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志偉駕車帶著童佳佳來到圣約翰大教堂,將車在指定位置停好后,兩人回到正門口。
從外面看,整個教堂呈灰色,第一層層高足有十米,墻壁上雕梁畫棟,風格繁雜而肅穆,氣勢恢宏龐大。
正面有8個門,左中右3對大門平常是不開的,游客和信徒進出都在兩個最小的門。
孫志偉跟童佳佳也跟著游客一起從小門進去,到了里面卻是另一番景象,燈光照亮后,整個大廳金碧輝煌。
今天不是舉行儀式的日子,所以里面大多數都是游客,孫志偉看到大廳的臺階上有一位值班的牧師,就拉著童佳佳一起走過去。
他過來主要是咨詢受洗儀式的問題,入教必須要經過洗禮儀式。
洗禮儀式主要有三種,分別是①浸洗禮(走進池中);②注水禮(在頭上倒水);③灑水禮。
新教是從天主教分化出來的派別,它簡化了很多教會儀式的步驟,要求簡單一些。
比如,天主教要求要有教父教母,還要有教名,新教沒有。
比如,新教入教大多用注水禮和灑水禮,天主教則認為浸洗禮更加有象征意義。
無論是哪種方式洗禮,洗禮的過程總是伴隨著一陣歡聲笑語。
當新信徒在水中掙扎時,旁邊觀禮的親友們可能會忍不住笑出聲來,畢竟這場“水中游泳”可不是每個人都能輕松應對的。
也確實,浸洗禮有很多不便之處。
比如,在浸洗禮的時候,經常會有教徒因不會游泳而嗆水,洗禮之后,也有出現感冒等事情發生。
在沒有抗生素的年代,感冒可不是小事,新教對此的簡化革新是有其歷史意義的。
孫志偉帶著童佳佳來到值班牧師面前,行禮后,他就開始詢問成人洗禮儀式的要求。
一般來說參加洗禮的都是剛出生的嬰兒,大人洗禮是比較少的,多見在其他教派轉信的時候發生。
孫志偉的情況比較特殊,他的資料里面是父母早亡,他本人并不知道自己小時候有沒有受過洗禮,也不知道父母的教派。
一時間,值班牧師歐文·麥考伊也不能決定,只能向上匯報給教堂的座堂主任牧師,由主任牧師決定。
倒是童佳佳比較簡單,她以前不是教徒,屬于新教徒入會。
教徒入會不僅要經過洗禮儀式,教會還要頒發《受洗證書》,用來證明信徒身份。
《受洗證書》的用途可不少。
一是當證件:上面記錄姓名、日期、地點及主持人,就跟畢業證似的。
二是當門票:參與婚禮、圣餐或任職時的可以當門票用,困難的時候完全可以白吃一頓。
三是做紀念:它常作為家庭紀念,嬰兒成年后也能知道過去的事情。
不過在受洗儀式之前還有一些要求,成人需參加教理課程并通過信仰考核;嬰兒受洗則需父母或監護人提出申請。
所謂的信仰考核也很簡單,就是些選擇題,畢竟很多教徒連字都不認識,還要牧師來讀試卷,搞的太復雜就沒人來了。
新教之所以傳播的那么快、那么廣,與這方面的簡化不無關系。
對于考試,兩位前老師表示毫無壓力,只要有課本有時間,他們能給自己考個滿分出來。
那位值班牧師歐文將孫志偉的情況寫下后,讓一位教徒送到后面的公署樓,請示座堂主任牧師威爾森主教。
隨后歐文牧師也沒閑著,而是開始詢問孫志偉兩人的基本情況,在發現兩人都對教義有基本了解后,他也輕松了下來。
畢竟如果新教徒什么教義也不懂,那就要從頭開始學習,那可就要費老鼻子功夫了。
對孫志偉他們這種,已經了解教義的新教徒,只要走個考核程序,然后就可以開始洗禮儀式了。
大約半小時后,剛才送消息的教徒匆匆從公署樓回來,然后在歐文牧師的耳邊小聲的說了一會話。
孫志偉耳朵多尖啊,他聽的清清楚楚,對方告知了歐文牧師孫志偉的身份。
原來,剛才他們已經查到了孫志偉的身份信息:一個大富豪,這種精英人士入教可是大事情。
對他們能查到自己的信息,孫志偉并不意外。
他的住址和個人信息在警局和社區都有登記,一個區域主教想要查詢,也就是一個電話的事情。
他們之所以會歡迎孫志偉這樣的新教徒,不僅僅是擴大教會影響力的因素,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十一奉獻了。
新教鼓勵教徒將自己的收入的十分之一奉獻給教會,以支持教會的運營和發展。
圣約翰大教堂的座堂主任牧師,就算已經是位高權重的區域主教,但他也難啊。
這么大一個教堂,聲名遠播,可是建了一百多年了,還沒建好,最主要因素可不就在錢上面么。
至于什么古建筑工人少啊,外界其他因素影響啊等等,那其實都是次要的,只要有足夠的錢,什么建筑都能夠快速建設好。
本來新教徒入會是沒有查詢資料這個環節的,他們是教會又不是政府機關,不審核教徒身份信息。
不過,剛才座堂主任牧師看到詹姆斯·羅伯特這個名字的時候,隱約感覺有點耳熟,這才特意打了個電話查了一下。
托《福布斯》雜志的福,孫志偉現在在紐約大小也是個名人。
座堂主任牧師威爾森主教之所以聽過他的名字,十有八九也是通過那張富豪排行榜。
于是,孫志偉億萬富豪的身份也就這么曝露了,不過他也并不在意就是了,他本來也沒準備隱瞞身份。
歐文牧師在聽到教徒的傳信后,眼睛都開始放光了,這可是個大肥羊啊,可不能放走了。
歐文牧師一個沒忍住,上前抓住了孫志偉的手,還好他做牧師多年,最終還是沒有失態。
“詹姆斯先生,您的洗禮申請已經通過了,對于洗禮時間您有什么要求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