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不可觸碰的?
在盧瑞軒離開書房之后,李毅安依然在思考著這個問題,畢竟,他很清楚恐怖襲擊會給一個國家帶來什么樣的傷害。
就像美國在911之后進行的反恐戰爭一樣,持續了幾十年,花費了幾萬億,可是最后得到了什么呢?
除了花費巨額資金之外,幾乎沒有得到多少回報,甚至還影響到了美國的全球戰略。
可以說,恐怖襲擊這種非對稱作戰方式對于大國的傷害遠遠超出人們的想象。
也正因如此,必須要從根本上扼殺這種可能。
“還是要從根本上著手,要讓他們連碰都不敢碰,想都不敢想。”
世界上沒有什么是不可觸碰的,除非所有人都知道去碰那樣東西必須要付出代價,而且代價極其慘重。
在另一個世界看到那些電視新聞中的恐怖襲擊的時候,李毅安經常會想——那些恐怖分子為什么敢于發動襲擊?
為什么恐怖分子的發言人可以隨意的在電視中發表聲明,而不擔心被逮捕?
為什么他們的頭目可以在其他的國家居住在豪宅中享受著奢侈的生活,遙控指揮著他們的組織向其他的國家發起襲擊。而不用擔心自身會遭受襲擊。
其實究其原因是非常簡單的——二戰后所確立的國際規則,盡管在一定程度上來說給人類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持久和平,但是這個國際規則事實上卻可以給流氓最大的保護。
這也是戰后很多國際問題永遠無法得到解決的根本原因。
在戰后的國際秩序之中,國家主權是受國際法尊重和保護的,任何侵略行為都會遭受聯合國的制裁與譴責,雖然對大國無效,但是在大多數時候卻讓很多國家投鼠忌器,哪怕就是美國也需要有所顧忌。
當然,大毛除外。
而這也直接導致了一種極其特殊的情況——有些國家可以為了他們的利益或者需要,去向他國反對派提供武器和資金,煽動其內部叛亂。
當然這種行為在戰前也是存在的,但是,那個時候沒有人敢光明正大的搞,因為對方真的會報復。
當然在大多數時候這是大國的游戲。還有一些小國為了自身的利益或者訴求,他們也會選擇類似的方式,只不過他們所支持的組織,往往都是恐怖組織。
幾乎所有的中東恐怖組織的背后金主都是海灣石油國家,沙特,伊朗,科威特,卡塔爾,阿聯酋,阿曼……這些國家會以種種名義向那些恐怖組織提供資金援助,并且向他們提供庇護。
而這也是恐怖組織為什么會屢禁不絕的根本原因,就是在于其幕后金主會向他們提供源源不斷的資金,而且還會向他們提供庇護。
別的不說,就說拉燈,美國人為了殺了這個家伙花費了十幾年的時間,但誰曾想到他就在巴基斯坦三軍情報局庇護下,在巴基斯坦安全的生活著。
在卡塔爾,在迪拜,還有很多恐怖組織的領導層在那里享受著極其奢侈的生活,完全不擔心所謂的安全問題。
而后來世界范圍內的恐怖主義泛濫完全是拜海灣各國所賜。
在這種情況下想要斬草除根,就必須要從根子上著手。
“就是直接搞掉他們的金主,只要搞掉了金主,那些小嘍啰也就成不了氣候了。”
站在窗邊,李毅安默默的盯著遠方,自言自語道。
“只要你們對這里下手了,到時候你們最好天天祈禱,求你們的神保佑你,否則不管你們身在何處,不管在哪個國家,都會把你們斬草除根。”
到那個時候就是滅國之戰了!
李毅安的嘴角上揚,臉上的冷笑越來越濃。
到時候,他會用實際行動去告訴那些恐怖分子以及他們的幕后金主——什么是雷霆之怒!
想到這,李毅安冷笑道:
“天子之怒,伏尸百萬,流血千里。”
是的,匹夫之怒,血濺五步,又有何妨?
他可以血濺五步,但是,接下來所發生的就是流血千里的報復。
“……在這個世界上對付流氓最好的辦法就是比流氓還要流氓。”
自言自語之余,李毅安不禁有些期待了,開始期待起了一種特殊的武器。
“要是有無人機就好了……”
另一個世界,無人機偵查轉向打擊最初就是在反恐戰場上大放異彩。
長達十幾年的時間,美國的捕食者無人機,一次又一次的向恐怖分子發起斬首行動。
在很長時間里,對于恐怖分子來說,他們最恐懼的并不是美軍的特種部隊,而是無人機發射的導彈或者扔下的激光制導炸彈。
在無人機的面前,國境線是不存在的。即便是被打下來了,也不會認賬的。
“查打一體無人機……”
點了點頭,李毅安說道:
“東西確實是好東西,不過現在技術上能實現嗎?”
其實,有時候,技術進步之快,遠遠超出人們的想象,早在十幾年前,在李毅安提出從偵察無人機到查打一體機的構想之后,空軍研究機構就一直在進行著這方面的研究。
從“偵察兵”無人戰術偵察機的出現,再到后來伴隨著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的出現,再到軍方的戰術數據鏈系統的出現,技術總是在不斷的進步著。
而正是這種技術進步,推動著戰術的發展與變革。
這天,雨季里的一場大雨之后,天氣迅速放晴,在靶場的空曠地帶里,一輛老舊的美制道奇卡車靜靜地停在草地上,周圍盡不是雨后的水洼,四周只有風聲和偶爾傳來的鳥鳴。
天空湛藍,陽光刺眼,幾朵白云緩緩飄過。
突然,一陣低沉的嗡鳴聲從遠處傳來,打破了這片寧靜。
不過,地面上的鳥兒是聽不到這種嗡鳴聲的,在距離卡車數十米外的水沼間,幾只水鳥仍然在水沼中覓食,完全沒有任何反應。
此時,空中那架飛機已經飛抵這一空域,這架翼展足足有十幾米的飛機,與普通的飛機似乎不太一樣,它的發動機螺旋槳位于機尾,而機首甚至都沒有駕駛艙,機首下方一個旋轉的半球型攝像頭。
這是一架大型無人機!
但是與普通的無人機不同的是,它的機腹下方掛載著一枚“小牛”電視制導導彈,導彈在陽光下反射出冷冽的光芒。
在無人機抵達這一區域后,機首下方的偵察攝像頭開始微微旋轉,光學攝像頭不斷的調整焦距。
與此同時,在一百多公里外試驗基地的地面指揮車內,氣氛卻顯然極其緊張。不大的扣指揮車內,擠滿了人,人們盯著操縱臺上的三臺電視機。
透過電視機,可以清楚的看到靶場上的目標——十輪大卡車。
“已經抵達攻擊區域。”
無人機操縱員坐在控制臺前,雙眼緊盯著面前的電視屏幕,屏幕上顯示著無人機傳回的實時畫面。他的手指在控制桿上輕輕移動,調整著無人機飛行姿態的同時,又不斷的調整偵察攝像儀的焦距,
盡管畫面有些模糊,但是通過無人偵察機傳來的畫面。他還是看到了卡車敞篷上書寫的大大的數字——“1”。
在確認目標后,他立即報告道:
“已經確定目標,是否攻擊。”
站在他身后的馮定康,目光同樣聚焦在屏幕上,他點了點頭,說道:
“可以攻擊。”
操縱員深吸一口氣,手指在控制臺上迅速敲擊了幾下,啟動了導彈發射程序。
電子信號通過空軍數據鏈傳遞到無人機上,機翼下方的“小牛”導彈瞬間被激活。隨著一聲輕微的機械聲響,導彈脫離了無人機,尾部噴出熾熱的尾焰,向著目標疾馳而去。
操縱員的雙眼始終沒有離開屏幕,他的手指在控制桿上微微調整,確保導彈沿著預定的軌跡飛行。屏幕上,卡車的身影逐漸清晰,導彈的視角不斷拉近,從電視屏幕上可以清楚的看到十字線鎖定了目標。
幾秒鐘后,導彈準確無誤地擊中了卡車。
從主屏幕上可以看到劇烈的爆炸畫面,火光沖天而起,濃煙迅速彌漫開來。
在這一瞬間,指揮車內,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在硝煙散去后,透過無人機傳回的畫面,可以看到卡車已經變成了一堆廢鐵,在確認目標被徹底摧毀后,指揮車內立即爆發出熱烈的歡呼聲。
“成功了!”
操縱員摘下耳機,臉上露出了歡喜的笑容。
馮定康拍了拍他的肩膀,眼中滿是歡喜。
“好了,成功了。我們終于成功了。”
這一刻,他們所做的并不僅僅只是一次精準的打擊,更創造了歷史——這是人類第一次使用無人機進行遠程攻擊。
指揮車內,慶祝聲此起彼伏,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自豪與歡喜。
為了這一天他們等待了太久,前后歷時十幾年,終于取得了今天的成功。
他們知道,這一刻將被載入史冊——這是人類第一次無人機攻擊。
而這也意味著戰爭方式的徹底改變。
“有了他我們再也不需要用飛行員去冒險了。”
馮定康的語氣顯得有些激動,他扭頭看著一旁的梁知節,看他還是一副眉頭緊鎖的模樣,于是便開口問道。
“知節,怎么現在都成功了,還是一副悶悶不樂的樣子。”
“成功?”
聽著朋友的話語,梁知節先是點了點頭,然后又搖了搖頭。
“我們是成功了,我們成功的用無人機發射了導彈。但是……”
他盯著有些模糊的畫面,然后,說道:
“可是,它還有很多不足,如果不解決數據鏈傳輸問題,就只能在戰場上用于戰術使用。所以,最關鍵的還是要解決數據鏈傳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