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1862章 地球村的新世界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回到過去做財閥

  在人類社會進入七零年代后,人類文明正在進入科技大爆炸的時代。

  在過去的十年中,個人電子計算機的出現,正在一點點的改變著這個世界,而與此同時,互聯網的日益成熟,正在將一個個孤立的電子計算機連接成為一個整體。

  也正是在這一年,在報紙的分類上,開始多出了許多個人電腦的。

  這些大抵都是“拼裝電腦”,它們種類繁多,價格各有不同,既有價值幾千元的,也有一千多元的“普通電腦”,豐富的選擇,讓那些電子計算機愛好者們,總能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產品。

  他們只需要花上一千多元買上一臺電子計算機,然后,就可以在家中連接互聯網,進入更為廣闊的網絡世界,而這個世界截然不同于他們過去所接觸過的任何世界。

  這是一個全新的世界,甚至就連同同人們在這個世界之中的的稱謂也發生了變化。

  經過幾年的發展,在SEA已經有上百萬電腦接入了互聯網,有幾萬個網站,每天都有幾十萬人在網絡世界中遨游,他們甚至以“網民”自稱。

  對于十四歲的李奕航來說,他是最早的一批“網民”,早在十歲的時候,就有了一臺屬于他的電子計算機,并且接入了網絡。

  雖然,他的學習一般,但對于網絡他卻是非常沉迷,他沉迷的并不僅僅只是網絡本身,還有與之相關的一些知識和技術。

  雖然SEA初中之后,會分成普通中學,實業中學以及文理中學,而前兩者是職業教育。可SEA的青年并沒有什么學習壓力,每個人做好自己擅長且感興趣的事情就好,畢竟,即使是普通的工人,收入也是不菲的。

  不過,那是普通初中,在私立學校中,學習壓力還是非常大的,不過,那是其它人,對于李奕航來說,他壓根就沒想過什么高中、大學之類的事情。

  相比于那些讓人煩心的事情,他更愿意在網絡世界中遨游,只不過,這個網絡世界就像是一個原始社會一樣,到處都原始的。

  “我應該需要什么呢?”

  對著電腦屏幕上的網站,李奕航的眉頭皺成一團兒,他之所以會冒出這個念頭,是因為,他覺得網絡就像是一個黑洞。

  “什么都找不到……”

  拿起厚厚的網址黃頁,李奕航自言自語道:

  “除了在黃頁上面的,什么都找不到,可是這上面,連我的網站都沒有……”

  這種網址黃頁和電話薄黃頁一樣,如果說后者是打電話的必須,那么這本黃頁就是訪問網絡的必須,畢竟,你不可能去試探著輸入一個又一個網址。

  可是受限于種種原因,許多網站都沒有被收錄黃頁,畢竟,黃頁是需要付錢的,所以,這些網站就像隱身于網絡世界里一樣,靜靜的呆在那里,等待著別人去發現。

  而李奕航,很討厭這種感覺,翻著手中的黃頁,他輕聲說道:

  “難道,就不能弄出一種工具,然后直接查找到這些網站嗎?”

  心里冒出這個念頭之后,就一發不可收拾起來,或者說冒出這個念頭之后,他的心里就閃動著某個概念的雛形。

  雖然李奕航的學習一般——那是因為他壓根就沒有專心去學習過,但是在電腦技術上,他的水平并不比很多專業大學生差。

  有時候,偉大的創新始于對現狀的不滿,始于一次突發其想……

  最終,也正是這些偉大的創新,會給世界帶來前所未有的改變。從而給人們帶來一個更為精彩的未來。

  而這個未來,將會給世界帶來什么樣的改變呢?

  無人知曉。

  可其實,每一天,人類社會都在改變著。

  尤其是現在,在過去的這些年里,人類社會的改變,遠遠超過了歷史上的任何一個時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甚至讓身處其中的人,都驚訝于其發展之快。

  11月7日,在洛杉磯的太平洋電訊公司大廳內,在數百名記者的見證下,公司經理江靖峰走到電子計算機前,在攝像機的鏡頭下,他打開了電子郵箱,在人們的注視中,突然屏幕上出現一個提示符。

  “收到了!”

  記者們紛紛探頭看著的電子計算機屏幕,一些人則在那里激動的交頭接耳的說著。

  江靖峰打開郵箱,然后他大聲說道:

  “你好,北美!”

  隨后他環視著周圍的人們,說道:

  “先生們,這是通過太平洋光纜發來的第一個電子郵件,從現在開始,SEA與美國之間已經有了一個新的通信通道,全長13200公里的跨越太平洋海底光纜的成功鋪設,將會進一步推動了全球海底通信的革新與發展。

  洲際海底通信已全面轉型,采用光纜技術替代了傳統的同軸電纜。”

  洲際海底光纜!

  在過去的幾年間,太平洋電訊公司一直與SEA方面進行這方面的合作,這是人類第一條洲際光纜。

  這條光纜含有3對光纖,每對的傳輸速率為280Mb/s,中繼站距離為67公里。

  盡管在此之前,就通過海底電纜實現了SEA與北美之間網絡連通,但是傳輸速率的低下,讓其壓根就沒有任何意義,但是現在,光纜將會改變所有的一切。

  自從太平洋電訊公司成立后,他們不僅修建了太平洋光纜,而且還完成了美國大陸的布線——從洛杉磯到紐約的光纜布線,

  在人們的掌聲中,江靖峰說道:

  “現在我們正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一個真正的地球村的時代,人類第一次實現了從北美大陸到亞洲真正意義上的實時通信,這勢必將會從根本上改變我們所有人的生活。”

  這一天,就在北美正式接入亞太光纜網絡的時候,在西雅圖,剛剛15歲的威廉·亨利·蓋茨三世,一回家到家,就匆匆的跑進二樓的臥室,連母親的喊聲都沒有聽到。

  “比爾……”

  見兒子沒有理會自己,蓋茨夫人也就是喊了一聲,就不再喊兒子了。

  一進入臥室,他就打開了微星電子計算機——這是一款產自SEA的電子計算機。

  因為其價格相對低廉,僅僅只需要2300美元,而深受人們的歡迎,其實它并不便宜,甚至可以買輛汽車。

  在電子計算機開啟之后,威廉緊張的看著屏幕,然后,他自言自語道:

  “好了,就是今天,今天就可訪問SEA的網站了!”

  雖然在此之前,也可以訪問SEA的網絡,但是太平洋電纜不僅是昂貴的,而且速度很慢,不過最重要的是……網絡通信費用太貴。

  貴到哪怕就是他也無法負擔。

  所以,威廉一直期待著太平洋光纜的開通,只有光纜開通后,它價格才會降下來。早在一個月前,威廉就開通了國際互聯網的訪問服務——這是需要額外交費的。

  每個月僅僅只需要88美元,而且不限時。而在此之前,通過太平洋電纜訪問亞洲網絡,是按分鐘收費的,隨隨便便的訪問一個網站,就要花上幾十美元。

  “網址黃頁……”

  威廉拿出那本他花了12美元,買來的網址黃頁。這是一本記錄著全世界,準確的來說是SEA和周邊國家網站地址的手冊,黃頁雖然不在美國出版,但威廉還是想辦法請從朋友從SEA買了過來,畢竟,這是查找SEA網站的唯一辦法。

  此時,威廉的心情是激動的。他聽很多朋友說過,SEA擁有全世界最好的網絡,那里有著太網的網站,他可以在那里接觸到世界上最優秀的網絡世界。

  過去因為訪問成本太高,他只能想象,但是現在,終于可以暢游SEA的網絡世界了。

  電腦打開后,威廉按照黃頁上的地址,將其輸入在地址欄里,雖然有些卡頓,但也就是幾秒鐘的時間,一個網頁打開了。

  “這就是國際互聯網嗎?”

  這一刻,威廉整個人都被眼前的這個世界給驚呆了,這是他從來不曾接觸過的世界,哪怕是在過去的幾年中,美國國內的互聯網也取得了飛速的發展,人們在甚至在互聯網上打游戲——那種單機的,卻可以顯示所有人成績排名的“網絡游戲”。

  可是,直到現在,他們才真正意義上接觸到國際互聯網,

  因為光纜。

  當威廉打開電腦,接入到國際互聯網的時候,在華爾街,還有一群人,一群西裝革履的華爾街金融精英們,也在那里盯著電子計算機,雖然這個時候華爾街已經是深夜時分,但是,在上萬公里之外的永安,卻已是白天了。

  人類會睡眠,但是資本不會,資本是流動的。

  經過差不多二十年的發展,現在的永安已經成為了亞太地區最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

  其國際地位基本上與倫敦,紐約相當,但是受限于通訊條件,超過一萬英里的電纜長度,使得那里的消息是有延遲的,所以,一些交易受到了限制。

  今天他們之所以會站在這里,就是為了目睹一個奇跡——兩地同時開盤,這個同時,指的是幾乎沒有任何延遲,哪怕是有也就是1秒左右。

  就在人們的期待之中,突然,開盤盤的鈴聲響起了,這是永安券交易所開盤的時間,

  鈴聲響起的瞬間,交易員們立即激動地起了電話或者揮舞著手中的紙單,在那里買進或者賣出。

  這一刻世界真正意義上的被改變了——這一刻是地球村的時代!

  曾幾何時,地球村這個名詞一次又一次的出現在報紙或者雜志上,但也就是在這一刻它才真正成為了現實!

  而這一切都是光纜帶來的,通信技術的革命改變了所有的一切!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