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沈復興與馮施梅林各自轉身奔赴戰場的時候,一通電報再次被送到金陵衛戍司令部:
蕪湖縣縣長與守軍棄城而逃,日寇18師團輕松占領蕪湖。
羅卓英看著電報,心中已經感覺不妙,金陵守軍的后路,被斷了!
如果,此時如果敵軍從蕪湖渡江北上那金陵就是死地!
羅卓英皺眉連續踱步,情況比想象的糟糕。
如果說金陵城的防務,是在戰術上無錯的布置,那么在整體戰略上,簡直就是兒戲一般。
此刻,在南翼還有三個集團軍,在北線也有撤退的部隊。
如果這個時候能南北夾擊申城 根據日寇戰史記載,在太湖,僅有半個大隊的部隊,而后方各處城鎮,遺留部隊多為中隊或小隊。
但凡側翼有危險,也不至于讓小鬼子如此防守西進。
這時候,衛戍司令部的參謀急匆匆而來:
“羅司令,委員長電話!”
自從沈復興改口之后,司令部的眾人也很自覺將副字去掉。
至于唐生智,他是真的病了 “委座,是我!”
“噢?尤青啊,唐長官不在司令部嗎?”
羅卓英此刻腦門有些冷汗:“回委座,唐長官病了,正在休養。”
電話那頭一陣沉默,可這種沉默,卻給了羅卓英極大的壓力,他以為事情敗露了。
“哎”好半晌,那邊才悠悠然響起靈橋牌普通話:“我早知孟瀟身體欠佳,休養就休養吧,不過,你們凡事都要向唐長官請示,不得越過他,擅自做主!”
誒!?
羅卓英反應極快:“是!請委座放心,我即刻動身,向唐司令匯報。”
“這就對了,我已經命令胡宗南為你們守住后路.”
聊了幾句,羅卓英發現后面全是廢話,也就打著哈哈過去了。
只是掛了電話的瞬間,他整個人汗毛倒豎。
“如果自己剛才沒說實話會怎么樣??”羅卓英渾身顫抖。
感知敏銳的他,此刻也不免陷入這勾心斗角之中,全然忘了外無援軍的死地.不可守。
兵法云 外無必救之援,則內無可守之城!
現在的羅卓英,只是拿著戰報,急匆匆趕赴唐公館。
半小時后 羅卓英在床邊看著準備起身的唐生智,心中極為復雜。
“唐司令,您可以再休息兩天的,內有我和維安,外有王軍長與霍軍長,金陵必然無憂。”羅卓英的臉色明顯不好看。
昨日才達成的協議,今天就要親手撕破了嗎?
但唐生智卻咳嗽著起身:“尤青啊,有你們在,我是放心的,外面這么多警衛,莫不是怕我出來?”
此話一出,羅卓英是百口莫辯,只能借口道:“城內現在太亂了,昨日光是槍斃的漢奸就多達50幾人,搜出手電筒近百個,不得不防啊。”
唐生智擺了擺手,坐正了身體:“說罷,委員長讓你們什么時候撤?”
“沒有的事情,外圍防線還在.”羅卓英慌忙解釋。
“咳咳!倒是沉得住氣,這么多精銳嫡系,真舍得放在這里?這沈復興,怕也是他一手安排的吧?我還以為”
說著,唐生智已經起身穿上軍裝,雖然氣色不佳,但身體行動依舊自如。
“我是金陵城的衛戍司令,全天下都知道這點,你們的小九九,我不管,但既然我唐某人接下了這任務,金陵,我守定了!”
羅卓英看著兀自出門的唐生智,竟然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仿佛,曾經的那個湖南王,回來了!
兩個小時后 正率軍死死狙擊第68聯隊的沈復興接連收到電報,先是李希烈的:
“明代宗讓位明英宗,于謙不宜回城。”
起初,沈復興看著這封電報百思不得其解,這李希烈守著碼頭,還有空看明史?
可隨后張緒的電報,卻讓沈復興的心徹底變得冰冷:“唐司令已經回到司令部,下達衛參作第44號命令:要求各部堅守陣地,不得后退一步,違者連坐!”
“行啊,威風!”
沈復興這個時候大腦變得極為冷靜,他明白了李希烈電報的含義。
這里的于謙,可不是電視劇上那個力挽狂瀾的于謙。
而是作為文官集團,看著在京城門口皇帝被擄走的于謙。
相當于何應欽在金陵坐鎮,看著委員長在鎮江西郊的兩條完好無損的國防線中間被擄走。
“金陵城必然是個死地,一定有人把事情捅到了武漢,唐生智出來,就是為了下達最后的撤退命令的,這個蠢貨!”
遠處進攻的日寇被死死擋住,雙方都是倉促迎戰,一時間竟然都無法突破。
“來人,以我私人名義,請求王軍長動用150毫米榴彈炮,瞄準牛頭山炮擊!”
先解決身后的敵人,他準備帶著部隊去找霍揆彰。
不得不說,人到了危急時刻,大腦的思維是可以被壓榨出無限的可能。
“給李希烈發報,我不管他用什么方式,給我死守下關碼頭,用他老爺子的名義也好,用俞部長、宋部長的名義也好,活下來才是真的。”
“給廖耀湘發報,等我過去!”
不多時,沈復興點著煙,看著身后牛頭山陣地劇烈的爆炸聲,他知道,小鬼子要跑了。
果不其然,傳令兵來到他身邊站定:“劉團長回報,日寇65聯隊被擊潰,他們正在銜尾追擊。”
“命令追出2公里后回來!另,告知邱清泉部,撤回紫金山。”
沈復興大腦不斷思考,他現在已經完全明白。
什么人靠得住,什么人靠不住!
依靠外圍的王耀武與霍揆彰盡可能殺傷日寇,控制住下關碼頭與南板橋渡渡口。
什么挾天子而令諸侯,太過稚嫩了!
人們從歷史中能學到什么?狗屁!
隨著第65聯隊的后撤,第68聯隊與第30旅團也放緩了進攻的步伐。
沈復興直接率部撤往淳化鎮,與孫立人匯合。
邱清泉則是帶著教導一旅,撤回紫金山陣地。
至此,一場圍殲戰打得虎頭蛇尾。
唯一的幸運就是馮施梅林沒有犧牲,而是帶著剩余的兩個戰車連回來了。
回到淳化鎮稅警指揮部,孫立人與老王已經面色難看地等著沈復興。
老王攤開地圖向沈復興匯報:
“稅警2團、4團損失頗大,但陣地尚在我手。”
“日寇128旅團兩次企圖從我部與14師中間滲透進攻,被牛首山重炮攔截,目前陣地較為穩固。”
沈復興點頭,他看向孫立人:“讓其他人出去。”
清場后,三人就坐在指揮部內:“情況你們都清楚了,衛戍司令部現在重回唐司令掌控,我們只能依托淳化鎮與牛首山陣地,守住南翼外圍。”
“第6、9、114師團還有國琦支隊都在我們正面,4萬守軍要面對近8萬日寇,敵眾我寡,這仗不好打。”
孫立人皺眉搖頭,不知道是因為兩個煙槍的煙味太重,還是因為戰局不利:“軍人自當保家衛國,這國都,不得不守。”
老王看了一眼沈復興:“守到什么時候?”
是啊,守到什么時候才是個頭呢?
這場仗,沒有戰略目標,只有戰術目標:防守。
如果真要守,外圍的援軍呢?
如果不守,以什么為目標呢?
沒有!!!
沈復興只問了一個問題:“城內還有多少百姓?”
金陵會戰的任務是什么?
體面?
救教導總隊?
挽回尊嚴?
還是救百姓?
事到如今,上級沒有戰略目標,但沈復興已經有了!
救百姓!
至于其他三項,那是戰術目標。
曾經一廂情愿的以為可以力挽狂瀾,什么都要,最后很有可能什么都得不到!
老王估算了一下:“近40萬吧?沒法統計。”
沈復興低頭沉思片刻:“我意已決,率先疏散百姓,鎮江的事情你們都聽說了,近萬百姓慘遭屠戮,都是我們這些軍人的無能!”
“金陵不能重蹈覆轍,必須讓百姓先走!”
“我準備悄悄放開碼頭,讓李希烈與廖肯組織百姓撤離,他唐生智,有什么話要說,活著見到我,再算賬!”
兩人震驚之際,沈復興卻聽到了系統提示音:
“叮——!”
“尊敬的指揮官閣下,您已作出最正確的選擇,激活支線任務東方的敦刻爾克,臨時提升金陵全城百姓移動速度10,持續時間72小時。”
沈復興沒有半點意外,經過這2天的波譎云詭,他明白了軍人存在的真正意義。
保家衛國!
守土安民!
無法守護百姓的軍隊,是得不到百姓的擁戴與支持的。
也是無法長期存在,終究有一天,會被百姓拋棄。
孫立人重重吐出一口濁氣,臉上突然有了一種不該在戰場上的輕松:“沈長官,從金山衛開始,我一直以為您是一名職業軍人,哪怕沒有上過軍校,但種種行為,都說明了您絕對是一名優秀的將領。”
“但現在,我發現我錯了。”
他緩緩站起身,向沈復興敬禮:“以百姓為重整個金陵,這么多將軍,卻沒有一個如您一般,將老百姓放在首位。”
“我孫立人,很高興能在您的手下效力,至死不悔!”
老王更是激動地雙手顫抖,連煙都拿不穩:“這金陵城,您不能去,我可以!這件事情,就交給我吧。”
他眼含淚水地笑著,笑得很開心,不等沈復興點頭,獨自緩緩走出指揮部,點起警衛離開。
老王一邊走,一邊挺起胸膛,顯得極為驕傲,驕傲自己沒有跟錯人:
“這一回,咱們且說那曹操大軍壓境,劉備攜民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