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529章 控制輿論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回到過去做財閥

  電視機與電視臺,本身就是相輔相成的。

  既然各自的目的都已經達成了,那么分道揚鑣也就是再正常不過的,在楊士愷乘機回國時,朱一海仍然繼續著他在美國的考察。

  只不過,他的考察重點已經發生了變化。從普通的工業產品變成了考察電視臺。

  “相比于電影,電視才是未來。”

  ABC電視臺內,公司經理史蒂文向朱海介紹著公司的經營等方面的情況時,直接了當的做出了這個判斷。

  “最終電視很有可能會淘汰電影,會把電影變成少數人的玩意兒。”

  史蒂文是夸張嗎?

當然不是  事實上隨著電視的普及,觀眾必定會用屁股做出了選擇,影院的上座率持續走低。到了1952年,美國全年的觀影總人次創造了十年里倒數第二的低點,將將超過了戰時的1944年。在隨后的二十多年里,電影都成了半死不活的存在。

  “也正因如此,好萊塢從20年代起就持續關注著電視。而電影公司想到的應對電視沖擊最好的辦法,是擁有自己的電視臺。”

  其實,對于電視機,好萊塢有著復雜的情感。一方面,把它看作和自己爭奪觀眾的潛在對手,要研究,要提防,要未雨綢繆。另一方面,又就是要從電視龐大的潛在市場中分一杯羹。

  “這其中最激進的當屬派拉蒙。全美最早的9個電視臺有4個都隸屬派拉蒙旗下。于是,其他制片廠也如法炮制,紛紛在各地申請廣播電視許可證,興建電視臺。”

  而李毅安在44年以10000美元的價格購得,現在它的廣播網絡已經轉變成了電視網絡。

  終于,一行人來到了直播間,在寬敞的直播間里,演員們正在那里拍攝著,直播形式的,通過演員的操作向人們表現著產品的性能。

  他們現在只能為電視臺制作電視節目,我們也從好萊塢引進節目。”

  作為全美第一家廣播機構的NBC,曾擁有兩條覆蓋全國的廣播網絡,一條叫紅網,另外一條就是ABC的前身,藍網。作為最大廣播機構的NBC,不光覆蓋了全美所有地區,更把自己的輻射范圍衍伸到加拿大,北墨西哥等地。這與當時的《反壟斷法》相違背。于是,1943年根據FCC關于對聯鎖廣播的調查報告。規定一家公司不得擁有兩個以上廣播網的規定出售。因此,NBC不得不對公司進行拆分。把實力稍微弱一點的藍網進行出售。

  “但那都是過去了,兩年前,FCC,也就是聯邦通訊委員會宣布暫停發放廣播電視許可證,尤其針對的是此前被判定參與壟斷經營的大制片廠。控制電視臺的計劃壽終正寢后,好萊塢只能接受現實,躬身入局。

  史蒂文事無巨細的向朱一海解釋著電視臺的運營情況,完全沒有因為他的亞洲人身份有任何歧視,因為……ABC是李毅安的產業。

  提到好萊塢對電視臺的興趣后,史蒂文又聳了下肩膀,說道。

  “朱先生,你看對商而言,電視簡直就是完美的傳播媒介:一個聞所未聞的產品,只需一天的時間,就可以通過電視的魔力成為像牙膏一樣稀松平常的生活必需品。“耳聽為虛,眼見為實”,電視在帶貨上的能力也是廣播電臺望塵莫及的。”

  提到,史蒂文特意強調道。

  “而也是我們的利潤來源,各種全新的商品通過發達的電臺網絡,走進了美國家庭。所以推廣電視機的普及就顯得很重要,只有讓每一個美國家庭都擁有電視,我們的費才會水漲船高。”

  對此,朱一海倒也明白,他點頭說道。

  “這一點和廣播電臺差不多,都是靠費賺錢,但歸根結底還是要看客戶量。”

  “對,關鍵還是在靠費,所以公司必須要想辦法讓客戶收看我們的節目,為了增加收視率,去年年底,我們和美國NFL、NBA簽署了為期10年的轉播合約,前者橄欖球、后者是籃球,都是全美國最受歡迎的體育比賽,從今年開始,觀眾們就可以足不出戶就能看到過去只有少數人新臨現場才能看到的比賽,一經播放就轟動全美國。”

  提及與大聯盟和職業聯賽簽署的合同時,史蒂文特意強調道。

  “與NFL、NBA簽署直播合約,是去年閣下訪問期間給我們的建議,自從節目播放以來,為公司吸引了大量的觀眾,也讓我們的費增加了70以上!”

  一直以來,李毅安都非常看重對美輿論工作,戰爭期間收購ABC是機緣巧合,也是其掌握美國輿論的關鍵一步,雖然現在ABC還沒有顯現出其效果,但是隨著電視用戶的增加,它必定會在特殊的時期,發揮出相應的作用。

  其實,這也是時代的好處,如果換成二十一世紀,一個外國人肯定獲得不了廣播電視牌照,但是在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壓根就沒有意識得到,廣播,尤其是電視的重要性。

  對普通觀眾來說,在客廳里擁有電視意味著,足不出戶不僅可以收看到體育賽事的實況直播,而且還以看流行明星的現場演出,當然還有總統的圣誕致辭。

  也就是在四八年,也是在這一年,電視作為一種傳播媒介首次參與了總統大選。將來隨著電視機的普及,它對輿論的影響只會越來越大,而等到那時候,它甚至有可能會左右總統的大選。而在此之前,所需要投入的只是時間而已,通過時間去慢慢的培育它,最終它總會開花結果。

  對于幕后的一切,朱一海是一無所知的,他只是出于商人的敏銳嗅覺意識到電視臺是一個非常值得投資的項目,畢竟,目前南洋還沒有自己的電視臺,這是一個完全一片空白的藍海市。

  在隨后的考察中,朱一海又考察另外幾家電視臺。這天在結束了于NBC的參觀后,朱一海便坐著司機開的“寶馬”汽車駛離NBC公司的前門,回到華倫道夫酒店。已經勞累了一天的他準備去痛痛快快地洗上一個熱水澡,吃一頓餐廳送來的晚飯。

  坐在車上的他,身子向后仰著,先休息了一會,直到精神稍微恢復了一些,副駕駛位上的秘書才遞給他一份《華爾街日報》。翻看著報紙上的新聞時,突然有一則最新新聞進入了他的眼簾。

  那則新聞是刊登在報紙金融新聞的中間,看起來似乎并不怎么顯眼,甚至很多人都會無視它。但是看到這篇新聞的時候,朱一海看著它,接著又一連讀了幾遍。

  新聞的內容很簡單——據可靠消息宣稱,在華盛頓的倡議下,今年1月1日,包括美、英、法等十八國在巴黎簽署秘密協議,成立了“輸出管制統籌委員會”,其宗旨是限制成員國向以俄國為首的東歐國家出口戰略物資和高技術……

  換了別人;對那則消息就會一笑了之,可朱一海看著這篇新聞的時候,眉頭卻皺成了一團兒,暗自嘀咕道。

  “這肯定會對南洋的出口造成影響吧!”

  他之所以會做出這樣的判斷,是因為南洋同樣也是簽字國,而這意味著很多商品從此以后再也不能對外出口了。

  (本章完)

  請:m.minguoqiren.la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