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在倒數。
12月28日,危機第三天,此時在印度洋已經云集了SEA超過115艘軍艦,以“婆羅洲號”和“伊里安號”兩艘航空母艦為核心的戰斗群分別被部署阿拉伯海以及孟加拉灣海域。
海上戰艦巡航,空中預警機實施警戒,戰斗機呼嘯升空。
大有一副隨時都要大打出手的樣子。此時全世界的軍事觀察家們都在關注著。印度洋上的這兩支航空母艦戰斗群,所有人都非常清楚,一旦戰爭爆發,這兩支航空母艦戰斗群必定是入侵印度的急先鋒。
在世界各國的電視臺上,那些軍事觀察家們討論者的無非是一個話題——這一次sEA會用什么樣的方式去進行這場戰爭。
電子干擾,戰斧式巡航導彈,激光制導炸彈……
這些戰爭方式于利比亞那樣的小國來說是非常奏效的。但是,對于像印度那樣的大國能夠奏效嗎?
軍事觀察家們在那里討論著,爭執著,當然也同樣在關注著局勢的發展。
印度會認慫嗎?
sEA會發起進攻嗎?
而與此同時,美國也派出了特使從中斡旋,于美國來說,他們并不希望看到sEA的曾威脅把印度推向蘇聯人的懷抱,但是他們的斡旋注定是沒有任何結果的,畢竟,有些原則上的問題是不可能做出讓步的。
于是乎當美國特使失望而歸的時候,所有人都非常清楚的知道了一點,這場戰爭是注定要爆發的,只不過沒有人知道會以什么樣的方式爆發!
在空軍技術研究所,兩架“夜影”戰斗機已經做好的起飛準備,與往常的巡航不同的是,此時地勤人員正在往其彈艙內加掛副油箱,以增加其航程。
““夜影”……”
在地勤人員為起飛做著準備的時候,穿著一身抗荷服的趙成亮叼著雪茄,說道:
“全世界最先進的飛機,真正的空中幽靈!駕駛它,我可以摧毀全世界任何一個目標!”
作為試飛員的趙成亮是有資格說這句話的,因為他確實做到了——多次悄無聲息的撕破了SEA的防空網,這是全世界最嚴密的立體式防空警戒網,從空中到地面以及大海,號稱滴水不漏的防空警戒網,從來沒有發現他。
“現在我們就要用到它了……”
站在一旁的111號飛機駕駛員袁哲瀚,說話的時候,他的臉上帶著期待,在他的眼里機腹掛架里的副油箱好像變成了激光制導炸彈。
現在,他渴望著發起攻擊,成功這場戰斗中的先鋒!
幾十分鐘后,完成整備的“夜影”呼嘯升空了,在起飛后和過去一樣,它們在空中“消失”了——從雷達上來看,它們是不曾存在的。
就像是“夜影”一樣。
黑夜的影子。
兩架“夜影”在起飛后,駕駛員便盯著紅外搜索跟蹤系統顯示屏。為了減少電磁波的發散,“夜影”甚至沒有安裝火控雷達,但是,為了確保其在空中可以搜索跟蹤目標,并且實施攻擊,技術人員就研制了這個系統,先裝到了“夜影”上面。“夜影”是第一種安裝現代化的紅外搜索和跟蹤系統的戰斗機。
盡管它沒有雷達,但是通過紅外搜索和跟蹤系統,仍然可以清晰的分辨出空中以及海面的目標,然后避開目標一路向西。
在飛機經過孟加拉灣海域上空時,進行了第一次空中加油,在加油期間,當“夜影”用紅外搜索和跟蹤系統發現空中加油機,與其進行溝通時,把機上的成員嚇了一跳,他們壓根就沒有發現對方。
雖然在前往瓜達爾租借地期間,兩架“夜影”從“婆羅洲”號航空母艦戰斗群的上空飛過,可是并沒有被發現,他們甚至用紅外搜索系統對戰斗群進行了“拍照”。
這意味著戰斗群,甚至航空母艦都成了待宰的羔羊。
而整個戰斗群,無論是海面上的軍艦或是空中的戰斗機,亦或是預警機,都是一無所知的。
就這樣,經過幾個小時的飛行之后,兩架“夜影”——全世界唯二的兩架隱型戰斗機終于降落在瓜達爾租借地,降落在瓜達爾軍事基地機場。
在飛機降落后,立即被拖進了機堡之中,和過去一樣,它們仍然是保密的。
“夜影”是X項目,也就是未知的。
直到現在,那怕是在軍方的經費之中,它也是被小心的分散在多個項目之中,以避免泄密。
而現在,110號和111號,是唯二兩架可以實用的原型機。
它們就這樣悄無聲息的進入到最前沿,然后靜靜的等待著最后時刻的到來。
“印度的核反應堆位于在孟買郊區的特羅姆貝,這是一座40兆瓦的原子反應堆,且不受國際任何監督和限制。
六四年,印度在特羅姆貝建成了一座能夠生產武器級钚的后處理廠。”
全世界都在關注著南亞次大陸危機走向的時候,在官邸,李毅安正在聽取著軍方的方案。
“我們計劃出動兩架夜影隱身戰斗機,使用激光制導炸彈摧毀印度人的核反應堆,同時摧毀钚提取工廠,”
聽到軍方的代表提到夜影隱身戰斗機的時候,李毅安的眉頭一挑。
“夜影”。
做為全世界第一款隱身戰斗機在研制期間,李毅安對其就有了一定的了解。
它的外形看起來有點像F117,但是又有著明顯的區別,首先是氣動布局上,增加了一對平尾,這一切都是為了增加飛機的低速俯仰控制能力,適應航母上起降的需求。
按照軍方的計劃,它是可以上航母的,而且它的設計本身就有上艦的先天優勢,它的結構非常堅固,機身中線有一條全深龍骨,不用擔心像一些飛機那樣著艦的時候被尾鉤拉斷機身。而且前起落架的固定位置是連接主艙壁的,能夠經受彈射時的沖擊力,上艦不需要做太多的結構補強。
所以未來“夜影”將是一款,海空軍通用的戰斗機——與F117不同的是,它擁有更大的彈艙彈,內置載彈量達到F117A的兩倍。另外,它還可以通過在艙門內側掛載四枚空對空導彈。
雖然以未來的眼光來看,作為偏科生的“夜影”有諸多不足——幾乎沒有格斗能力。
但是以時代的眼光來看,它絕對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戰斗機。
畢竟,它可以隱身!
而且它還可以部署在航空母艦上。
這就意味著它的部署方式更加靈活,可以方便的實施前沿部署,并且執行打擊任務。
至于隱身戰斗機的戰斗力是不需要懷疑的。
F117在海灣戰爭以4的出動量包辦了40的高價值目標,投彈命中率為8085。作戰效率遠超任何一架非隱身戰機。而且當時美軍是除了F117,不允許任何一架非隱身戰機進入巴格達防空圈。
至于“夜影”能不能達到f117的水平沒有人知道,但是,任何武器都是需要實戰考驗的,而現在,對印度核反應堆的攻擊就是一次實戰考驗。
至于這是不是有點殺雞用牛刀了,這一點點都不重要,在sEA的是原則本身就是在戰爭初期以泰山壓頂的方式進行全面攻擊,從而摧毀敵人的抵抗意志。
換句話來說,殺雞本身就是要用牛刀的。
至于是殺雞還是殺牛并沒有什么區別。
就這樣聽取則軍方的報告以及實施計劃,李毅安不時的點著頭。
軍方的計劃非常詳細,唯一的問題就是——只有兩架夜影。
“只有兩架夜影戰斗機,能夠完成這個任務嗎?”
“我們計劃實施兩次打擊——一次打擊將會摧毀其反應堆和钚工廠大部分設備,第二輪打擊則是戰斧式巡航導彈,計劃發射12枚巡航導彈,攻擊效果基本上與兩架夜影式戰斗機投下的四枚激光制導炸彈相同。”
這就是夜影戰斗機的優點——它的載彈量但只有兩噸,是卻相當于四至5枚戰斧式巡航導彈,巡航導彈的戰斗部重量不過只有400多公斤而已。
相比于巡航導彈,隱身戰斗機投擲的激光制導炸彈的精度更高,成本更低,而且威力更大。
“有必要的話我們將會使用夜影戰斗機進行第三輪轟炸,但是根據目前掌握的情報來分析,印度的核反應堆以及钚工廠都沒有進行堡壘化設計,基本上來說也就是不堪一擊的。”
“那么反應堆遭到攻擊之后是否會造成核燃料泄漏?”
李毅安但并不在乎那些阿三們的死活。但是造成一場類似于切爾諾貝利那樣的在那無疑會給sEA帶來前所未有的輿論壓力。所以,總是要關心一下的。
“他已經將燃料棒抽取了出來——理論上來說是不會造成核泄漏的。當然,只是理論,但下這個時機是最好的時機。如果將燃料包重新裝入反應堆的話,那么,我們的攻擊肯定會造成核泄露的。”
接著軍方代表又用非常肯定的語氣說道:
“目前絕對是最好的時機,即便是發生泄露,也只會威脅到小部分地區,大多數輻射會被吹向阿拉伯海。”
看著軍方的作戰方案,李毅安在思索了一會兒之后,然后點了點頭說到:
“好吧,實施你們的計劃吧!”
下達這個命令之后,李毅安就陷入了沉默,軍方代表離開之后,他又一次走到地圖的面前——印度的核反應堆就在孟買附近。
孟買是印度最大的城市,如果發生核泄漏的話,會對那個城市造成什么樣的傷害呢?
想到另一個世界,那些阿三們孟買的各種推崇,李毅安無奈的搖了搖頭,然后言自語道:
“孟買是不是世界上最繁華的城市并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如果發生泄露的話,這座城市很有可能會變成一座鬼城!”
真的會變成一座鬼城嗎?
這只是一種理論,畢竟阿三們的體質和普通人是不一樣的,就像他們飲用恒河水就沒有任何問題。
所以不能夠用平常心去衡量印度。
“好吧,這是為了世界和平不得不做出來的犧牲。”
不惜一切代價嘛——讓那些阿三去作為“代價”,也算是他們為世界和平做出來的貢獻了。
就這樣,李毅安再也沒有了任何心理壓力,或者說,這番思索不過只是為自己開導開脫而已,
人嘛,多少還是需要開脫一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