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1652章 希望展翼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回到過去做財閥

  不是磕碰,而是撞擊。

  伴隨著撞擊聲,飛船停在了月面上,然后它的艙體傾斜。

  在撞擊中乘員也不同程度的受傷,而且飛船也發生了故障,導致他們與地球失去了聯系,但是最終,他們還是努力的恢復了通信,與地球重新取得了聯系。

  對于劫后余生的宇航員來說,現在,他們所需要的就是完成接下來的任務。

  高秉涵深吸一口氣,微笑著看向莫里西說道:

  “我們到了。”

  然后他向著舷窗外看去。

  這就是月球了!

  舷窗外,月球的景象靜謐而荒涼。灰白色的地表延伸到視野盡頭,天空是一片深邃的黑色,沒有一絲云彩。遠處的地平線上,地球如同一顆藍色的寶石,懸掛在漆黑的宇宙中,散發著柔和的光芒。

  “準備出艙。”

  高秉涵的聲音再次響起,他們迅速進入狀態,開始檢查裝備和生命支持系統。他們知道,這一刻將是最為重要的那一瞬間。

  艙門緩緩打開,高秉涵踏上了月球的表面,然后自行架起了攝像機,接通電源,在打開攝像機的時候,他說道:

  “我把攝像機打開了。”

  地球上的人們,也通過攝像機看到了宇航員,一開始只能看到他的頭盔,然后高秉涵一步步的后退,攝像機將他和身旁的旗幟一起拍了下來。

  旗幟一共有兩面,除了SEA的雙星旗,還有一面是米字旗。這一瞬間,整個英國,甚至整個英聯邦都興奮了起來,在倫敦,到處都是汽車鳴笛聲,甚至有很多人朝著白金汗宮聚集著,用他們的方式,表達著他們的激動。

  英國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他們甚至熱情的擁抱每一個黃皮膚的亞洲人,不論他們是不是SEA人,只是在那里強調著——我們是一家人!

  在白金汗宮前的廣場上,許多人揮舞著米字旗和雙星旗,似乎在這一刻,他們真的成為了一家人。

  其實,也正是從這一天起,SEA從英聯邦的成員,真正意義成為了英聯邦的核心,這或許就是太空帶來的改變。

  而對于這一切高秉涵是無從得知的,身處月球的他對著攝像機說道:

  “我們的著陸不太順利,但是我們在海軍里常說能活著走開的降落,都是成功的,任務開端不太順利,但我們成功了。”

  作為海軍航空隊出身的飛行員,他說這番話的時候,確實是無可挑剔的。

  我們成功了!

  他們的腳步在松軟的月塵上留下深深的印記,仿佛在無聲地宣告:人類,又一次來到了這里。

  在指揮中心里,人們看著屏幕上的畫面,臉上都露出了笑容,而周康杰則雙手交叉在胸前說道:

  “現在的關鍵是把他們接回家了!”

  地面上的人們通過攝像機看到了熟悉的畫面,宇航員在月球上蹦跳著,動作就像企鵝一樣。

  但是很快,在全世界的見證下,他們開始迅速開始了下一步的任務。

  只見他們從登月飛船的側面釋放出一輛折疊式月球車。在月球車被釋放的時候,地面上的人們無不是驚愕的睜大眼睛,疑惑道:

  “他們在干什么?”

  在全世界觀眾的注視下,像一只機械昆蟲月球車般緩緩展開,銀白色的車身在月光的映照下閃爍著冷冽的光芒。籠式的金屬結構車輪寬大而堅固,能夠輕松應對月球表面的松軟月塵和崎嶇地形。

  “……現在我們看到是月球車,與蘇聯、美國登月小組采用步行不同的是,高秉涵和莫里西將駕駛月球車探索整個斯維爾德魯普漢森隕石坑。月球車是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獨一無二的先進科技。”

  電視主持人根據剛剛獲得的資料,向全世界的觀眾介紹著這臺特殊的車輛。

  “在尺寸的設計上,月球車也大量的采用了折疊設計,例如通信天線是折疊的,探測設備也是可折疊或者收縮的。”

  電視畫面上,月球車正在展開,一個看似簡陋,但實則卻是地球最昂貴車輛的四輪月球車,就這樣呈現在世人的眼前。

  “萬戶角,月球車展開完畢,系統正常,準備啟動。”

  高秉涵通過通訊系統向地球指揮中心匯報。

  “收到,開始探索任務。”

  指揮中心傳來回應。

  按照計劃,在上車前,高秉涵對莫里西說道:

  “莫里西,你來駕駛它吧!”

  “這是我的榮幸!”

  莫里西有些激動的說道,

  他將會是第一個在月球上開車的司機。

  這可是英國用15億美元買來的席位——也就是個司機而已。

  就這樣,宇航員們登上月球車,然后啟動車輛。

  月球車的電動機運轉了,因為是真空所以不像在地球一樣發出低沉的嗡鳴聲,沒有任何聲音車輪緩緩轉動,揚起一片細密的月塵。隨著速度逐漸加快,月球車在月面上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開始了對斯維爾德魯普漢森隕石坑的探索。

  在攝像機的拍攝下,人類每一次清楚的看到了隕石坑內部的情況,

  地球上,數以億計的觀眾通過電視直播觀看著這一幕。

  畫面中,月球車在荒涼的月面上飛馳,車輪卷起的月塵像一片薄霧般飄散。宇航員們的頭盔金膜反射著太陽的光芒,身影在月球車的駕駛座上顯得如此的科幻。

  觀眾們屏住呼吸,目不轉睛地盯著屏幕,心中充滿了震撼與激動。

  “天哪,他們真的在月球上飆車!”

  有人驚呼。

  “這簡直像科幻電影一樣!”

  另一個人感嘆道。

  在人們的注視中,月球車時而停下,用錘子采取月壤、月巖。月球車很快抵達了斯維爾德魯普漢森隕石坑的邊緣。

  如果從空中看去,隕石坑巨大而深邃,坑壁陡峭,但是坑底則是一片平坦的月海。可是盡管如此,在坑壁邊緣,仍然有一些緩坡,它就像是通往上方的通道一樣,只要他們愿意,就可以駕駛月球車駛向了隕石坑上方。

  “要不要試試?”

  莫里西有些激動的問道:

  “不。”

  高秉涵搖頭說道:

  “這不是我們的任務范圍。”

  宇航員們駕駛月球車沿著坑壁緩緩前行,小心翼翼地避開巨大的巖石和裂縫,很快,他們就發現了一片平坦的區域,看著這片區域,高秉涵下車后特意踩了一下,然后說道:

  “標記一下這個位置,下次我們可以在這里降落,這里沒有亂石。”

  “是的,如果我們再多飛兩秒,他們就可以抵達這里。那么的話,降落會更加順利。”

  在莫里西采集樣本后,他們又一次駕駛月球車,繼續進行探索,這里是隕石坑的永晝區,在太陽光的照射下,可以清楚的看清所有的一切。

  突然,坑壁上的一個黑暗的陰影吸引了高秉涵的注意,他指著那個方向說道:

  “莫里西,看到那里了嗎?到那里看一下!”

  很快,月球車就抵達了那個距離他們足足有幾百米遠的地方,在月球車停下時,透過攝像機,萬戶角指揮中心的也看到了它。

  “好像是一個山洞。”

  “可能是熔巖洞!”

  指揮中心里的地質學家們興奮的看著那個熔巖洞。

  “我們在著陸點以北發現熔巖洞,入口在前方約五十米處,現在準備進行探索。”

  高秉涵通過通訊系統匯報。

  “收到,注意安全,保持通訊暢通。”

  指揮中心回應。

  月球車緩緩停在了熔巖管入口前。

  宇航員們下車,仔細觀察著這個神秘的洞穴。

  熔巖管的入口足足十幾米高、七八米寬,寬大而深邃,仿佛一張巨口,吞噬著周圍的光線,些許陽光照進熔巖管,讓他們能夠感受得到這個熔巖管的深度。

  “熔巖管的深度可能很深。”

  宇航員們打開頭盔上的燈光,光束照射進洞穴,映出了內部的結構,確實非常深。

  “熔巖管高度約十米,寬度大約五至六米,內部平坦,請求進入探查。”

  高秉涵匯報道。

  “批準一人進入,但務必小心。”

  指揮中心指示。莫里西留守月球車,高秉涵緩緩駛入熔巖管。借助頭盔的燈光,可以看到洞穴內部寬敞而幽深,頭盔的燈光在洞穴內投射出長長的影子,往內部探索的高秉涵的心情既興奮又緊張。

  “熔巖管長度可能達到幾百米,也可能更長,內部結構穩定,沒有發現明顯危險。”

  高秉涵繼續匯報。地球上,觀眾們通過電視畫面看到了熔巖管內部的景象,紛紛驚嘆不已。

  熔巖管的規模遠超他們的想象,仿佛一個地下隧道。

  當然,對于地球上的人來說,他們只以為這是一個意外的發現,并不知道,這也是他們的任務之一——如果發現熔巖管或者山洞,就要進去考察,確定其大小和堅固程度。

  高秉涵記錄著沿途的地質數據和圖像,終于在深入內部約200米后,高秉涵開始用錘子敲擊巖石取樣,在敲開巖石時,他注意到,巖石里有不少晶體,看著礦物晶體,高秉涵更多的是疑問,雖然他并不是地質學家,但仍然覺得,這種晶體和地球上的有所不同。

  “可能是一種特殊的礦物。”

  在他收集著這些礦物時,他又繼續向內部的探索,在他探索熔巖管內部時,地面上的人們也在關注著一些數據。

  最重要的就是溫度數據,月球表面溫度處于170℃—110℃之間,溫差達到了280℃;而沒有光照的熔巖管內部溫度卻截然不同月表,其內的溫度只有零下十幾度,甚至有些區域只有幾十度。

  過去這只是推測,但是現在通過高秉涵的探測,卻證實了這一點,

  在收集著這些數據時,一名工作人員,卻出人意料的發現了一個異常的數據。

  “探測器顯示,這里的濕度好像發生了變化。”

  “什么?”

  人們立即被這個發現給吸引了。

  很快數據就被調取了出來。

  “通過數據對比,可以發現,隨著高秉涵的深入,洞內的濕度有了變化,雖然增加的數據微弱,但是這很有可能說明……”

  “水!”

  周忠會有些興奮的吐出一個字來!

  原本,在他們的推測中,月球南極可能存在有水冰。由于熔巖管內為永久陰影區,溫度很低,而且地勢低洼,有可能收集月球上的水冰。

  但這只是推測,盡管現在只是濕度的變化,但卻征示著某種可能。

  “要不然,讓他們駕駛月球車進去,到達深處進行探索呢?”

  面對這個建議,盡管在月球上找到冰的發現將會是極其誘人的,但是面對這個誘惑,袁家騮卻搖頭說道:

  “不,他們已經進行了五個小時的探索,現在,最重要的是把他們接回來!”

  其他人也紛紛表示了贊同,但無論如何,這次他們的發現,仍然是極其驚人的,不僅為科學研究提供了寶貴資料,對熔巖管的探索也為月球永久基地的建設奠定了堅定的基地。

  對于這一切,外界的人們是不知道,

  高秉涵在熔巖管中停留了一小時,探索深度超過300米,采集了大量的獨有的樣本,并拍攝了大量影像。當他最終走出熔巖管,重新回到月面時,地球上爆發出熱烈的歡呼聲。

  很快他們就返回了著陸點,在完成了最后任務后,高秉涵和莫里西便進入了登月艙。

  因為飛船著陸時發生了碰撞,是傾斜狀態,所以他們還需要減重,將很多部件,甚至食物等物資出艙室。

  與此同時,在地面上,工程師則在那里是進行計算,但是結果不太樂觀,

  “回到垂直位置會消耗大量的上升燃料,他們可能無法與圣瑪麗亞號會合!”

  作為太空探索技術公司負責人的袁家騮看著報告,說道:

  “計劃沒有漏洞。”

  周康杰看著袁家騮,袁家騮看著他,片刻后,他就走到指揮臺,說道:

  “希望號,可以升空!”

  “收到,萬戶角。”

  高秉涵對莫里西說道:

  “莫里西,啟動發動機。”

  在莫里西按順序啟動發動機時,高秉涵則說道:

  “漢斯,我們一會兒見,幫我們準備好啤酒。”

  聽著朋友的聲音,漢斯笑了起來:

  “收到,希望號。”

  “拋棄下降段!”

  冒險開始了,伴隨著彈射返回艙彈出了,在空中轉動時,高秉涵努力的將飛船恢復垂直狀態,

  “萬戶角,我們在旋轉!”

  此時,所有人都在盯著它的上升軌道,軌道不斷的變化著,

  “逐漸平穩!”

  終于,在恢復平衡之后,高秉涵說道:

  “希望展翼!”

  瞬間,整個指揮中內,盡是一片歡呼聲!

  穩定上升的希望號,不斷的上升,直到與軌道上的圣瑪麗亞號完成對接。

  在完成對接后,他們開始回家了!

  請:m.badaoge.org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