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1544章 互聯網加速器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回到過去做財閥

  “這是獻給全世界的禮物。”

  身處于大學校園之中,看著校報上的內容,李奕軒的眉微挑,自言自語道:

  “或許,可以給珍珍發電子郵件。”

  他之所以會冒出這樣的念頭,往本島打長途電話非常不方便,線路數量有限需要長時間排隊不說,而且價格昂貴。所以他們更多的時候都是在寫信。

  “電子郵件……”

  很快,李奕軒就在校園內申請了一個電子郵箱。

  他剛來到電子計算機中心,就看到中心前排出了長隊。

  “什么?都是來申請電子郵箱的?”

  一問之下,李奕軒愣住了,他顯然沒想到,在這里也需要排隊。

  “是啊,電子郵件多好,不用花錢啊,奕軒,來來,我們倆一起排隊,一會一起申請……”

  這是第一次,電子計算機中心出現了這樣的場景,人們都是來這里上網,申請電子郵箱,這一天,互聯網第一次真正意義上進入到人們的生活之中。

  而電子郵箱這種方式非常有用。

  這是一種不需要太多設備資源的通信方式。盡管此時的人們無法預料,未來的電子計算機產業會突飛猛進的發展到什么地步。但是在這一年的春節之后,在南洋的大學校園里,申請電子郵箱就成為了風潮,并不僅僅只是因為它是“廉價”的,不需要花錢就要中以把郵件寄往各個大學,更重要的是,在過去的幾年中,以各個大學為中心的互聯網已經初步成型,幾乎所有的大學的,都通過網絡連接成為一個整體。

  而這正是實現這一切的現實基礎。

  與另一個世界不同的是,得益于這種的“學術網絡”雛形,電子郵箱推出后并不僅僅只有大約幾百個網絡用戶,而是有十幾萬個網絡用戶,之所以會有如此眾多的用戶,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大學的電子計算機中心,雖然這個時代的設備和與網絡相連費用都是非常昂貴的,但是大學校園里開放的電子計算機中心,卻讓方便了所有人。

  就在大學生們以擁有一個電子郵箱為時尚,紛紛排著隊等著給朋友們發郵件的時候,報紙上、新聞里也開始報道這個“新發明”。

  “獻給全人類的禮物!”

  看著報紙上的文字,李毅安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然后自言自語道:

  “怎么夸大都不過分……”

  他之所以會這么說,是因為正是電子郵件的出現,讓其最終成了使用電腦與遠方交流者進行溝通的基本工具,改變了人們的通信方式。

  也正是從電子郵件開始,互聯網在真正意義上走進了人類的生活,因為溝通人們才紛紛進入互聯網,就像當年企鵝能夠迅速崛起,靠的不就是交友嗎?

  盡管電子郵件并不是交友軟件,但是它卻讓電子計算機成為了人們溝通的工具。

  而這也就是互聯網時代的曙光!

  “整整提前了4年啊。”

  在過去的幾年之中,李毅安一直都在等待著,等待著有誰能夠發明出交友軟件或者電子郵件,就是弄出聊天室也不錯啊。

  其實,他的等待也好,期待也好,無非就是期待著互聯網時代的曙光。

  有了溝通作為第一步之后,就會涌現出一定的客戶,有了客戶作為基礎,那么,接踵而至的就是市場的投資。

  接下來也就有了新時代。

  其實,李毅安完全可以自己搞出這一切,但是相比于自己在那邊上強度,拔苗助長,他現在更傾向于推動民間的自主研發,而他所需要的就是做好硬件以及某些領域的支持。

  就像大學之間的互聯網以及校園內的電子計算機中心,這些都是需要大量資金的。

  與美國最早的互聯網是建立在軍用網絡上不同的是,sea的互聯網是建立在大學之間的,正因如此,在過去的幾年之中,各個大學花費了大量的資金建立了這個學術網絡。

  而這個學術網絡就是這個世界互聯網的雛形,相比于美國,這種存在于校園之間的互聯網更容易普及,畢竟大學生們更容易接受新生事物。

  現在他們紛紛排隊在那里申請是電子郵箱,在電子計算機中心外排著隊等著進去收發郵件。

  這種事情是絕對不可能發生在軍用互聯網之中的,不過,軍隊也有自己的互聯網,差不多就是專網專線的那種。

  放下報紙之后,李毅安便喊來了張哲遠,對他說道:

  “哲遠,聽說過電子郵件嗎?”

  張哲遠連忙回答道:

  “在報紙上看到過,最近在大學里似乎很流行。”

  在這片土地上,媒體對于很多新鮮事物都是極其關注的,所以在電子郵件出現之后,他們紛紛加以報道。

  作為最近最熱門的一個話題,張澤遠當然聽說過電子郵箱。

  “那是因為只有大學有互聯網,有電子計算機中心,嗯,官邸不是也接入到互聯網了嗎?官邸也申請一個電子郵箱吧!”

  想了下,李毅安說道:

  “可以把電子郵箱公開給公眾,歡迎他們給官邸發送電子郵件,另外……”

  話音稍微頓了一下,李毅安那里思索著如何把互聯網從學校接入到民間,接入到千家萬戶之中,這肯定需要一個普及的過程。

  在另一個世界,美國是如何普及的互聯網呢?

  李毅安不太清楚,但是一開始的時候,無論是電子計算機還是互聯網費用,肯定都是非常昂貴的,可能是普通人無法負擔的。

  “我們要想辦法推動互聯網的普及。一開始的時候肯定是一些企業和機構首先介入了互聯網。畢竟它的使用費用很高,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普及互聯網呢?……”

  李毅安一邊說著一邊想著在另一個世界,互聯網在東大的普及方式。

  最初的時候,就是網吧!

  好像在東大找的網吧就是電信公司設立的,有那么五六臺電腦,相比于盈利更多的是提供互聯網絡服務。

  李毅安曾經聽父親提到過,第一次上網就是在大學的機房,第一次學校園外上網是在電信公司大樓內,用兩碗牛肉面的價格,上一個小時的網。

  這完全可以學習一下嘛。

  “嗯,澤遠你記一下,每個公共圖書館都應該接入互聯網,放置一到兩臺電子計算機供人們瀏覽,”

  之所以會提到圖書館,是因為在sea公共圖書館是最為普及的一個公共機構,不僅在城區內有圖書館,各個社區建設的時候,就已經規劃了圖書館,靠著分散在各地的圖書館,培養了人們看書學習的習慣。

  既然有這樣的公共機構基礎,那么,自然應該加以利用。以公共圖書館為中心,讓人們去了解,去接觸互聯網。。

  “與此同時,電話電報公司也應該設立一個網絡中心,可以通過收費的方式提供互聯網瀏覽服務。”

  重要的是體驗!

  無論是大學校園還是電信公司的互聯網接入,對于年輕人而言更多的是一種體驗,讓他們能夠體驗到互聯網的便捷。能夠感受到互聯網會給生活帶來什么樣的改變。

  而在這個過程之中,只需要激發出來一些人的創新意識,就有可能給整個世界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

  相比于其他很多發明,互聯網時代的發明創新大都是誕生于年輕人之手,甚至誕生于校園。

  而現在的這種安排就是李毅安所提供的支持,通過官方投資的方式增加人們接觸互聯網的機會。

  從而最大限度的激發人們對互聯網的熱情。這才是現在李毅安需要做的事情。

  用筆記下了閣下的吩咐之后,張澤遠說道。

  “閣下,這方面的開支恐怕不小。這等于每個公共圖書館都必須要增加數萬元的預算,而且還需要考慮到日常維護等方面的開支。這筆開支可能高達上億元。”

  作為官邸秘書室主任的張澤遠,很多時候都是扮演著幕僚的角色,所以,他會適時的提出一些意見和見解。

  “而且,電子計算機的淘汰速度非常快,我們今年購買的電子計算機,也許明年就會落伍,再加上考慮到電子計算機維護等方面的因素,

  一次性大規模采購幾千臺電子計算機不僅開支巨大,而且維護等方面也會產生1系列的問題。

  所以,是不是可以稍微縮小一下范圍,首先向中心圖書館提供三到四臺電子計算機,他們的規模更大,受眾更廣。

  然后,用兩到三年的時間向各個圖書館提供電子計算機,一來既可以減少年度財政壓力,而且還可以確保采購的電子計算機不至于落后。”

  聽著張澤遠的建議,李毅安點了點頭,然后說道:

  “嗯,你的這個建議很好,看看寫一份報告,羅列一下計劃,不需要多少字,只需要一個簡單的方案就行,就可以了。”

  在張澤遠離開了辦公室之后,李毅安第一次看了一遍報紙上的新聞,看著新聞上提到的世界上第一封電子郵件。

  李毅安自言自語道:

  “最關鍵的還是計算機,還是要有足夠廉價的電子計算機,只有如此才能夠真正的推廣普及互聯網。”

  在說出這番話的時候,李毅安的語氣中充滿了期待,他所期待的正是那個充滿無所機遇,無所可能的互聯網時代,正是互聯網把地球變成了地球村,也正是互聯網改變了這個世界。

  “現在有了光纜,有了電子計算機,有了互聯網,有了電子郵件……還差什么呢?”

  現在只剩下最后一步了,就是相對廉價的電子計算機,它的出現將會從根本上改變全人類的未來!

  不過這件事兒并不需要著急,很快,李毅安相信很快市場就會做出回應的,市場總是如此的神奇,它總是能夠在適當的時候做出適當的回應。

  很多高科技的東西剛剛推出來的時候不都是富人玩具嗎?可是很快因為市場的需求那些企業就會通過不斷的改進降低生產成本,最終富人的玩具變成了普通人家的日用品。

  期待著這種改變的到來時,李毅安不禁把目光投向了日歷,然后自言自語道:

  “就是今年就是現在,所有的一切都會發生改變,這一年可真精彩啊!”

  請:m.minguoqiren.la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