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2章莫斯科也要卷起來(第一更,求訂閱)
這是最好的新年禮物!
在新年到來之際,月球5號的登月成功,雖然有了一些波折,但是仍然取得了成功。
在月球5號完成登月任務,開始返航的時候,地球上人們已經開始慶祝了。
在太空事業中,誰是第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接受挑戰,并且去實現它!
盡管SEA的登月俄國和美國晚了一年,但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成功的實現了登月。
毋庸置疑,就像蘇聯的加加林丶美國的阿姆斯特朗一樣,高秉涵也成為了英雄。
在新年伊始,全世界各國的報紙上都是月球5號以及任務小組的新聞,而高秉涵的名字與照片更是被放在頭版。
尤其是在亞洲,因為他是第一個登月的亞洲人。
在整個東亞,很多人都為孩子取名為秉涵。
總之,在新的一年到來時,人類得到了最好的新年禮物。
面對這個新年禮物,世界各國的反響是不同的,當然大都是表示了慶祝,包括塔斯社在內的多個東方國家也是如此,當然,也有一些國家比如平壤之類的壓根就沒有報導,頂多是在內部刊物上來上來上一篇《蘇聯為資本家捧場:大肆宣傳SEA發射「月球5號」》。
除此之外,人們對于如火如荼的太空競賽是一無所知的。
但他們的一無所知,并不妨礙太空競賽的繼續,事實上,在月球5號選擇斯維爾德魯普漢森隕石坑作為著陸點之后,一場新的競賽就已經開始了。
「他們已經向我們發出了新的挑戰!」
在克里姆林宮,面對勃烈日涅夫,科羅廖夫說道:
「我們雖然取得了首先登月的成就,但是,從我們掌握的有限的信息中,可以看到一點——SEA的下一步,將是在月球建立永久基地,這也是他們選擇隕石坑以及南極的原因。」
隨后,科羅廖夫對勃烈日涅夫解釋起了,他們為什麼選擇南極,從永夜區水冰的推測,再到隕石坑本身。
「……除了可能存在水冰之外,他們還在隕石坑內發現了熔巖管,相比于表面暴露基地,在熔巖管內建造基地的優勢更大,它的環境相對恒溫,且能耗低,熔巖管還是洞穴是天然的屏障。月球表面的太陽射線輻射會嚴重威脅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而巖溶管頂部的月壤能夠有效抵御太陽射線。
這將為月球基地建設帶來極大方便,為人類在月球的生產生活提供充分保障。」
在科羅廖夫介紹著這一切的時候,勃烈日涅夫壓根聽不懂,他也不知道在月球上建永久基地到底有什麼用。
不過即便是如此,他仍然是興致勃勃的,在科羅廖夫介紹著的時候,他的目光總是不由自主的落在左胸前,現在,他心念念的「勝利勛章」,這一蘇聯的至高無上的榮譽,終于落到了胸前。
在最大的威脅——謝列平被搞掉之后,終于沒有人再阻擋勃列日涅夫給自己頒發勝利勛章了。
去年革命節前夕,為了表彰勃列日涅夫對蘇聯航天事業做出的貢獻,授予了他勝利勛章。
其實,勝利勛章是軍事勛章,是統帥級勛章,授予「順利完成一個或數個方面軍戰役并使戰爭全局發生有利于蘇軍的根本改變」的蘇聯高級將領。
怎麼用航天事業的貢獻,就授予勛章了呢?
航天……也是可以應用于軍事的嘛!
況且,登月成功后,蘇聯在太空中已經確立了對美國的絕對優勢,這難道不是一次偉大的「軍事」勝利。
所以,在「人們」的建議下,勃烈日涅夫就得到了勝利勛章。
好了,對于勃烈日涅夫來說,這正是他夢寐以求的。
其實,在很多時候,勃烈日涅夫最關心的事情,就是要頒發什麼樣的獎章或勛章,來表彰自己。
勛章那麼漂亮的東西,誰不喜歡呢?
當然,勛章的授予也讓他對工作燃起前所未有的熱情,就像現在,他對工作的熱情是前所未有的,翻看著報告,勃烈日涅夫說道:
「這麼說,他們是要在月球上修建太空基地了。」
「是的,」
科羅廖夫說道:
「現在他們已經發現了熔巖管,只要他們愿意,就可以通過封閉熔巖管的方式,把管道變成一個基地。」
「封閉熔巖管?」
勃烈日涅夫說道:
「就像穴居人一樣?」
「差不多吧,但是我想,他們會在熔巖管內建立基地,同時在隕石坑內建設外部基地。」
科羅廖夫繼續解釋道:
「如果讓他們首先建成月球基地的話,那麼,他們就會在月球上領先于我們。」
「我們不能讓美國人超越我們,同樣也不能讓SEA超越我們,但是,科羅廖夫同志,我想知道,設立永久月球基地的意義在什麼地方?」
雖然渴望榮譽,但是勃烈日涅夫很清楚,月球基地是要花錢的,而且需要花很多錢。
兩次登月已經讓軍方非常不滿了——耗費了大量的資金。
「他的意義是……」
想到軍方一直以來對航天事業擠占軍事支出的不滿,科羅廖夫說道:
「它是可以應用于軍事的。」
「可以應用于軍事?」
勃烈日涅夫立即來了興致,他說道:
「你是說,我們可以在月球上部署核武器是嗎?」
科羅廖夫立即解釋道:
「是的,在二戰中,失去制空權的一方,往往會處于被動挨打的狀態。而在未來,能否在月球設立軍事基地,其意義不亞于在二戰期間掌握制空權,與在地球上發射飛彈不同,從月球上發射飛彈,只需要很少的推進劑,就可以發射到地球,而且幾乎是不可探測,不可攔截的,從軍事意義上來說,月球就是最好的空間基地。」
有時候,現實就是如此,如是沒有軍事應用前景,就不會獲得足夠的資金,尤其是在蘇聯,當年科羅廖夫發射衛星,靠的就是軍方支持研制的洲際飛彈,現在,只有獲得了軍方的支持,他才能夠實現在月球上建立永久基地的夢想。
而早在幾年前,在開始登月工程期間,科羅廖夫就在N1計劃草案中提出了「建立月球基地和地球與月球之間的定期交通」的構想。在過去的幾年間他們共同描繪了一個令人憧憬的月球基地藍圖。
這個月球基地在科羅廖夫的OKB1設計局被命名為「長期月球基地」,代號為「星辰」。
盡管他們設計了所有的一切,從月球基地的發射到建造以及能源等供應,但是,這些都是需要花錢的。
按照科羅廖夫的計算,這需要花費幾十億盧布,如此龐大的開支,自然不可能獲得批準。現在SEA登月后的舉動,卻讓科羅廖夫看到了希望——有了競爭,蘇聯才會迎接競爭。
當然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軍事!
他相信軍方會批準這個計劃,因為軍方不敢保證,美國會不會比自己先一步在月球搭建飛彈基地。
當然了,美國也會批準這個計劃,畢竟,誰都不敢保證,月球會不會被軍事化!
在這種情況下,最好的選擇,就是加入競賽。
果然,面對科羅廖夫的解釋,勃烈日涅夫頓時緊張了起來,他說道:
「這麼說,月球基地關系到蘇聯的安全了!」
科羅廖夫點頭說道:
「是的,甚至關系到我們的未來!而且,美國人也有類似的計劃。」
對于蘇聯來說,他或許不在意未來,但是他更看重安全,一場衛國戰爭讓這個國家從上至下都患上了「PTSD」,在戰爭應激創傷后遺癥的刺激下,他們必定會投入大量的金錢用于月球基地的建設,以避免被別人搶了先。
就這樣的,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蘇聯毅然接受了挑戰——他們將建設月球基地。
這并不僅僅只是因為SEA發現的熔巖洞的刺激,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美國也有修建月球基地的計劃。而且美國還公開宣布,這是下場競賽。
但是實現這一目的是極其困難的,所需要并不僅僅只是資金。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很快克里姆林宮就會批準「星晨計劃」,但是想要實現這個計劃,我們還需要更大的火箭!」
在離開克里姆林宮之后,科羅廖夫對米申說道:
「我們需要可以把至少50噸貨物送上月球的巨型火箭!只有如此,我們才有機會建造月球基地。」
聽著總工程師的決定,米申想了一下,說道:
「總工程師同志,這恐怕非常困難,我們的N1火箭月球轉移軌道的運載能力,只有23噸,如果我們想要提升運力,就必須要設計新的火箭,設計新的火箭……我們很有可能趕不上切洛梅的進度。」
米申口中的切洛梅,是另一個設計局,他們同樣參與到了登月火箭的設計之中,不過與采用氧氣煤油推進劑的科羅廖夫不同,隔壁切洛梅那邊是毒發邪教,一直以來,他們都在各種搶經費搶資源。
如果不是因為科羅廖夫的進度更快,而且庫茲涅佐夫設計局的大佬們給力,直接跑步進入高壓補燃煤油機的時代,不然耶穌來了也憋不出來N1登月火箭。
但是,現在切洛梅一直在屁股后面追趕著呢!
只要一想到,切洛梅的競賽,科羅廖夫的心情就變得有些郁悶,畢竟,被人搶資源的味道很不舒服,甚至忍不住抱怨道:
「美國人為了登月,集中了全國所有的資源,SEA不僅集中了他們自己的資源,而且還調動了英國,加拿大的資源,幾乎集合了全世界的力量,而我們呢?寶貴的資源還被分散了,還有人在爭搶,如果我們能夠集合所有力量的話……」
這顯然是不可能的,這就是蘇聯的體制決定的,事實上,科羅廖夫和切洛梅都是航天大佬,只不過前者與克里姆林宮的關系更親近,但是后者與軍方的聯系更密切,所以,兩位各有靠山的大佬又怎麼可能合作呢?所以,爭搶資源才是最正常的事情。
想到這,科羅廖夫不禁長嘆口氣,他說道:
「就目前來說,我們根本沒有時間重新設計火箭,否則就會被切洛梅的UR700火箭搶先一步,所以,我們必須要把重點放在N1火箭的進一步改進上!」
在話音落下之后,科羅廖夫神情嚴肅的看著遠處,他知道,這是自己唯一勝出的機會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