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謀主楊俊 許都,田豫、劉惠陸續率兵抵達的同時,一些避難荊州的汝穎士人也陸續北上。
為了壯大朝廷聲望,此前征辟的鄭玄在酷暑時節應征,乘公車死于半路。
同時期下達征辟令的還有汝南袁忠,因避居交州,消息得到的最遲。
應征北上途徑荊州南陽時,年老體衰,受風寒而死。
然而各地士人懷著天下即將安定的美好期望,紛紛向許都而來。
呂布的大將軍幕府也進一步充實,除了荀彧這個幕府長史外,呂布以河內人楊俊領西曹,將選拔幕府掾屬、府吏的大權交給了楊俊這個堅決反曹的名士。
楊俊是陳留名士邊讓的門生,就河內與陳留的距離,這雖屬不同的州,但文化上更近一些。
有楊俊把關,自然會嚴防汝穎士人的滲透,就連南陽人也在打擊范圍內。
比起汝穎、南陽這兩個強勢的傳統地域集團,楊俊更傾向于扶持荊南士人。
因此楊俊力薦之下,呂布征辟長沙桓階為西曹掾,同時征零陵劉巴為大將軍幕府主簿。
劉巴父親劉祥是討董初期的江夏郡守、蕩寇將軍,是孫堅的堅定支持者。
孫堅殺刺史王睿、南陽郡守張咨后,一路兼并而來的荊州兵有不穩跡象。
想借汝南袁氏威望來穩定內部,荊州兵內部未能整合,一團糟的情況下袁術也想借雞生蛋,企圖搶奪荊州兵。
大軍又云集宛口,軍糧壓力很大。
這個時候董卓以劉表為荊州刺史,劉表到任后誘殺宗賊五十余家,瓦解了孫堅在荊南、江夏的根基,直接敗壞了荊州軍的凝聚力,反手又表袁術為南陽郡守。
袁術入據南陽,龐大的軍糧壓力就壓在南陽大姓頭上。
最終的結果就是與受誅宗賊關系錯綜復雜的荊州兵潰散許多,袁術也跟南陽人鬧翻。
這個過程中,劉巴之父劉祥彈壓南陽亂兵時被殺。
謀劃、弄死劉祥的,自然是南陽大姓。
當時劉巴在襄陽讀書,劉表很不喜歡劉巴,就派劉祥舊吏引誘劉巴出逃,想籍此處死劉巴。
劉巴不為所動,后返回本郡,孝期結束后,十八歲時被零陵郡舉為戶曹史、主計、主簿。
至于現在二十一歲的劉巴是否樂意應征,楊俊也拿不定主意。
但劉巴想來的話,自然能突破劉表的封鎖,就憑劉巴家族的人脈,從江夏黃祖地盤內低調一些,自能往來自如。
同時,楊俊規劃下,呂布又征陳瑀為幕府東曹掾,勒令陳瑀率所部廣陵兵入衛天子。
將合作的態度展示給陳瑀,如果陳瑀敢來,就等于交惡袁術。
到現在為止,呂布還對袁術許諾給他的二十萬石糧食念念不忘。
自孫策核心勢力從江東撤離后,隨著朝廷征會稽郡守王朗入朝,江東陷入空虛,一些孫策舊部也主動迎奉揚州牧劉繇,劉繇勢力卷土重來。
孫策舊部也是沒辦法,不迎奉劉繇,就要被袁術清洗。
這個冬季,袁術調頭向南企圖徹底剿滅劉繇,并抓住孫策軍中將校的家眷,以此瓦解孫策本部。
所以現在的袁術,根本沒興趣與呂布交戰,也不想交戰。
因此廣陵郡內二陳相爭,主動征辟陳瑀,也能讓陳瑀、陳登這對叔侄能體面結束爭斗。
廣陵趨于統一,陳登也就有力量抵抗袁術的侵蝕。
在楊俊的規劃下,呂布同時對劉表、袁術組織起了進攻計劃。
如果單獨對劉表構建進攻計劃,那劉表別無選擇,只能對抗到底。
現在這樣張弓在劉表、袁術之間來回比劃,能很好進行威懾,也不至于讓劉表一條路走到黑。
比起陳宮攻伐曹操、荀彧居中自守、婁圭攻伐劉表的單一戰略規劃,楊俊則相對全面,將袁術也拉了進來。
做好全面的鋪墊,到時候擇機而動即可。
至于劉表、曹操、袁術三方結盟來攻,這種事情概率太小了。
楊俊的操作,讓呂布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因為楊俊根本不在乎下一步是屯守不動,又或者是進攻誰;楊俊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挑容易攻打的下手。
其實這也是荀彧的策略,荀彧的策略就是坐擁朝廷居中觀望,以政治手段瓦解、掏空劉表或者袁術。
當對方內外交困時,就下手。
代表朝廷征伐一方時,就沒必要拘泥一城一地的得失,可以直撲敵方大本營。
一戰消滅對方主力、首腦,對方勢力自會瓦解,可以一舉吸納。
這是朝廷體制的最大優勢,不存在接收的阻塞。
而荀彧與楊俊區別也很明顯,荀彧沒有順著呂布的心思進行戰略美化,也不屑于詳細講述固守戰略的后續變化。
固守只是手段,守著,就是為了等對方露出致命要害。
荀彧眼中,呂布應該能想明白這些,也就不屑于詳細溝通,說到底是不想低姿態解釋這一切。
可呂布眼中,荀彧的策略就是守,缺少變化,有坐等對方崩解、老死的那種被動、枯燥感。
楊俊就不同,明確告訴呂布接下來就是要進攻,曹操、劉表、袁術都是進攻的目標。
現在的勒軍不動,只是在整頓軍隊,優化戰力;為的就是隨后迅猛出動,一擊斃命。
對比荀彧、楊俊二人后,呂布自然更信任楊俊。
就連陳宮也比不上楊俊,陳宮只想著復仇,這是呂布很難理解的事情。
呂布也記仇,卻無法理解陳宮的這種偏頗、執拗。
這個冬季,趙基沉迷于晉陽城的規劃、建設;而呂布也是大刀闊斧整備軍隊,他不缺京營禁軍、邊郡骨干軍吏,整編、訓練軍隊是他最擅長的事情。
為了持續從劉表那里敲詐糧食,被他淘汰的軍隊編為屯軍,一路向南陽安置,充當糧食轉運的運力,運輸過程中這些人也能吃飽肚子。
整整塞了五萬人過去,又給張楊補充了軍隊,余下的就安置在汝南、潁川、滎陽各處利于灌溉、耕種的地區,也是編為屯軍。
同時又派魏越、魏續等人率領俘虜的曹軍,對汝南、潁川、滎陽各處軍屯據點附近的陵墓進行盜挖。
屯軍遷徙駐扎需要進行土木作業,能掩護并協助盜墓;盜墓獲取的財富又能遣使荊南購糧。
很快就與江夏郡守黃祖搭上線,黃祖非常樂于助人,想要當購糧、轉運的二道販子。
黃祖要掙錢,劉表又能有什么辦法?
就這樣,劉表以官運的方式調集糧食,黃祖拿錢購糧當個快樂的二道販子。
荊南方面也被朝廷調動起來,郡縣配合劉表調糧、獻糧;大姓、豪強則通過黃祖的影響力向北方販糧。
反正又不需要他們種糧食,糧食短缺也不會餓到他們。
再說了,荊南這個地方,那么多年了,很多人對饑餓缺乏直觀的了解!
對荊南人來說,最可怕的災難就兩種,一種是瘟疫,一種是戰爭。
饑餓與寒冷,從來都不是他們需要顧慮、擔憂的災難。
至于劉表,也樂于看到黃祖掙這份辛苦錢。
就連黃祖也清楚,別讓呂布以及中原這批虎狼之兵餓著,那他們才不會成群結隊撲向荊州。
喂飽呂布,才是荊州目前唯一的任務。
何況呂布現在還主動用錢來買,荊州各處的怨氣也小一些。
現在不過是用糧食換一些錢;真當呂布餓了,帶著中原十余萬、數十萬饑餓軍民自南陽殺來時,又能得到三輔災民十余萬戶。
這么龐大的力量,就算最后擊退呂布,也會將荊州打爛。
所以真的不值得與呂布翻臉,努力喂飽呂布即可,這對荊州上下來說是最優解。
除非荊州再出一個孫堅那樣的猛人,能將大部分人團結起來,否則與北方相爭,普遍缺乏信心。
而劉表,即便能弄死孫堅,但很難再弄死呂布。
呂布不可怕,可怕的是呂布組織起來的數十萬規模的饑民大軍。
這個冬季,中原這里再無大動作。
就剩下河北燕趙之地,公孫瓚一反常態沒有與袁紹再次決戰的意思,而是分兵進圍南皮,企圖奪取勃海。
自率重新聯合起來的幽州漢胡武裝五萬余步騎,與袁紹相持于安平國的信都。
冀州對公孫瓚來說,當他集合足夠的兵力時,許多縣城沒必要攻掠。
河間十縣本就沼澤爛地太多,雙方對攻這么多年,已經算是打爛了。
袁紹在河間也沒多少守軍,冬季沼澤爛地結冰,大軍暢通無阻,公孫瓚穿過河間,直抵信都,將袁紹大軍堵在西邊的巨鹿。
公孫瓚的偏師,則向東進圍勃海。
大將鞠義死了,袁紹又受挫于趙基,又怎么敢主動進攻公孫瓚。
于是,河北爭奪戰又進入搖人階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