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五百二十三章、陰謀生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復山河

  “想要擋住敵軍,自然是不夠用,不過我們的任務是拖延時間。

  沿途本將部署了七道防線,每道防線安排一鎮兵馬,老子親自坐鎮指揮。

  平均下來,每道防線只需遲滯敵軍兩天時間,就超水平完成了丞相交代的任務。”

  施靖明大大咧咧的說道。

  這樣的打法,完全是用人命填。

  不過遼東軍現在不缺人,缺的是時間。

  施靖風分給了他這么多軍隊,很大程度上也是麾下兵力太多,根本指揮不過來。

  沒有辦法,北方大地上愿意當兵吃糧的人太多了。

  為了減少統治成本,每到一地之后,施家都會大肆征兵。

  效果非常明顯,大量的青壯入伍之后,地方局勢一下子穩定下來。

  剩下的老弱,就算是想鬧,也沒有掀起過大浪。

  后遺癥同樣是巨大的,急劇擴張的遼東軍,已經有了大宋禁軍的風采。

  看起來規模龐大,實際戰斗力卻非常虛浮。

  真正的戰斗力擔當,還是當初的那幾萬精銳,一應新編部隊都是湊數壯聲勢的。

  某些新編部隊中,甚至還有部分士兵,拿著竹槍上戰場。

  明知道麾下戰斗力不足,還選擇分兵節節抵抗,實際上也是施靖明對自我能力的一次糾偏。

  以往的時候指揮一鎮兵馬,不管遇到什么局面,他都能指揮的得心應手。

  上一次徐州大戰中,突然指揮五萬大軍,就各種問題頻發。

  這一次麾下兵力更多,光行軍途中都鬧出了不少笑話。

  強行把部隊聚集在一起,同漢水侯正面交鋒,他著實沒有底氣。

  “總兵大人,心中有計較就好。

  不同于上一次,這次勤王大軍中也有大股騎兵。

  敵軍騎兵都是漢水侯帶出來的,正面發生碰撞,末將所部未必能夠占到便宜。

  能夠擊敗敵軍騎兵,固然是皆大歡喜。

  倘若不幸落敗,那么這些防線,還要防備敵軍的騎兵突襲。

  在修筑陣地的同時,最好多挖一些陷馬坑,免得到時候措手不及。”

  周七海神色凝重的說道。

  自出道以來,他沒有怕過任何敵人。

  哪怕是威名赫赫的韃靼騎兵,他也敢帶著部下沖上去,同敵人一較高下。

  唯獨這一次例外。

  上一次的徐州之敗的陰影,依舊在他心中纏繞。

  默默無聞的下屬,都那么厲害,即將面對的天下第一名將又豈能是弱者。

  “衛兵,傳令下去。

  讓各部在防線外圍,多挖陷馬坑、廣設陷馬樁。”

  施靖明果斷下令道。

  吃過一次騎兵跑路的虧,他對遼東鐵騎的信心,也沒有之前那么足。

  盡管大家都是一條船上的人,可船在沉沒過程中,依舊存在著逃生機會。

  大虞朝他們是混不下去了,可義軍和北虜那邊,還是很歡迎他們這些人才的。

  沒有分崩離析,那是遼東軍還有一搏之力。

  倘若這一次徐州會戰,再次遭遇失敗,那就是大難臨頭各自飛的時候。

  轟鳴的炮火聲,在徐州城上響起。

  十幾里遠距離射程的火炮,施靖風沒有遇到,但短暫的炮戰還是讓遼東軍吃了大虧。

  敵軍不光火炮性能占據優勢,使用的還全是高爆炮彈。

  同樣的炮擊,他們打出十發炮彈,還沒有敵人一發炮彈造成的殺傷力大。

  更遭到的是敵軍居高臨下,擺在陣前的炮兵部隊,在第一輪對轟中就損失慘重。

  “看來周七海沒有說謊,敵軍的火炮確實犀利。

  按照現在這種打法,別說是拿下徐州城,想要靠近城墻都要付出慘痛代價。”

  放下手中的望遠鏡,施靖風忍不住感嘆道。

  哪怕事先有了心理準備,真的遇上了,他還是感到棘手。

  偏偏再怎么困難,仗還是要打下去。

  當年韃靼人崛起時,手中沒有犀利的火器,憑借血肉之軀一樣打的大虞邊軍沒了脾氣。

  事實早已經證明,決定戰爭勝負的不是火器,而是人。

  一番自我安慰后,施靖風的思緒再次被拉回了現實。

  想要打贏這場戰爭,就不能和敵人硬碰。

  傳統的攻城之法,純粹就是給敵人送戰績。

  “丞相,下令停止進攻吧!

  按照這種沖法,不等摸到城墻下面,攻城的部隊就先被打殘了。

  剛開戰就損兵折將,將會嚴重影響軍心士氣。”

  施靖林隨即勸說道。

  戰爭打的就是軍心士氣,若是士氣沒了,十分的戰斗力就直接去了一半。

  對遼東軍來說,拿下徐州城只是一個開始,后續還要和勤王大軍決戰。

  前期的攻城戰,可以拿人命去填,但必須控制損失。

  “鳴金收兵!”

  施靖風理性的下令道。

  戰爭時期,時刻保持理性是主帥的必備技能。

  試探性進攻失敗,施靖風能夠承受,只是戰爭還要繼續。

  如果沒有更好的辦法,為了戰略需要就算部隊損失再大,也必須盡快奪下徐州城。

  “丞相,末將當年圍剿白蓮教叛軍時,親眼目睹過他們的地道攻城法。

  只要把地道挖到城墻下面,埋上足夠多的火藥,再堅固的城墻也能撕出一道口子。

  在這一過程中,守軍的火炮雖然也能進行干擾,但實際發揮的作用并不大。

  徐州的情況特殊,直接逼近城墻挖掘地道不現實,但我們可以先挖幾條壕溝,逐步靠近城墻。

  火炮的殺傷力,主要是靠四處亂飛的彈片。

  壕溝能夠限制炮彈爆炸的威力,只要不被直接命中,士兵們頂著盾牌在壕溝內就不會有事。”

  施靖林順勢提議道。

  有些經驗,不上戰場,永遠都學不到。

  白蓮教叛軍雖然多是烏合之眾,但架不住人數眾多。

  基數大了,總會涌現出一批人才來。

  靠著腦子的靈光一閃,也開發了不少新式戰術。

  這些戰術創新,當年參與圍剿的官軍將領,自然也學到了不少。

  只不過大部分將領,都沒有把這些戰術當成一回事。

  畢竟,有些東西看似神秘,一旦捅破了窗戶紙,實際上并沒有技術含量。

  戰場上,越是樸實無華的戰術,能夠發揮出來的作用往往也越大。

  “哦!”

  “既然老五有經驗,那么接下來的攻城戰,就交給你指揮了。

  不過光靠近不行,徐州的護城河,也是一個繞不開的難題。”

  施靖風委婉的提醒道。

  黃河自改道奪泗水入淮河后,在徐州形成云龍湖、潘安湖等湖泊。

  經過歷史演變,這些水域逐漸成為了兼具防洪、灌溉功能的護城河系統。

  兩岸的護城石提,平均高出河面兩丈以上。

  挖掘壕溝,到了護城河沿岸,就喪失了作用。

  想要采取地道攻城法,地道就必須穿過護城河,這無疑會大大增加施工難度。

  唯有南面陸地連通,但中間有戶部山阻隔。

  同后世的戶部山不一樣,這會兒的戶部山,乃是東西絕澗的險山。

  只需在上面駐扎數千精銳,就能讓人望而卻步。

  上一次徐州會戰,遲遲沒有拿下城池,很大程度上都是這些天險的功勞。

  “主要是天時不在啊!”

  一旁的中年書生,忍不住感嘆道。

  言者無心,聽者卻是有意。

  “孔先生,可是有破城妙策?”

  施靖風急忙追問道。

  遼東軍雖然不受讀書人待見,可這世界上從不缺少投機者。

  在占據京師之后,還是有不少文人投靠。

  其中大部分都是酒囊飯袋,但也不乏能人異士。

  沒有重用這些人,主要是忠誠度存疑。

  整個大虞一朝,文人們都以名垂青史為榮。

  為了達到目的,那是各種騷操作不斷。

  同身后名相比,生死在這些人眼中,根本不算大事。

  自己都當了叛徒,施靖風自然也擔心屬下效仿。

  在對待這些投機者的時候,除了面上禮遇外,更多還是安排非核心崗位。

  眼前這位孔先生,因為投奔過后給他獻了不少計策,才勉強納入了核心充當謀士用。

  “丞相,自古最為歹毒的戰術,無非是水火。

  徐州城三面環水,明顯不適合火攻,但可以借水攻城。

  歷史上,黃河水淹徐州,也不止發生過一次兩次。

  不過現在是枯水期,直接掘開黃河不夠,必須在上游筑壩才行!”

  孔先生的回答,讓一眾將領目瞪口呆。

  借水攻城的戰例,古往今來都不少,可敢掘黃河的卻沒有幾個。

  倒不是技術上有難度,主要是后遺癥太大。

  黃河一旦泛濫,倒霉的就不是一州一府之地,而是數百萬人要流離失所。

  “孔先生,此計雖好,但影響太過惡劣。

  僅僅為了奪取徐州城,怕是不值啊!”

  施靖風搖了搖頭說道。

  都混到弒君的份兒上,名聲對他來說,已經是浮云。

  沒有采納掘黃河的建議,絕不是他心軟,主要是他需要時間。

  黃河一旦泛濫,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遼東軍都沒法南下。

  江淮地區水網密布,具備非常強的防洪能力。

  以現在黃河水量,筑壩淹沒徐州可以,但想要把淮安揚州一并淹了,明顯不具備可行性。

  縱使拿下了徐州城,敵人也能在淮楊兩地,構筑新的防線。

  到時候還是免不了,要和勤王大軍正面決戰。

  迭加了掘黃河的惡名,人心必將向敵軍傾斜,反而會拉低決戰的勝算。

  “丞相,如果嚴密封鎖消息,等到勤王大軍抵達徐州之時,突然放水呢?”

  孔先生的話說完,不光施靖風動了心,一眾遼東軍將領也紛紛露出期待的目光。

  名聲這東西,他們本來就沒有。

  如果能一舉覆滅勤王大軍,就算遺臭萬年,他們也認了。

  沒有李牧率領的勤王大軍阻隔,南下橫掃江南,根本不在話下。

  占據了天下最富庶的地區,后續只要不瞎折騰,奪取天下的概率最少能有五成。

  哪怕是無法統一天下,那也能偏安一隅,延續百年的富貴。

  “侯爺,偵查營傳來消息,遠方發現了敵軍游騎。

  敵人非常狡猾,一直游弋在三里地之外,正好躲過了火炮的最佳射程。”

  武大個上前匯報道。

  登陸靠岸之后,李牧拒絕了地方官的宴請,大軍休整一天之后直接揮師北上。

  這才剛出發,就發現了敵軍游騎。

  結合此前的河中沉船,擺明了敵人是有備而來。

  “傳令下去,讓楊翰文所部出擊,給敵人一個教訓。”

  李牧淡定的下令。

  任何陰謀詭計,都需要實力支撐。

  遼東騎兵固然精銳,但他們的缺點也很明顯。

  作為傳統的老式騎兵,在進入火器時代之后,無論是戰術思想,還是手頭的家伙事都沒有跟上時代。

  上一次徐州之戰,就證明了火器的威力,能夠彌補戰馬性能的不足。

  縱使敵人非常狡猾,故意把距離拉開,也改變不了自身實力的不足。

  “侯爺,殺雞何必要用牛刀,些許游騎偵查營就能解決。”

  一旁的孔玉堂忍不住諫言道。

  在安南都護府體系下,軍功直接決定了武將的晉升速度,以及在軍中的地位。

  怎奈前面一系列的戰斗,都是在南洋地區虐土著菜鳥。

  歐洲殖民帝國,幾度想要和安南都護府扳手腕,最終因為歐陸局勢被迫作罷。

  考慮到這些家伙,目前是都護府最大的貿易合作伙伴,他們也沒法主動掀起大戰。

  萬一因為戰爭影響到了出口貿易,外貿部和財政部可不會善罷甘休。

  沒有遇到過強敵,隨便哪個將領在戰場上,都是嘎嘎亂世。

  以至于都護府對外發動戰爭無數,他們這些軍中將領各自的實力,依舊是一個謎。

  這次勤王之戰,不光是為了匡扶社稷,撈取政治聲望,同樣也是他們證明自己的機會。

  打前鋒的任務,被李三七搶走了,現在的作戰任務大家都眼饞的狠。

  “騎兵對陣騎兵,乃是兵家正道。

  偵查營的士卒,都是精挑細算的精銳,主要任務是搜集情報,可不能消耗在這些無意義的小戰斗中。”

  李牧沒好氣的訓斥道。

  部將好戰是一件好事,可太過好戰,就成了麻煩事。

  看都護府的疆域地圖變化就知道,那是隔三差五的修訂。

  有時候一個月,都要變動好幾次,搞得繪制地圖的官員頭皮發麻。

  為了減少工作量,直接改為了固定每一個季度調整一次。

  以往充當緩沖區域的老窩地區,在都護府的逐步蠶食之下,依舊成了新的州府。

  當初逃竄過去的安南王,如果不是死的早,也成了階下囚。

  一旁的緬甸王國,更是被嚇得瑟瑟發抖,唯恐哪天被虞軍找上門。

  南洋地區的情況也差不多,沒有被殖民帝國盤踞的島嶼,基本上都插上了安南都護府的旗幟。

  受此影響,大虞帝國在南邊的宗藩體系,直接成為了歷史。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