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五百七十章 、最后的華章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復山河

  韃靼王庭。

  “大單于,城中傳來消息,大事定矣!”

  額爾德欣喜的匯報道。

  像南京這種堅城,想要從外部攻破,勢必要付出慘痛代價。

  當年白蓮教叛軍為了攻克南京,硬是在這里填上了數十萬條人命,才拿下這座城池。

  草原聯軍本就不擅長攻城,若是一味的強攻,需要的代價肯定少不了。

  充當攻城主力的仆從軍,早就已經怨聲載道,營地中甚至還發生過幾次嘩變。

  韃靼王國想要奪取天下,光靠自己那點兒人,肯定不夠用。

  哪怕加上鬼方人,還是力有不及。

  在奪取天下的過程中,勢必要仰仗虞軍降卒組成的仆從軍。

  事實上,自入關以來,仆從軍的地位就在悄然無聲的上升。

  眼下已經成了韃靼王國內部,不可或缺的軍事力量。

  “好!”

  “告訴那些內應,只要他們幫朕打開了城門,加官進爵封妻蔭子通通不在話下。

  當年蒙元帝國給他們的特權,朕也能給他們!”

  呼格吉勒當即畫起了大餅。

  對蒙元帝國的歷史,他都是一知半解,更別說熟悉他們在漢地執行的政策。

  如果不是投奔他的虞朝讀書人,經常感懷蒙元時代,他都不知道蒙元帝國受士紳集團追捧。

  不熟悉沒有關系,這不影響他拿來畫餅。

  至于能否兌現承諾,那是奪取了天下之后的事情。

  “大單于英明!”

  眾人齊聲高呼道。

  營帳內的虞朝人,呼聲明顯更熱烈一些。

  看得出來,希望重回蒙元時代的,不是一個兩個。

  現在還算好的,虞朝建立初期,那幫遺老遺少鬧的才厲害。

  虞朝建立初期的幾場血案,就是為了清洗遺老遺少的影響力。

  可惜后面的幾任皇帝,沒能把打擊政策延續下來,讓毒瘤思想流傳了下來。

  “施將軍、曹將軍,你們對大虞最為熟悉。

  這次的行動,你們覺得能成功么?”

  呼格吉勒試探性的問道。

  為了奪取天下,韃靼內部制定了一套“以虞制虞”的策略,現在正處于驗證階段。

  施世昌和曹子睿不是最先投奔他的虞朝官員,卻是最具代表性的虞朝官員。

  前者帶來了遼東軍殘部,后者獻上了一座揚州城。

  “大單于,在大虞帝國權力組成中,士紳集團占據了最重要的一環。

  朝廷的主要決策,幾乎都是出自他們之手。

  只不過這個群體內部分化嚴重,因為利益形成了大大小小若干個團體,經常斗的不可開交。

  其中又以清流集團的影響力最大,江南地區更是他們的大本營。

  前些年因為抗稅運動犯了眾怒,引來了勛貴集團和北方各大派系的聯合剿殺。

  原本依附于他們的一眾南方政治團體,也順勢落井下石。

  寡不敵眾的江南士紳損失慘重,連帶著清流黨也折損了大量的力量,這才消停了下來。

  現在殘余下來的清流黨人,依舊是大虞官場上最重要的一股政治力量。

  不過這個群體有一個特點,從上到下都喜歡空談,不喜歡操持實物。

  在執行能力上,可能存在一定的缺陷。”

  施世昌委婉的提醒道。

  作為一名長期跟著清流集團混日子的武將,對清流黨人的騷操作,他是一清二楚。

  一個個口號喊的驚天動地,到了要具體干活的時候,經常搞的一團糟。

  明明坐擁最豐厚的政治資源,卻拿不出幾份亮眼的政績。

  當年和閹黨開干,他們被人家壓著打。

  后面和勛貴集團對掏,又被人家壓制。

  現在又和內閣對上了,結果依舊處于下風。

  倒不是競爭對手多強,主要是清流集團一旦占據優勢,必定會捅出簍子來。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白蓮教之亂。

  本來只是為了搞點事情,給朝廷施加壓力,為倒閹做準備。

  閹黨是被打壓了下去,怎奈他們這幫操盤的玩兒崩了,直接要了大虞帝國的半條命。

  如果不是勛貴集團逆風而起,大虞帝國早就沒了。

  朝廷剛緩過一口氣,他們又利用勛貴系大佬不在朝堂的機會,成功坑死了舞陽侯,引發了文武大亂斗。

  為了安撫勛貴集團,被迫開了勛貴入閣的先例。

  本以為他們會吸取教訓,萬萬沒想到,事情沒過幾年又跑去鼓動永寧帝親征。

  這一波后果更加嚴重,直接導致親近文官集團的永寧帝,被迫退位平息眾怒。

  遭受重創之后,還不知道安分。

  緊接著沒幾年,又在江南發起了抗稅運動,間接逼反了遼東鎮。

  某種意義上來說,大虞帝國的衰落,一直都伴隨著清流集團的折騰。

  如果不是親眼目睹,他都不敢相信,一個政治團體能連續闖出這么多的禍。

  突然發現自己又一次,同清流集團成為隊友,他的第一反應就是惶恐。

  “大單于,施將軍所言甚是。

  虞朝那幫文官,就沒有幾個靠譜的。

  為了保險起見,最好是拉攏幾名武將,直接打開城門。”

  曹子睿跟著補了一刀。

  前面的重大歷史變故,他都沒有參與其中,感受不是那么深。

  可是在守衛揚州期間,他真正意義上,體會到了朝廷的不靠譜。

  明知道敵人大兵壓境,連揚州守軍的錢糧都敢克扣。

  若是給養足夠充足,他也不會急著投降。

  揚州城能夠多守幾個月,那么南方的局勢,將會大不相同。

  “嗯!”

  “你們說的都有道理,這些人確實不堪大用。

  不過沒有關系,本來就是廢物利用,縱使行動失敗也沒關系。

  此刻城中人心動蕩,正是軍心士氣最低迷的時候。

  再傳出朝廷有高層官員投降的消息,縱使李牧那賊子親自過來,也別想守住南京城!”

  呼格吉勒點了點頭說道。

  現在這一幕,正是他想要看到的。

  以虞制虞的本質,就是利用虞朝人內部的矛盾,引導他們互相內斗牽制。

  至于清流黨人是否有能力,這一點并不重要。

  愿意花費功夫收復他們,主要是沖著他們名聲去的。

  奪取天下光實力不夠,還需要名望。

  同頂著大虞戰神名號的李牧不同,他這位韃靼大單于,在大虞境內的名望純粹就是負值。

  以往的時候,他可以不在乎。

  可決定爭奪天下,那就必須洗白名聲。

  最簡單的操作,就是找名望高的人,替他進行背書。

  如果那幫大儒,沒有被坑到海外去,那些人就是最佳人選。

  可惜人到了李牧手中,就不可能還回來,只能退而求其次找名聲不錯的清流黨人合作。

  “大單于英明!”

  “既然要打擊城內的軍心,不如假借傀儡皇帝的名義,再向城中投放書信。

  對了孔家和孟家的名頭,也可以借來一用。”

  下方的中年文士急忙獻策道。

  韃靼王國的奪取天下之路,全是一刀一槍打出來的,他們這些投奔過來的虞朝文官,根本沒有發揮的余地。

  眼瞅著南京城就要拿下了,再不出謀劃策,恐怕下一次議事這里都沒有他的位置。

  畢竟,南京城中的文官太多了。

  無論是身份地位,還是個人名望,都不是他這位路人甲能比的。

  “嗯!”

  “此事你看著張羅,只要能夠打擊城內的軍心士氣,任何手段都可以使用。

  記得先用傀儡皇帝的名頭,給姓孔的加封衍圣公,再用朕的名義加封一遍。

  永寧小兒缺乏氣度,連一個衍圣公的爵位都吝嗇,朕可沒有小氣。”

  呼格吉勒大大咧咧的說道。

  在封官賜爵上,他可比大虞帝國豪氣多了。

  唯一的問題在于這些爵位的含金量不高,哪怕在韃靼王國內部,認可度也不高。

  隨便一名韃靼將領,都可以不把這些虞人公侯放在眼里。

  選擇在此時冊封衍圣公,主要是為了洗掉當年屠殺衍圣公一脈的惡名。

  想想就覺得憋屈,他們只是想過去搶劫,誰知道上一任衍圣公那么倒霉,居然重傷不治而死。

  結合戰后大虞以通虜罪名,把孔家各房查抄了一遍,還冷處理了衍圣公的爵位,他嚴重懷疑是大虞內斗。

  肉都被大虞權貴吃了,屎盆子全扣他頭上,想想就覺得憋屈。

  拖到了現在,終于了洗白的機會。

  孔家人都站了出來,證明上一任衍圣公不是他們殺的,其他人還有啥好說的。

  “大單于英明!”

  眾人再次齊聲呼道。

  南京城。

  早朝一開始,朝堂上的氣氛就不對。

  從九帝并立到十帝凌空,給眾人帶來的刺激,實在是太大了。

  縱觀整個華夏歷史,都沒有這么會玩的。

  注定要載入史冊,作為鬧劇見證者,眾人著實高興不起來。

  哪怕是大虞的死忠,這會兒也意識到朝廷要涼。

  戰場上遭遇失敗,還能再打回去,人心一旦變了就真沒啦。

  “陛下,聽聞有宗室王公自立為帝,動搖我大虞國本。

  御史都察院建議,朝廷立即下旨責令地方督撫組織圍剿,用雷霆手段震懾人心!”

  左都御史舒經綸率先開炮道。

  雖然他倒向了北虜,但現在還沒有投奔過去,那就是大虞的左都御史。

  遇上這種踐踏皇權,動搖江山社稷之事,自然要表明立場。

  為了戲演的更像一些,在早朝開始前,他還特意召集御史們統一了立場。

  “舒大人,言之有理!”

  “甭管是什么人,膽敢自立為帝,朝廷都必須嚴懲不貸。”

  轉瞬的功夫,朝堂上就形成了統一的喊打喊殺。

  至于為何這么多宗室稱帝,又為何趕在同一時間稱帝,大家都默契的選擇視而不見。

  沒有證據的事情,心里怎么想都可以,但是不能拿出來亂說。

  文武百官空前的團結,這可搞懵了龍椅上的小皇帝。

  一個二個都向他請示,問題是他何曾做過朝廷的主啊!

  以往的時候,無論大小事務都是百官商議決策,他的意見根本不重要。

  這會兒百官齊刷刷的問題拋給他,著實是為難人。

  群臣也知道這么干不道義,可現在造反稱帝的是宗室王公。

  一旦下令圍剿,勢必會牽扯大量的宗室進去。

  越是亂世,越需要用雷霆手段震懾。

  消息傳遞的太快,朝廷還沒做出決定,就已經鬧的滿城風雨。

  內閣想要低調處理,根本不具備可行性。

  局勢發展到這一步,無論是誰下令,都要背負屠戮宗室的惡名。

  偏偏事情,還不能拖下去。

  如果反應慢了,搞不好地方上的官員中,就有人為了利益投奔偽帝。

  一旦形成風潮,南京朝廷的正統性就要遭到嚴重挑戰,連帶著他們這些朝中百官手中的權柄也會跟著作廢。

  現在一眾偽帝造反的主要理由中,都有一條亂世中“國賴長君”。

  一個個在發布的討伐檄文上,把南京朝廷一眾大員全部描繪成了亂賊賊子。

  指責他們擁立幼帝,全是為了執掌大權。

  謊言不會傷人,但真相絕對是快刀。

  年幼的長沙王次子能上位,除了平衡朝中各派外,更多還是大家私心作祟下的產物。

  一下子被戳破了真相,再好的涵養,也會繃不住。

  “皇上,百官在等您回話呢!”

  宦官的小聲提醒,把小皇帝從懵逼中拉了回來。

  遲疑了片刻之后,才顫顫巍巍的說道:

  “哦,那就依眾卿家所言!”

  眼前的一幕,落入被北虜收買的官員眼中,這就是缺乏人君之相的表現。

  原本忐忑的心,一下子安穩了下來。

  “臣等遵旨!”

  得到了皇帝的許可,群臣當即回應道。

  盡管這么干,有些不道義,但黑鍋總算甩了出去。

  往后在史書上,可以堂而皇之的記錄:驚聞宗室謀逆,帝大怒,下令誅之。

  “偽帝頻出,讓城中人心惶惶。

  諸位大人,可以安撫民心之策!”

  小插曲結束,萬懷瑾果斷開啟下一個議題。

  圍剿偽帝很急,但安撫城中人心,更是重中之重。

  “首輔大人,北虜卑鄙無恥。

  不斷向城中投放書信,消息早已經傳開。

  盡管我們再三否認,依舊無法令城內軍民安心。

  為了鼓舞士氣,請朝廷撥銀一百萬兩,嘉獎守城官兵!”

  楚國公率先開口說道。

  光說虛的沒用,士兵們不關心那些大道理,大家只認銀子。

  說的天花亂墜,不及一鍋紅燒肉有效。

  遺憾的是這會兒敵軍圍城,朝廷就算舍得砸錢,城內也找不到那么多豬肉。

  縱使勞軍這會兒能夠拿出來的,也就一些大米白面,并且還得限量供應。

  酒肉管夠,那純粹是外行話。

  同錢沒有關系,主要是以當前的生產力,就算世家豪門集體無私奉獻,也不可能做到。

  豬羊牛肉,早就退出了市場。

  哪怕是朝堂上這些大臣,這會兒想要吃肉,也只有腌制的臘肉。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