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的開始是什么?
是中午,是在克里姆林宮的歡迎宴會后的次日中午,之所以是中午,是因為在宴會上,大家都喝大了!
勃列日涅夫是激情洋溢,他熱情的擁抱著李毅安,甚至還用力的吻他,這是俄國人的特點。
哪怕是李毅安最后也喝多了。
雖然不至于宿醉,但還是一覺睡到了中午,甚至還不等他用午餐,門就被敲開了,來的不是其它人,正是那位身材魁梧的美男子。
“李!我們一起出去吧!”
勃列日涅夫興致高漲的說道:
“我帶你熟悉一下莫斯科!”
說罷,甚至都沒給李毅安拒絕的機會,就把他“拽”出了房間,然后兩個人一同走出酒店,在走出酒店時,李毅安詫異的看著那輛BMW700。
“是坐這輛嗎?”
“是的,我的朋友!我來親自帶著你!”
說罷,勃列日涅夫就把李毅安拽車里,然后猛踩油門,一頓操作猛如虎地飆車。
在上車之后,李毅安終于明白了,為什么所有人都會記錄勃列日涅夫是如何愛車了,他不是愛車,他是享受駕駛的樂趣。
在莫斯科如織的車流中,勃列日涅夫直接把車速干到八十公里每小時!
看到這一幕,坐在副駕駛上的李毅安心情是緊張的,老天才知道副駕駛是最危險的,尤其是方向盤在別人手中的時候,況且這里還是市區。
眼見著汽車突破100公里的時速時候,李毅安說:
“開慢點、開慢點,這里是市區。”
勃列日涅夫沒有理會他,只是猛踩油門,中央車道中只有這一輛車,還有被甩在身后的衛隊的汽車,當然,被甩在身后的是蘇聯KGB的汽車,他們駕駛的蘇聯的汽車,而李毅安的特勤一直緊緊的跟在車后。
在他駕駛著汽車時,李毅安仔細打量了一下這輛汽車,車內飾是黑色絲絨,儀表板上刻著俄語書寫的銘文:
“在美好的記憶中,最美好的祝愿。”
就這樣一路駛出了莫斯科,他才對李毅安說道:
“李,現在你相信我的技術了吧!”
李毅安點了點頭,稱贊道:
“你確實是個技藝精湛的老司機。”
隨后,他們就們沿著莫斯科城外的一條狹窄的道路飛馳而去。
之前是在清場后的莫斯科大道上無障礙地高速行駛,現在,在汽車駛到城外之后,李毅安不禁想象如果在這條單行道的拐角處突然出現一輛車會發生什么?
但這似乎不太可能,隨后在一個非常陡峭的下坡拐彎路有一個明亮的路標,上面的圖標是急轉彎。
正常人在這里都會減速注意安全。
當接近下坡時,勃列日涅夫以每小時80多公里的時速行駛。
李毅安向前傾著身子說道:
“減速!”
天知道現在還沒有發明防撞氣囊!
但他沒有理會,當他到達拐彎處猛踩剎車時輪胎發出刺耳的尖叫……
旅行結束后,勃列日涅夫告訴李毅安:
“這是一輛非常好的車,哪怕是在這里它表現得很好,你們確實制造出了全世界最好的汽車,比美國、比德國、比意大利的汽車都要好。”
“你真是個了不起的老司機。”
李毅安回答說:
“我絕對不可能以你這樣速度在這里轉彎。”
外交并不總是一門容易的藝術,恭維是不可避免的。
“你知道的,我是工人出身,我是在戰場上學會的駕駛汽車,當時德國人的飛機在轟炸,我就那樣自己駕駛著汽車,在彈坑與子彈之間躲避著德國人的轟炸,你上過戰場,應該明白這一切……”
聽著勃列日諾夫講述著他在戰場上的經歷時,李毅安不時的點著頭,這些人都是經歷過二戰的,經歷過戰爭的,當然有一些共同語言,這樣的共同語言,只有上過的戰場的人才能夠理解。
就這樣,汽車一直在莫斯科城外的森林里行駛著,有些出乎他意料的是——道路條件遠遠比他想象的更好。
雖然是森林公路,但是確實鋪裝良好的柏油公路,這倒是有些出人意料了。
畢竟,根據之前所得到的情報是蘇聯的公路基礎建設是非常落后的,現在的這條公路卻顛覆了之前的情報。
也許這是專用道路。
汽車行駛到河邊的時候,勃列日諾夫意猶未盡地停下了車,然后下了車,現在已經是春天了,河邊綠草如茵。
勃列日諾夫走下了汽車,然后朝河邊走去,李毅安則在后面跟著。
到了河邊他轉過頭,眼中依舊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李,感謝您帶來這份禮物。它不僅是一臺車,更是一份友誼的象征。”
“您喜歡就好。”李毅安微笑著回應,
“希望它能為您帶來更多的快樂。”
“快樂,這確實是非常難得的快樂……”
勃列日諾夫點了點頭,他想了一會,說道:
“李,你有什么需要我做的嗎?”
勃列日諾夫直接了當的說道:
“或者說,需要我幫忙的地方!我們都知道在這個時候我們總是需要商量一些事情的。”
這就是俄羅斯式的直接嗎?
站在勃列日諾夫身旁,李毅安目光落在面上看著不時的在河面上掠過的水鳥,他想了一下,然后說道:
“河內!”
“河內?”
勃列日涅夫說道。
“你是要讓我們放棄對他們的支持嗎?”
搖了搖頭勃列日涅夫說道。
“你要知道,河內最大的支持者并不是我們,我們提供的資源是有限的,他真正的支持者是另一個國家,哪怕是我們停止了對他們的支援,也沒有任何意義。
而且從另一方面來說,我們需要他們在那里進行戰斗,和美國人進行戰斗。”
這倒并不是因為勃列日涅夫坦白,而是因為所有人都知道答案。
“我知道,當然也能夠理解。”
李毅安點頭說道。
“但是我們必須要明白,一個完成統一的河內很有可能會是另一個光之國。”
“光之國?”
勃列日諾夫的眉頭緊蹙,雖然僅僅只是一個單詞,但是他語氣中帶著濃濃的不滿。
“我們都非常清楚的看到了,游走在兩大國之間的光之國,從來都沒有真正意義上去理會過莫斯科或者另一邊的的想法,他們有著自己獨立的想法和意愿。
河內同樣也是如此。”
李毅安和勃列日諾夫邊在河邊漫著步一邊說道。
“一旦河內完成統一之后,他們必定會像光之國一樣,利用大國之間的矛盾,爭取自身的利益,到時候莫斯科很難控制他們的想法和決定。”
有了光之國這個前車之鑒,對于李毅安說的這些話,勃列日涅夫自然是贊同的。
“我贊同你的這個說法,但是,我們起不到決定性的作用,而且現在我們也需要他。”
“我知道,但是將來誰知道呢?”
李毅安看著勃列日涅夫說道。
“現在美國國內的反戰呼聲愈演愈烈。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停戰很有可能會成為今年美國總統大選的主要議題,就是說在未來的幾年內,美國很有可能會從越南撤軍。”
勃列日諾夫點了點頭,說道。
“確實有這種可能。”
“在美國撤軍的話,西貢就很難抵擋河內的攻勢,到時候河內很有可能會完成國家的統一。”
李毅安直截了當的說道。
“對于我們而言這是最直接的威脅。”
停下腳步,李毅安看著勃列日涅夫,用極其認真的語氣說道。
“你是了解我的。到時候我肯定是要解決這個威脅的。無論有沒有其他的國家參與,”
面對這樣的提醒,勃列日諾夫沒有立即給予回答,他當然了解面前的這個家伙。
這家伙從來不會忽視身邊的威脅。
“話說你們會在美國人撤軍之后介入西貢了。但是,你有沒有考慮過如果美國在那里都沒有打贏的話,你們又怎么可能贏呢?”
“我們和美國人不一樣。”
搖了搖頭,李毅安說道:
“要么不打,要么就全力以赴。打仗的時候是沒有任何束縛的。”
“你們會打到河內?”
李毅安沒有回答,畢竟,到時候有人會幫他打到河內的。
“所要的僅僅只是保護西貢而已,就像現在的半島一樣。對于河內我并沒有任何興趣。”
思考了一會兒,勃列日諾夫說道 “那么你所需要的是什么?”
“在美國撤軍之后,我需要你們在河內統一問題上保持中立。”
什么是中立,也就是不支持,也就是不為猴子背書。
這樣也就避免了未來與蘇聯發生沖突。
這并不是因為他害怕和蘇聯發生沖突,而是眼前的這個國家,那個的時候,正站在歷史的巔峰。
如果雙方沒有達成共識,就貿然動手的話,兩者之間很有可能發生沖突,而這恰恰是李毅安所不愿意看到的,因為他可不想替美國出頭替美國抵擋來自蘇聯的壓力。
勃列日涅夫就這樣一言不發的默默的向前面走著。
走了一會兒之后,他才說到:
“那么怎么你能夠給予我們什么呢?”
“保證!”
李毅安直接了當的吐出了兩個字。
“保證?什么保證?”
勃烈日涅夫有些好奇的看著李毅安。
“保證不會再插手華約國家之間內部的事務,匈牙利除外。”
這個保證讓勃列日涅夫的心頭一顫,有些驚訝的看著對方。
這家伙為什么會這么說?
難道是說他已經看到了克里姆林宮對捷克斯洛伐克的不滿。
難道是他在克里姆林宮有自己的間諜?
“我們在那里有外交官的。”
李毅安并沒有給他任何猜測的空間。
“我們知道他們在做什么,也知道克里姆林宮的想法,但是這一切并不重要。”
搖了搖頭,李毅安繼續說到。
“我僅僅只關心匈牙利,也僅僅只局限于匈牙利,這就是我的保證。”
面對這樣的保證,勃列日涅夫整個人都陷入了沉默之中。
他并沒有在第一時間給出回答,其實,現在克里姆林宮一直在討論著如何解決捷克斯洛伐克的問題。
問題……他們擔心會是另一個匈牙利。
雖然當年在匈牙利事件結束之后,李毅安和尼基塔之間達成了口頭的共識。
但眾所周知所有的協議都是用來撕毀的,況且現在尼基塔已經不再是克里姆林宮的主人了。
他們之間的口頭協議還有異議嗎?
而現在這份保證,是做給他勃列日涅夫的,也就是說,有了這份保證,他們就可以在捷克斯洛伐克為所欲為了。
“我能夠理解你對自身安全的關心,畢竟我們也非常關心自身的安全。”
勃列日涅夫看著李毅安說道。
“好吧,我認為我們可以達成這種默契,在彼此安全的范圍內最大可能的兼顧我們彼此的利益。”
就這樣在悄然無息之中,兩個國家的命運已經被決定了。其實這也就是這世界最殘酷的也是最真實的一面,在世界的舞臺上,小國的利益永遠都是大國的籌碼。
他們是注定被犧牲被出賣的,無論世界發展到什么時候,無論是人們的道貌岸然都無法改變這一最基本的事實。
隨后他們又聊了很多,一直聊到了肚子在那里敲鼓,后他們就能直接坐在河邊用起了午餐。
午餐非常簡單,就是俄國式的野餐有面包果醬之類的東西,
在享用午餐的時候,勃列日涅夫看著李毅安他還有沒有什么其他的要求?
“我希望在離開蘇聯之前,能夠和尼基塔見上一面,畢竟,我們是朋友。”
請:m.minguoqiren.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