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2章 救中國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抗戰:通電全國,出關

第二日  沈復興乖乖去參謀總部報到,只是到了那邊卻無人理會。

  大家都在各自忙碌,好像并不知曉他沈復興來做什么。

  “維安啊,來,我等你好久了。”

  只有副總參謀長白崇禧笑著招呼這個他口中的莽夫,杭州灣反登陸戰,就是因為他的虎口拔牙,才讓整個戰局穩定下來。

  依照當時右翼軍的防衛兵力與部署,被日寇登陸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這也讓他對沈復興這個莽夫刮目相看,語氣多有和善:“其實也不著急,上午你可以先去醫院檢查,下午過來就行。”

  沈復興跟在身后,臉上有些無奈,昨天晚上俞飛鵬約他吃飯,把事情解釋了一遍。

  竟然不是因為見面放鴿子的事情,而是因為老頭子真的想打好這一仗,希望他能跟白崇禧等一眾參謀,做出一個方案來。

堅守至少一個月  做好了,功勞一件!

  兩人在白崇禧辦公室坐下,副官倒好茶,便乖乖關門退了出去。

  “委座都與你說了嗎?5天,5天之內要交出方案。”白崇禧微微搖頭,似乎對這種命令很不滿意。

  沈復興沒有隱瞞,實話實說:“委座沒說,但俞部長跟我說了,我真沒想到,居然要我一個小小的團長協助做方案。”

  白崇禧繼續搖頭:“是我要求的,我看了你在淞滬的幾次戰斗,經常身臨絕境,卻每次都能破局,化險為夷。”

  “雖然兵家說,置之死地而后生,但也不能天天往死地里蹦跶,這不合常理。”

  “現在,金陵,就是一個死地,需要置之而后生。”

  沈復興這才發現,白崇禧的桌子上擺滿了沈復興這幾次戰斗的戰后匯報與作戰地圖。

  “是的,金陵是一定要守的,所謂的開會都是表面而已,可我看著這金陵城,卻始終找不到能守一個月的辦法,無奈就向委座要了你過來。”

  “說說配置吧?”沈復興很快進入狀態,他當然知道金陵必守。

  其實這幾日,已經有人提出宣布金陵為不設防城市。

  但這樣一來,軍心民心怕是要散去大半。

  后面每每遇到重要城市,是不是都可以提出作為不設防城市?

  偌大的國家,如此退讓,便是要真的亡國了。

  白重新站起身,走向地圖:“金陵西北環長江,東側、南側皆是山脈,但從青龍山或是紫金山過來,都可以鋪開數萬大軍。”

  “日寇的第10軍,更是可以走牛首山東側的平原,足以擺開大軍。”

  “目前,能動用的兵力有第2軍團徐源泉部已經從漢口出發,第41師與第48師約12000人,不日可以抵達金陵。”

  “第66軍葉肇部的粵軍,下轄第159師與第160師已經退下來了,兵力約15000人。”

  “第71軍的87師,怕是不足8000人。”

  “第74軍王耀武部,下轄第51師,人數約8000人。”

  “第58師俞濟時,約9000人。”

  “第54軍霍揆彰部,下轄第7師與第14師,約22000人。”

  “教導總隊約13000人,稅警總團補給后,約19000人。”

  “36師、88師情況不太好,約有11000人,另外還有憲兵隊5000人左右。”

  聽到這里,沈復興不禁疑惑,這次有他在,淞滬的損失雖然還有28萬,但里面傷員居多,不應該如此啊。

  “是不是太少了一些?13萬人要面對20萬日寇,哪怕有這些名山大川,似乎也不好守吧?”

  這次輪到白崇禧疑惑了:“怎么會是20萬?昨天退出申城的公告發出,吳福線就開始告急,怕是沒幾天日寇就要推進到錫澄線,那里還有10萬大軍。”

  “哪怕日寇船堅炮利,連克兩道國防線,至少也要丟下幾萬尸體。”

  “15萬,最多只有15萬人能夠到達金陵城下。”

  沈復興也站起身:“有沒有可能,日寇北上邊打揚州,邊沿著長江推進?直接越過兩道國防線呢?”

  “沒有鐵路,怎么補給?”

  “卡車!”沈復興試探著問道。

  “那這仗,我們贏定了,再給我一個月時間準備,金陵必然固若金湯。”白崇禧顯得非常自信。

  沈復興點頭:“確實,沒有了鐵路,日寇沒有足夠的民夫與運力。”

  “只是鎮江作為金陵東部屏障,如果可以多守一些時日就好了。”白崇禧暗嘆一聲,繼續問道:“說說你的想法。”

  沈復興來回踱步后,腦海里一只回蕩著兩個字“后勤”。

  半晌,他的視線停留在寧鎮山脈上:“這里,必須要留2個師,多囤積糧草,彈藥。”

  然后他又指向南面的零星山脈:“這里,也必須要留1個師,同樣備齊物資。”

  “主力集中在紫金山、牛首山與青龍山,調集各處重炮,全部安放在山上,大肆修筑山體工事,囤積物資。”

  “紫金山與青龍山連成一片,為東側屏障,重炮足以覆蓋十幾公里,日寇要進市區,必先攻山。”

  “牛首山與將軍山連成一片,為南側屏障,同樣配置重炮,阻擋第10軍。”

  “待日寇來到城外,寧鎮山脈的部隊就可以下山襲擾鐵路運輸,紫金山上的重炮也可以阻止日寇的江面運輸。”

  “只要損耗其補給,日寇就不得不向后駐軍,減少一線兵力,此消彼長之下,日寇要啃下金陵,必須再從華北調兵!”

  沈復興說完,白崇禧快步沖到地圖前,看著寧鎮山脈沉思良久。

  “后勤?游擊?”

  “后勤!游擊!”

  “若是再填一軍如何?”白崇禧似乎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可這想法連忙被沈復興否決:“白長官莫不是想在宣城蕪湖駐軍,伺機包圍日寇?”

  白崇禧微微一笑,也意識到了不對:“適才貪心了一些,如此必定被日寇圍點打援,野戰,我軍還是力有不逮。”

  兩人對著地圖聊了很久,白崇禧頻頻點頭。

  或許戰略上沈復興還差了些,但這些細節,確實會讓小鬼子吃盡苦頭。

  “只是,維安啊,這重炮置于紫金山,到底可以覆蓋多少,需要多少門重炮,怕是不好計算。”

  沈復興一聽就樂了:“這有什么,金陵這么多人才,隨便找幾個精通物理、拋物線的計算一下不就好了。”

  白崇禧卻是一臉為難:“說得容易,學物理與化學的預科畢業生早已出國,留在國內的,要么沒畢業的,要么都是軍校學的軍事理論。”

  知識分子不夠?

  這個問題沈復興從來沒有想過,他張了張嘴:“向全國征集啊,偌大的華夏,就沒有這方面的人才了嗎?”

  “少啊,西南聯大已經開始了二次遷移,太遠了,這些都是教授,是未來的希望,不好讓他們參軍幫忙的。”白崇禧無奈。

  沒錯,這個時候大部分學者,科學家都在國外,國內的著名科學家幾乎都在西南聯大。

  他們可是國家的寶貝,萬一喊來金陵,出點事情,誰都擔不起。

  沈復興就帶著這個問題,恍恍惚惚的回到自己城外的駐地。

  白崇禧說了,一天來一次交作業就行,平時還是去山上挖坑。

  稅警總團的防守區域是淳化鎮到青龍山,還有紫金山一部分。

  指揮部放在金陵城內,戰時指揮部放在了淳化鎮。

  此刻,沈復興看著金陵城陸陸續續離開的百姓,整個大腦居然都在思考哪里去招人才。

  “老王啊,你說,這大炮放在紫金山上,能達到青龍山嗎?”

  正在泡茶的老王一愣:“這我哪算得出來?再說了,我們哪有能打十幾公里的大炮啊,造都造不出來。”

  沈復興點頭:“確實,造也造不出來。”

  “那你說,為什么呢?”

  老王咧咧嘴,似乎是被茶燙到了:“都在外面呢,那些個庚款留學生,畢業了回來的終究是少數,聽說,外面能吃黃油面包,還有什么法式大龍蝦咧。”

  呸!什么垃圾食物。

  沈復興臉上有些不屑,可看到連老王都是一臉向往的模樣,明白這也是這個時代的悲哀。

  他又扭頭看向正在嗑瓜子的李希烈,想了想,事情還沒到那一步,就別問他了。

  可李希烈感受到了沈復興的目光,卻沒聽到問題,瞬間不爽,于是隨口胡謅:

  “這還不簡單,告訴他們,村里發金條了,趕緊回來。”

  噗——!

  老王一口茶直接噴了出來,這種鬼話,也就李希烈這個不靠譜的家伙說得出口了。

  但沈復興卻仿佛被打通了任督二脈,整個思路瞬間變得清爽。

  “你們倆,誰文筆好一些?”

  這問題一出,兩人卻不約而同指向對方:“他!”

  媽的,沈復興暗罵:“你們各自寫一篇,我現在說,你們現在潤色。”

  李希烈不情愿的去拿紙筆:“沈長官,不會真的要扯這種鬼謊吧?”

  沈復興沒有理會他的貧嘴,而是開始踱步,一邊走,一邊開口:“要給所有的報紙發去,對,讓宣傳部去發,要登上各國的頭條,想盡一切辦法。”

  “文章的題目就叫《把最后的心跳,獻給祖國》.”

  原來還有些玩世不恭的李希烈,頓時變得嚴肅起來,翹著的二郎腿也漸漸放下。

  看得老王一愣一愣的,這二世祖認真起來.真有模有樣的。

  “山河破碎之際,吾輩軍人自當獻身疆場,為國捐軀,神州大地處處皆可為青山.讀書人.農民工人”

  “泱泱華夏,有千年錦繡文章,有璀璨文脈傳承.”

  “昔年清廷腐敗,為茍全皇室,上欺蒼天,下壓百姓.”

  “何為家?何為國?何為家國?何為民族?”

  “之前不回來,我不怪你們,可值此天傾之際.”

  “現在,我沈復興只有一句話想要問你們,有一件很偉大的事情,收益沒有,風險很高,你們要不要一起?”

  “這件事情就是.救中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