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1429章 我們擁有所有的一切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回到過去做財閥

  “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會甘于貧窮!他們會千方百計的擺脫貧窮……而避免外國資本的壓榨,就是擺脫貧窮的第一步!”

  飛機上,阿連德博士在修改演講稿的時候,他的目光偶爾的會投向窗外,窗外的藍色的大海上點綴著成串的島嶼,這些島嶼上散布幾座大城市。

  那些大城市在十幾年前,還只是一片熱帶雨林,而現在,卻已發展成為亞洲最大的城市了——亞洲前十大城市里,他們獨占前八位!

  “十八年前,這里只能夠出產橡膠、石油、木材和西米,而現在,他們可以生產噴氣式客機,戰斗機,巨輪、現代化的工業機器,電子計算機……我們所熟知的很多科技產品,都是由這里生產的。”

  馬杜羅指著舷窗的機翼說道:

  “包括我們搭乘的C707飛機,全世界最好四引擎噴氣式客機,它比波音的403飛機飛的更遠,而且載客更多,如果不是因為美國的援助貸款,很多國家會首先考慮它……”

  聽著馬杜羅這么說,阿連德點了點頭,說道:

  “確實,這里在過去的十幾年里取得的成就是驚人,但是,我的朋友,我們也要看到一個現實問題,就是他們是作為一群殖民者來到這里的,而且,他們還在智利擁有多座礦山,除了一些沒有價值的鹽礦之外,他們還持有幾座銅礦,同時,他們拒絕就“國有化”進行談判,”

  阿連德口中的“國有化談判”,指得是,前總統卡洛斯時期,開始推行的智利銅礦的國有化政策,它被正式作為一項政府政策予以推進,從此智利開始了銅礦的國有化。

  只不過,這里一直是“國有化”的堅決反對者。并且拒絕就這一問題進行談判。

  “在很大程度上來說,這里的科學雖然是現代的,但是他們對世界的認知,仍然停留在上個世紀,那些帝國主義者總是傲慢的以為,他們還可以像上個世紀一樣,肆意的掠奪其它國家的資源以及財富。”

  “阿連德,我的朋友,他們抵觸銅礦國有化,是有原因的,他們對銅礦的收購開發,大都是在過去的幾年里,他們投入了大量的資金用于銅礦的建設,現在不過剛剛投產,就要國有化他們的銅礦,這哪里是國有化,根本就不是搶劫!”

  馬杜羅聳了下肩膀,說道:

  “如果我們真的強行收回那些銅礦,會引起國際投資者的恐慌的。而智利離不開外來的投資。”

  “不,如果不收回銅礦,我們永遠都無法擺脫貧窮,別忘了,哪怕就是他們……當年也從荷蘭人、加拿大人的手里奪回了他們的油田!”

  接著阿連德又強調道:

  “如果不能把所有的銅礦國有化,那么伊瓦涅斯總統向婦女兒童提供牛奶的政策也會無疾而終!”

  此時,在說出這番話的時候,還只是參議員的阿連德并不知道的是,幾年前,伊瓦涅斯總統利用美國援助,向婦女兒童提供免費牛奶的政策,會在大洋的彼岸被人們吹噓成為他當選總統后的功勞,不僅無視了這一政策當時已經執行了十幾年,甚至就連牛奶,也是美帝援助的。

  只能說,人們總會給他們想象中的人物戴他沒有的高帽子。

  不過,現在阿連德只是一名參議員,這次訪問,是正常的一次訪問,為了學習,學習這里富強的經驗。

  自從“赤道奇跡”誕生以來,這里每天都有各種各樣的參觀與訪問,而其中又以智利為最!

  畢竟相比于很多國家自立的政局從19世紀以來都是非常穩定的,而且是正常的輪替更迭,這在軍變不斷發生的南美絕對是極其另類的存在。

  也正因如此,在目睹了“赤道奇跡”,許多智利的政治家想當然的認為,這里能夠做到,他們同樣也能夠做到,而且相比于這里剛開始的情況,他們的條件更加優越。

  只要學習,他們肯定能夠重新復制這里的成功,然后促進智利的崛起。

  也正因如此,在過去的幾年里,智利每年都會派出多個考察團來這里考察學習。

  “而且這么多年以來,那些帝國主義者在我們的身上掠奪了太多的財富,甚至就連這里……”

  將目光投向窗外。阿連德說道。

  “他們的崛起同樣也是依靠著對外部的掠奪,也正因如此,他們才會竭盡全力的反對國有化……”

  在一定程度上來說,盡管驚訝于這片土地所取得的經濟成就,但是阿連德對于這片土地并沒有任何好感,畢竟,這是一片被資本籠罩的土地。

  而在阿林德看來,資本是所有一切的萬惡之源。

  況且在過去的幾年之中,這里所表現出來的那種帝國主義做法,也是令他深惡痛絕的。

  所以,阿林德不止一次在智利發表演講,告訴那些把“赤道奇跡”視為榜樣模范的人們——如果智利像他們一樣的話,那么所有人都會淪為大企業的奴隸。

  當然,在發表這一觀點的時候,他從來沒有來過這里。這是他第一次來到這片他深惡痛絕的土地。

  一個多小時后,飛機終于降落在了國際機場。

  作為代表團成員的阿連德本身以為是能夠在機場發表演講的——在他看來,他們的訪問肯定會吸引不少新聞記者。

  就像他的同僚們對美國的訪問一樣,就吸引了不少記者的到來。他可以在機場向那些記者發表演講,抨擊這里反對國有化的政策。

  可是出乎意料的是除了幾位外務部門的官員之外,壓根兒就沒有什么記者。

  對于那些新聞記者來,智利代表團的訪問根本就是不值一提的,有多少人會去關心萬里之外的南美呢?

  沒有任何人會去關心那里的事情,所以,僅僅只有一名記者進行了象征性的采訪,其實也就是拍上幾張照片而已。

  就這樣!

  瞬間,這樣的輕視就讓阿連德感受到了一種羞辱!

  他們怎么能夠如此的傲慢呢?

  這是阿連德對這片土地的第一印象——這里的人們是傲慢的!

  甚至比美國還要傲慢!

  就這樣,阿連德對于這里的第一印象可謂是差到了極點。

  但是接下來的訪問還是讓阿連德看的有些目瞪口呆。

  驚呆他的并不是被稱為“未來之城”的繁華都市里的那些玻璃建筑,甚至也不是這里的經濟,科技。

  而是那些普通人的生活。

  無論如何,阿連德還是非常關心普通人生活,或者說,他希望通過觀察普通人的生活,來戳破這片土地的謊言。

  “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什么完美的地方。如果有的話,那么所有的一切必定是建立在謊言的基礎上的。”

  這是阿連德在幾年前第一次聽說過這個地方之后對其他人說過的話,現在,他所需要的就是證明這一點。

  于是他們就來到了居民區參觀,因為是工作時間,所以在居民區里只有寥寥無幾的幾個人,見狀,阿連德對身旁的人,輕聲說道:

  “你看,在這里,所有人都必須要工作,如果不工作的話,他們甚至都無法養活自己。”

  接著,他又特意強調道:

  “聽說,這里是不允許別人不工作的,甚至從法律上要求所有人都必須工作。”

  不得不說,當一個人戴著有色眼鏡的時候,他看到的所有的一切,都是充滿個人情緒的。

  對于此,陪同他們參觀的外務部工作人員,并沒有做什么解釋,只是盡職盡責的陪同,恰在這時,馬杜羅看到不遠處的一棟房子走廊下,坐著一個男人,他正坐在那里似乎是在享受著什么。

  于是一行人便走了過去,正享受著退休生活的劉大滿,看到這一眾洋鬼子來到自己的家門前,得知他們是來參觀的外國人后,立即熱情的他們到了他的家里。

  和大多數家庭一樣,他家里的裝飾簡單,但卻非常整潔,這是典型的當地人的裝飾。

  在這戶人家參觀了一圈,沒挑出什么問題的阿連德,問道。

  “先生,這棟房子是屬于你的嗎?”

  他之所以會這么問,是因為他知道這些房子從來不屬于某一個人。

  從翻譯的口中,弄清楚對方的問題后,劉大滿并沒有回答他的問題,而是說道:

  “我是十六年前來到這里,一無所有,……”

  他指著房子說道:

  “來到這里之后,我不僅住進了這樣的房子里,而且家里還有了冰箱,甚至還有空調,先生,你知道什么是空調嗎?”

  突如其來的反問,讓阿連德一愣,不等他說,當然知道,劉大滿,又問道:

  “你的家里有空調嗎?”

  “這……”

  阿連德沉默了,他的家里……確實沒有空調,事實上,除了少數公共建筑,也就少數一些富人家里才會安裝空調,并不僅僅只是因為其昂貴,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太費電了。

  “智利并沒有你們這里富裕,很多人不過只是剛剛擺脫饑餓。”

  聽著阿連德的回答,劉大滿得意的說道:

  “對,差不多二十年前的時候,我都差點餓死了,可是在這呢?……先生,你知道我為什么不用工作嗎?”

  作為一個拿著養老金已經退休的人,劉大滿只要有機會總會向別人炫耀他的退休生活。

  其實并不是炫耀,而是一種感恩,為了讓所有人都知道——在這里只要你認真勞作,會得到應有的回報。

  退休,就是屬于他們所有人的回報。

  這種有人發退休金的頤養天年式的生活,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都是極其陌生的,畢竟在他們的概念和傳統里里從來就不曾存在過。

  他的反問,讓阿連德好奇道:

  “是因為失業了是嗎?”

  眼前的這個男人,完全是一副正值壯年的模樣,而且這里只是普通居民區,他肯定是失業了。

  “因為我退休了,真是的,其實我感覺自己還能繼續干上幾年,可是卻讓我退休了,我現在一個月能拿113.6元,你知道嗎?什么都不用干,每個月就能拿這么多錢!”

  挺著胸膛,劉大滿用充滿驕傲的語氣,說道:

  “所有的一切,都是這里給我的,你說這房子……沒錯,這房子,也是這里給我的,是的,它不是我的,但它是我的,是我們所有人的!先生,你們那里,你們擁有什么呢?”

  先是自相矛盾的話語,然后又是如此直接的反問,讓阿連德幾乎有些破防了。

  “你們可能擁有漂亮的房子,漂亮的汽車,還有很多銀行存款,擁有很多仆人。可是你們那里的普通人呢?他們又擁有什么?”

  劉大滿雖然識字不多,可是看著這些外國人,他仍然充滿驕傲的說道:

  “這房子或許不屬于我,它沒有刻著我的名字,但是先生,我真不知道,在這里有什么不屬于我的,……”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