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緊急戰況催促下,曹操再次登上中軍高臺。
這次他已經換了一身尋常軍吏鐵札甲,只是這身鎧甲穿在他身上顯得突兀。
此前穿戴鎏金鎧甲時,他雖身形矮壯,但也氣勢非凡。
如今穿戴樸素鐵札甲,活脫脫一個臃腫矮瓜,很是顯目。
畢竟中低層軍吏普遍身形壯碩,行走迅捷;哪怕同樣身高不滿七尺的樂進,也是走路帶風,混在軍吏中也不違和。
曹操登臺,恰好看到趙基強突于禁陣后,而‘呂布’引領突騎也將文稷戰旗淹沒。
曹仁渡河的士兵爭先恐后跳入汴水,浮橋還未搭好,蘆葦筏子往來轉運,更是混亂一片。
而上游燃燒的火筏順流而下,燃燒的煙塵飄向天空。
撤到中軍大營的史渙來不及治傷,只是切斷肩上箭矢,也爬到高臺上:“明公,形勢危急,還請焚燒營中籍冊。”
軍書籍冊要燒,積攢的書信也要燒,各種文字資料必須銷毀。
曹操扭頭又看東邊,那里還有一個呂布戰旗,步騎兩千余人持續觀戰,并未參與戰斗。
就與他的中軍一樣,并未參戰。
呂布是為了給他致命一擊,而他也是。
可偏偏趙基沒有這種想法,帶著寶貴的騎士往來沖馳。
轉身再看東南角,朱靈還在堅守,與陳國兵對射,雙方還有心情分出散兵搜集箭矢。
轉了半圈又看西南東平兵營地,張楊分兵三面,亂箭射擊,寨內守軍缺乏有效掩護,十分狼狽。
許褚退回營地正在治傷,許褚之弟引著千余人又出營地,走甬道戰壕去支援東平兵,也陷入這種惡劣的防守環境下。
而張郃所領河北兵進據騎營,部分弓弩手通過甬道靠近中軍大營,朝著大營吊射箭矢,或以強弩狙殺。
中軍大營內,典韋全副武裝,正來回踱步。
曹操展目向北,見近處的王朗營地士卒慌亂,很多人已經開始丟棄鎧甲,生怕逃跑時成為累贅。
目光又去看西南邊,見整個上午、中午懈怠作戰的眭固、楊丑也開始奮戰,東平兵營壘隨時都有破損的可能。
長嘆一口氣:“傳告各營,援軍將至!”
“喏!”
史渙應下,這一戰如果提前接應曹仁渡河,或者讓曹仁半夜渡河,也不會窘迫到這個地步。
開戰之初,誰能想到趙基攻勢這么猛烈?
單憑韓猛、張郃兩兩支河北兵就攻陷了路招、劉岱二營?
至于騎營,這幾乎是主動讓出去的。
東部戰線,高順一戰攻陷樂進營地,這其實也在曹操預料之中。
本想著讓許褚反沖一陣,將疲倦的高順麾下陷陣兵重創。
沒想到趙基那里攻勢太猛,許褚只能去接應騎營潰退出來的士兵,卻意外遭受了步騎夾攻,本人還被射傷。
損失這么大,許褚本人會怎么想?
就現在這種戰況,短期內很難返回豫州,甚至只能蜷縮兗州東部。
許褚的家業、部曲家眷可都在潁川,控于朝廷麾下。
許褚就是帶人跟自己突圍,誰能保證許褚所部的忠誠?
形勢頹敗之下,曹操先是懷疑路招陳留兵的立場有問題,現在又開始懷疑許褚,就連朱靈也被他猜疑。
朱靈全家已被殺死,出身河北的朱靈,絕不可能輕易再回到袁紹麾下。
只要自己半從屬于袁紹,以袁紹的性格,肯定要拿朱靈開刀!
不僅僅是袁紹的性格使然,換自己來,也要殺朱靈,以警告其他將軍、校尉。
所以兵敗之際,朱靈要么投靠呂布,要么通過張郃、韓猛搭線,轉投趙基。
至于呂昭東平兵,現在元氣大傷,鏖戰大半日,又怎么可能全身而退?
壯士斷腕之際,曹操思緒百轉,已經有了精準切割的方案。
很多人就是危難之際還想著多保存一些,結果什么都保不住。
曹操全軍覆沒的經歷比較豐富,遭遇類似的困境后,能快速下定決心。
又仔細觀察一圈戰場各處,便毫無留戀,快步下臺階。
現在的確不是突圍的好時機,可若拖延到天黑,趙基、呂布必然將中軍層層圍困。
到那個時候,朱靈、許褚大概率會反戈。
曹操掛上鮮紅披風,登上騎乘絕影,拔劍朝北對周圍軍吏說:“隨我接應子孝渡河!”
“喏!”
典韋當即領著虎士為前驅,穿過王朗營區時,王朗來到壁壘處觀望,曹操只是對他點頭,并無其他言語。
沒有其他軍令,王朗只能堅守本營不動。
可潰退到他營中的路招卻生出其他想法,一臉哀容看著曹操中軍在營外通過。
作為一個陳留人,路招的壓力是很大的。
如果曹操還能維持威勢,路招個人感情上還能接受,家族也不會受到鄉黨的打壓、凌虐。
可若是曹操敗退,形勢大喪。
那么陳留士人報復之下,路招家族為了自保,大概率要跟路招做切割。
到了那一步,路招心里就很難想通。
與其到時候進退兩難,還不如另外選一條路。
作為一個不是很優秀的將軍,路招多余的技能點就點在了一些奇怪的技能上。
曹操中軍營寨,退回這里的樂進胸前鎧甲被拆掉,已倉促包扎傷口。
他坐在擔架上巡視營地,見曹操的親隨書吏已開始搬運各種軍書文字檔案,就知道曹操計劃撤離。
看在眼里,樂進面無表情。
經歷臧洪一事后,樂進部曲也受到干擾,他在東郡的名聲也不是很好。
如果東武城民眾跟著臧洪一起覆滅,那他的名聲還有挽救的余地。
可這些人活了下來,這些人的人脈擴散下,以后注定他是不可能衣錦還鄉了。
除非那些人死絕,沒有散播這些惡劣舊事,也就不會有人詆毀他的名聲。
事到如今,已不需要懊悔。
跟著曹操,曹操肯用他,這就是他的幸運。
如同這樣身高不滿七尺的人,正常的郡縣長吏根本不會多看他一眼。
也就是曹操,不嫌棄他,給了他出仕的機會,讓他可以施展抱負,可以回鄉募兵,參與到這場亂世中。
沒有曹操,就是其他人來東郡募兵……大概率也會過濾掉樂進。
這種知遇之恩,唯有以死相報。
樂進神態平靜,坐著擔架巡視營地,營內秩序開始恢復。
畢竟中軍營壘板筑的十分牢固,根本不是敵軍能輕易損壞的。
曹操主力出中軍營壘北上參戰,消息很快通過各營觀察臺散播。
東南營地,朱靈看著營中損失不大的鄉黨軍吏,這些人也都平靜坐在大帳內。
陳國兵只是對射,以至于營內守兵壓力很小。
彼此沉默片刻,見沒人開口提議,朱靈就說:“蒙侯、平陽侯皆當世英雄,受天子器重。我本以為曹操乃世之英杰,不曾想其兩番侵入徐州大肆屠戮無辜士民,可謂殘暴不仁;又害死其父,是為不孝。奈何此人兇暴,我這才委屈存身于其麾下,否則我等必然見害。”
“天子詔命平陽趙侯、呂蒙侯征討曹操,曹操興兵抗拒,是為不忠。今撤兵向北,又誆騙我等說是援兵將至,可謂不義。如此不仁不孝,不忠不義之輩,宜舉兵聲討,豈可與之同流?”
“諸君,以為然否?”
“就該這樣!”
立刻就有人瞪目開口,怒不可遏義憤填膺:“若不是他強索,我等又豈會長留河南,與家眷分隔兩地!”
“是啊,曹操絕非明主,不值得我等效死。”
帳內十幾名軍吏紛紛開口表態,朱靈神情凝重:“既如此,還請督促吏士堅守本營。若是營壘被破,吏士離散,我等生死在人一念之間,絕無周旋余地。”
“喏!”
眾人高聲應答,士氣明顯上漲。
為曹操死戰,心里實在是不痛快。
可若是為了有條件、談判投降而死戰,這是為了自己存亡而戰,自然是另一種士氣狀態!
當即朱靈降下曹字戰旗。
他西北角許褚營地內見狀,緊接著降下曹字戰旗。
還在抵抗的大營西南角東平兵營地內也漸漸停止抵抗,但東平兵與所屬青州兵生怕遭受河內兵報復,跟著許褚部曲撤離,讓出營地。
形勢陡轉,使得正南方向的一座營地前后沒有接戰,此刻卻被四面合圍。
此刻北面是許褚,東面是朱靈,西面是張楊,南邊是張郃舊營。
這支營兵也很果斷,降下曹字戰旗,等待談判。
形勢陡轉,曹操大營分為三圈,中間是中軍大寨;然后是中層東南西北四座營地,在外是九宮格一樣的外圍八座營地。
至此丟失西面、南面五座營地,東外營被高順擊破,文稷騎兵所在的西營算是主動丟棄,南營許褚隨同中立。
目前只剩下中軍、東營、北營、北外營、東北營五座!
(本章完)
請: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