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近曹軍營壘五十步左右,趙基很快壓制對面三座箭塔。
一壺箭還沒射盡,遲遲不見曹軍露頭、反擊。
他也只能扯了扯繩索,繩索另一頭綁在一名盾兵手腕。
感受到信息,盾兵立刻吹響銅哨。
哨聲尖銳,立刻有曹軍弓弩手朝哨聲處盲射、覆蓋射擊。
趙基乘機發射兩箭,隱約只聽到一個弓手從箭塔掉落時發出慘叫,另一箭則悄無聲息,可能沒有射中。
他做好射擊準備,又拉扯另一條繩索,這邊的盾兵也吹響銅哨。
結果只有寥寥無幾的弩矢射來,隱約有弩矢射中物體的碰撞聲。
因土地濕潤的原因,大半弓弩箭矢釘在地上時不會發出聲響。
見曹軍不再反擊,趙基無奈,只能一起拉扯兩條繩索,傳遞撤退的短促信號。
銅哨聲響后,左右展開潛伏的三十幾名神射手與掩護他們的盾兵一起后撤,遁入黑夜中。
脫離曹軍射擊距離后,才點燃火把,等待騎士牽馬靠近。
趙云翻身上馬,忍不住問:“侍中,為何今日才襲擾曹軍?”
“此前我不想做無謂的殺戮,想請天子親征陳留,一舉摧破曹軍。不曾想舊日公卿鼠目寸光,被潁川糧秣引誘,竟敢蠱惑天子往潁川去了。”
趙基實話實說,感情真摯長嘆一聲:“既然無法仰仗天子之威摧破賊軍,只好用我等匹夫之勇。”
趙云點著頭,想說什么,又覺得這種場合不合適。
返回軍營,趙云與趙基一起吃宵夜時,才問:“侍中明日若再去襲擾曹軍,以仆之見,曹軍必然設伏。”
“設伏?”
趙基略思索:“以子龍之見,伏兵能有幾種?”
“卑將擅用騎士,若卑將是此營守將,留二百精騎,待侍中與射聲士抵近后,二百精騎忽然殺出,一左一右包抄而來,往來沖馳踐踏。射聲士血肉之軀,如何能擋?期間再以輕兵掃蕩,射聲士危矣。”
趙云以己度人,又說:“明日白晝,仔細偵查營外地勢,劃分射界。積蓄五百引強士,侍中若敢抵近侵擾,引強士齊射,箭雨之下,想來也能重創侍中。”
稍稍沉默,趙云又說:“卑將聽聞曹軍擅長掘土……”
他嚴肅說著,不想趙基呵呵發笑,趙云緊繃面皮還是忍住了。
等趙基笑罷,趙云干咳兩聲:“曹軍自營中向外掘土,暗藏銳士。侍中若是侵擾抵近,這些銳士突然殺出,也能令侍中措手不及。”
“挖墳就挖墳,說什么掘土。”
趙基笑了笑,端起蜂蜜水飲一口:“明日徐公明守營,我與子龍、張俊義一起上前挑戰,我看曹操敢不敢應戰。”
“侍中是要斗將還是斗兵?”
趙云語氣嚴肅,斗將很容易理解,斗兵就是各出一支軍隊,在兩軍陣前廝殺。
參與斗兵的軍隊,非精銳勁旅不可。
一旦潰敗,損傷的是全軍士氣。
“斗將,暫時跟曹操耍一耍。”
趙基抓起水甕晃了晃,里面的蜜水已經喝光了,就說:“河北一戰,未能與顏良、文丑交手,我甚是遺憾。”
趙云輕輕點頭表示認可,不知道是認可斗將,還是認可趙基的言論。
彼此相處快一月時間,趙基、趙云已經相互測試過。
論劍術精妙、巧變,趙基不如趙云;可要論劍勢兇橫迅捷,趙基有壓倒性優勢。
簡單來說,趙云如果與耐力、爆發力相仿的武人比拼劍術,能把對方當傻子玩。
趙基的劍勢爆發迅猛,往往能殺敵于起手之際……絕大多數人第一次與趙基交手,稍稍吃虧就是一擊致命。
所以趙基、趙云之間的劍術演練,都是點到為止,各自演練為主。
趙基是實戰型劍法,出手就死;趙云也是,兩三招內就能殺人。
最讓趙云感到忌憚的是,趙基絕非蓄力爆發,而是劍勢銜接綿密,招招兇厲。
不存在你擋住兇猛第一劍,就能更輕易擋住第二劍。
反正沒有必要的情況下,趙云不想跟趙基對拼劍術。
至于騎術,趙云仿佛生長在馬背上一樣,這是趙基自嘆不如的事情。
想要達到趙云這個境界,除了長時間的騎乘訓練外,就需要天賦。
此外還有射術、長柄器械,射術方面趙云也不差,也是神射。
只是趙基的神射,射擊距離更為遙遠。
而矛槊運用,就跟兩人的劍術一樣,趙云依舊是殺招藏在第二、第三招;凡夫俗子擋不住第一招,精通招式套路的擋不住反套路的第二招,心性不夠穩定的擋不住第三招。
趙基還是以招勢兇厲迅猛為主,再簡單的劈斬、挑刺,只要趙基的速度足夠快,爆發的力量足夠強勁……擋不住這簡單的一招,說再多都是無用。
真論個人斬首數據,趙云這五六年時間里,殺的還不如趙基六個月殺的多。
就斗將這種事情,趙云一點都不擔心。
不是他驕橫自大,而是感覺他與趙基聯手,真的很強。
徐晃也有一番勇力,即便這樣,趙云也有些看不上,反正斗將時,他有信心扎死徐晃。
被趙基邀請的張郃也是一樣,趙云眼中目前能與他斗將的也就那么五六個人。
難免好奇曹操麾下的中原人士,趁此機會斗將一番,也好汲取、豐富自己的招式運用經驗。
以趙云對趙基的了解……當趙基放下弓,拿起斬馬劍的時候,那一定要遠離趙基。
他對明日斗將充滿信心,就問趙基:“侍中怎么突然要與曹軍斗將?”
“我很了解呂蒙侯,他才得了這么多騎士,明日肯定要率騎士出營,到曹操大營外耀武揚威一番。”
趙基說著笑了笑:“他在東面挑戰,我在西面挑戰,我要看看曹操是閉營不戰,還是要與我一戰。”
趙云皺眉,很快就理解了趙基的思路,趙基斷定明日曹操不會閉營避戰,會接受己方的挑戰,不去搭理趾高氣揚、銳氣正盛的呂布。
說到底,曹操沒有在趙基手里吃過大虧。
大概還想著交交手,看能不能占便宜。
不過曹操怎么想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明天有大事情要做。
趙云也不耽誤,作為一個自律的人,吃飽喝足也聊夠了,他可沒興趣纏在趙基身邊沒事找事,當即告退。
趙基安排兩名衛士送趙云回歸本營,隨后又引著五十余騎巡視各營。
當他返回自己營帳時,就見張瓚舉著一份帛書迎上來:“侍中,張繡急遞。”
“怎么是他?”
趙基疑惑,拿起帛書上下閱讀,瞥一眼一臉喜色的張瓚,就說:“這不是什么好事。如果沒有張繡,我軍上下都知道,清澈水池底下藏著一條毒蛇。現在張繡將水攪渾,看不見毒蛇,我反倒不好趁機發難,除此毒蛇。”
張瓚聞言收斂笑容,趙基握著帛書坐回自己的胡床,抬手摘下笠盔,捧著帛書研讀第二遍。
不能否認張繡干的漂亮,但也間接幫三楊強化了對朝廷的控制。
張繡襲奪潁陰,李通奪取許下邸閣,這兩件事組合成拳,一拳砸在荀彧的肝,現在荀彧站都站不直,憑什么跟朝廷討價還價?
夏侯淵、曹洪糧道被斷,整個曹操中南部戰線全面被動。
荀彧這邊只是沒法談更好的條件,但只要融進朝廷,那以后誰能壓制?
而且還打草驚蛇,提前大約三天的時間,想必現在夏侯淵、曹洪已經開始大跨步后撤。
奪不回許下儲糧的邸閣,趁著曹操威信尚在,軍隊內部負面消息還未散播之前,他們肯定要撤離,撤往陳留戰場。
也就說是,自己與呂布這里要加速動手,再拖下去,曹洪、夏侯淵這兩萬多人就能抵近戰場,壯大曹操的兵力。
明日斗將挫敗曹軍銳氣,后日就夾擊曹操大營。
只希望明后兩日不要降雨,這會影響軍事行動。
趙基思索著,扭頭看張瓚:“向陳王寫信,請他調寧陵之兵協助參戰。并向陳王陳述公卿蠱惑天子,險些致使陳留兵敗之罪。陳王乃系大將軍,本就該匡正朝廷,有檢討內外賊臣之責。”
張瓚落座到一旁捉筆潤墨,疑惑:“君侯,陳王會同意?”
“天下間每個人都有退路,唯獨陳王沒有,公卿無能,他們不敢恨我,卻敢恨陳王。”
趙基語氣幽幽:“陳王也清楚,他就是一面鏡子,只要他活著,就讓朝中公卿顏面無光。與我聯手,陳國王室還有延續的一日,否則絕不會有什么好下場。”
“是,卑職明白了。”
張瓚有底氣了,知道該用什么樣的措辭與陳王交涉。
此前擔心陳王會敷衍,既然抓住陳王的命脈,那雙方自然可以深入合作,締結更深厚的友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