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平凡且偉大的時代。
很多人都用這樣的話語去形容這個時代。
一群平凡的人在這里創造了一番偉業,從而成就了這個偉大時代。
所以才是平凡且偉大。
其實所有的偉業,都是平凡的人去締造的。
“……我們當時駕駛著Snocat拖拉機,依靠著空中的補級,成功的穿越了南極大陸。”
在南洋大學的禮堂里,作為地質學教授的楊文度又一次,向學生們講述著他們八年前的探索。
八年前,也就是五八年,SEA南極考察隊進行了南極穿越。
在此之前,人類還還沒有橫穿南極。
其實,這一榮耀原本是屬于英國的,但是SEA的出現改變了一切。
當年,出于太空探索的需要,英國將包括西福克蘭島在內的海外領地租給SEA,在島嶼移交時,福克蘭群島附屬調查機構的也隨之被裁撤,這一機構就是英國的南極調查機構,其負責人富克斯當時正策劃極地探索。
他設想了一個有空中支援的機械化南極穿越,使他能夠開展一項科學計劃,但是隨著機構的裁撤,導致原本應該在五八年實現的富克斯極地穿越計劃擱淺。
不過,他的計劃并沒有被徹底擱置。
與此同時,SEA南洋調查研究所也開展了這一計劃。
那年1月24日,駕駛著Snocat特殊運輸車的考察出發,3月28日抵達麥克默多灣的斯科特基地,完成了125天的南極洲首次陸地穿越,行程超過4593公里。
那是人類第一次穿越南極大陸。這一壯舉離不開一種名為SnoCat的特殊運輸車。
SnoCat是一種專為冰雪環境設計的車輛,擁有寬大的履帶,使其能夠輕松穿越深雪和冰溝等復雜地形。它的堅固和可靠性為探險隊提供了極大的幫助。
在他們取得成功之后,盡管各國先后在南極建立考察站,但是卻都沒有實施穿越計劃。
在楊文度講述著橫越南極大陸的探險時,他的語氣中帶著驕傲,盡管直到現在,對外界對此事的關注度一直都不高,但是無論如何,他們都在人類極地探險史留下了極其濃重的一筆。
在他的講述者駕駛著Snocat特殊運輸車幾次險些陷入冰川裂縫時,聽眾們無不是被其中的風險給嚇了一跳。
而在這些人中,有一個人是極其特殊。
就是剛剛考進南洋大學的白志成,他是SEA第一個出生在南極的南極人!
他的身份證上清楚的寫出了他的戶籍——南極應龍鎮。
對于其它人來說,南極只是地圖上的或者博物館以及動物園里的存在,可是對于他來說,南極卻是他的家鄉。
他生在南極,長在南極,直到五年前才來到長安。
當演講結束之后,白志成并沒有第一時間離開,而是主動的找到了楊文度,向他介紹起了自己的構想。
在教授的面前,白志成指著南極地圖說道:
“盡管教授你們穿越了南極,但是,你們是采用機械化的方式穿越的,直到現在,人類還從來沒有穿越過南極,我是說以徒步的方式。”
作為一名出生于南極應龍的青年,白志成一直想回到南極,回到應龍,但他并不想空手而歸。
他想要在南極成就一番事業,畢竟,身處于這個時代,人們總想給時代留下一些屬于自己的成就。
“志成,其實美國和蘇聯,也有過類似的計劃。”
楊文度看著學生說道:
“不過,因為風險太大,你要知道,那可是幾千公里路程,其中的風險太大,我們上次能夠取得成功,除了雪地車之外,還有就是空軍的運輸機為我們提供沿途物資空投,就那,整個過程也是充滿了風險。”
其實,楊文度和白志成是老熟人了,畢竟,當年他們是從應龍出發的,而當白志成就一直跟在他們身邊,甚至還一度要和他們一起去探險。
可是最終還是沒能成行,但也正是從那時候起,他的心里也有了這樣的愿望。
“志成,你是南極人,比所有人都清楚南極的風險,所以,我認為,你的這個方案還是有些欠考慮。畢竟,徒步的話,需要至少200天才能完成這一任務,而雪橇犬拉雪橇攜帶的物資,遠遠無法滿足隊員和雪橇犬的基本需求,我們當年之所以選擇利用雪地車,進行機械化穿越,并且通過空中飛機補給,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作為穿越南極項目的負責人,楊文度自然知道徒步穿越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甚至可以說,絕對不可能成功,畢竟,攜帶的物資在那里。
只有十七歲白志成看著老師說道:
“如果不是雪橇犬呢?”
“什么?不用雪橇犬,幾百公斤物資,靠人力攜帶,這更不可能。”
看著面前的學生,楊文度搖頭說道:
“志成,我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但我可以負責的告訴你,這不可能的,絕對不可能的,或許有一天,你可能會穿越南極,但絕對不會以這種方式!”
面對老師的回答,白志成說道:
“我是南極人,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有一天,我可以完成這一目標。”
這世界上總有一些人,心中懷揣著至死不滅的理想,用自己特立獨行的方式,也正是在這一天,白志成的心里給自己定下了一個目標——穿越南極。
隨后,白志成就一頭鉆進了健身房,進行身體鍛煉,畢竟,想要穿越南極,對身體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和過去一樣,在結束了兩個小時的體能訓練之后,白志成來到了圖書館,在圖書館里翻找著資料,規劃著穿越南極的路線。
雖然,白志成生長在南極,但是他并沒有離開過應龍,他對南極的了解,并不見得比其它人更多,只能圖書館里查閱教授他們穿越南極時的資料。
“風很大……”
看到穿越日志的里提到的風,白志成的眉頭微揚,在南極最常見的就是風。
“既然雪橇犬不能用,那么利用風呢?”
利用風……白志成下意識的想到風箏,想到將風箏與滑雪結合在一起,實際上,小時候在南極的時,他和小伙伴們就進行過這樣的游戲,就是在起風的時候,放飛用床單風箏,讓風拖著自己向前滑行,他們甚至和小伙伴們進行風箏滑雪比賽。
“如果采用風箏滑雪的方式,肯定可以加快穿越速度,這樣一來,就可以減少物資攜帶量……”
在心里冒出這個念頭之后,白志成就在趴在桌子上勾勒著滑雪風箏的圖樣,就在他專心于這個研究中的時候,壓根就沒有注意到,今天圖書館里空蕩蕩的。
而在圖書館的另一側,在一間閱覽室內外都擠滿了人,這些人中既然有老師,也有各個學院的學生,
今天一位來自國外的學者是這里的主角,站在門前的人們,總是會踮起腳尖看著那位正在與師生們進行交流的學者。
而那位學者時而發出笑聲,時而回答著學生們的問題。盡管這位學者并不是SEA的學者,但是他卻頗有一些名氣,這次他來長安,并不是講學,而是來這里治病,出院后一直在休養的他,來南洋大學拜訪故友時,被人們知道后,才有了這一幕。
雖然男人大病初愈,但是面對師生們的熱情邀請,他并沒有拒絕,來到了圖書館與師生們進行交流,他們之間的交流都是學術上的。
雖然男人專長文學、史學以及哲學,而南洋大學是一所以理工科見長的理工類學校,但是這些學生們也不僅僅只是專注到理工科,他們對于文學、史學以及哲學也有一定的涉獵。
一時間,師生們交流的倒也是賓主盡歡,不過,隨著時間的流逝,作為朋友的陳省身還是看到好友臉色變得有些蠟黃,想到朋友剛剛做完大手術,便主動說道:
“各位朋友,現在天色已經不晚了,先生剛剛做完手術,身體初愈,不能久坐,我看今天就到這吧。不足之處,還請各位體諒。”
陳省身這么一說,其它人這才注意到男人的臉色中的疲憊,紛紛起身表示抱歉。
在眾人離開后,又與校內的一些好友,聊了一會,男人這才離開圖書館,在坐上汽車后,看著暮色中的校園,看著校園里的學生,男人對身旁的陳省身說道:
“我想,當初你選擇這里,是再適當不過的。”
“是啊,”
陳省身點頭說道:
“這些年,SEA科學界所取得的成功是舉世矚目的,一個個發明,一項項的創新,甚至就連諾貝爾獎也是屢屢斬獲,說起來慚愧的,這些年,在這里雖然倍受重用,研究成果卻并不突出,實在是慚愧……”
聽著好友的感慨,男人當然知道,他是客氣,畢竟,作為數學家的他在過去的十幾年里,研究成果還是非常顯著的,他籌建以純粹數學為主的南洋數學科學研究所,并擔任所長,在學術領域取得的成功,是眾所周知的。
他們就這么一邊聊著,一邊駕車離開校園,朝著長安城駛去,一個多小時后,暮色中的宛如明珠一般的長安便映入了兩人的視線中……
請:m.badao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