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五百二十六章 、捷報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復山河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

  一日連破三道防線,損兵折將數萬,給遼東軍帶來了致命的沖擊。

  不等施靖明做出戰術調整,次日人心動蕩的遼東軍,以更快的速度走向崩潰。

  苦心打造的防線,就宛如紙糊的一捅即破。

  徐州城下,遼東大營。

  看著手中的戰報,施靖風當場懵逼。

  “廢物!”

  “通通都是廢物!”

  “施靖明,就是天下第一蠢貨!”

  “還有周七海,更是蠢的出奇!”

  “這么蠢的人,真不知道是怎么生出來的!”

  一連串的問候,連自家祖宗都給捎帶上了。

  阻擊戰的失利,一下子將遼東軍送入了危險境地。

  計劃中黃河筑壩,這才剛剛開始施工,敵軍馬上就要殺到眼皮子底下。

  “丞相息怒!”

  群臣的勸說,沒有減弱施靖風的火氣,卻把他從憤怒中拉回了現實。

  無論怎么處理,阻擊戰失敗都成為了定局。

  算算時間的話,最多再過兩天敵軍就會兵臨城下。

  這么短的時間,想要攻破徐州城,幾乎沒有任何可能。

  “讓老夫息怒可以,但眼下該如何破敵啊?”

  施靖風語氣冰冷的詢問道。

  敵軍來的太快,完全超出了他的預料。

  這么短的時間,若是挖地道穿過護城河,都推進不到徐州城墻下。

  掘黃河更是扯淡,截流都沒有完成,根本來不及蓄水。

  純粹靠黃河自帶的流量,別說是埋葬勤王大軍,連徐州城都掩埋不了。

  這條華夏文明的母親河,每年的水流量其實并不大,超過它的大江大河不在少數。

  尤其是最近幾年北方經常大旱,黃河斷流都不止發生過一次。

  歷次黃河決堤帶來致命破壞,都是趕在汛期。

  “丞相,既然阻擊戰失敗,前面的作戰計劃也必要繼續。

  干脆以逸待勞,堂堂正正的和勤王大軍打一仗。

  李牧這次北上,只攜帶了數萬戰兵。

  哪怕加上徐州的守軍,我們也有數倍的兵力優勢。

  直接拿數量堆,用人命填,也能把他們給耗死在戰場上!”

  施靖林率先開口諫言道。

  能不能證明擊敗敵軍,他的心里同樣沒底,可施家現在沒得選擇。

  坐擁數十萬大軍,不和敵軍打一仗,誰都不會甘心。

  “丞相,或許可以考慮聯絡北虜。”

  孔先生委婉的提議道。

  事實上,同北虜聯手瓜分天下,一直都是他們的備選方案。

  沒有付出實踐,主要是考慮到政治影響太過惡劣。

  別說天下人受不了,就算是遼東軍內部,許多人都無法接受。

  “住嘴!”

  “姓孔的,你這是要陷我施家于不義!”

  施靖忠率先開噴道。

  別看施家在抗虜問題上不積極,但他們和北虜之間,同樣擁有血海深仇。

  死在北虜鐵蹄下的施家子弟,一樣不在少數。

  不光是施家,整個遼東將門都和北虜有仇。

  “放肆!”

  “現在是在議事,大家可以暢所欲言,你莫非要堵塞言論不成?”

  施靖風當即訓斥道。

  想要讀書人賣命,就必須給予必備的尊重。

  聯合北虜,在感情上固然難以接受,但軍事上卻具備一定的可操作性。

  “大哥,我……”

  “這里只有丞相!”

  不等施靖忠說完,施靖風果斷打斷道。

  出謀劃策的關鍵時刻,他可不想施靖忠再說出什么驚天言論,搞得大家不敢獻策。

  “丞相,別忘了我遼東子弟和北虜的血海深仇。

  真要是和北虜聯手,那么劉從寒就不是一個兩個。

  人心都散了,拿什么爭奪天下!”

  施靖忠憤憤不平的說道。

  遼東軍在戰場上的表現,完全沒有打出他們天下第一強軍的氣勢。

  自古北方出強兵的定律,在他們手中被打破。

  政治上的一系列騷操作,更是丟失了人心。

  前面還愿意和他們合作的清流黨人,永寧帝之死后,一個個也沉寂了下來。

  哪怕施家及時安排了替身頂崗,可假的終歸是假的。

  對見過皇帝的文武百官來說,一眼就能分辨出來。

  對追求名利的清流黨人來說,想要他們跟著弒君惡賊混,除非施家奪取天下的優勢非常明顯,并且愿意和他們共治天下才行。

  司馬家就是最好的案例,靠著“門閥世家共治天下”的政治收買,完成了對曹魏的篡權。

  這些不是施家能學的。

  哪怕他們愿意和門閥世家共治天下,也得他們自己先是門閥才行。

  崛起邊疆的將門世家,根本入不了世家大族的眼。

  何況時代不一樣了。

  當年司馬家篡權的時候,只需要籠絡好全國上下的數十個世家,就能夠穩定局勢。

  現在門閥成為歷史,化為了一個個士紳家族。

  這些世家政治上的影響力同樣巨大,但受文貴武賤的影響早就和軍隊脫鉤,手中的實力完全沒法和門閥世家比。

  穩定地方的時候,他們確實能夠發揮一定的作用。

  可爭奪天下,還是要施家自己去打。

  受物資匱乏的影響,遼東軍為了活下去,早就和這幫人翻了臉。

  無論他們現在做什么,人家支持的都是南方朝廷。

  哪怕大虞朝在江南,搞了一波世家大清洗,屠滅了大量的士紳。

  可空出來的利益,最后大都落入北方世家的手中。

  在天下士紳看來,這就是士紳集團的內部矛盾。

  江南士紳抗稅,導致朝廷崩潰,北方士紳損失慘重,出手報復也是應有之義。

  何況在科舉上,大家都苦江南士紳久矣,恨不得這幫家伙全部死光。

  刀子沒落到自家身上,許多人都抱著看熱鬧的心態。

  “丞相,靖忠的話雖然不中聽,但現實確實是如此。

  北虜野心勃勃,我們真要是送上門去同他們合作,也會被吃的渣都不剩。”

  施靖林語氣沉重的附和道。

  哪怕真和北虜合作,現在也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在兩軍決戰的關鍵時刻,穩固隊伍內部人心,才是第一位的。

  亂世之中,奉行的是弱肉強食。

  兩大勢力想要合作,首先要雙方實力處于同一梯隊。

  現在的遼東軍,恰好處于不上不下的尷尬境地。

  想要和北虜合作,自身實力太虛。

  投奔人家當小弟,他們的實力又太強。

  “嗯!”

  “既然你們都這么說,那就先擊敗勤王大軍,再考慮下一步計劃。”

  施靖風故作淡定的說道。

  不過這種淡定,并沒有讓眾人安心。

  人的名,樹的影。

  “李牧”兩個字,帶來的殺傷力太大。

  隨著時間的發酵,天下第一名將早就深入人心。

  只要是在大虞朝混,就沒有不知道。

  遇到這樣的敵人,擱誰身上都會沒底。

  掃視了一眼眾人的表情,施靖風也是暗自叫苦。

  早知道大虞朝崩潰的這么快,當初在戰場上就該表現一下。

  如果有幾場大勝傍身,就算達不到李牧的層次,也能夠混一個名將頭銜。

  在亂世之中,這個頭銜比什么出身都好用。

  勤王大軍營地。

  看著匯總起來的戰報,李牧都感覺有幾分不真實。

  阻擊戰,固然是苦差事。

  這通常干這種活兒的都是軍中精銳,安排一群炮灰過來打阻擊,不是純粹送人頭么!

  哪怕遼東軍需要用兵的地方多,也不能這樣糊弄,最起碼炮灰中總得夾雜一支精銳。

  遺憾的是除了那支滑不留手的騎兵外,整場戰役下來,沒有遇到任何有份量的敵人。

  打完殲敵數萬的大戰,前軍損失不足千人。

  可以說從頭到尾,敵軍都沒有掀起像樣的阻擊。

  唯一值得稱贊的,就是新戰術上的運用上,遼東軍在積極摸索。

  盡管只學到了半桶水,但這種學習能力,還是超過了當代許多部隊。

  如果多和勤王大軍打上幾仗,活下來的敵軍將領,就差不多能出師了。

  在實戰中學習經驗,比任何兵法都靠譜。

  “把斬獲的首級腌制起來,裝船送到南京城,讓文武百官們都看看。

  順便給朝廷起草一份捷報文書,讓朝廷盡快發放賞銀。

  官爵上的獎賞,等到大戰結束后,統一進行結算。”

  李牧當即對軍中文書吩咐道。

  立威的方式有很多種,直接傻乎乎的在朝堂上大開殺戒,無疑是下下之選。

  弄死皇帝立威,更是最愚蠢的選擇。

  看似見效快,實則隱患重重。

  相比之下,還是無形中的立威,更具備殺傷力。

  遼東叛軍擴編部隊之后,戰斗力大肆下降,前線的官兵都知道,但朝中百官不清楚。

  在許多人心目中,遼東軍依舊是天下最強軍鎮。

  得出這個錯誤結論,里面也有李牧的一份功勞。

  當年圍剿白蓮教叛亂期間,勛貴系就曾大肆擴軍。

  雖然沒有遼東軍半年兵力增加十五倍夸張,但一年隊伍擴張好幾倍,那也是常態。

  擴軍之后,因為是先挑菜鳥練手,再逐步上難度的。

  全程打下來,少有敗績。

  在許多官員眼中,擴軍一下子變得簡單起來。

  見到遼東軍總兵力突破六十萬,很多人都被嚇懵了。

  如果不是李牧攔著,為了自身的安全感,南方朝廷能夠擴軍百萬。

  真要是那么干,數量是上去了,戰斗力反而大不如前。

  一方面是軍官不夠用、部隊訓練不足,另一方面則是沒人能把百萬大軍運用自如。

  包括李牧自己,讓他調度百萬大軍作戰,一樣頭皮發麻。

  除非通訊技術提高,不然光將令傳達,都會引發一系列的問題。

  史書上記載的率領百萬大軍,通通都是吹牛逼。

  縱使麾下有那么多兵,古代封建王朝的生產力,也支撐不起這種規模的大戰。

  “遵命!”

  “侯爺,從搜集到的情報來看,叛軍似乎有意對黃河動手。

  為了保險起見,我們必須趕在雨季來臨前,先一步結束這場會戰。

  末將建議,驅趕叛軍余孽充當先鋒,瓦解敵人的軍心士氣,挾大勝之威一舉蕩平遼東叛軍。”

  孔玉堂意氣風發的進言道。

  戰場上的高歌猛進,給了他充足的信心。

  隨著遼東騎兵的敗退,內心深處對敵人的最后一絲忌憚,也隨之煙消云散。

  “倘若叛軍立即掘開黃河,對我們的沖擊有多大,有沒有做過預案?”

  李牧開口詢問道。

  盡管知道黃河處于枯水期,水流量不會太大,可那終歸是黃河。

  光聽到名字,有經驗的將領,都會提高警惕。

  “侯爺放心,末將專門派人搜集過黃河的情報,以現在的水位下游排水體系完全能夠勝任。

  敵軍最多借助大水,遲滯我們的行軍速度。

  我們內部評估,黃河水最多兩三天就會退去,改變不了大戰結局。

  叛軍對黃河動手,也是在上游修堤壩,準備蓄水進攻徐州。”

  孔玉堂一臉淡定回答道。

  速戰速決,對前軍最有利。

  作為大軍的先頭部隊,倘若能夠趕在其他部隊參戰前,就把遼東叛軍重創,那就賺大發了。

  不光能升官,往后在同僚中,也能盡情的吹牛。

  未來史書上,提起歷代名將,也能加上他的名字。

  “想繼續打前鋒可以,但務必小心敵軍騎兵。

  徐州地區雖然屬于南直隸,但和水網密布的兩淮地區有本質區別。

  再往北就進入到了華北平原,一馬平川的地形,最適合騎兵發揮。

  可以說從現在開始,后續遇到的敵軍騎兵,才是他們的完整狀態。

  無論是行軍打仗,還是安營扎寨,都要提高警惕。”

  李牧當即囑咐道。

  前面的行軍中,敵軍騎兵雖然也出來騷擾,但兩淮地區有不少江河。

  盡管寬度有限,但也限制了敵人騎兵的發揮。

  反而是勤王大軍麾下的騎兵,因為更加適應南方的地形氣候,在作戰中占到了不少的便宜。

  進入華北平原后,情況就會逐漸發生變化。

  原本屬于勤王大軍的地利,將逐漸發生逆轉。

  “侯爺放心,對即將面臨的新局面,末將早有準備。

  敵軍騎兵看似厲害,可受限于裝備上的不足,現在已經不敢靠近我軍大營。

  他們的最大作用,無非是襲擾大軍糧道。

  可前軍和中軍距離并不遠,光隨身攜帶的糧草,就能夠等到中軍過來匯合。

  后續大軍的糧草運輸,主要也是走水路,敵人騎兵發揮的余地不大。

  如果敵人不知死活,末將不介意順水推舟,給他們安排一個墓地。”

  孔玉堂信心十足的說道。

  軍事技術的變革,對傳統軍隊的沖擊非常大,其中以騎兵為最。

  隨著火器技術的進步,騎兵的重要性正在持續下降。

  現在是主流兵種,那是火器技術不夠先進。

  一旦完成工業革命,火器技術進一步提高,就會逐步淪為輔助兵種。

  南京城。

  “閃開!”

  “六百里加急!”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