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1727章 大買賣上門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回到過去做財閥

  希望能夠和尼基塔見面。

  他是誰?

  那就是玉米帝了。

  自從他被搞下去之后,赫魯曉夫就完全消失在公眾的視野之中西方世界,也對他的下落有著各種各樣的猜測,但是對于過去的政客是沒有多少人關心的。

  在過去的幾年之中,在李毅安的授意下,駐莫斯科代表處一直堅持著給他送新年禮物。

  當然所有的禮物都是由外交部門轉交的。

  雖然被攆出了領導人別墅,但是赫魯曉夫一直處于克格勃的高度保護之中。

  是“保護”!

  面對這個要求,勃列日涅夫的眉頭緊皺,說道:

  “現在他只是一個普通的蘇聯公民而已,我并不認為你們有見面的必要。”

  面對這樣的回答,李毅安說道:

  “我和他之間的友誼是永遠的,我們已經很多年沒見了,所以我希望能夠和他見上一面,和他聊一聊,僅僅只是朋友之間的聊天。”

  之所以會提出這個要求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畢竟,在另一個世界,當尼克松成為總統并且以總統的身份訪問蘇聯的時候,他也曾提出過要和赫魯曉夫會面的要求,畢竟當年他們之間的廚房辯論轟動了整個世界,也算是老相識了。

  但是他的這個要求卻被拒絕了。

  相比于尼克松,李毅安和赫魯曉夫之間雖然沒有精彩的辯論,但是,勃列日涅夫仍然是很警惕的。

  “如果可以的話,我們可以一起見面。”

  李毅安說道:

  “已經很多年沒有見過自己的朋友了,我相信你是了解我的這個心情的。”

  點著一根香煙,勃列日涅夫靜靜的看著河面,看著在河面上不時掠過的水鳥。

  想了一會兒,他說道:

  “我會派人和你一起過去。”

  也就是監視了。

  “當然,”

  李毅安笑道:

  “我的俄語并不怎么流利,還是需要一個翻譯的。”

  對于這個臺階勃列日涅夫只是點了點頭,他認真的打量著李一安,然后說道。

  “這些年來,你是少有的每年都會給他送去新年禮物的人。”

  “他是我的朋友。”

  李毅安笑著說道。

  “在我們的立場不同,雖然我們之間發生過一些爭執,但那都是基于國家。現在我想,在拋開國家的立場之后,我們之間的友誼將會更加真誠。”

  看著對方誠摯的笑容,勃列日涅夫的腦海中浮現出了克格勃關于李毅安的報告:

  “李毅安是一個非常真誠的人,在對待朋友上,他總是愿意給予自己的朋友一切力所能及的幫助,無論朋友的地位高低。

  也正因如此,在美國各界他都有著非常多的朋友,而且他的那些朋友都非常樂意為幫助他。

  雖然,雖然些朋友之中有很多是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

  好吧,這就是李毅安——一個單純的人。

  “我會安排的。”

  接下來的幾天之中,李毅安和所有訪問蘇聯的人一樣,在蘇聯各地參觀著,參觀的地方自然也有被稱為蘇聯驕傲的拉達汽車生產工廠。

  在工廠里看著兩年前,就已經被大眾淘汰的車型,李毅安的心情可以說是五味雜陳的,這就是蘇聯,哪怕是他們進行了一些改進,但也僅僅只是局限于如此罷了,本質上,這款車已經落后了。

  不出意外的話,他們會像另一個世界一樣,修修補補的把這款汽車一直生產到90年,直到汽車被市場淘汰,然后制造廠破產,被西方企業收購,這就是它的未來。

  “……這座汽車制造廠不僅是蘇聯的驕傲,同樣也是蘇南雙方友誼的象征……”

  這不是友誼的象征嘛。這座工廠從廠房到機器,都是從SEA引進的,蘇聯那是花了大價錢的。

  李毅安看著身旁的汽車工業部長塔拉索夫,問道:

  “部長先生,我聽說你們還有意再建一座汽車制造廠是嗎?”

  之所以會這么問,是因為蘇聯品嘗到了汽車制造的好處——不僅可以掙很多錢,讓民眾的儲蓄變成工業產品,在這一過程中,國家的工業也得到了發展,鋼鐵、機械制造等行業都得到了推進。

  再加上民眾對汽車的需求,導致蘇聯迫切需要擴大汽車產能。于是也就是有了新建汽車制造廠的計劃。

  “是的,我們目前正在進行這個規劃。”

  作為汽車工業部長的塔拉索夫,說的倒也直接:

  “我們更傾向于從菲亞特引進他們的技術,你知道的,他們的出價更低。”

  這顯然是為了談判了,是為了增加他們的談判籌碼。

  甚至塔拉索夫還特意說道:

  “而且從意識形態上來說,他們更接近我們。”

  這倒是實話,意大利現在仍然是左翼當政,和蘇聯的關系是非常不錯的。

  “意大利?他們的跑車還可以,普通的汽車嘛……”

  李毅安笑了笑,說道:

  “蘇聯需要的是適合蘇聯的汽車……拉達,是最適合你們的,而且部長同志之前說的話,也證明了這一點,偉大的蘇聯人民需要的是最好的產品!

  我相信,我們SEA的汽車企業可以為你們提供最好的產品,同時,我認為,在付款方式上,我們所接受的也是極其靈活的,石油、天然氣,還有其它的礦物。”

  這個時候,李毅安又搖身一變成了一個推銷員,能不推銷嘛,這可是六億美元的大生意。

  一旁的柯西金,立即開口說道:

  “閣下,目前,我們還在考慮引進誰的技術,當然,你們的汽車制造企業也在我們的考慮范圍,畢竟,我們之前的合作是非常愉快的。”

  “那當然,你知道的,柯西金同志,在所有的國家之中,只有我們愿意向你們提供最好的技術。”

  李毅安說的既是事實,同樣也不是事實,事實上——西方國家只會向蘇聯提供落后五到十年技術,而SEA卻愿意提供落后兩年左右的技術,當然了還是加括號(某些技術)。

  “是的,這是事實,”

  在柯西金的話音落下后,李毅安就拋出了一個頗有吸引力的優惠條件:

  “如果蘇聯能以10億美元引進SEA的汽車制造工廠,除了向貴國轉讓一座年產量不少于100萬輛的大型現代化汽車工廠以及先進的汽車技術之外,我們還可以準備使用加拿大的施工技術免費為蘇聯修建一條從莫斯科到彼得格勒的干線公路。”

  之所以會提出這個建議,是因為加拿大的氣候與蘇聯相似,而SEA的建筑企業則在加拿大、挪威、瑞典承接了道路工程,對凍土的研究也算是非常深入的,而且得到了業界的認可。

  “并且,我們還會向你們轉讓凍土公路的筑建技術。”

  果然,柯西金心動了,蘇聯確實需要修建凍土公路的技術,這方面的技術蘇聯同樣也落后于西方,哪怕是蘇聯擁有全世界最大的凍土帶。

  所以,在聽到這個條件后,柯西金立刻意識到這是一個獲得西方凍土公路修建技術的機會,而且現在隨著蘇聯的汽車工業發展以及汽車的普及,道路問題肯定是需要解決的,在這種情況下,凍土公路技術也就成了剛需。

  SEA……他們在基礎建設上,還是非常有一套的,要不然也不會獲得瑞典、挪威以及加拿大等國的公路訂單。

  不過,雖然如此,柯西金并沒有立即答應下來,而只是說他會向主席團報告,就這樣李毅安的參觀繼續。

  兩天后,在李毅安返回莫斯科之后,他接到了一個電話。

  “李!聽說你要來看我!”

  電話是赫魯曉夫打來的,電話里的聲音顯得非常高興。

  李毅安回答道:

  “是的,我的朋友,我說過,我們會再次見面的。”

  “是的,我們一定會再次見面的,”

  然后他說道:

  “所以,他們給了我你的號碼,我的朋友,我期待著與你的見面。”

  “我也是!”

  就這樣,次日上午,在蘇聯官方的指引下,李毅安一行人乘車前往莫斯科郊外,到了赫魯曉夫的住所。

  雖然房子比不上原本的領導人別墅,但環境也還算不錯,似乎是舊時代某位貴族的郊區別墅。

  車隊在別墅外剛一停下,李毅安就看到了熟悉的人。

  “李!”

  “尼基塔!”

  兩個人擁抱在一起的時候,赫魯曉夫在他的身邊說道:

  “我的朋友,我真的很難想象他居然允許你來見我。”

  “我說,這是我來這里的主要目的,為了能夠和我的朋友見上一面。”

  “哈哈……”

  赫魯曉夫笑了起來,他說道:

  “李,你知道嗎?這么多年我一直懷念著你做的燒烤,我特意讓人買了肉,弄來了烤爐,你今天一定要做給我吃。”

  說話的時候,他甚至還故意眨了眨眼,顯然是怕李毅安并不了解情況。

  “當然!”

  李毅安知道,赫魯曉夫退休后的生活一直被監視著,他的別墅里到處都是竊聽器,別墅里的那些警衛跟服務人員,也就是KGB安排的新人。

  勃列日涅夫在赫魯曉夫周圍安排些眼線,他嘴上說的是“為了安全”,但赫魯曉夫心里跟明鏡似的,知道他的真實目的。

  就是為了監視。

  所以,相比于別墅內,在院子里更安全一些,雖然有警衛,可是李毅安的警衛會保證他們會在一定的范圍之外,從而確保他們兩個人可以自由的交談。

  很快,在院子里,李毅安化身成為了廚師,而赫魯曉夫也是如此,他負責切肉,而李毅安則在一旁指導著,如果切的不對,他也會說讓他不要浪費食材,換來的則是赫魯曉夫的一陣哈哈大笑。

  所有的一切,都和老朋友相見沒有什么兩樣。

  他們一邊在那里烤著肉,一邊聊著天一邊哈哈大笑,久別重逢的朋友就這樣一邊吃著烤肉,擼著串,一邊喝著酒。

  在所有人看來,這僅僅只是久別重逢的朋友在那里聊天而已。

  不過在聊天的時候,看似吃著肉的李毅安壓低聲音對赫魯曉夫說道。

  “尼基塔,如果你愿意的話,我可以幫助你和家人離開這里,讓你前往任何你想去的地方。”

  這是他現在唯一能做的事情了,當然也是發自肺腑的。

  “你知道的,我愿意這么做。”

  喝了一口伏特加,赫魯曉夫看著面前的朋友說道。

  “我知道,我知道。”

  然后他笑著說道。

  “雖然我一次次的哭過。我不知道為什么他們會這么做,可這并不意味著我會離開這里。”

  赫魯曉夫就咬了一口肉,然后繼續說道。

  “我是俄羅斯人,我會一直留在這里,我的朋友,我不是斯韋特蘭娜。”

  斯韋特蘭娜是鋼鐵的女兒,去年她利用把印度裔丈夫的骨灰送回印度的機會,逃入了美國大使館尋求庇護。美國人當然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他們選擇了接受。

  就這樣,曾經的“公主”義無反顧地離開了蘇聯。

  “好吧!”

  默默的點了點頭,李毅安說道:

  “其實一開始我就知道你一定會拒絕的,我知道你會怎么選擇。”

  “但是你仍然還是開口了。”

  赫魯曉夫笑著說道。

  “其實我也知道你一定會這么說的。”

  “因為我們是朋友。”

  “是啊,因為我們是朋友。”

  克魯小夫點了點頭,然后他把目光投向了遠處,似乎想到了他在克里姆林宮的那些朋友們。

  就這樣他沉思了一會兒,然后看著李毅安說道。

  “但是,我希望你能夠幫我一個忙。”

  隨后他又小心翼翼的看了看周圍……

  請:m.minguoqiren.la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