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單章說明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霍格沃茨的混子教授

  嗯,想了想,還是發一個單章說明吧。

  關于斯內普角色的定位,以及本書的立場。

  本書的立場很明確,洛哈特喜歡魔法,喜歡魔法世界,它應該是絢麗而美好的,這個毋庸置疑。

  所以洛哈特參與了好朋友斯內普的救贖過程。

  然后是斯內普,在之前的章節我就提過,洛哈特并不認為斯內普是個好人,不能用他用情至深和童年受過欺負就來掩蓋他做過的一些惡事。

  事實上我并不認同可以直接將一個人評判為好人或者壞人這么簡單,人性往往是復雜的,它因復雜而立體。

  這本小說里,斯內普的設定更傾向于——戰爭失敗一方的茍活者。

  他迷茫于不知道如何救贖自我,也不知道如何去承擔自我的罪責和使命。

  生活是一個可怕的紛亂漩渦,每個身處其中的人都很難窺見它的全貌,隨著立場、情感、利益等等方面的影響,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看法,這很正常。

  我試圖闡述斯內普的世界觀,他當年到底為什么堅定跟隨伏地魔,以及那么多巫師頂層的家族愿意把所有的資源所有的有生力量都投入了進去,以至于最后那么多家族都徹底死光光依然有那么多人愿意支持伏地魔,這里面一定需要一個邏輯支撐的。

  直接把原著所有站在鄧布利多和主角哈利波特對立面的人都打上一個壞人標簽,然后毫無心理負擔見一個殺一個,然后世界就徹底和平了?

  不,和平不了的。

  這樣的敘事結構浮于表面,寫法固然很輕松,但在這么一個基于‘魔法是心靈的力量’而不是‘這就是個打敗大魔王的簡單童話’的長篇網文里,它很容易就失去故事的生命力。

  鄧布利多試過了,他們戰勝了伏地魔,把大部分的食死徒們都關進阿茲卡班,然而一切似乎并沒有什么改變。

  支撐這些反對者的那個源頭并沒有被改變,食死徒全死了也會有其他的人,伏地魔死了也會有個新的人,這是必然的。

  回到斯內普身上。

  斯內普是主角洛哈特融入這個巫師社會底層運轉里最好的窗口,他是混血,他從小生活在麻瓜世界,接受麻瓜的教育長大,他走入了巫師世界接受魔法教育,被影響地參與到了其中一個勢力,然后參與了戰爭,最后成了一個戰爭失敗一方的茍活者。

  斯內普理應是迷茫而痛苦的。

  這種痛苦來源于他過往堅持的理念和現實對抗的巨大失敗,來源于他的信仰讓他與最在乎的人背道而馳。

  于是洛哈特到來了,告訴他,走入生活,別躲在‘麻袋套子’里,走入真實的生活,生活里有魔法,它會自然綻放,它會帶來救贖。

  這就是這段劇情的故事結構。

  不是說斯內普說什么,就代表洛哈特認同,或者就是作者本人的主張,那太片面了。

  最后再談一談斯內普以及諸多當年追隨伏地魔的那些人的信仰。

  我之前鋪墊了一些,比如馬爾福家族是神圣二十八族‘純血至上’派系里最具影響力的那一個。老巴蒂是政客,兒子失敗后就旗幟鮮明地高舉反對大魔頭的名頭,科班是個老油子,眼里只有利益,斯內普就更在里面沒什么影響力了。

  而最具影響力的馬爾福家族其實是親麻瓜的,他反對的不是麻瓜,是麻瓜種巫師。這是一種受梅林爵士團影響的極為標準的斯萊特林理念。

  斯萊特林理念我想之前的章節也講述清楚了,穿插在魔法冒險中這一句那一句的,不讓故事的主題從魔法偏離到政治,但都有說。

  這樣的思想和理念,是錯的。

  于是他們失敗了。

  但鄧布利多的思想和理念是對的嗎?

  看看那么多人老跳出來陰陽鄧布利多就知道了。

  這是一個巫師和麻瓜探索著如何共存的時代,伏地魔和食死徒、鄧布利多和鳳凰社,就是這個時代的一個縮影,而我認為只是一個巫師社會步路蹣跚尋找道路的過程的縮影。

  這才是洛哈特來到這個世界的意義存在,一場最偉大的冒險。

  斯內普深陷泥潭之中,鄧布利多何嘗不是深陷泥潭之中?

  但這里面最有趣的地方就在這里,洛哈特他并沒有什么政治主張,他討厭政治,因為政治不魔法。

  他不是救世主,他沒有命運賦予的需要救贖他人的重負。

  伏地魔也深陷泥潭啊,他可不樂意拉對方一把,他更愿意踹對方下去,然后幫忙埋上土。

  洛哈特從來不會共情‘純血’,也不會共情‘混血’,同樣也不會共情‘麻瓜種巫師’或者這個世界的麻瓜。

  他就是一個穿越者!

  一個異鄉來客。

  說到底,這是一個洛哈特的冒險故事,而他的故事,不過才剛剛開始。

  世界形形色色,因為有諸多的立場和信念,魔法變得豐富多彩,而他就是個享受魔法綻放的旅行者,采摘品味著這些豐盛的果實。

  所以在上一章的內容,斯內普說了那么多,洛哈特一句話都沒有給與任何評價,他說了什么,說他發現了這副魔藥的具體情況,他啊,只關注魔法,只在乎自己樂意在乎的人。

  僅此,而已。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