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紛爭,小國就是代價。
韓國又一次受傷了,傷勢不重,就是被拋棄的更快而已。
當然,此時韓國是一無所知——因為游說事件,美國方面對KCIA在國會的活動有所警覺,加上獻金暴光,原本被收買的政客紛紛與其撇清關系,這直接導致韓國在美情報工作陷入癱瘓。
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美國已經把韓國徹底的拋棄了。
這就是世界最真實,最現實的一面。
不過,此時,沒有人會去關注韓國的命運,畢竟,那里只是最不值一提的角落而已。
相比于韓國,真正吸引人們注意的還是南亞次大陸,現在第三次印巴戰爭正在進行之中,而人們關注的并不是正在交戰的印巴兩國,他們關心的是孟加拉灣。
在孟加拉灣,一場超級大國之間的對峙,正在進行之中。
12月10日,孟加拉灣的深藍海面被夕陽染成暗紅色。美國海軍“企業”號航母與英國皇家海軍“鷹”號航母組成的聯合特遣艦隊正以戰斗陣型巡航,艦載雷達全天候掃描著海天交界處。
他們的任務是威懾印度海軍,阻止其對東巴的進攻,或許說,他們試圖用這樣的威懾,迫使新德里下達命令實現就地停火,但是顯然,新德里并沒有理會他們的威脅,不僅如此,印度軍隊的進攻甚至變得更加猛烈了。
倒不是說印度多牛,而是因為有一個超級大國站在他們的一邊——為了表示對印度的支持,蘇聯派出了多艘核潛艇前往孟加拉灣。
“水下接觸!”
聲吶操作員的喊聲瞬間讓艦隊指揮中心的氣氛緊繃起來。
“方位270,深度約200米,應該是蘇聯的‘維克托’級核潛艇!”
艦隊司令威廉·哈德森中將臉色一沉。蘇聯人果然來了。
莫斯科果然沒有把對新德里的支持停留在嘴巴上。
“立即彈射反潛機!全艦隊進入反潛警戒狀態!”
命令下達的瞬間,“企業”號甲板上的S3“北歐海盜”反潛機呼嘯升空,緊接著,“鷹”號上的“塘鵝”反潛機也緊急起飛。
短短幾分鐘內,孟加拉灣上空布滿了英美聯軍的反潛巡邏網,聲納浮標如雨點般投入海中,試圖鎖定神出鬼沒的蘇聯核潛艇。
其實,也就是鎖定而已,他們并不敢冒著發動大戰的風險發起進攻。
海上對峙的意義,在于——我要告訴你,我來了,我不會坐視不問!
就在美國人和英國全力以赴的對付著蘇聯潛艇時,突然,又有了新的發現。
“報告!東北方向發現水面艦艇編隊!”
雷達官的聲音再次讓指揮室陷入緊張。哈德森快步走到戰術屏幕前,眉頭緊鎖。
“識別信號呢?”
“敵我識別系統(IFF)回應……是北約盟軍信號。”
哈德森一愣。
自己人?
怎么會?
“什么?我們沒有接到任何增援通知!再次核對!”
副官迅速調出了應答數據,進行了核對,但結果更加令人困惑——信號代碼確實屬于北約盟國,但沒有任何一支盟軍艦隊應該在此時出現在孟加拉灣。
難道是俄國人破譯了他的敵我應答器?
不對,如果破譯了的話,他們是不會在這個時候使用的,他們只會在戰爭中使用。
“那么他們是誰?”
海平線上,數艘戰艦的輪廓逐漸清晰。領頭的是一艘體型龐大的兩棲攻擊艦,桅桿上飄揚的旗幟在夕陽下若隱若現。
哈德森舉起望遠鏡,凝視數秒,突然瞳孔一縮。
雙星旗 “那是……SEA海軍的‘沙撈越’號兩棲攻擊艦!”
指揮室內一片嘩然。
SEA人?他們怎么會在這里?
而‘沙撈越’號兩棲攻擊艦是SEA海軍最現代化的兩棲攻擊艦,35000t的排水量,不僅可以攜帶多架直升機,而且還可以攜帶12架海鷂戰斗機——英國制造的垂直起降戰斗機。
它基本上等于一艘小型航空母艦!
更令人震驚的是,編隊中還有一艘新型驅逐艦,并不是他們習慣的永昌級,與永昌級不同的是它,它的噸位更大,但是前后兩座單臂式導彈發射架卻消失了。
“是他們的東寧級驅逐艦……”
哈德森的眉頭一鎖,他知道這款驅逐艦是“永昌級”的改進型,它的噸位更大,標準排水量超過8300噸,其動力系統更先進,噪音更低。
而且更重要的是,它裝備有兩套垂直發射系統,它擁有61個發射單元,不僅可以發射天箭防空導彈,還可以發射戰斧巡航導彈,以及反潛導彈。
這款驅逐艦他也是非常羨慕的,它的垂直發射系統不僅功能多,而且數量多,可以攜帶幾十枚戰斧導彈,對敵國縱深實施打擊。
而現在,它卻出現在這里!
“司令,長安方面沒有提前通報任何行動。”
通訊官快速確認后報告。
哈德森的臉色變得凝重。
SEA雖然是北約成員國,但是在東巴問題上,他們卻站到了印度的立場上,不對,應該說,他們站到了東巴民眾的立場上。
他們為此甚至還喊出了“人權高于主權”。
這是過去從來不講道德的SEA會干的事情?
是的,沒錯,他們一直都在干這種事情!
此刻,他們出現在這片敏感海域,究竟想干什么?
“聯系他們,要求他們表明意圖!”
無線電波在孟加拉灣上空交織,但對方并沒有立即回應,此時孟加拉灣上出現了某一種詭異的寧靜。
哈德森瞇起眼睛。
SEA海軍顯然不是來幫忙的。
現在,聚集著四大國海外力量的孟加拉灣的氣氛,變得更加詭譎了。
海風呼嘯,孟加拉灣的波濤在夕陽下泛著冷冽的金屬光澤。SEA海軍“沙撈越”號兩棲攻擊艦率領的編隊緩緩駛近,艦艏破開深藍色的海水,浪花在船舷兩側翻卷。
空中,一架海鷹直升機已經起飛,它在空中呼嘯著,偶爾的飛行員還會與美軍的直升機飛行員打招呼,他們是老熟人了,畢竟,過去經常在一起進行軍事演習。
而現在?
雙方卻以一種非常尷尬的處境在這里相遇。
哈德森中將站在“企業”號艦橋上,目光死死盯著遠處那支不請自來的艦隊。SEA艦隊的出現,讓本就緊張的局勢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SEA方面剛剛回復,”
通訊官快步走來,聲音壓低,說道:
“他們聲稱此次巡航是‘維護孟加拉灣自由航行權’,并強調……他們的此次航行‘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
哈德森冷笑一聲。
“不針對任何國家?那他們為什么偏偏選在這個節骨眼上出現?”
副官猶豫了一下,低聲道:
“將軍,SEA這一次之所以支持孟加拉人,除了因為他們主張的“任權高于主權”,同時孟加拉人的遭遇之外,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他們現在和華盛頓之間在撤軍問題上發生了分歧,所以,與其說他們是給印度站臺,不如說,是為了向華盛頓表示抗議。”
副官的回答,讓哈德森整個人都沉默下來。
雖然一直以來,SEA都是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最重要的盟友,但是其一直保持著獨立的外交政策,這也是世人皆知——SEA既要維持與美國西方世界框架內的盟友關系,一邊又要在美蘇爭霸的夾縫中保持自己的話語權和獨立性。
而現在,華盛頓的收縮戰略雖然遭到了軍方的反對,但是既然華盛頓已決定了,他們只能執行,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來說,他同樣也能理解SEA的做法。
“他們是想告訴世界,SEA不跟著美國的指揮棒轉。”
哈德森有些無奈的長嘆口氣,他很難理解白宮的決策,雖然知道現在美國的經濟問題是大問題,可是,這一次撤軍卻嚴重損害了太平洋盟友對美國的信任。
就在這時,雷達官突然報告:
“SEA編隊轉向了!他們正在朝印度海岸方向移動!”
哈德森猛地抬頭。
果然,望遠鏡中,“古晉”號的艦艏微微調整,航向直指印度東海岸,但觀察了一下,哈德森將軍說道。
“他們是要釋放戰斗機!”
他們是在迎風航行,果然,他們開始加速然后甲板上的海鷂戰斗機短距滑翔起飛,在其升空后,可以看到空中的海鷂戰斗機機翼下懸掛著四枚空對空導彈。
雖然明知道對方沒有開火的打算和想法,但是哈德森知道在大海上,沒有任何人會退縮,他仍然下令彈射了兩架F4戰斗機。
就這樣,在孟加拉灣,一場奇怪的對峙展開了,美國和英國站在一邊,而蘇聯則站印度的一邊,至于SEA艦隊則看似中立,實則偏袒。
這樣的一幕,絕對是戰后世界最奇特的一幕,這一幕同樣吸引了全世界的注意,各國觀察家們紛紛討論著SEA為什么會如此的堅決,并且對發生在東巴的人道主義危機投入了更多的注意力,不關注還好,越關注,人們就越覺得美國和英國在不做人的方面,是一路絕塵的,而SEA卻站在了道德的至高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