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球場上,李毅安用力地揮桿,球在碧綠的草坪上滾動,遠處是連綿的山丘,天空湛藍,幾朵白云悠閑地飄過。
而李國仁也穿著身運動t恤,跟在他的身邊。
“中東局勢不妙啊。”
李毅安一邊調整站姿,一邊淡淡地說。
李國仁點點頭,
“是啊,以色列和阿拉伯之間的緊張關系愈演愈烈,戰爭似乎難以避免。”
“他們之間的戰爭是不可避免的。”
話音落下時,李毅安揮桿了,隨著一聲清脆的擊打,白色的高爾夫球劃過一道優雅的弧線,落在遠處的草地上。李毅安跟隨著球的落點,步伐穩健地向前走去。
“無論是任何角度來說,以色列和阿拉伯都不可能共存的,他們之間的戰爭,今年會爆發,以后還是會爆發,即便是國與國之間的戰爭停止了,恐怖襲擊也不會停止。”
對于中東問題,李毅安不要太熟悉,畢竟,在他小時候,中東問題占據著電視新聞大量的篇幅,世界人民活在水深火熱里的代表,就是中東。
一個扯到二十一世紀二十年代還沒有結束的問題,在這個時候只會更嚴峻。
“那么,閣下,我們的立場呢?”
李國仁也揮桿擊球了,不過,和之前一樣,仍然落后于閣下,在運動上,他遠沒有閣下的天賦,閣下甚至可以做為專業運動員。
隨后他又補充道:
“伊拉克那邊更傾向于支持阿拉伯方面,尤其是民間,“蘇伊士運河危機”時,因為王室站在英國一邊,導致民間非常不滿。
在一定程度上,這也是兩年后革命爆發的誘因。”
李國仁的提醒,讓李毅安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說道:
“這就是中東問題最復雜的地方,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不可調和的地方。畢竟,涉及到的并不是國與國之間的沖突,而是一個更讓人頭痛的問題。”
那個問題實在是太讓人頭痛,所以,李毅安才會堅決支持伊拉克,伊朗等地的世俗化。
只有如此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當地的問題。當然他并沒有辦法去左右埃及,敘利亞等國家。
但是,只要改變就好。
“我們在中東的石油利益,決定了我們必須站在以色列那邊。“
李毅安的話語中透露出一絲不容質疑的堅定。
“這是一個原則的問題。”
想到身在巴格達的兒子,李毅安又補充道:
“至于伊拉克,他們只需要表示口頭上的支持就可以了,當然,他們也可以提供一些軍火,可以提供除了支持之外所有的支持。”
微風從遠處徐徐吹來,兩人就這么著聊著關于中東的事務。李毅安停下腳步,凝視著遠方,仿佛可以看見那片遙遠的、充滿沖突的土地。
“戰爭總伴隨著混亂,但對我們來說,這也是機會,如果我們任由納塞爾用他的復興運動去整合整個阿拉伯世界的話,那么我們在中東的油田肯定是會被沒收的。
以復興運動為宗旨的自由軍官組織是我們在中東地區石油意義最大的威脅。”
在納賽爾的自由軍官組織通過發動軍事政變奪取政權之后,那股風潮幾乎席卷了整個中東。
從敘利亞到伊拉克,從伊拉克到約旦,從約旦到利比亞。
幾乎整個阿拉伯世界都被席卷了,如果不是因為英美的干預,約旦也會步入伊拉克的后塵。
在這種情況下,李毅安理所當然的到了他們的對立面,畢竟自由軍官組織并不僅僅只是要奪取權利,他們還是以民族主義為幌子,驅逐外國企業,實施石油國有化。
對這些會損害自身利益的人,持以什么樣的立場還需要懷疑嗎?
利益!
只有利益才是永恒的。
李毅安揮桿的動作沒有停,在擊球之后他又說道:
“在戰爭之中我們可以通過極樂島向以色列提供武器援助,讓他們失敗,那就讓他們不斷的失敗吧。”
失敗會導致人們陷入某種反思,如果說那些人還能夠反思,那只能說明他們失敗的還不夠徹底。
“只有徹底的失敗,才能夠從根本上解除他們的威脅。”
李國仁點頭站通道,
“石油是我們在中東地區最大的投資,也是關鍵利益所在。我們絕對不能讓那些石油落入錯誤的手中,必須確保它們掌握在正確的人手里。”
誰才是正確的人呢?
當然是自己了。
除了自己正確,其他人肯定都是錯誤的。
兩人繼續前行,身影在落日的余暉中拉長,他們這樣一邊聊著天,一邊在高爾夫球場揮舞著球桿,兩個人時而發出些許輕笑聲。
對他們來說,萬里之外的世界局勢,或許只是一個棋子而已。
這種在談笑風生間去左右世界局勢發展的感覺確實非常美妙,以至于李毅安甚至有點兒享受這種感覺。
這種高高在上的感覺絕對不同于以往,更多的是帶著一種大權在手,掌握天下人生死的感覺,更重要的是這種掌握他人生死的感覺是不需要考慮道德的,只需要考慮利益就行了。
雖然這種感覺很舒服,但是絕對不能沉淪,畢竟,如果沉迷其中最后是要付出代價的。
當天傍晚,一架從巴格達起飛的環球快車降落在了機場,在飛機降落之后,飛機上的乘客就坐上了汽車,直接駛往了官邸。
是老官邸。人不是別人正是伊拉克的阿迪斯公主——也是費薩爾三世的母親。
他她和往常一樣住進了那種留下很多記憶的房屋,很快,李毅安也到了。
和過去一樣,多日未見的兩人又是一次抵死纏綿。
直到一切都恢復寂靜之后,安迪斯公主才趴在李毅安的懷中,用有些懶懶的語氣說道。
“你應該已經知道,他們很有可能會在最近向以色列發起進攻。”
“嗯,”
李毅安點了點頭,手指輕輕的在阿迪斯公主的后背上撫摸著。
“是的,你這次來也是為了這件事兒嗎?”
迪斯公主會知道這個消息再正常不過了,畢竟,約旦的國王是她的表哥,而約旦也是這次中東戰爭的直接參與者。
在歷史上約旦是什么時候退出的中東戰爭?
最⊥新⊥小⊥說⊥在⊥六⊥9⊥⊥書⊥⊥吧⊥⊥首⊥發!
是因為巴勒斯坦人刺殺約旦國王,試圖篡奪約旦的政權,到最后約旦甚至不得不向以色列求助才保住了自己的國家。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那些巴勒斯坦人就像是一個毒瘤,他們不論是到達什么地方都會給那里帶來戰亂和混亂。從約旦到黎巴嫩,再到埃及。
到后來那些所謂的阿拉伯兄弟都會對巴勒斯坦能關上大門,說白了,就是因為他們太了解彼此了。
當然現在他們還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直到號稱中東小巴黎的黎巴嫩變成一片廢墟。到約旦吃過大虧之后他們才明白。
“他們在詢問我們的立場。”
阿迪斯公主說道。
“你知道的,如果我們不能夠表明自己立場的話,也許,他們會像上一次戰爭一樣認為我們是西方國家的代言人。”
阿迪斯之所以會在這個時候乘飛機從巴格達來到這里,是因為她想念身邊的男人,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她需要對方的幫助。
“這件事情非常復雜。”
李毅安想了一下,然后說道:
“如果你完全參與其中的話,那么,就會給復興運動推波助瀾,這不僅不利于你的統治,而且還會威脅到你的統治,
畢竟,從很大程度上來說,復興運動和王室的統治是有著利益沖突的。”
“我知道,當年就是他們發動了軍變,我知道他們的威脅,但是如果我不去順應民意的話,反而會讓他們找到理由,聯合其他人推翻我們的理由。”
阿迪斯的語氣中透露出某種無奈,無奈恰恰就是她現在所面對的現實。
如果她支持阿拉伯國家對以色列的進攻,那么就會對復興運動推波助瀾,則會威脅到她的統治,畢竟復興運動本質上就是要推翻這些國王的統治。
“是啊,所以你們應該在阿拉伯國家的一邊,”
李毅安的話音稍頓,然后看著阿迪斯,和過去一樣,阿迪斯并沒有立即反對他。而是用那雙大大的眼睛看著他在等著他的解釋。
這正是阿迪斯和其他人的不同,有了當年的教訓之后,阿迪斯他可以說是言聽計從的。
“應該支持他們,但是只能夠給予支持以外的全部支持。”
“支持以外的全部支持?”
阿迪斯疑惑的看著李毅安問道。
“這是什么支持?”
“就是口頭上的支持。”
李毅安又解釋了一些,如何在口頭上給予最大的支持,但實際上屁用沒有的支持。
“……總之你所需要的就是打造一個形象——告訴他們,伊拉克是站在阿拉伯國家一方的,這就足夠了。”
有時候口頭的支持也就足夠了,絕對不能夠像的那個便宜小舅子一樣,居然毫不保留的在第二次中東戰爭的時候選擇站在英國的一邊。
站在英國的一邊可不就是逆潮流而動嘛!
他壓根兒就沒有意識到威脅,沒有意識到當時的伊拉克內部形勢。
阿迪斯想了一會兒,然后繼續說道:
“有些人肯定不會滿足于我們僅僅只是提供口頭上的支持,他們肯定會繼續煽動的,要求我們派兵。”
聽著她的擔心,李毅安笑道。
“那就讓他們煽動,然后表示可以派兵就可以了。”
“真的派兵去打以色列嗎?”
阿迪斯不解的睜大雙眼。
“這樣一來他們甚至就有可能控制軍隊。”
“當然不是,是要引蛇出洞。”
李毅安冷笑道:
“不這么做的話,他們又怎么可能蹦出來呢?等到他們蹦出來之后,再解決掉他們。”
(本章完)
請:m.minguoqiren.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