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里根啊!”
這天晚上李毅安一夜都沒有睡好,腦海中一直在思索著一個問題。
里根,蘇聯。
里根和所有的美國總統都是不同的,對于他之前所有的美國總統來說,蘇聯問題只是政治問題,但是只有里根把蘇聯問題上升到了生死存亡的問題上。
相信美國和蘇聯之間并不僅僅只是意識形態或者政治上的分歧。而是關系到美國的生死存亡。
正因如此,里根才會在其上任之初就向蘇聯發起了全面的進攻,盡管這種進攻并不是以熱戰的方式,但是他卻找到了蘇聯最薄弱的環節。
“金錢!”
李毅安回憶著曾經看過的書籍,在里根自己的回憶錄中,他清楚地提到了他是如何在書中發現的蘇聯最薄弱的環節。給予其致命的一擊。
“金錢,美國相比于蘇聯最大的優勢就是我們擁有足夠的美元。
而蘇聯卻只能夠通過出口石油去獲得美元。
他們需要通過出口石油獲得的美元去支撐他們在世界范圍內的擴張,去支撐他們國內市場的需求。
美國所需要做的就是竭盡全力減少蘇聯獲得美元的途徑。并且迫使他花費更多的美元。”
這就是里根打敗蘇聯最簡單的辦法!
為了減少蘇聯獲得美元的渠道,里根親自訪問沙特,向沙特以及其他的中東國家提供安全保護。換取了他們同意增加石油產量,從而使得國際石油價格大跌。
而石油和天然氣是蘇聯獲取美元最重要的渠道。
與此同時,里根還不斷推高國際糧價,增加蘇聯的美元消耗——蘇聯需要花費更多的美元才能夠從國際市場上獲取他們所需要的糧食以及其他的商品。
這僅僅只是在貿易上,至于在其他方面,比如阿富汗,比如非洲,美洲,南美洲。
里根秉持一個使用政策,哪怕就是魔鬼,只要他們站在蘇聯的對立面,他們就是自由戰士,他們就可以獲得美國的援助。
從阿富汗的圣戰士,再到非洲的暴君,再到南美洲的獨才者。
他們都搖身一變成為了所謂的“自由戰士”,獲得了美國在各個方面的支持。
而蘇聯為了幫助他的扶持對象,投入更多的資金,更多的援助,消耗更多的彈藥。
而在科技上,里根制定了更加嚴格的禁運措施,甚至哪怕是一臺錄像機,一臺電子游戲機都在禁運的范圍之內,寧可在經濟上承受損失,也要扼殺蘇聯從西方獲得技術的可能。
至于“星球大戰計劃”,更是把蘇聯逼上了絕境——要么費巨額資金迎戰,要么之前幾十年造的核導彈就變成一堆廢鐵。
但當時蘇聯無論是在技術上還是在資金上都沒有辦法應戰。
最終在里根的全面扼殺戰略之中,蘇聯一步步的走向了崩潰。
在里根因為身體原因把總統的位置交給布什之后,很快,蘇聯崩潰了。
面對這樣的蘇聯殺手,李毅安真的很頭疼啊。
“如果沒有蘇聯的話,美國和sEA的矛盾也就都會爆發出來了。”
李毅安的眉頭緊皺,表情變得也越來越凝重。
老二魔咒。
在很大程度上是無法避免的,在另一個世界,美國對日本的打壓以及后來對東大的攻勢。
說白了都是為了打擊老二,因為只有老二才能夠取代老大。
而美國對老二的警惕是從來沒有放松過的。
只有一個時代放松過——在蘇聯的威脅下!
在1968年日本就在經濟總量上躍居資本主義國家第二大經濟體,僅次于美國。
但是在隨后的十幾年里,日本和美國之間更多的只是發生一些貿易爭端,是那些貿易沖突在蘇聯的威脅下很快都得到了化解。
直到85年,在蘇聯的威脅已經減弱,在蘇聯開始退縮的時候,里根立即對日本起了手里的40m大刀。
那一刀砍到日本,一下子失去了30年。
在接下來的30年里,日本從世界第二衰退到世界第三,然后又滑落到第四。
將來會滑落到什么地步?無人知曉。
但可以肯定的是,在老大和二之間的競爭之中只有一個結果——贏家通吃,失敗者一無所有。
除非自己甘愿淪為日本那樣的角色,否則與老大之間的沖突將是不可避免的。
這個世界上又有誰甘愿淪為那樣的角色呢?
李毅安然是不會甘于沉淪的。
“也就是說必須要堅持通俄坑美啊!”
盡管有那么些不太情愿,但是,李毅安仍然不得不面對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只有讓俄國保持足夠的威脅。
美國才會忽視世界第二給他帶來的威脅。
否則,一旦俄國衰退,那么美國就會把他的大刀指向自己。
“蘇聯啊……”
心里已經做出了決定,可是只要一想到蘇聯里一按著眉頭還是皺成了一團,因為那團爛泥真的扶不上墻啊。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評價,完全是因為勛章帝——勛章帝的固步自封直接扼殺了蘇聯的改革。
也正因如此,蘇聯才會一步步的走向絕境。最后被里根抓住機會一步步的扼殺。
這種情況下,即便是自己想要幫助蘇聯,恐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畢竟僅僅只是依靠外力,蘇聯是無法克服自身問題,然后向美國發起挑戰的。
“站在sEA的立場上來說,一個強大的咄咄逼人的蘇聯遠遠好過一個虛弱的蘇聯!”
在書房中,李毅安看著柏林說道:
“唯一的問題就是——如何才能夠讓蘇聯在未來的20到30年里,讓蘇聯一直保持著它的強大和咄咄逼人。”
“這個……”
柏林想了一下,然后說道:
“現在看起來蘇聯似乎還是非常強大的,他們是第一個登上月球的國家。
他們在全世界的面前都展現出了自身的強大,他們的強大也是有目共睹的。”
柏林的回答讓李毅安搖了搖頭說道。
“這種強大也只是一時的,他們在很多技術領域上面是落后于西方世界的。再加上自身存在的一些問題,大概在十幾年后,蘇聯的衰退將是不可避免的。”
“蘇聯的衰退是不可避免的?”
柏林滿臉疑惑的看著閣下,問道:
“這怎么可能呢?”
“我們必須要考慮到這種可能,然后有針對性的去做出一些應對”。
李毅安這么說著的時候,他看著柏林問道:
“所以我需要你這里能夠進行一些情報收集,然后盡可能的了解蘇聯薄弱的環節,在適當的時候我們給予他們一些幫助。”
聽著閣下的決定,柏林想了一下,然后說道:
“閣下,我們可以這么做,但是,您必須要清楚一點——俄國人這是一柄雙刃劍,就像在二戰之前,德國就和蘇聯進行過極其廣泛的合作,二戰期間美國以及英國對蘇聯的援助也都是無私的,但是最后的結果,那也是有目共睹的。”
看著閣下,柏林神情凝重道:
“從歷史上來看,俄國從來不是一個會心存感激的國家,你給予他們所有的幫助,對于他們而言,僅只是幫助而已,這并不妨礙他們在適當的時候選擇背叛或者出賣。
在歐洲有一句古老的諺語:如果你跟一個俄國人握手,就一定要提防他掰斷你的手指頭。
所以我們給予他們的幫助,不可能獲得任何回報的。但是我們還必須要考慮到對俄國的幫助很有可能會反噬我們自身。”
這就是俄國。
這就是歐洲人眼中的俄國,當然沒有任何夸張,甚至可以說,歐洲的這句諺語有些小求俄國人了,他們不是要去掰斷你的手指頭,而是直接把你的手掌砍掉。
李毅安點了點頭,然后說道:
“很清楚和俄國人打交道會是什么樣的結果,但是,現在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基于戰略層面的考慮,我們必須要看到一點——在未來的幾年之中,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們的國民生產總值很快就會躍居世界第二,到時候不得不面對美國的打壓。”
李毅安起身來一邊度步一邊說道。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一個強大的蘇聯替我們分擔,但要需要一個咄咄逼人的蘇聯去讓美國全力以赴與之對抗,
只有如此我們才能夠在鷸蚌相爭的時候,潛心發展自己,最后漁翁得利。”
想了一下,李毅安又補充道:
“只要蘇聯保持咄咄逼人的態勢,美國就不可能把注意力放到我們身上,不僅如此,他們還必須要進一步融入我們以集中力量對付蘇聯。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所獲得的收益將是極其豐富的。
也許,我們會在不經意之中實現對美國的超越。”
在說到超越的時候,李毅安的心頭忍不住充滿了期待。
超越美國這并不是沒有可能的,而且,更重要的是種超越是在無聲無息中進行的,等到美國人意識到的時候,一切都已經晚了。
“兩權相害取其心,相比之下,一個強大的蘇聯對我們所造成的威脅是有限的,遠遠不像美國,至于對老二的警惕,他們會全力以赴的打擊我們,就像是打擊蘇聯一樣。”
眉頭挑了挑,李毅安說道:
“所以蘇聯的反噬是可以接受的,況且蘇聯還存在著一些硬傷,這些硬傷會限制他們的發展,制約他們的未來,等到我們完全發展起來之后,再回過頭來收拾他們也不遲。”
在說出這番話的時候,李毅安的語氣是極其自信的。
“而現在對于我們而言,最大的威脅并不是蘇聯,而是美國,只有美國才有可能給予我們最致命的一擊。
所以我們必須要讓美國把他們的注意力放到蘇聯的身上。”
請:m.minguoqiren.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