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437章 體驗生活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回到過去做財閥

  在保時捷父子離開官邸的時候,天色已經暗了下來,從位于山頂的總統官邸向外望去,可以清楚的看到整個長安城——璀璨的燈光將整個城市都變成了一座不夜城。

  紅色、黃色、綠色的霓虹燈在夜晚閃爍著耀眼光亮,五顏六色的光亮在暮色中分外的顯眼,站在窗邊凝視著遠處的城市,李毅安的神情肅穆,默默的抽了口雪茄,在煙霧吐也來的時候,那個念頭又一次于心底閃現。

  “汽車本身并不是汽車,而是一種生活方式,這里將會給人們一種新的生活方式,這才是自己為之努力的根本原因!”

  一開始的時候,李毅安的想法很簡單,無非就是掙點錢,然后痛痛快快的享受人生,但是當掙到錢之后,尤其是掙到了這輩子都花不完的時候,他的境界也發生了轉變。

  就像是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中的那樣,從開始的衣、食、住、行甚至包括性的生理需求,再到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發揮自己的能力自我實現的需要。

  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現在每時每刻,李毅安的財富都在以驚人的速度在增漲,在累積,在這種情況下,他所思考的就是更為長遠的未來的。

  這個更長遠,就是南洋的未來。

  未來的南洋的應該是什么模樣呢?

  平安大道?

  每個人都有理想或者說夢想。

  其實,這也正是李毅安為之努力的。還好現在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推進著,盡管還沒有成功,但至少顯現出了些許雛形。

  理想的狀態就是一個經濟發達、社會繁榮的發達國家。

  盡管在表面上,李毅安生活在一個“社達”氛圍濃厚的環境之中,但是骨子里他還是一個理想主義者。

  如果是三年前,當這個震撼性的新聞在南洋傳出時,必定會引起南洋各地的震驚,但是現在,似乎并沒有引起多少轟動。人們頂多也就只是談論一下發生的唐山的劇變而已。只有一些嗅覺比較敏銳的人,才能意識到唐山的這場劇變會對南洋的影響。

  當然不是,作為長安的主干道,那里或許是最繁華的,但絕對不是最熱鬧的,任何一座港口城市,最熱鬧的永遠都是港口,無它人多。這里不僅有數量眾多的碼頭工人,在碼頭附近的還有種式小食攤,慢慢也就形成了一條條充斥著各地美食的小食街。

  這個夢想是什么呢?

  其實,再簡單不過,無非就是讓所有人都能夠幸福的生活在這片藍天下。

  注視著窗外這座繁華的都市,長安并不是南洋的全部,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長安是所有南洋人的長安。

  長安什么地方最熱鬧?

  在過去的幾年中,李毅安一直在一點點的努力著。一點點的嘗試著,創造著一切。

  從窗邊走到辦公桌邊,他看了一眼桌上的報告——幾個小時前,剛剛到的報告。報告的內容很簡單,嘴唇輕語。

  這里絕對不會成為少數人的羅馬,所以南洋才會推行“公屋”制度,每一個來到這里的人都可以申請公屋,只要條件符合,就可以入住。在這里不會出現源源不斷的騾馬們用汗水去供養那些羅馬人。

  “過江了,這可是百萬雄師……”

  面對這樣的現實,騾馬能做的就是加倍的努力,其實再多的努力,也就是人家的地板而已。

  他們共同生在一片藍天下,但是有的人生下就是羅馬,有的就是騾馬。

  就像那位生在羅馬的同學一樣,在人家環游世界的時候,作為騾馬的他,只能努力打拼,在付出汗水與辛苦之后,只能于無人的夜晚用羨慕的眼神注視著別人的朋友圈。

  也正因為有了這樣的遭遇,李毅安才會有了一些看起來不太實際的夢想。

  作為一個生于不在線城市的青年,李毅安永遠記得,當他來到那座繁華如發達國家的魔幻之城打拼時所遭遇的一切,高高在上的土著以及歧視鏈的最底端的自己。

  這些云集著各地美食的街巷,不僅吸引著附近的居民,就連區外的人們也會到這里品嘗美食。

  “在港口裝卸過程中,需要大量的工人,就拿長安港來說,四個港區,僅僅只是碼頭工人,就有兩萬多人,這兩萬多人居住在面積不大港區附近,別看他們大都是單身,可是圍繞著他們生活的卻有足足10萬人……”

  狹窄的街巷間,攤主們的吆喝聲此起彼伏,林家超一邊走,一邊和朋友說道。

  “碼頭這邊收入更豐厚,兩三萬碼頭工人們的衣食住行,總是需要花錢的,有了需求自然而然的也就有了市集,有了依附于他們的各行各業。”

  林家仁他們就這樣邊走邊說,就這樣,他們兩人終于來到了街巷的盡頭,車輛往來不斷的公路對面是一排排的倉庫和高聳的圍墻,向著遠處眺望,可以看到高聳的吊車以及一艘艘貨輪,往來不斷的車輛將貨物運出或是運入碼頭。

  盡管在這里看不到多少碼頭工人,可是從那些正在運轉的吊車等工具上,可以看得出來,碼頭上是非常繁忙的,工人們正在那里裝卸著貨物。

  看了一下手表,林家超找了路邊的一個小餐館坐了下來,

  “中午就在這里吧。”

  “就這?”

  林家仁詫異的看了眼路邊小店……這就是家面館而已。

  “對,中午禁酒,簡單的吃碗面就行,等到晚上下班后,你我兄弟再好好的聚一下。”

  林家仁倒也沒有堅持,中午不得飲酒,這是南陽官場的規矩。

  “哎,你都這么說了,我還能怎么說?不過到了晚上你可千萬別和我客氣。”

  “都是自家兄弟,我和你客氣個什么。”

  林家超笑著說道。

  隨后兩人坐下來后,隨便點了一份牛肉面,在等面上桌時,林家仁則說道。

  “家超,接到你的電話時,可把我高興壞了,咱們兩家雖然遠了一點,可還沒出五伏呢,說起來,那也是堂兄弟。在南洋,咱們家也就你和兩人。”

  對于這位本家兄弟,林家仁自然顯得格外的親近,不是因為他在總統官邸秘書處任職,而是因為他是本家,越是在南洋,越覺得親情可貴,因為沒有親戚。

  “堂哥,所以我這才來找你了不是。”

  林家超笑道。

  “怎么?家超這邊有事?”

  林家仁有些迷惑,他只是港務處的一名小職員而已,而家超……可是總統官邸的高官,先前到港務處的時候,知道其身份后,處長都親自出來迎接了。

  “談不上什么事,就是出來做個調查。”

  林家超說話時。

  “調查?什么調查?”

  “就是港務,對了,堂哥,你知道今年長安的港口吞吐量達到多少嗎?”

  “應該會突破1200萬噸吧!”

  林家仁想了想說道。

  “從一月起,對外貿易大興進出口量增加的非常快。1200萬噸,肯定沒有問題。”

  “這是保守的估計,根據通商產業部的推算,今年僅僅只是對美出口就將會增加800,對其它國家的進出口,增加的也很快。”

  “這倒也是,現在咱們南洋的產業興隆,我聽永寧港的同僚說,那里都突破200萬噸了,何況是咱們長安。”

  堂兄的話,讓林家超點頭說道。

  “所以,現在問題也就來了。”

  “什么?什么問題?”

  林家超不解道。

  恰在這時,碼頭那邊響起了一陣電鈴聲,很快在碼頭大門敞開時,數以千計的工人涌出了碼頭。

  在工人們涌出碼頭的時候,林家超突然說到。

  “堂哥,伱能不能介紹我到碼頭上干幾天?”

  什么?

  林家仁用驚訝的眼神看著自己的這位堂弟,他在說什么?

  去碼頭干活兒?

  自己沒聽錯吧!

  “你說,是去碼頭干活?”

  林家超點了點頭說到。

  “沒錯,就是去碼頭,到那里體驗一下生活嘛。”……

  (本章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