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從食堂內到門口車子形成了一條流水線,裝饅頭的袋子不停的從食堂傳出來,再一個一個的丟進卡車車廂。
車廂頂上是雨棚,里面是干燥的,幾個戰士在車廂內接饅頭,然后在里面碼放整齊。
360個袋子,這一車廂裝著有點勉強,必須碼放好了,不然裝不完。
15分鐘,裝車完畢。
戰士們在做好最后的扎捆固定工作后,集體下車,給所有老師敬了個禮,王隊長才喊道:“出發。”
四個戰士分成兩波,兩個在車頭,一邊一個站在兩邊的車門外護衛著,另兩個進了車斗,封上了雨布,卡車就沖進了大雨中。
因為他們動作夠快,等饅頭被分別送到各條搶險一線時,不少饅頭還是熱的。
吃到了熱饅頭的搶險戰士和群眾們都是一陣陣的歡呼。
日報的記者們抓拍下了這個鏡頭,第二天,照片就登上了日報的頭版。
下午,食堂的蒸饅頭大軍又擴大了。
下午3點鐘左右,指揮部來了兩輛卡車,送來了600多個面袋,聽說這是從糧庫那邊緊急調運來的。
這些袋子來的很及時,園里就剩下幾十個袋子了,大批的饅頭蒸好了堆在桌子上,已經快要堆不下了。
此時袋子趕到,園長就抽調人手開始裝袋。先裝了300袋,讓一輛卡車先運走,另一輛車等著饅頭出爐。
到了下午4點半,食堂才停下來開始準備孩子們的晚飯。
今天一下午一共蒸了6萬2千個饅頭,就差一點袋子就不夠用了。
王園長也知道,一個幼兒園食堂解決不了所有人的吃飯問題,但是她們開了一個好頭,后面自然會有其他單位跟上節奏。
她想的沒錯,中午他們的饅頭送到搶險一線后,消息很快就傳開了。
各個廠礦、學校的食堂,市食品公司,還有不少飯店商家,下午都行動了起來。
一下午時間,就制作出了幾十噸熟食,被指揮部分批運送到城內城外的搶險一線。
隨后,空軍也出動了飛機,向被困的群眾投放了數千斤熟食和藥品。
晚上,大雨終于停了。雖然積水還沒有消退,但是大家的精神都振奮了起來。
而在此次搶險救災中,北海幼兒園率先制作出熟食供應救災隊伍,給各個單位做出了很好的榜樣。
是這次行動的一大亮點,被媒體做了重點報道。
北海幼兒園一天時間,做出了近10萬個饅頭,耗費面粉5噸。
也幸虧前幾天上面剛撥下來一批面粉,就算這樣,也幾乎將幼兒園的面粉庫存清空。
后面的兩天,孩子們沒了面粉,只能吃了幾頓大米飯。
不過,王園長一點都不擔心。
果不其然,災后第3天上午,得到消息的郊區部隊送來了一車富強粉。
中午時,城區道路已經暢通,市糧食局也調撥了一車面粉過來。
下午時,有領導聽到消息后,從海子里的庫存中撥了一車面粉過來。
這三批王園長都連番感謝,卻沒有推辭,后續其他各個單位送過來的支援全部被她推掉了。
原本的5噸面粉現在變成了12噸,已經回本,還賺了一倍多,再收下去,她也怕惹眾怒啊。
更何況最重要的收獲還不是面粉上面,這東西夠用就行,存的再多也沒意義,但是在仕途上,她的頭上肯定要狠狠記上一筆的。
投桃報李,相應了,出了主意的孫志偉也在個人資料上被她記了一筆。
一個月后,救災行動全部結束,受災群眾也全部得到了妥善安置,市里開始論功行賞,慶祝大會也適時召開。
王園長參加慶祝大會回來后,端回來幾個榮譽證書,級別也調高了一級。
周末園里也進行了內部表彰,孫志偉的職務晉升為辦公室主任,級別也調整為17級,以后要是分東西,也有他一份了。
周末開完大會,孫志偉和童佳佳帶著兩個孩子回到家中。家里被收拾的干干凈凈,干媽留了一張紙條,說他們已經全部回家。
孫志偉準備過去看看,這么多天沒回來,童佳佳有忙不完的事情要做。
聽他說要去干媽家,于是,把兩個孩子往他手上一放,“都帶走,在家要妨礙我做事。”
“哦,要去奶奶家羅。”兩個兩歲的小蘿卜頭聽說要去奶奶家,高興的在孫志偉的懷里蹦。
“可是,我怎么帶啊,車子也不好坐啊”
“簡單,你把我車上的兒童椅子拆下來裝在你的后座上,兩個不就帶下了么。”
沒法子,他只能放下兩個小的,去找工具。
花了半小時,把童佳佳車上的兒童座椅裝到自己的車上,確認沒問題了,他就準備出發。
“等會,把東西帶上。”
“什么東西”
“尿布啊,娃娃要是在干媽家尿了拉了,你怎么辦”
“還有一人多帶一雙鞋,一條褲子,一雙襪子,小勺子也要帶,干媽家里不一定有孩子用的小勺子。”
“又不是第一次去,這些干媽家應該有吧。”
“都帶上,有備無患。”
“還有上門你要白吃么,不帶點禮物”
“這個我有準備。”說著,他從屋里取了一個袋子出來,里面裝了兩瓶酒一條煙一包糖果一條臘肉。
他這邊準備好了,兩個小的又鬧了起來。
“我要坐前面。”弟弟率先開口。
“不行,你太小了,前面不安全,你去后面。”姐姐現在比弟弟高一點,看著大一些。
“你才小,我不要當弟弟,我要當哥哥。”
“孫建國,你又不聽姐姐的話是吧。快去后面。”
“我不。”
“孫紅纓,你是不是又打弟弟啦。”童佳佳在房間里一邊收拾一邊大聲的問話。
“對,因為弟弟不聽話。爸爸說了,打弟弟要趁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