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1860章 我們的新大陸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回到過去做財閥

  世界是什么時候被改變的?

  沒有人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現在這個世界關于太空的競爭是更加激烈的,而且是更加超前的。

  能夠贏得無上的榮耀,或者說超越對方。無論是蘇聯也好,美國也好,他們都投入了大量的資金用于航天事業,哪怕是他們心不甘情不愿,也不得不在太空事業上投入更多的資金。

  這場新邊疆的競爭就像是燒錢的機器一樣,在那里將數以百億的資金燃燒殆盡,大量的資金應用于太空競賽的同時,它同樣也在推動著人類文明的發展。

  在去的十幾年中,人類文明就像是上了一輛高速列車一樣呼嘯著向著未知的方向前進著。

  至于,這輛科技列車會把人類帶到什么地步無人知曉。

  但,這一年,在一定程度上人類的命運也被改變了。

  在得知蘇聯人在實施他們的火星計劃之后,美國人坐不住了。

  “我們將會前往火星!”

  就像過去美國一次又一次接受挑戰或者發起挑戰一樣,這一次美國同樣做出了他們的選擇——接受挑戰。

  在月球的競賽如火如荼的時候,兩個超級大國把目光投向了火星。

  面對他們在新賽道上開啟的競爭,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同樣也是坐不住的,袁家騮在第一時間組織公司各個部門制定了《火星計劃》——sEA也將要接受這一挑戰,將前往火星。

  隨后,袁家騮就直接抵達了官邸,在官邸的書房之中,袁家騮把計劃遞交了上去。

  面對厚厚的《火星計劃》,李毅安都沒有放開他,而是直截了當的說道:

  “火星這個賽道,但是就讓美國人和蘇聯人去競爭吧。”

  李毅安之所以會做出這個決定,是因為他非常清楚“火星計劃”有多么的燒錢。

  它不是300億,500億的項目,實施這個計劃,其費用必定遠遠超過登月計劃。

  而且要實現這一目標,沒有10年的時間根本就不太可能。

  “雖然我們最終肯定是要抵達火星以及小行星的,但是,不是現在。”

  看著袁家騮,李毅安說道:

  “相比遙遠的火星,建立大型空間站和月球基地才是最重要的。

  大型空間站可以作為前往月球以及進行深空探索的中轉站。

  而當有一天在月球的永久基地技術成熟之后——在月球上建立了冶煉廠,等工廠,人類就可以直接在月球上建造大型太空船。

  等到那個時候,人類才可以真正吹響進軍太空的號角——直接從月球出發。

  巨型的——這是上萬噸幾萬噸的太空飛船,它甚至可以提供人造動力,人類在巨型太空飛船上生活,工作,并且前往火星小行星帶,甚至走出太陽系。

  等到那個時候,征服火星簡直不要太容易。

  現在與其花費1000億,去到火星上去插一桿旗,倒不如把這1000億用在大型空間站以及月球上,它足夠我們建立一座真正的地球和太空的中轉站以及月球基地,我想才是更有價值的。”

  聽著閣下的決定,袁家騮講了一下,然后說道:

  “閣下,您的意思是——我們不參與這場火星競賽,是嗎?”

  先是點頭隨后,李毅安又搖頭說道:

  “是的,我們是參加這場火星競賽,這是因為我們有更加長遠的目的……”

  話音稍微頓了一下,李毅安看著袁家騮說道:

  “無論是美國人或者蘇聯人,無論他們選擇了登陸火星,還是圍繞火星轉上幾圈,至于其他,他們壓根兒就沒有考慮過,比如說移民火星,甚至就連同對月球的深度開發也是停留在紙面上。”

  稍微停頓了一下,然后李毅安繼續說道: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現在就像是當年發現新大陸一樣,最早的時候維京人發現了新大陸,但是,們對新大陸的探索僅僅停留在來到這里就沒有然后了。”

  袁家騮若有所思的說道。

  “就像美國和蘇聯人在月球上插旗一樣。”

  “對,而后來西班牙人,英國人他們之所以能夠在新大陸扎下根,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新大陸能夠給他們帶來前所未有的財富——英國人在北美開墾農田,種植煙草,西班牙人在南美開采金銀礦,掠奪貴重金屬。

  正是有了這些財富的回饋,才有了后來的新大陸,而如果我們想要真正的入太空,就必須要在太空中找到財富的回饋。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僅僅只是為了彰顯國家榮耀,花費巨額資金到太空里轉一圈,這樣的太空探索是持續不了多長時間的。”

  就像另一個世界的國際空間站的前身自由空間站一樣,他最早的設計,不僅僅只是一個空間站,他還是一個在軌工廠——在太空中直接組裝星際飛船,然后飛往月球或者火星,小行星帶。

  當時美國的這個計劃是宏大的,計劃他們將會在新世紀到來的時候抵達火星,但伴隨著蘇聯的解體,這個宏大的計劃立即戛然而止。

  原因無他——蘇聯解體之后,美國不需要繼續進行這場太空競賽了,很多太空項目都因此被終止。

  只能說——蘇聯的解體直接導致人類失去了對太空探索的興趣。而更重要的是,那樣的深空探索,除非為了政治上的原因,幾乎沒有任何支撐,他進行下去的動力。

  盡管人類進入太空幾十年,是又從太空中獲得了多少回報呢?沒有回報的投資,哪怕是國家也是堅持不住的,在冷戰期間有國家的榮譽以及安全作為回報。

  但是冷戰之后……再也沒有這方面的動力了。

  所以,要讓太空探索持續下去,就必須在太空中找到回報。

  “這也就是我們為什么要在月球上進行深度探索的原因。”

  看著袁家騮,李毅安說道:

  “我們現在對月球僅僅只勘探了幾十平方公里,就已經發現了三斜鐵輝石以及多種在地球上并不存在的礦物,如果進一步擴大我們的勘探范圍,或許會找到更多地球上并不存在的礦物,也許,他們的發現將會幫助我們解決很多物理學上的難題。”

  這并不是李毅安的幻想,而基于現實的設想。月球無氧、缺水、溫差大的特殊環境很有可能會形成一些其獨有的礦物,而于此同時隕石持續轟擊,本身就有可能一些樓上并不存在的金屬或者礦物質。

  元素周期表并不是宇宙元素的全部。而且元素周期表也在不斷的擴充之中。

  就像2015年至2016年,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確認了四種新元素——原子序數113、115、117、118,填補了第七周期,

  而第119號,120號元素的創造也正在路上。

  既然人類可以通過科學創造新的元素,那么宇宙中肯定也有其獨特新元素。

  那些新元素的發現甚至有可能將會解決常溫超導以及太空探索等一系列的困擾人類的問題。

  “我不知道月球上到底有沒有那些新的元素?我相信如果說有的話,那么他肯定就靜靜的躺在月球,火星或者小行星帶的某一個位置等待著我們去發現,一旦我們發現了它,那么人類勢必會進入一個新的領域。”

  那個領域是什么模樣的?

  是未知的。

  也是讓人類所向往的。發現甚至有可能把人類助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將會徹底改變人類的命運。

  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人類不可能永遠只待在這個搖籃之中,但是想要走出這個搖籃又是如此的困難,或許解決的辦法就在宇宙之中。

  很有可能就在月球上。

  所以相比于去火星上去插旗,在李毅安看來,更重要的是月球,對月球進行全方位的勘探,而這就需要月球永久基地的支持。

  “要實現這一切,我們必須要進一步擴大自己的月球計劃。”

  李毅安說道:

  “所以,我們并不僅僅只是需要幾個“充氣城堡”,而是需要成百上千常駐月球的工作人員。

  開始的時候這是一支考察隊,是地質隊,然后,就是一個定居點。”

  這個步驟就像是當年西班牙人發現新大陸之后的那種節奏一樣,一開始僅僅只是幾十個人,后來就是一個據點,然后就是一片殖民地。

  “他們將會在月球上進行深度的探索,在那里搜尋可能存在的新元素,至于會發現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是在那里尋找著某一種可能。”

  這種可能性存在嗎?

  李毅安并不清楚,但是當年西班牙人抵達新大陸的時候,他們在當地發現了什么呢?

  什么都沒有發現!

  至少以當時的標準來說,他們什么都沒有發現,他們在那里發現了什么?

  煙草,梅毒。

  至于夢寐以求的香料,連個影子都沒有見到。

  可是僅僅只是幾十年之后,所有的一切都被改變了。

  不僅僅是因為種植煙草所帶來的利潤,還有,他們在當地發現了黃金。發現了白銀。

  正是這些貴重金屬驅使著人類走出舊大陸,前仆后繼的前往新大陸。

  這就是人類。

  是人類的欲望驅使著人類的發展和進步。而這種欲望就包括對財富的渴望。

  這種渴望同樣也存在于月球上。至少月球上存在的這種可能,如果這一切變成現實的話,那么月球就會成為新大陸,就會吸引著人類在那里投入巨額的資金,去探索去發現,去掠奪,不對,應該說開發才對。

  月球就那么大,它上面的資源是有限的,無論是建設太空基地的熔巖管,還是存在的寶貴礦產資源。

  所以,現在最重要的還是開發月球,最終把太空變成會下金蛋的母雞,而不是燒錢機器。

  這天他們兩個人在那里談論了很長時間,談論的更多的是有關太空開發的暢想。

  也正是這一些暢想決定了未來幾十年探索技術公司的研究方向,等到聊天結束之后,袁家騮又提到:

  “布勞恩最近會幾天回來長安,他可能會在月球基地上向我們尋求幫助。”

  聽著袁家騮提到布勞恩的時候,李毅安想一下然后說到:

  “幫助他們是可以的,現在美國是在和蘇聯競爭月球基地嗎?我們需要他們之間的競爭白熱化一些,不過我們總是需要一些回報的。看一看,他們有什么是我們需要的,然后趁機交換過來。”

  這是趁火打劫嗎?當然不是,這不過只是交易而已。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