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五百二十二章、第二次徐州之戰的序幕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復山河

  “周參將,你有過阻擊敵軍的經驗,同大家分享一下吧!”

  施靖風皺著眉頭說道。

  原本他是想讓施靖明戴罪立功的,怎奈這位堂弟被嚇破了膽,根本不敢請戰。

  自己不主動請戰也就罷了,還把敵人描繪的那么厲害,搞得軍中諸將都沒人主動請纓。

  迫不得已,他只能再把周七海拉出來。

  “丞相,三將軍說的不錯,敵軍確實不好對付。

  尤其是敵軍手中的火器,對我軍造成了嚴重威脅。

  火炮射程最遠能達到十幾里地,使用的全是高爆炮彈,火銃的射程也有兩百步。

  在作戰的時候,敵軍喜歡讓士兵排列射擊,一輪接著一輪。

  再輔以輕型火炮的支持,火力覆蓋近乎無死角。

  在和敵軍交手的時候,我們曾試圖突破敵人的火力網,結果一個照面就損失了數百精銳鐵騎。

  末將也嘗試過分兵,以小股兵力在外延牽制,遲滯敵人的行軍速度。

  怎奈勤王大軍中也有騎兵,盡管數量不是很多,但他們憑借武器優勢,還是給我部造成了嚴重損失。

  如果要和敵軍交手,必須先想辦法消耗敵人的彈藥……”

  見施靖風臉色越發的難看,周七海果斷把后面的話咽了回去。

  內心深處,他是崩潰的。

  說的全部都是實話,半點兒水分都沒有摻。

  自家老大接受不了,但這依舊是現實。

  “周七海,你在這里動搖軍心,究竟是何居心?”

  施靖明率先發難道。

  上一次周七海騎兵提前跑路,可是把他給坑慘了。

  不光折損了大量的嫡系部隊,還背負了戰敗的責任。

  如果不是心情郁悶,他也不會在營中找樂子。

  沒有一時的貪歡,搞不好永寧帝就不會自殺。

  皇帝不死,施家在政治上,也不至于這么被動。

  哪怕找了替身冒牌充數,那也只能糊弄一下無知的普通人。

  假的終歸是假的,演的再怎么像,也改變不了內核本質。

  南方朝廷已經為永寧帝發喪,僅憑施家那點兒政治信譽,根本無法為假皇帝政治背書。

  政治上的失利,逼得施家不得不冒險和勤王大軍決戰。

  打贏了這一仗,事情還有回旋的余地。

  各方再怎么不滿,在屠刀之下,也會暫時安分下來。

  倘若不幸吃了敗仗,那么戰后就是施家的末日。

  事發之后,為了掩人耳目,施靖明僥幸逃脫了懲罰。

  明面上的懲罰沒了,但暗地里他的損失,卻大的去了。

  最直接的影響,就是遼東軍內部,各方都對他產生了意見。

  “三將軍言重了,末將只是實話實說。

  如果這都算動搖軍心的話,那么某些人在營中尋歡作樂,致使……”

  周七海說到一半,故意停頓了下來,眾人的目光全部集中到了施靖明身上。

  在戰場上損兵折將,回來又逼死了皇帝,這可全都是禁忌。

  盡管因為政治需要,大家需要永寧帝活著,在臺面上不好要求追究施靖明的責任。

  可眾人心里比誰都清楚,遼東系面臨的政治困局,施靖明需要承擔大半的責任。

  為了施家內部團結,施靖風靠裝傻充楞,遲遲沒有對施靖明做出處理。

  如果施靖明一直低調,沒準事情就慢慢過去了。

  可惜現在周七海火力全開,把隱藏在桌面下的破事,捅到了明面上。

  這一刀不光捅到了施靖明的軟肋,也把施靖風逼到了墻角。

  遼東軍是遼東將門的遼東軍,不是施家一家的遼東的軍。

  如果不進行處理的話,施靖風這個遼東系老大,就要被各方質疑其公正性。

  本來現在的局勢就兇險萬分,內部再出現問題,后續的仗那就更沒法打了。

  劉從寒用實際行動提醒了眾人,大家除了是遼東軍的一員,還是大虞朝廷的官軍。

  倘若施家這邊不好混,完全可以重回朝廷陣營。

  忠君愛國,本就是政治正確,倒戈也無需承擔道義上的責任。

  “夠了!”

  “今天召集你們過來議事,是商議如何對敵的,不是聽你們吵架的。

  上一次徐州之敗,老夫還沒追究你們兩個的責任,現在居然又跳出來掀起內斗。

  既然如此,那么老夫也不客氣啦!

  來人啦,把施靖明和周七海拉出去,每人賞他們五十軍棍醒醒腦子。

  同時免去軍中的一切職務,聽候發落!”

  施靖風當即下令道。

  事情擺到了明面上,施靖明必須受到嚴懲,但挑事的周七海他也不想放過。

  居然敢把他這個老大逼到墻角,這等逼宮的行為如果不嚴懲,必將后患無窮。

  索性就拿徐州之敗說事,把兩人捆綁在一起處罰。

  一旁的施靖忠,此刻已經嚇的瑟瑟發抖。

  盡可能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唯恐被注意到,順便給捎帶上。

  挨五十軍棍事小,關鍵是解除軍中一切職務。

  在家丁制度下,遼東軍諸將率領的軍隊,同私人部曲也沒有多少區別。

  交出去容易,想要拿回來難。

  甭管到了誰的手中,人家都會第一時間,把軍中將領更換成自己人。

  他們留下的嫡系,大概率被送到戰場上當炮灰。

  亂世之中,沒有了嫡系軍隊的武將,那就啥也不是。

  “丞相息怒,現在正是用人之際,不如讓二位將軍戴罪立功。”

  營帳中年紀最大的白發老將順勢開口勸說道。

  嚴肅追究戰敗責任,固然能夠嚴明軍紀,可后遺癥也是非常嚴重的。

  常年在戰場上混,勝敗乃是兵家常事,誰也無法保證自己一直都是常勝將軍。

  開了這個先例,萬一后續自己不小心吃了敗仗,豈不是也要被解除兵權。

  按照這種玩法,他們這些遼東將門,早晚都會被施家吃抹干凈。

  “丞相,白老將軍說的不錯,臨陣換將乃兵家大忌。

  不如讓他們二人戴罪立功,洗刷徐州之敗的屈辱!”

  “丞相……”

  轉瞬的功夫,營帳內的諸多將領,紛紛開口求情。

  “既然諸位將軍,都替你們兩個求情,那么處罰就暫時先記著。

  接下來的大戰,你們兩個負責打前鋒戴罪立功。

  倘若再出現失誤,那就休怪老夫無情!”

  知道自己的處置,觸及到了大家的核心利益。

  見眾人強烈反對,施靖風果斷選擇了從善如流。

  看似這一波收權的試探,最后以失敗告終,實際上他的目的還是達到了。

  自從奪取京師之后,遼東軍就如同吹氣球一般,迅速膨脹起來。

  能夠指揮一千人,不等于能夠指揮一萬人。

  能夠指揮一萬人的將領,也不等于能夠指揮十萬人。

  急劇的擴軍,帶來的直接后果,就是軍中將領嚴重匱乏。

  從高層到基層,遼東軍都嚴重缺乏人才。

  有勤王大軍的外敵在,施家現在需要的不是收繳諸將兵權,而是盡可能提高軍隊的戰斗力。

  選擇保住施靖明,既是為了維護施家內部的團結,也是因為軍中人才匱乏。

  哪怕是將門世家,他們祖上最牛叉的時候,也頂多指揮一鎮之兵。

  流傳下來的經驗,也是指揮中小規模戰役的經驗。

  真正發家還是到了他們這一代,遼東鎮才在機緣巧合下,一路發展壯大。

  部隊數量增長了上去,不等于軍事指揮能力,也跟著增長了上去。

  哪怕是施靖風自己,同樣沒有指揮過大兵團作戰。

  以往參加最大規模的戰役,還是勤王之戰,他們在其中的扮演的角色是打醬油。

  一路上磨磨蹭蹭的南下,說的好聽是在磨合隊伍,難聽點兒就是軍隊指揮體系混亂,根本就走不快。

  “末將得令!”

  “末將得令!”

  僥幸逃過一劫,兩人的臉上卻沒有任何喜色。

  打前鋒戴罪立功,聽起來似乎一個機會,問題是要看敵人是誰啊!

  明知道這一仗難打,偏偏他們兩人還無法拒絕。

  運河之上,勤王大軍的戰旗迎風飄揚。

  站在甲板上,看著兩岸郁郁蔥蔥的農田,李牧嘴角露出了一絲微笑。

  青黃不接的日子,即將熬過去,百姓能夠喘過一口氣。

  農耕時代,能夠填飽肚子,就是最大的幸福。

  北方局勢那么亂,三分之一是朝廷的不作為,更多還是源于天災。

  “侯爺,前方五十里發現沉船,阻塞了河道。”

  收到這個消息,李牧絲毫沒有覺得意外。

  知道勤王大軍北上,敵人只要不傻,都會想辦法攔截。

  最佳選擇,無疑是對運河下手。

  “傳令下去,大軍尋找合適地點靠岸,轉為陸路前進。

  另外留下一營兵馬,負責打撈沉船,疏通河道。

  派人通知盤踞在山東的京營部隊,讓他們做好戰斗的準備。

  一旦勤王大軍擊潰叛軍,他們務必要攔截敵軍最少兩天。

  告訴北方的邊軍,朝廷為他們準備的后勤物資,現在已經出發。

  讓他們盡快收復大沽口,接收軍餉錢糧和戰略物資。

  接收完物資之后,立即出兵截斷叛軍的歸路。

  能夠收復京師最好,縱使拿不下京師,也要控制附近的關隘,把叛軍給我鎖在關內。”

  李牧淡定的下達了一系列命令。

  亂世之中,人心是最經不起考驗的。

  邊軍響應了勤王號召,但在具體行動上,卻是一路磨磨蹭蹭。

  明顯是長期沒有獲得后勤補給,邊軍上下對朝廷,肯定充滿了怨念。

  除了沒有割據一方外,實際上這些邊軍部隊,也有了軍閥化的跡象。

  哪怕是他這個老上司下令,大家的干活積極性依舊不高。

  明面上的理由是籌措軍餉錢糧,實際上還是為了保存實力。

  為了讓這幫人賣力干活,李牧也不得玩起了利誘。

  進攻叛軍不積極,但接收軍餉錢糧和戰略補給,肯定沒人會拖沓。

  縱使放開了手腳,能夠向士紳們打秋風,邊軍的日子依舊不好過。

  經歷了一系列的天災人禍后,北方的士紳大族,也被禍害的差不多了。

  除了少數堡壘堅固的,還在硬挺著外,更多士紳的墳頭草都比人高。

  上面敲詐勒索,已經很難有多少收獲。

  強行進攻,就算打下來,也獲得不了多少糧草。

  牛逼轟轟的晉商集團,還沒等李牧騰出手去找他們算賬,就已經在亂世中走向衰落。

  前面苦心積攢的財富,不是給叛軍做了嫁衣,就是便宜了各路軍閥。

  以往那些引以為傲的人脈關系網,在亂世之中一文不值。

  吃了一波晉商的遺產,收獲了大量的金銀珠寶和古玩字畫,但這些東西無法直接轉化為實力。

  錢糧和戰略物資,都是邊軍最需要的。

  尤其是武器彈藥,邊關的小作坊,根本滿足不了需要。

  缺乏彈藥補充,許多部隊手中的火炮和火銃都成了燒火棍,被動成了冷兵器部隊。

  對李牧拋出的誘餌,諸將根本無法拒絕。

  京師地區的位置非常關鍵,只要邊軍到了位置上,就是叛軍北撤路上的最大絆腳石。

  哪怕將領發生了質變,但終歸是勛貴子弟,同遼東叛軍有不可調和的矛盾。

  為了殲滅叛軍,李牧也是盡力了。

  倘若兩道保險,都沒有攔住敵軍,那就是施家命不該絕。

  “周七海,本將不和你說廢話,這次阻擊戰關系著你我的身家性命。

  接下來我們必須精誠合作,否則這次的任務,根本不可能完成!”

  施靖明一臉嚴肅的說道。

  別人吃了敗仗,可以投降南方朝廷,但施家人不行。

  周七海雖然不姓施,但他是施家的女婿。

  背負著弒君的惡名,九族連株是必然的。

  他們兩個都上了黑名單,一旦落入南方朝廷手中,就算不被五馬分尸,也是腰斬棄市。

  正是因為沒有退路,施靖風才會把阻擊敵軍的重任,交給他們兩個敗軍之將。

  “總兵大人放心,上一次戰敗是我們缺乏經驗,現在情況不一樣。

  有了上一次的教訓,我們也總結出了應對之法,不至于一上來就吃大虧。

  不過騎兵主要作用,還是襲擾敵軍,主要戰力擔當還是要靠步兵。

  這些防御工事,恐怕還不夠!”

  周七海緩緩回應道。

  內心深處,他已經問候了施靖明祖宗十八代。

  如果不是這貨捅出來的大簍子,他周家何至于同施家徹底捆綁在一起。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