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我要回國了,你們倆把隆美爾去給我收拾了。”
沈復興在離別之前,李家祥與許知遠的期待很大。
李家祥一臉懵逼,許知遠則是依舊一臉淡漠。
李家祥在來的路上,已經根據與自由法國交換的各種情報了解過沙漠之狐隆美爾,可惜當時隆美爾的信息被更多更復雜的聯軍編制、北非的地理、天氣、后勤、作戰習慣等海量信息掩蓋。
特別是尼羅河集團軍的編制,路上的時候李家祥才剛了解清楚韋維爾將軍的生平,落地之后就變成了克勞德奧金萊克。
南非第1步兵師的喬治·布林克少將,屬下的部隊種族復雜,存在一定歧視與隔閡。其部隊以堅韌著稱,善于打硬仗。
印度第4步兵師的費利佩·尼姆少將,赤狐師這是一個多民族、多信仰的部隊,各部隊之間語言不通,擅長適應復雜地形作戰(爛泥地)。
新西蘭第2師的伯納德·弗萊伯格少將,狂野的毛利師以近距離白刃突擊與超強耐力著稱,弗萊伯格少將更是喜歡身先士卒,率部沖在第一線。
還有沙漠之鼠英軍第7裝甲師.
這支集團軍,換作一般的指揮官估計腦袋都要炸裂,不光語言不同、習俗不同、飲食不同、信仰不同,甚至連獲得的補給與裝備也大相徑庭,互相歧視對立極為嚴重。
這便是李家祥所了解到的情況如今沈復興將他丟在這里離開,能不懵逼嗎?
饒是沈復興消耗指揮點數為其提升至旅長級別,甚至耗盡剩余點數,為他配齊了一部分指揮部的軍官資質,可到底還是要相處之后才知道。
民國30年的戰爭早已與之前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勇武、義氣為將的陋習早已在軍中逐漸消失。
除了個別地方軍閥仍舊保持著這種陋習外,統率、指揮與協調三大能力成為了主將的核心要素。
陌生的地域、陌生的環境、陌生的語言、陌生的飲食、陌生的友軍還有更陌生的敵軍。
千頭萬緒!
但許知遠只是無所謂,捧著龍云收集后送到河內的《紀效新書》、《練兵實紀》(戚繼光)、《曾胡治兵語錄》與俞程在春節時聽聞許知遠后,特地拜托俞飛鵬找來的《荀子》32篇。
如今的許知遠很是詭異,這次外派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黃勇有些受不了他。
黃勇當時就找到廖耀湘訴苦:“太可怕了,每到夜里,許參謀的房間總是有對話的聲音,像是在討論什么,可警衛每次進去,都只有徐參謀一個人。”
“有一次,警衛在窗邊看到許參謀對著墻上的影子說話,而那個影子竟然能夠回答他”
一個巫蠱之地的頭人,喚來的自然是族中大祭司,黃勇稱之為么公。
那是在布傣人重要傳統節日“儂峝節”中,負責主持核心祭祀儀式的么公,在族中地位與黃勇不相上下。
哪怕到了后世,不少族人的村落為了收入,將外圍居住地作為景點開放,有了社區、街道與村長。
但么公卻是世代相傳,不對外露面的。
可那名么公在對著“失心瘋”的許參謀一通能莫海(跳大神)后,竟然慌慌張張告知黃勇:“一體雙魂,是人非鬼。”
黃勇當時曾言:“這有什么好怕的?”
么公滿頭大汗、眼神飄忽、開始胡言亂語:“英魂不散,浩然正氣”
幸運的是,除了晚上在自己房間內的詭異行為,與人相處的時候,除了冷漠一些,與正常人無異。
可族內的么公卻因此大病不起,族中部下對許知遠同樣敬而遠之。
黃勇無奈之下,只能將他推到這里。
兩人在送別沈復興之后,便遇到了第一個問題。
英軍后勤聯絡官切斯特頓找到李家祥:“這是你們的補給清單,物資將在開羅中轉,武器方面根據協議我們將提供備用李恩菲爾德步槍500支,布輪輕機槍20挺.當然這次來主要是確認飲食清單,每天500克米飯/面餅/面包?100克豆子,沙丁魚罐頭,茶還是咖啡?”
500克?
李家祥心中一動,這就是一斤大米飯?
還有2兩豆子湯,加上魚肉的話,似乎伙食非常不錯啊。
雖然稅警總團前線作戰的時候,往往都是麥餅配合大鍋的肉湯,但肉類幾乎是沒有的,齁咸、能見到油花的肉湯配著麥餅,幾乎是國軍野戰中最好的伙食了。
可自己要去的沙漠地帶,居然還有大米飯??
要知道,當時在王屋山見到的那些部隊,每天就只有一個大餅子,就著白開水,什么都沒有。
他們自己吃的那種裹著芝麻,看得見油的麥餅都是稀罕貨色。
在狂口渡的時候,自己的炊事班將熬制大骨肉湯的鍋拿出來的時候,裴昌會都傻眼了。
國軍部隊竟然還有人能喝上熱的肉湯?雖然看不見幾根肉絲,多是土豆與蔬菜,骨頭都是要熬制好多次沒味道了才給軍官們吃。
如今這似乎.很不錯么?
倒是許知遠拍了拍他的肩膀,用他并不流利的英語向對方表示自己會列清單,切斯特頓少尉聳了聳肩離開。
只是嘴里嘀咕著:“反正不能保證供應,挑什么?”
等那名英籍后勤少尉離開,許知遠立馬開始起草電文。
李家祥扭頭看到這一幕不解問道:“你在做什么?不是做選擇題嗎?我們又喝不慣咖啡,有一口茶補充難道還不好?”
“呵呵,旅長,中央軍的補給標準是什么?”許知遠依舊淡漠,只是嘴角那若有若無的笑意怎么看都是冷意。
“呃”李家祥稍稍回憶了一下:“1斤半大米,罐頭肉4兩,咸菜/干菜各2兩.好了,我知道你要說什么。”
雖然規定是這樣規定,但能保證大餅與熱水,偶爾有鹽巴補充就是好軍隊了。
沈復興昨天就提醒過兩人,外籍兵團與殖民地軍隊不一樣,與自由法軍、英軍更不一樣。
沒錯,在尼羅河集團軍內,補給分成了了好幾個等級。
英軍>南非師>自由法軍≥印軍>法屬殖民軍 最后就是那些從中非各地強征而來的部隊,而他們這支特殊的外籍兵團很可能最遭到不公的待遇,兩人遇到問題一定要告訴他。
而這個時候沈復興的飛機還未抵達開羅,一切都是丘吉爾的口頭授予。
他們想要的是一個怪怪的,能夠動搖干擾維希法國對德支持的戴高樂,而不是一個難搞的戴高樂。
戴高樂在追求尊嚴與獨立的同時,也要照顧丘吉爾與羅斯福的感受,畢竟如果沒有他們的支持,說不定他們會認定維希法國為戰敗國,從而給予戰敗國待遇。
權力這個東西,自然是越少人分享越好。
許知遠快速寫完電文:“不一定有用,我去了解過,法屬殖民軍的待遇極差,小麥面包甚至出現過斷供的情況,這里的物資只能作為接受與中轉,物資穿越比屬(比利時)剛果,進入英屬蘇丹,這是不可能的。”
他指著地圖,耐心解釋:“這里是撒拉哈沙漠南部地區,幾乎無人居住,更別說道路,后面便是剛果雨林、尼羅河流域地形,沒有道路且消耗巨大,而繞過南非走海路到吉布提,走法屬索馬里鐵路,全程超過14000公里,根本不可能實現。”
“唯一的辦法,就是讓羅斯福提供補給。”許知遠想了想,快速寫下第二份電文:“如果我們能提供專業的醫療團隊,能不能由”
“不!”
嗯!?
許知遠自顧自地絮叨被打斷,他略帶詫異地抬頭看向李家祥。
后者露出一個尷尬的笑容,畢竟人家是師參謀長出身,給他這么個質子營營長出身的家伙當參謀,屈才了。
“我意思說,分到我這里的那5000人我清楚,大部分都是云桂地區逃難過來,還有一部分是河內地區的良家子,混著400余人的老兵。”李家祥撓了撓頭,有些不好意思:“沈公說過,尊重是打出來的,我們的兵,能扛得住,我想先打一場勝仗,再讓沈公出面溝通。”
剛說完,他就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頭,這話有些狂妄,也有些倨傲了。
估計許參謀會拒絕自己吧?
“呃好的,旅長。”
嗯?!
李家祥有些訝異,盡管對方的臉上沒有任何表情,可他還是感覺那個冷漠的許參謀似乎看自己的目光有些不一樣了。
可到底是哪里不一樣,他說不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