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會議一直持續到當天晚上。
面對“辭職的要求”赫魯曉夫的堅決態度令所有人很是頭疼,決定暫時休會,過一會再繼續討論。
同時也給赫魯曉夫一些時間好好想一想。
不過,這時他仍然是第一書記和部長會議主席,但實際上他與外界的聯系已被切斷。
他的個人衛隊也被撤換。
如果想的話,赫魯曉夫完全可以神不知鬼不覺的病重身亡,但不僅勃列日涅夫強烈反對,就連同克格勃主席謝米恰斯內同樣堅決反對。
這一次事實上的政變,克格勃是深度參與其中的,這是所有委員都知道的事,要是赫魯曉夫不明不白的死了,那怕是克格勃什么都沒做,也會被所有人懷疑。
這么干絕對是一個隱患!
“赫魯曉夫到底為什么還要堅持?他不知道已經不可能翻盤了嗎?”
謝米恰斯內詢問,他自然希望赫魯曉夫經過一晚上的冷靜之后,能夠想明白不要繼續掙扎下去。
“他想要復制上一次的成功,想要用所有中央委員們的決議沖擊中央主席團決議。”
謝列平面色嚴肅的說道:
“不行,我們必須防著這一手,在我們這里,如果不讓中央委員知道已經他大勢已去,不然不明就里的他們真的可能為其辯護,并且站到他的一邊。”
這就是蘇聯的現實,就像赫魯曉夫說的那樣:
“當我是一名礦工時,你可以說我不懂;
當我是一名低級官員時,你也可以說我不懂;
當我在往上爬的各級階梯時,你還是可以說我不懂;
但今天我是部長會議主席和黨的領導人,我就什么都懂了。
難道不是嗎?”
只要召開會議,只要赫魯曉夫站到臺上,那怕他下罪已詔,不明就里的人也會在那里山呼“尼基塔,尼基塔”,然后支持他!
他們之所以支持他并不是因為真的支持他,而是因為他在那個位置上,所以才支持他。
上一次,他就是這么干的!
然后他翻盤了!
想到這,謝列平再也坐不住了,直接找到了勃列日涅夫,直白的表明了他的擔心:
“不知道現在我們有沒有把握讓大多數同志站在我們這邊。”
“應該沒問題吧!”
盡管嘴上這么說,但其實勃列日涅夫的心里也沒底,赫魯曉夫做了十幾年的一號人物,雖然,他廢除了很多特權和終身制,導致很多人對其不滿,但是,肯定還有很多人是支持他的。
如果真的給了他一個翻盤的機會,那么,他們可就全完蛋了。
雖說不至于被送去見鋼鐵,但肯定會像莫托洛夫他們一樣,被發配出莫斯科的。
一方面赫魯曉夫堅決不退休,還不能送他去見導師和慈父,不僅僅是克格勃堅決拒絕,那怕勃列日涅夫也不敢……倒不是因為感情深,主要是擔心打破潛規則,萬一要是以后有人送他去見導師怎么辦?
按照之前的例子,中央委員會議的召開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一旦召開會議的話,那么,赫魯曉夫翻盤的可能性至少有一半。
勃列日涅夫來回渡步,他的內心深處是緊張的,他甚至看到自己到西伯利亞的一幕,雖然他喜歡打獵,但絕對不喜歡去西伯利亞享受那里的寒風。
一夜無眠,會議繼續召開,勃列日涅夫再次發言,從情感和公眾角度發言,表示這一次并不是因為私人恩怨才采取的行動。
“您,尼基塔,你是了解我對您的態度的。當年在您處境困難的時刻,我曾經誠實、勇敢和滿懷信心地為您、為你堅持的路線而斗爭。”
勃列日涅夫擺出了一副憂國憂民的模樣:
“今天我卻不得不做出違背良心的事情,我想按照信念的要求說出自己的意見。如果您,尼基塔,不沾染上諸如獨斷專行、好發號施令、自欺欺人、堅信自己一貫正確等壞毛病。
……你反對個人崇拜,可事實上卻造就了對自己的個人崇拜,在過去的這些年里,你所下的錯誤,是眾所周知的……”
這一次的對話仍然是艱難的,赫魯曉夫在七年前曾經碰到過類似的場景,那時候整個中央主席團只有米高揚站在他這邊。
做了這么多年的第一書記,赫魯曉夫面對曾經低眉順眼的部下們,仍然不屈服的說道。
“要按照規定讓我心服口服。”
什么是規定,就是召開全體委員會議了!
面對這一要求,勃列日涅夫自然是不可能答應,會議再一次陷入了僵持。
再一次休會。
在會議休會期間,勃列日涅夫找到了米高揚,他們一起在黑海休假,上一次也是米高揚堅定的站在他的一邊,也正因如此,米高揚一直被排斥在這個圈子之外。
可以說在這些人里,米高揚一直是站在赫魯曉夫身邊的。
勃列日涅夫和米高揚談了很長時間,他們之間說了什么,無人知曉,但很快米高揚就走了出來,在出門的時候,他扭頭看著勃列日涅夫,先是沉默了一會兒,然后說道:
“你知道嗎?在接到你的電話時,尼基塔對我說:“你知道嗎?他們并沒有什么迫切的農業問題。”他知道你們要干什么。”
“啊!”
勃列日涅夫愣住了,失聲說道:
“那他為什么?”
既然如此,那家伙為什么還會回來?
“因為他不相信你們會這么干!”
一句話,險些讓勃列日涅夫破防了,顯然他沒有想到赫魯曉夫居然會有這樣的想法,這就是他的天真了。
對此,勃列日涅夫沉默了一會,說道:
“就像我說的,我不是因為個人恩怨,而是為了蘇聯的利益!”
是的,我之所以這么做是為了蘇聯。
“好吧!”
米高揚點了點頭,說道:
“我也是為了蘇聯。”
說罷,他就走進了赫魯曉夫的辦公室,他被軟禁在那里,一見面,赫魯曉夫說道:
“阿納斯塔斯,他們真的背叛了我!”
赫魯曉夫的語氣中甚至帶著一絲哭腔。
“他們怎么能背叛我呢?”
“是的,尼基塔,不僅僅只是他們,還有很多人,馬利諾夫斯基早就下令凍結了全國軍隊,說沒有他的命令不準調動。還有很多人,都參與其中了!”
隨后,米高揚又說道:
“你知道的,我永遠不會背叛你,我的朋友,但是,現在事情已如此了……”
接下來米高揚向他曉明了厲害,慢慢的赫魯曉夫冷靜了下來,他知道米高揚說的是事實。
“……如果因此造成蘇聯的動蕩,那么代價將是不可想象的,會給西方國家以機會。我們不能為了自己的自尊心犧牲整個國家的利益。
為了蘇聯,有時候,我們只能犧牲個人利益,而且勃列日涅夫向我保證,如果你同意辭職的話,那么他們就不會對你展開批判,你的聲譽將會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護!”
面對米高揚的勸說,赫魯曉夫沉默了,他抿了抿嘴,說道:
“你知道的,我本身就打算退下來的,就是兩年后。”
“我知道,可是他們等不了。”
“好吧。”
赫魯曉夫有些無奈的點了點頭,說道:
“那么就讓他們如愿以償吧,如果他們等不了的話。”
說罷,他看著米高揚,說道:
“幸好,還有你,我的朋友!”
然后,他用力的握著米高揚的手,對他說道:
“你告訴勃列日涅夫,我同意辭職!”
14日上午,主席團會議繼續召開,赫魯曉夫就表示他愿意讓位,但是那些對他的指控,是不能夠被接受的。他說道:
“我最大的缺點和不足就是善良和輕信,也許還有一點就是我沒有辦法發現自己的缺點。
不過,就連你們今天在座的各位,你們也從來沒有公開地和誠實地指出過我任何的缺點,你們也缺乏原則性和勇氣。”
也正是赫魯曉夫最后的這一番言論讓在場的反對者們都感到羞愧萬分,但是事已致此,覆水難收了!
赫魯曉夫最后表示,他想寫一份退休報告。
其實,退休報告早有人幫他寫好了,最終赫魯曉夫只是在那份寫好的報告上簽了字。
主要的內容,因為年邁再加上身體健康情況,決定辭去蘇共第一書記,以及蘇聯部長會議主席的職務,再加上中央主席團委員的職務。
赫魯曉夫本打算再提一個要求,但是這個要求還沒說出來,就被勃列日涅夫打斷了,說這辦不到。
至此,赫魯曉夫老淚縱橫,哽咽著說:“你們知道的,我本來就打算退下來的,我年紀這么大,事情那么多,困難那么多,我解決起來確實很困難。至于今天所發生的一切,歷史總會給出有分量的公正的結論。”
立即召開了中央全會,勃列日涅夫主持了會議,發表了簡短的開幕詞,隨后就是蘇斯洛夫和謝列平對赫魯曉夫的批判,會議宣布勃列日涅夫為第一書記,柯西金為部長會議主席。
全會只用了半天時間,這也是蘇共歷史上最短的一次全會,勃列日涅夫又別出心裁地搞了一個與赫魯曉夫告別的儀式,赫魯曉夫走進會議室之后,主席團成員全部起立,赫魯曉夫一一地與他們握手告別。
在來到謝列平身邊兒的時候,赫魯曉夫還對他說了一句:
“他們也會這樣對你的,或許會更糟。”
隨后,《消息報》刊登了中央全會的消息和國家新領導人的肖像,蘇聯領導層發生更換的消息開始傳遍全世界。
“不知道這會不會影響到蘇聯在非洲的行動。”
在這一重磅消息傳來的時候,李毅顯得非常平靜。
他從來都泰山崩于面前不改色,哪怕是知道了蘇聯出現巨變,也沒有表達出來過多關心。
別的他不知道,反正謝列平等那些四十來歲的年青人,肯定會失算的,他們很快就會被搞掉。
那些天真的年青人,壓根就不知道,他們的權力來自于那里,又應該依靠什么。
“閣下,埃賽的農場,似乎一直都是勃列日涅夫的功勞,他是不會在那里做出讓步的。”
張哲遠提醒道:
“我知道,所以,我們要讓他明白,他需要農場,我們也需要,如果他想搞我們,那么我們也會去搞他的,我們的利益是息息相關的。”
事實上,李毅安喜歡赫魯曉夫這個人,同樣也不反感和勃列日涅夫打交道,畢竟,這種事情無非好惡。
這個世界就是如此,要么天下一片太平,要么大事接踵而至。
就在全世界還震驚于蘇聯劇變時。
十月十六日下午,大國的第一顆原子彈在西北爆炸成功,核俱樂部里又加入了一名成員。
相比于蘇聯,這個消息對長安的沖擊之大,是前所未有的,而在消息傳來時,李毅安也只是“哦”了一聲。
再一次顯現出了他過人的心理素質……
請:m.minguoqiren.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