應了下來,對于他來說,最重要的是市場的開拓。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總是可以獲得豐厚的回報的,而這也正是他所要做的事情。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總會引起外界的關注,而且有時候并不僅僅只是商界,還有可能涉及到某些特殊的機構。曼谷的午后總是裹著一層黏膩的濕熱,即便在SEA代表處三樓的情報辦公室里,中央空調的冷風也沒能完全驅散空氣里的沉悶。

  百葉窗被調至四十五度角,將窗外刺眼的陽光切割成細碎的光斑,落在克勞斯面前的辦公桌上,與攤開的東南亞局勢分析報告重迭。

  克勞斯倚著桌沿,左手食指與中指間夾著一支未燃盡的駱駝,煙灰已經積了半寸長,他卻渾然不覺。目光死死鎖在墻上懸掛的液晶電視上,新聞畫面里,考察團的成員正在大華集團總裁佟可為的陪同下走進大華汽車制造工廠,藍色的工裝制服與考察團成員的深色服裝形成鮮明對比。鏡頭掃過車間里轟鳴的機械臂,最后定格在佟可為的臉上——他正握著工廠負責人的手,笑容里藏著難以捉摸的深意。

  “這個世界上總有人愿意去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克勞斯終于動了動,聲音打破了辦公室的寂靜: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有可能帶來極其豐厚的回報。”

  他抬起夾煙的手,指節因用力而微微泛白,朝著電視屏幕里的佟可為點了點,

  “你看那些考察團成員,他們是在參觀,是在獲得信息;但佟可為不一樣,他是在投資,是在賭未來。”

  坐在對面辦公桌前的杜邦國停下了敲擊鍵盤的手,他推了推鼻梁上的黑框眼鏡,眉頭擰成一個川字:

  “賭未來?那里的經濟形勢非常一般,從經濟總量上來說,也就是和這里差不多。”

  他的語氣里的懷疑是不加掩飾的:

  “而且當地還是貿易公司代理制,大華即便是想要進去獲得的利潤也非常有限的。”

  克勞斯吸了口煙,尼古丁的感順著喉嚨滑進肺里,他緩緩吐出煙圈,白色的煙霧在冷風中散成模糊的霧靄,遮住了他眼底的情緒:

  “改變從來都不是突然發生的,杜邦國。你沒注意到嗎?從去年開始,他們的考察團就不斷的在西方國家訪問——這些都是信號。”

  他將煙蒂按在桌角的玻璃煙灰缸里,“咔嗒”一聲,火星熄滅:

  “隨著他們和西方世界的接觸越來越多,改變會像潮水一樣,一點點漫過堤岸。而佟可為這種人,總能在潮水來之前就找到最適合停靠的碼頭。”

  杜邦國站起身,走到窗邊,目光越過代表處的鐵絲網,望向遠處曼谷市區的高樓:

  “那暹羅官方呢?他們對考察團的態度很微妙,官方甚至只是派了一名通商產業部的專務過去,但是他們卻是接待官方考察團的。”

  他轉過身,語氣里多了幾分凝重:

  “如果曼谷要調整立場,我們的立場該怎么調整?長安那邊還沒給出明確指示。”

  克勞斯站起身,說道:

  “我們的立場從來都沒變過。”

  他的手指在桌面上輕輕敲擊,聲音里帶著不容置疑的堅決,說道:

  “暹羅是我們最堅實的軍事同盟、還是自由貿易區的重要成員,首相府非常清楚,他們的立場是什么,而且對于長安來說,長安并不排斥擁有一條官方溝通的渠道,這里可以發揮這種作用,這樣的正常往來,我們是可以‘觀望’。”

  他抽了一口煙,然后把煙蒂按滅在煙灰缸里,說道:

  “你看,直到現在,暹羅官方對他們的接待都只停留在商務層面。”克勞斯的目光掃過電視:

  “這說明他們還在試探,還在保持警惕,官方的態度仍然趨于保守。”

  克勞斯稍微沉思了一會,然后,又重新點燃一支煙,煙霧繚繞中,他的聲音低沉而沙啞:

  “不過,我們也需適時的提醒,這樣準備一下,我們半小時后去見暹羅安全委員會秘書長——有些‘立場’,該提前明確了。”

  窗外的陽光漸漸西斜,百葉窗的影子在辦公桌上拉長,電視里的新聞還在播放著考察團參觀工廠的畫面,站在辦公室里的克勞斯就那樣靜靜的看著新聞。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