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294章 拒絕投降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虎賁郎

第294章拒絕投降  原曹操中軍營壘,趙基返回后登上營中瞭望高臺。

  曹軍潰敗時焚燒部分軍營,因此這座高臺也焚燒了底部,原木表面碳化。

  趙基登上高臺,坐在矮凳上,觀察遠近打掃戰場的人員。

  小到箭矢,再到頭盔之類的盔甲部件,就連曹軍的旗幟也會搜集起來。

  有俘虜在,因此戰場打掃的比較詳細。

  否則按著漢軍打仗的習慣,被弓弩射死的人,基本上沒人會拔這些箭矢。

  搜集來的箭矢已開始集中起來,由老兵在火堆前分類,對需要校準的箭矢當場進行校準,其他箭矢則根據損傷不同進行分類。

  能修復就修復,不能修復還有消耗價值的,也會打捆儲放。

  “侍中,審問軍情在此。”

  韓述登上高臺,遞來一卷粗帛地圖和一盤竹簡,趙基接過粗帛地圖攤開:“督守襄邑的是郭嘉?”

  “是,是曹操新征辟的軍師謀主,乃潁川陽翟人,系公卿冠族。”

  韓述憑借記憶回答,又說:“聽說是荀彧舉薦,今曹操大敗歸于濟北,荀彧又依附朝廷,郭嘉或許會舉城依附朝廷。”

  “現在只有我能代表朝廷。”

  趙基開口糾正,繼續觀察地圖,見沒有其他新奇之處,就說:“從俘虜軍吏中選幾個人,充當信使,去給郭嘉送信。他若舉城降我,我就饒過他。”

  韓述聞言:“侍中,這恐怕不會見效。”

  “我知道,我反正給過他機會了,他不肯追隨,以后殺他的話,我想也沒人會求情。”

  趙基將地圖卷起來:“你去傳令,看誰順眼,就當是放生。”

  “喏。”

  韓述拱手,要下木樓梯時就問:“侍中,營中可要戒備?”

  “沒必要,呂布太貪了,他舍不得與我交惡。”

  趙基扭頭去看汴水附近:“對他來說退一步海闊天空,沒幾個人能忍住。”

  真要翻臉,當時就翻臉了。

  盟友之間,相互試探底線,偶爾搞點摩擦以展示自己的獨立性,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哪有什么從一開始就能相敬如賓的事情?

  夫妻、親友、兄弟之間尚且做不到,不能太過為難盟友。

  盟友只是利益伙伴,利益足夠大的話,呂布受點委屈也是樂意的。

  想到呂布的忍耐,趙基忍不住咧嘴一笑。

  跟公卿去比拼算計,十個自己,十個呂布迭在一起,都算不過公卿。

  呂布想要得到的更多,就會在公卿算計下一步步失去的更多,直到被公卿掏空五臟六腑。

  與公卿打交道又不想吃虧的辦法就一個,那就是找各種機會打斷他們的狗腿!

  并針對性、有梯次的開展舊日公卿報廢計劃。

  死了的公卿,縱然能算計一些,就是讓他們算計成功,自己也虧不了多少。

  呂布的未來,趙基是持悲觀的態度。

  還有孫策,可能很快就被徐州士人玩的精神分裂、認知錯亂。

  這幫家伙,根本看不上呂布、孫策與自己,大概率也看不上劉備、公孫瓚。

  趙基吹風散心之際,張楊仿佛太白金星一樣,登上高臺來見他。

  見趙基不反對,張楊坐在趙基下首,就問:“侍中消氣否?”

  “射侯成一箭,我爽快了許多。”

  趙基解開水囊自己飲一口,抬手拋給張楊:“我與蒙侯交惡,張將軍急什么?一頭汗水,大可不必。”

  張楊接住水囊,露出笑容:“讓侍中見笑了,與蒙侯聯合,張某才能做一番事業。今兩家合則兩利,實不該如此。其實蒙侯并不知情,非他授意。”

  “我也是如此猜測,若是他授意,來的就不是張將軍,而是高順與陷陣營。”

  趙基長嘆一口氣:“正所謂知微見著,軍資馬匹只是小事,小事都如此急躁兇橫,遇到大事,又豈會尊重我軍的意見?所以兩家盟約如舊即可,我返回并州,他經略中原。”

  張楊淺飲一口水囊,反而另問:“那張某所保之媒?”

  “此前盟約如此,如今踐行即可,不然你讓他吐出我的人和馬。”

  趙基語氣淡漠,不忘調笑:“他寧可要這些馬,也不會留下自己女兒。婚媒如舊,張將軍保媒之情,我也不會忘記。”

  張楊釋然,他就擔心趙基意氣用事,帶著軍隊立刻就走。

  只要趙基有序撤離,這段時間里,呂布就能做很多事情。

  至于追擊曹操一事,張楊也知道已不可能了。

  呂布麾下也就高順、張遼可以獨當一面,他也可以去追……可獨當一面是一回事,能不能打的曹操雞飛狗跳則是另一回事。

  派兵過去,如果打不動曹操,那反而會助長曹操對抗的勇氣,讓周圍中立的豪帥更加中立。

  也就趙基,過去的戰績十分可靠,若是游說趙基追擊曹操,那大概率能將曹操攆到黃河北岸。

  就現在這種氣氛,哪怕天子下達詔書,趙基也不可能奉詔討賊。

  戰場之南,曹軍大營屯糧地的襄邑。

  樂進千余人突圍至此,郭嘉接納后閉門死守,他不認為呂布或趙基會分兵圍困襄邑。

  不僅襄邑,主要屯糧地的陳留縣城也是安全的,趙基、呂布短期內都不具備攻堅的能力。

  因此郭嘉一點都不怕,如果是呂布或趙基單獨一人大破曹操,那他還擔憂一些。

  可這一戰是呂布、趙基聯軍摧破曹軍大營,在輿論上來說有一種‘理所應當’的感覺,而非曹操不行了。

  只要曹操在輿論形象上還是那種‘曹操很行’的樣子,那很多外圍附屬勢力就不敢輕易背離,整體勢力不會快速瓦解。

  所以就眼前這點情況,在郭嘉看來不算什么大事。

  再危急,能急得過當年兗州全境皆反,就留下三座城?

  再說了,袁紹騰出手,肯定會繼續援助曹操。

  一個統一的中原,尤其是朝廷治下的中原,這對袁紹非常的不利。

  所以扶植曹操攪亂中原,遏制朝廷壯大,是袁紹這里的根本策略,關系著袁紹一方的生存。

  這個策略優先度,甚至比攻滅公孫瓚還要高。

  一個統一服從于朝廷的中原,會時時刻刻瓦解、侵蝕河北袁氏的根基,河北的吏民會本能的向往朝廷,會成為袁氏統治的不安穩因素。

  袁紹就是攻滅公孫瓚,也很難壓制內部這種思慕朝廷的思潮。

  唯有持續攪動中原,不讓朝廷有中興之勢,袁紹才有繼續壯大的機會。

  否則上黨、常山之戰,就是未來朝廷攻滅河北袁氏的戰爭預演。

  正是被趙基攜帶天子親征欺負過,袁紹很清楚其中的輕重緩急……關鍵時刻,與公孫瓚和解,也不是不可以。

  畢竟生存才是第一位的,有了穩定的生存環境,才能去談發展。

  還有呂布,郭嘉不認為呂布能成事。

  當年奪兗州時遭遇大旱、歉收天災,曹操能抗住壓力沒有退回河北,反倒是呂布退兵……這就說明呂布不夠兇狠,拼不過曹操。

  至于橫跨出世的趙基,郭嘉不甚了解,只能等趙基從中原退兵后,再詳細調查、分析趙基。

  比起不好琢磨的趙基,郭嘉更感興趣的是孫策。

  雖然郭嘉被困在襄邑,可困住的只是他的身體,他必須從全局考慮,為曹操做策劃。

  如果將孫策拉攏過來,那么汴水兵敗的惡劣影響就能壓制到最低。

  撐過汴水兵敗的影響期,那很多事情就很好處理了。

  就這三年的干旱、蝗災,這個冬天誰都打不動,都得餓肚子。

  中原這里成規模的戰爭再次爆發,怎么也要到明年秋收后。

  只能是秋收,夏收那點糧食根本不夠用。

  倒是南陽、青州、徐州這里還有爆發新一輪戰爭的潛力,畢竟這些地方還有一定的儲糧。

  就是不知道袁術會怎么選,才經歷過孫策叛亂,袁術這里需要時間整頓內部,大概這個冬天會持保守態度。

  就這樣,思索全局的郭嘉,根本不怕趙基或呂布出兵包圍襄邑。

  至于趙基派來的勸降使者,郭嘉又怎么會理睬?

  (本章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