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離的黎波里東南不遠的塔爾胡納,一棟低矮的土坯房隱藏在荒涼的沙漠邊緣,仿佛與世隔絕。
夜幕降臨后,沙漠的冷風呼嘯而過,卷起陣陣沙塵,拍打在土坯房的墻壁上,發出輕微的沙沙聲。
房間里,一盞昏黃的油燈在桌上搖曳,映照出幾張年輕而堅毅的面孔。他們是“自由軍官組織”的核心成員,此刻正圍坐在一張簡陋的木桌旁,神情嚴肅。
穿著便裝的卡扎菲坐在桌子的主位,他雖然很年青,在這個組織中卻擁有絕對的權威,手中握著一支鉛筆,輕輕敲打著桌上攤開的地圖。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味道:
“王室的軍力部署已經明確。的黎波里是他們的核心,國王衛隊——昔蘭尼加衛隊就駐扎在那里。他們裝備精良,忠誠于國王,是我們最大的威脅。”
他的話音剛落,房間里一片寂靜。每個人都明白,昔蘭尼加衛隊是政變計劃中最難啃的骨頭。卡扎菲的目光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最后停留在他的得力助手穆薩身上。穆薩是一個身材瘦削但眼神銳利的年輕人,他的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桌角,心中既有緊張,也有一種難以抑制的興奮。
“穆薩,”
卡扎菲的聲音打斷了穆薩的思緒,他將目光投向了中尉。
“你負責突襲昔蘭尼加衛隊。這是最關鍵的任務,只能成功,不能失敗。”
穆薩抬起頭,與卡扎菲的目光交匯。他深吸一口氣,點了點頭:
“明白。我會親自帶隊,確保衛隊被徹底控制。”
他的聲音雖然平靜,但內心卻波濤洶涌。他知道,這次行動不僅關乎自己的生死,更關乎整個歌名的成敗。他的腦海中不斷浮現出昔蘭尼加衛隊——那些士兵都是訓練有素,他們不僅接受美國人的訓練,而且還使用著美國提供先進武器。
但他很快將這些雜念壓下,告訴自己:這是為了利比亞的未來,為了人民的解放。
卡扎菲的目光轉向另一側的穆斯塔法。穆斯塔法是一個身材魁梧的年輕人,臉上總是帶著一絲憨厚的笑容,但此刻他的表情異常嚴肅。卡扎菲說道:
“穆斯塔法,你負責占領貝卡軍營和廣播電臺。控制廣播電臺后,立即向全國宣布我們的勝利。”
穆斯塔法點了點頭,握緊了拳頭:
“我會確保廣播電臺掌握在我們的手里。”
他的心中充滿了使命感,但同時也有一絲不安。他知道,廣播電臺是政變成功的關鍵,一旦失手,整個行動可能會功虧一簣。
卡扎菲的目光最后落在賈盧德身上。賈盧德是卡扎菲最信任的戰友之一,他的眼神中透著一股冷靜與果斷。卡扎菲說道:
“賈盧德,你去的黎波里,主持首都的行動。那里的政府大樓和王室機構必須被迅速控制。”
賈盧德微微頷首,聲音沉穩:
“我會確保的黎波里在我們的掌控之中。”
他的心中沒有太多的波瀾,多年的軍旅生涯讓他習慣了面對壓力。他知道,的黎波里的行動雖然復雜,但只要按計劃執行,就不會有太大問題。
卡扎菲的目光再次掃過所有人,然后他開口說道:
“各位,這是我們改變利比亞命運的時刻。我們必須團結一致,確保每一個環節都萬無一失。”
語氣中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堅定,在說話時,他的目光就那樣審視著面前的朋友們。
房間里再次陷入沉默,只有油燈的火焰在輕輕跳動。每個人的心中都充滿了復雜的情緒——緊張、興奮、恐懼、期待。他們知道,這場政變不僅是關系到他們的夢想,同樣也關系到他們每一個人以來如果成功的話,他們的命運將會發生根本的改變,如果失敗了……等待他們的注定將是死亡。
穆薩的腦海中不斷回響著卡扎菲的話:
“只能成功,不能失敗。”
他握緊了拳頭,心中暗暗發誓:無論付出什么代價,都要完成任務。
穆斯塔法則在心中默默祈禱,希望一切順利。他知道,自己的任務雖然看似簡單,但任何一個細節的疏忽都可能導致災難性的后果。
賈盧德則已經開始在心中盤算著黎波里的行動細節。他的冷靜和理性讓他成為這次行動的關鍵人物,但他也知道,自己肩上的擔子有多重。
卡扎菲看著這些年輕的戰友,心中既有欣慰,也有一絲隱隱的擔憂。他知道,這次政變的風險極大,但為了利比亞的未來,他別無選擇。
如果成功了,所改變的并不僅僅只是利比亞的命運,還是他們的!
其實,不僅卡扎菲這么想,其它人大抵上也都是這么考慮的。
失敗了是叛亂,成功就是歌名!
他的目光再次落在地圖上,心中默默說道:
“利比亞的未來,還有我們的未來,都在我們手中。”
油燈的火焰在風中搖曳,仿佛在為這場即將到來的風暴做最后的見證。窗外的沙漠依舊寂靜無聲,但在這間低矮的土坯房里,一場改變歷史的行動正在悄然醞釀。
8月31日深夜,卡扎菲與青年軍官們按照計劃,采取行動。卡扎菲命令他的重要助手奧馬爾·米海什乘傍晚的飛機前往首都的黎波里組織軍營的接管工作。
當米海什到達班加西機場時,發現飛機已滿員。瞬間,他整個人都懵了,這是什么情況?
不能夠按時抵達的黎波里,會發生什么?
不用想,奧馬爾·米海什的后背就冒出了一陣冷汗,就在奧馬爾·米海什左右為難的時候,他想到同部落一個人,就是機場里的官員,他立即找上了門。
幸虧在那位機場官員的幫助下,奧馬爾·米海什總算走了后門上了飛機。
到了的黎波里機場,攔了一輛出租車,奧馬爾就直奔軍營,下車時,居然又糊里糊涂地把武器和子彈丟在了車上。
雖然是一波三折,但最后奧馬爾還是先抵達了軍營,然后和軍營里組織的軍官們一同接管了軍營,接管了部隊,雖然他們都是基層軍官,但……他們是直接掌握軍隊的人。
在班加西,按照計劃,卡扎菲和兩個上尉要在凌晨1點接管貝卡軍營和電臺。他們正要出發時,先是來了兩個憲兵,讓他們幫忙修摩托車,卡扎菲推托明天再去;好不容易把這兩個憲兵打發走,另一個同謀者卻驚慌失措地跑過來,說他們已經暴露了。
盡管如此,卡扎菲還是決定,
“必須不惜一切代價的對付這個局面!現在我們已經沒有停下來的可能了!”
他一邊給同志們鼓勁,一邊親自把子彈和輕機槍塞滿吉普車,然后一馬當先地率領軍隊去占領班加西電臺。當他走到半程回眸一望,卻驚訝地發現,在前往班加西的路上,竟然只有他一個光桿司令。
原來,在前一個岔路口,他的隨行車隊朝著貝卡軍營方向開去了。卡扎菲于是獨自一人行駛在去班加西的路上。
沿途沒有燈,什么都沒有!
只有卡扎菲一輛車和幾名士兵,
這場軍事政變從一開始的時候,看起來和鬧劇幾乎沒有任何分別,或者說,無論怎么看,都是一場典型的鬧劇。而更為可笑的是,負責占領的黎波里國家廣播電臺的軍官開車繞城一周,竟然沒有找到電臺,只好慌慌張張地原路返回。
這就是“精心策劃”的政變!
至于負責接管的黎波里城外防空部隊的賈盧德和霍尼,指揮著600名士兵,到行動時才發現只有1050發子彈可供使用,不過即使是如此,他們也沒停止行動,好在一路沒有遇到任何抵抗。
可就是這樣一場倉促上陣、漏洞百出的軍事政變居然獲得了成功。政變發生時,留守國內的王儲兼首相哈桑·里達王子則在王宮中喝得酩酊大醉。
他聽到槍聲立即從宮中逃出,原本在歷史上,他會藏到游泳池里,然后在次日被發現,然后被逮捕,不過,這一次卻發生了一些意外,在王宮的槍聲傳出之后,早就準備好的漢斯,就讓公司的安保人員接應了倉皇逃出來的王儲,將他藏在了附近的一棟別墅里。
而此時,政變仍然在進行中,這幾乎是一場不流血的政變,歌名軍僅在突襲班加西的王室衛隊時發生了小的沖突,1人被打死,15人受傷。
而與此同時,卡扎菲帶人進入班加西廣播電視大樓后,手持機槍的他對著大廳就是一通掃射,機槍立即壓制了所有人。
然后,他直接進到值班廣播員室,要求廣播員播送軍樂曲。驚恐不安的廣播員,放了歌曲但卻不是進行曲。當卡扎菲要他為歌名的第一篇聲明錄音時,廣播員的語調同樣也是驚慌失措的。
最終不得不由卡扎菲親自讀第一篇聲明——實際上,這是卡扎菲倉促之中準備的,他在一張紙上潦草地寫下幾個要點,其余是廣播時臨時加上去的。
就這樣,一場鬧劇居然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