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不熱血,那還叫青年人嗎?
沈復興就那么面無表情的站在武夫廟的門口,看著剩余十幾個青年軍官倔強的臉龐。
或許,這個國家就是有這樣最后時刻也不曾離開的人,才沒有滅亡吧?
“捆起來,帶走!”
沈復興說完直接轉身,士兵們將這些大學生軍官直接用繩子綁起來。
“我們不跑,我們要死在這里,憑什么士兵能死,我們不能死?”
“就是,我們已經知道桂永清跑了,他不是我們的總隊長了。”
“軍人要守土衛國,憑什么走?”
都是好苗子,沈復興聽著周邊幾人的話,默默點頭,他一邊走一邊說:“1931年至1937年,全國畢業專科以上學歷生源55591人,民國以來至1930年,僅為32082人,合計88343人,可戰端一開,1937年全國畢業專科以上生源僅5137名。”
沈復興的聲音越說越響,讓每一個大學生與士兵都能聽到:“現在,70多所高校都在遷到西南,最后還有多少學生,我不知道。”
“有可能更多,有可能更少。”
正說著,通信兵遞來一份電報,挹江門與下關碼頭情況良好,唐公館也情況穩定。
沈復興收起電報,繼續大聲說道:“國家窮,但還是拿出2000多萬一年的錢培養你們,說直白一些,你們自己,現在不屬于你們,屬于這個國家!”
“把自己當做是棟梁?行啊,那也是國家的棟梁,屬于國家!”
“現在,國家要求你們,活著!有用!”
沈復興的話放到百年后,怕是要直接被唾沫星子砸死。
可放到現在,卻宛如洪鐘,敲在每個大學生軍官的心頭。
不屬于自己,屬于國家。
為什么有一種責任感突然壓在了肩頭?
一個個的,雙眼都開始變得清澈起來。
看著一群閉嘴的大學生,沈復興由衷感嘆,似乎自己當年也是如此?
誰又不曾少年過呢?
“教導隊!”
沈復興趁這幫家伙思考之際,猛地一聲大喊。
所有人頓時站定,隨時等待命令。
“跑步前進!目標,下關碼頭,出發!”
不用組織,這幫大學生軍官就排成整齊的隊伍,直奔下關碼頭。
而沈復興則帶著隊伍直奔唐公館,只是才穿城來到門口,就看到了正穿戴整齊,準備出發的唐生智。
騎在馬上的沈復興淡淡一笑:“唐司令!如此匆忙,這是要去哪里啊?”
這臺詞怎么這么重的反派調調?
不光是唐生智,此刻所有人看向沈復興的臉色都變了,內心開始天人交戰。
“這是要兵變?”
“不會是因為撤退的事情,沈將軍怒了吧?”
“就傳出唐司令與沈將軍反目,等下打起來要幫哪個?”
一個是手無寸鐵拎著包倉皇走出唐公館的司令,一個是高高在上騎著戰馬,帶著一營精銳趕到的將領。
這畫面.不由得讓人多想。
此刻,唐生智面色一陣青一陣白,自己的警衛與稅警團的警衛已經對峙許久,這時候沈復興出現,讓人很難懷疑對方的動機:“沈沈復興,你要做什么?我可是金陵衛戍司令!”
“誒?唐司令這說的什么話,沈某自然是負責您的安全來了,來人啊,送唐司令上路”
此話一出,唐生智差點一屁股摔倒在地,臉色頓時變得煞白,什么叫上路?
但沈復興卻露出詭異地微笑:“噢喲,錯了,錯了,是送唐司令趕路,不是要出城嗎?”
小滿眼睛一轉,趁著其他警衛沒反應過來,直接上前一步強行扶起唐生智:“唐司令,稅警團護送您離開。”
身后的警衛一排排直接上來將唐生智與其他警衛隔離,沈復興冷冷一笑:“其余人,自行離開。”
說著他也跳下馬,來到唐生智身旁,與他一起走著。
“不許走,你們不許走!”
唐生智扭頭想喊住其他人,可這場金陵保衛戰打到現在,他哪里還有威信可言。
待沈復興走到近前,唐生智努力維持著身為司令的體面,勉強站定:“既然.既然沈將軍愿意護送,那就走吧?”
可這時候,唐生智卻看到沈復興的臉上早已沒了戲謔之色。
“唐司令,卑職有一個問題,各部的撤離時間是什么時候?”
聽到這話,唐生智瞳孔驟縮,他慌忙后退半步:“你你要做什么?”
“請回答我的問題。”沈復興面色平淡,仿佛在問,您吃了沒?
見唐生智不說話,沈復興上前一步,想要去拉他。
可這一小小的動作,卻又讓唐生智向后退了一大步。
“走吧,我帶你去下關碼頭。”沈復興快速上前一步,直接拽著他的胳膊,兩人并肩行走在金陵城城內。
見沈復興似乎真的沒有其他的動作,唐生智也逐漸恢復。
“維安,我不知道你與我有什么過節,還是你接到了委座的命令,但我自問上來之后,事事聽你們的,沒有做錯任何事情。”
沈復興點頭,但話卻完全不一樣:“昔年,南宋小朝廷一路南逃,文臣武將跑的跑,死的死,這名字啊,已經多的記不住了,但陸秀夫崖山那一跳,卻被寫進了史書。”
“為什么?”
唐生智眼皮一跳,但他兀自倔強解釋:“撤退的命令是正確的,現在走,比日寇破了城再走,要死更多的人,這難道不對嗎?”
沈復興再次點頭,卻是自問自答:“這第一次守都城的是皇帝,最后一次守都城的,是陸秀夫呀。”
“這些都是百戰精銳,撤出來,可以作為持久抗戰的!難道換人來,就能做的更好嗎?”唐生智有些急了。
可沈復興繼續點頭:“張世杰是突圍了,但他是帶其他人突圍,突圍之后呢,沉海殉國。哦,對了,李庭芝的話很有名,唐司令您肯定知道臣死國事,分也。”
“燕子磯,下關碼頭都在我們手上,為什么不能走?我有委座手諭!”
沈復興扭頭,淡淡一笑:“文天祥的《正氣歌》,我有些忘了,唐司令還記得嗎?”
“沈復興,你到底要說什么?”唐生智這時候已經不怕了,如果沈復興一直罵他,或許他還會能堅持。
可是陸秀夫?文天祥?張世杰?
當這些名字出現的時候,唐生智的內心已經出現了變化。
他一個7年不曾掌兵的叛將,突然手握數萬精銳嫡系死守國都。
若不是這是真實發生的故事,哪里的都不敢這么寫。
對方這是要動手了!
要他擔下所有罪責!
“送你去下關碼頭,唐司令。”沈復興這次是正面回答他的問題。
唐生智有些意外,這怎么跟他想的不一樣。
只是走著走著,沈復興又開始了自言自語:“中華門破了,88師少將旅長朱赤,殉國。”
山河形勝上中華門已經只剩下零星的藍色光點.
“光華門破了,87師少將旅長易安華,殉國。”
“水西門也破了,147旅少將旅長劉國用,殉國。”
“紫金山孝陵衛,教導總隊,少將參謀萬全策,殉國。”
“燕子磯外圍陣地,159師代師長,少將羅策群,殉國。”
“寧鎮山脈,156師少將副旅長李紹嘉,殉國。”
“紫金山老虎洞,教導總隊上校副旅長雷震,殉國。”
“雨花臺”
沈復興一句一步,句句敲在唐生智的心頭。
殉國!殉國!殉國!
這么多將領個個殉國!
唐生智思思咬著牙,他知道要背負丟失國都的罪名,但他在今天之前,確實是想死守金陵的。
隊伍很快來到挹江門前,只有寥寥無幾的潰兵正在通過,許多部隊接到的命令是向外.突圍。
而且時間沒到!!
甚至許多陣地上的部隊沒有接到命令,而身后的司令部已經空了!
周圍的人也越來越多,唐生智明白,沈復興確實不會對他動手。
否則剛才人少的時候就該行動了,但他不明白,沈復興到底要做什么。
“誒?沈復興,你要做什么?”
突然,沈復興調轉方向,居然登上挹江門城樓,而不是直接出城。
沈復興扭過頭,微笑看著他:“身為衛戍司令,總是要等麾下將士先走吧?”
唐生智覺得有道理,便跟著沈復興登上城樓。
可就在那個瞬間,慘烈的景象映入眼簾,震得他差點站不穩。
沈復興一把扶住唐生智,在他耳邊低語:“看見那片起火的地方了嗎?那是金陵醫院,孫立人帶走了一批醫護,但還有許多人留在那里。”
正說著,金陵醫院突然有爆炸的硝煙蔓延。
“那是.留給傷兵們的體面,他們.自愿留下。”
唐生智心神震顫,雙手扶住墻垛才勉強站穩,但沈復興的話沒結束。
“孫元良跑了,但有人替他完成了任務,中華門有3000守軍,現在.應該集體殉國了。”
“48師你通知了嗎?哦,他們在那里戰斗,看到了嗎?那一片至少有數萬百姓。”
“那里.”
唐生智看著那四處烽煙的金陵城,這是他在衛戍司令部從未見過的場面。
天上的飛機時不時丟下炸彈,沖天而起的火焰里,不知道有多少條生命。
但沈復興的聲音卻仿佛沒有感情的機器,一直在他耳畔回蕩。
“知道,為什么我們能安心站在這里嗎?”
唐生智微微顫抖問道:“為什么?”
沈復興再次壓低聲音,仿佛在向他的靈魂訴說:“因為啊,有人不打算走了。”
唐生智扭過頭,卻看見沈復興已經站得筆直,面向金陵城敬禮,大聲說道:
“全國憲兵副司令、國都警察廳長、戰時金陵市長、代理金陵警備司令、防空司令、渡江總指揮.
少將蕭山令.殉國!”
唐生智再也堅持不住,直接一屁股癱坐在地,口中呢喃:“不可能,這不可能.”
此刻,仿佛這些殉國的英靈,正在他的面前看著他。
一個個熟悉的面龐,就這么徘徊在空中,微笑地看著他,沒有責備,沒有質問,就這么看著他。
唐生智的眼眶慢慢被淚水占據:“沈復興說,里面還有許多百姓”
他,有些后悔了。
許久許久,唐生智的眼神開始變得堅定,只是起身的時候,卻沒有看見沈復興。
墻垛上留下了一把配槍,一張紙。
很想與唐司令一起,再次拜謁先總理陵墓。
沈復興 唐生智突然笑了:“好你個文武雙全沈維安,什么民國雙壁,這胡璉啊,沾了你的光喲。”
只是笑著笑著,他就沉默了,一個人靜靜站在那里,望著殘破的金陵城。
下關碼頭 沈復興在人群中,一眼就看見了那個乖乖站著,一動不動的姑娘。
他快步走上前:“我來了。”
俞程面色一喜,臉上瞬間就爬上些許緋紅,但她卻忍住喜悅:“沈將軍,很高興再次見到你,我也該走了。”
這番話卻讓沈復興一愣,不太明白:“你不跟我一起渡江嗎?”
俞程努力維持著微笑,一雙手卻早已攥皺了衣角:“我,要去武漢,我會跟同學們一起建立醫療救助會,我們要培養更多的醫護人員,救更多的人。”
沈復興很意外,特別意外,眼前的圓臉姑娘再次顛覆了他的想象。
“好,我支持你,嗯,這樣,回頭我會讓人給你送一些資助。”沈復興想了想開口。
但俞程卻搖了搖頭:“可不能動軍費,那都是將士們的買命錢。”
“當然不會,別忘了,我還是個商人呢!”
俞程微微驚訝,但很快恢復笑容:“那我就卻之不恭啦,好了,船要走了,我也要走了。”
說著,她卻站在原地,似乎有些期待。
沈復興想了想,伸出手:“祝你,一路順風。”
俞程一愣,立馬也伸出小手:“也祝你一路順風。”
咦?這是繭?
沈復興看著她離開的背影,暗暗點頭,總覺得自己小覷了這個時代的人。
不過,很快那個圓臉姑娘氣喘吁吁地跑了回來:“喏,這是給你的信。啊,對了,記得慢慢回,我不急。”
她低著頭,將一疊信遞給沈復興,隨后就甩著麻花辮登上了去武漢的船。
隨著沈復興也登上船,江上頓時哭聲一片。
沈復興沒有哭,只是靜靜地站在船頭背對金陵城,看向北方。
可他的一縷魂,永遠的留在了金陵城,與這里的人一起,埋在這里。
總有一天,他會親自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