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1717章 孤勇者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回到過去做財閥

  世界很小,也很大。

  就在趙鄉杰用電子計算機打開一個非凡世界的時候,與此同時,在上萬公里之外的南極大陸的冰原上,一個孤獨的身影正在那里快速滑行著。

  白志成已經在冰原上滑行了將近兩個小時。

  今天是他穿越南極的第30天,每天只要條件允許,他就會用風箏滑行的方式行進,畢竟,這樣的先進速度更快。

  現在風依舊猛烈,但他的身體已經逐漸適應了這種節奏。

  他的呼吸平穩,心跳也逐漸恢復了正常。他的目光時不時掃過手腕上手腕式軍用指北針,以確認自己的位置和方向。

  “只要保持這個方向,最多3035天后,我就能抵達的目的地……”

  白志成的眼中閃過一縷激動的神采,一切比想象的更加順利,他知道,自己已經離目標越來越近,而越是這個時候,前方的路可能就越來越充滿風險。

  突然,他的滑雪板猛的陷了下去,整個人猛地向前傾倒。他下意識地松開操縱桿,雙手撐地,勉強穩住了身體,可是身體還是猛然往下陷,而在風的作用下,滑雪風箏拖著他向前沖去,就在他的身體下墜時,迅速被風抬起,然后滑雪板再一次接觸到冰原。

  “我的老天!”

  跪在冰原上,白志成跪在大口喘著氣,心臟劇烈跳動。他的手掌被冰面磨得生疼,但他顧不上這些。他抬頭看向身后的方向,心中一陣后怕,一個塌陷了五六米的雪坑就在那里。

  如果沒有風箏,他就會一頭摔下去,如果不是他及時解脫風箏,他就會被雪橇車拖下去。雖然現在僥幸逃過一劫,可問題來了——裝載物資的雪橇在雪坑的另一邊。

  “現在怎么辦。”

  如果沒有雪橇里的物資,接下來的路程就不是更加艱難的事情了,而是要命的事情,畢竟,人不可能不吃飯的。

  站起身,白志成拍了拍身上的雪,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

  “先把雪橇拉過來再說……”

  不過這條足足有幾公里的裂縫,阻擋了他回去的腳步。

  但是現在不是沮喪的時候。他必須盡快找到解決辦法,否則他將被困在這片冰原上,無法完成自己的目標。

  繞過去吧!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努力,白志成終于再一次拖著裝載著一百多公斤物資的雪橇車上路了。雖然是用雪撬拉,但并不容易,只要雪稍微深一點,或者前面有一個小冰坎,就會拉不動,每走一步都很艱難。

  在離開這一片區域之后,他又一次釋放了風箏,再次握住操縱桿,調整著角度。風的力量再次帶動著他向前滑行,他的心情也隨之輕松了一些。

  在風的推動下,白志成繼續向著南極極點的方向行進,最后接近極點的時候有幾天好天氣,中間全都是壞天氣。最冷零下40攝氏度,還有12級大風,暴風雪很多。

  雖然當時是極晝,太陽掛在天上不落,但因為一直有暴風雪,見不到太陽。

  一個人在南極,經常體會到極致的孤獨,放眼看去到處都是雪。

  冰原、雪橇、一個人!

  面對這樣的孤獨,內心的壓力是可想而知的,在接近極點的時候,白志成甚至產生了某種幻覺,幻想著有人和他一起說話。

  但是他仍然不斷的調整著心情,一路朝著極點挺進。

  在走出考察站的時候,諾爾斯有些無聊的看著周圍——南極極點,除了冰天雪地,空無一物。

  阿蒙森—斯科特站,就建立在南極極點上,十年前,由美國海軍的一個18人小組在構筑了這個考察站,此小組在五六年10月到達此地,并在此地度過五七年的冬天。

  它的名字是為了紀念人類首次到達南極的兩位探險家羅爾德·阿蒙森和羅伯特·法爾肯·斯科特。

  從那天起,這個考察站,就成為人類在極點唯一的考察站,盡管以約每年1.2米的速度將此站不斷埋于冰雪之中,但是科學家們,仍然在這里工作著。

  突然,諾爾斯看到白茫茫的冰原上,一個紅色的影子,那個影子正在不斷的朝這里移動。

  “那是……有人!”

  諾爾斯失聲驚叫道:

  “我的上帝啊,居然有人……”

  他連忙推開門大喊道:

  “艾德蒙,艾德蒙,有人來了!”

  “什么?有人?什么人?”

  很快,所有人都跑了出來,有的人甚至只穿著件毛衣,他們站在考察站的木制走廊上,看著冰原上的那個身影。

  “他是什么人?”

  “從哪里過來的?”

  終于,在人們的疑惑問中,白志成走近了,他穿著厚實的羽絨服,雪鏡擋住了他的相貌,下巴上到處都是雪,在諾貝斯拿起相機給他拍照時,白志成摘下了雪鏡,歡喜的看著的考察站里的那些科學家。

  “你們好!”

  “你好!你是……”

  “我是來自應龍的白志成。”

  這是幾十天來的第一次,白志成不是在和幻覺說話。在此之前他一直都是和幻覺在說話,現在他非常確定自己是在和人類說話。

  “我是從應龍出發步行來到這里的。”

  “步行!”

  一時間所有人都被驚的說不出話來,好一會兒才有人問道。

  “你是一個人嗎?”

  “是的,我是一個人!”

  一瞬間,所有人再一次驚呆了。

  終于抵達南極點,到南極點的時候,白志成的內心是激動的,不是因為他到了這里,而是感覺是終于見到人了,這一點太重要了。

  因為之前從視覺到嗅覺是全方位的孤獨,除了冰天雪地白茫茫一片,其它什么也看不到,這種孤獨是非常強烈的。

  考察站站長艾蒙德走上去,在表示歡迎的時候,一把抱住白志成,說道:

  “你真是一個勇士,你需要什么幫忙嗎?”

  在南極這片大陸人類總是要互相幫忙的,就如此人類才能夠生存下來,所以他們總會幫助彼此。

  況且面前的這個年輕人確實是一個讓人欽佩的勇士。

  “可以給我一點吃的嗎?我真的挺餓的……”

  過去的每一天幾乎都到達自己體能的極限,消耗非常大,食物補給非常重要,吃東西掉到地上一點碎渣渣都會撿起來。

  “當然,我的朋友,能夠招待你是我們的榮幸!”

  艾蒙德扭頭對同事們喊道:

  “先生們,今天我們見證了歷史——第一次只身抵達南極極點的探險家!”

  這一幕不僅被照相機記錄了下來,還被攝影機記錄了下來,在眾人的鼓掌中,白志成說道:

  “先生,我的目標是穿越南極大陸……”

  這一天,對于阿蒙森—斯科特站的科學家們來說,他們見證了探險家的勇氣,在熱情的招待著這位年青的探險家時,考察站也通過電臺,將白志成只身抵達極點的消息發往了南極應龍以及各個考察站,當然也包括美國本土。

  很快,白志成只身穿越南極的新聞,就登上了美國的報紙頭條。

  這是一個缺乏探險家的時代,或者說,缺乏英雄的時代,但是人們是崇拜探險家和英雄的。這個新聞瞬間,就點爆了整個美國,在報紙上和電視里,人們討論著白志成的穿越。

  他已經只身一人行走上千公里抵達了南極極點,而他還將繼續行進,這是前所未有的壯舉。

  就在全世界為白志成的勇氣而驚嘆的時候,白志成又一次踏上了征途,向著南極大陸的另一端行進著,在他離開時艾德蒙、諾爾斯等人紛紛走出考察站,為他送行。

  “真是一個勇敢的家伙!”

  “一個孤獨的勇士。”

  白茫茫的冰原上,一個人就這樣孤獨的行進著,就在白志成離開阿蒙森—斯科特站的時候,一架運輸物資的C130運輸機降落在考察站,在飛機離開時,飛機除了正常的科考樣本之外,還有多出了一些膠片,那是白志成抵達考察站時的拍攝下來的。

  幾天后,美國的幾家電視臺得到了第一手的影片資料,白志成這位年青的探險家再一次成為美國媒體的寵兒,電視中充斥著與其有關的新聞報告。

  “……我們所有人都在期待著這位孤勇者,能夠安全的完成他的探險,成功穿越南極大陸……”

  聽著收音機里的新聞,威克的嘴角輕揚,作為一名軍人,他對白志成是非常佩服的,更重要的是,那個家伙只是18歲。

  “真是的,在他十八歲就去穿越南極的時候,我們的孩子在干什么?”

  想到這,威爾的臉色就變得有些難看,他想到兒子留出來的長發,像個女人一樣,出生在戰后的他們,壓根就沒有經歷過生活的艱辛,他們的精神是叛逆的,文化是叛逆的,生活也是叛逆的。

  他們在那里聽著音樂,叛逆著所有的一切,他們壓根就不知道勇氣與犧牲意味著什么。

  他們甚至反對在西貢進行的戰爭。

  “那是在保護我們所有!保護全世界……”

  威爾嘟嚷了一句,語氣中充滿了不滿,更多的是卻是無奈。

  那些年輕的孩子們壓根兒就不能夠體會到真的殘酷,他們總以為美國很強大,美國東西兩邊有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保護就可以躲避戰爭帶來的威脅。

  可是并不知道,戰爭的風險隨時都有可能降臨在美國的頭上,熟練你絕對不會因為有大洋的隔離,放棄對美國的威脅。

  所以為了防止這一切發生,美國必須在全世界范圍內去遏制蘇聯的威脅,但是那些年輕人他們卻對世界有著各種各樣美好的幻想,在他們的想象中,世界是和平的,他們甚至嘲笑,辱罵那些為國而戰的軍人。

  “俄國人的孩子或許沒有超過我們,但是SEA的孩子已經把我們的孩子甩在了身后……”

  威爾無奈的長嘆一聲。

  盡管意識到這個問題,但是他卻無能為力,因為他甚至都管不好自己的孩子,懷揣著這樣的無奈,威爾把汽車停進了五角大樓的停車場,停好車后,很快就進入五角大樓,這邊剛進入辦公區域,就看到走廊里的人們匆匆走動著。

  “出什么事了?”

  下意識的,威爾加快了腳步,還不等他走到辦公室,就有同事走過來,對他說道:

  “中校,出大事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