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五百一十六章、徐州大捷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復山河

  “末將得令!”

  劉副將一口答應道。

  眼前這一幕,正是他最想看到的。

  漢水侯果然沒有讓他失望,一出手就打的遼東軍膽寒。

  連施靖明這種軍中猛將,都被震懾住了,根本提不起與之對抗的勇氣。

  機會都送到了手中,要是這次不坑死這支遼東軍,他前面的努力就白費啦。

  目送施靖明離開后,劉副將迅速召集親信忙碌起來。

  “怎么回事,敵軍為何這么快追上來?”

  剛走出十幾里地,施靖明就發現了不對勁。

  留下斷后的前軍,足有一萬多人。

  就算再怎么廢物,也能夠支撐幾個時辰。

  可他們前腳剛走,敵軍后腳就追了上來,計劃好的有序撤退,直接演變成了大潰敗。

  “總兵大人,現在不是深究這些的時候。

  中軍遭到敵軍攻擊,此刻已經陷入混亂中,先脫離險境再說!”

  親兵隊長急忙勸說道。

  倉促之下的撤退,對遼東軍的指揮體系,造成了嚴重沖擊。

  士兵們為了逃命,一個個都急著向前沖,現在的狀態是兵不知將將不知兵。

  除非在原地等著,不然眼下這種混亂局面,就算派人去搞清楚了狀況,也很難把消息送到他們手中。

  在施靖明猶豫時,喊殺聲越來越近。

  親兵隊長把心一橫,也不管施靖明是否愿意,直接帶人架著主將撤離。

  為了安全起見,連帥旗一并收了起來。

  這樣的操作,確實有利于逃命,不過也給軍心渙散的遼東軍帶來了致命一擊。

  在缺乏通訊的時代,帥旗就是戰場上的標桿。

  士兵們看到了帥旗,就知道主將還在,心里就有寄托。

  現在帥旗一收,讓本就陷入慌亂的遼東兵,變得越發慌亂。

  大部分士兵都缺乏辨別方向的能力,沒有了帥旗指引,大家在撤離過程中隨便選個方向就往前跑。

  原本定下的向北撤離,現在直接成了向四面八方逃竄。

  “罪臣……”

  “劉兄快快請起!”

  不等劉副將把話說完,李三七急忙把人扶起。

  這場戰爭能夠贏的這么順利,全靠這位斷后的將領臨陣倒戈,不然今天的戰果要減少大半。

  相較于軍事上的勝利,政治上的收獲更大。

  今日之后,全天下都會知道遼東軍將領中,還有忠于朝廷的忠義之士。

  施家前面匯聚起來的大勢,直接被沖擊的七零八落。

  在無法確定遼東軍中有多少忠于朝廷的人前,各地士紳大族就算有心和施家合作,現在也會選擇停下腳步。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遼東軍的內部矛盾,也會在近期激化。

  施家為了純化隊伍,勢必進行一輪內部清洗,把隱藏在隊伍內部的大虞忠臣揪出來干掉。

  可忠奸不會寫在臉上,具體如何識別,充滿了主觀性。

  內部清洗,勢必影響其他遼東將門的利益。

  稍有不慎激化了內部矛盾,那些施家的盟友,也有可能倒向朝廷。

  政治上的紛紛擾擾,李三七不清楚,但他知道第一個帶頭倒戈的必須優待。

  安排好了劉副將,未來就會有無數個劉副將。

  “總兵大人厚待,劉某受之有愧!”

  劉副將故作感動的說道。

  忠于大虞朝,不等于就不會為自己謀劃。

  能夠在遼東軍中混成一方副將,除了軍事能力外,人情世故也是重要因素。

  眼下漢水侯一系在軍中一家獨大,他這種倒戈過來的將領,想要混的好就必須擺正位置。

  李三七能和他稱兄道弟,不等于他自己就真能蹭鼻子上臉。

  萬一不小心惡了對方,戰場上這么混亂,那是很容易發生意外的。

  “劉兄深陷泥潭,能出淤泥而不染,著實令人佩服。

  此戰的經過,本將會如實上報侯爺,為劉兄請功。

  別的不敢保證,一鎮總兵是少不了的!”

  李三七當即許諾道。

  要豎立標桿,就不能吝嗇。

  人家倒戈前就是副將,回到朝廷陣營,論功行賞肯定要加官進爵。

  大虞朝對爵位控制的嚴,沒有立下驚世之功,基本上無緣封爵。

  封不了爵,但升官是少不了的。

  回頭朝廷封賞下來,大家都是平級的大虞總兵,無非是含金量不一樣。

  想要更進一步,那就不是功勞的問題,而是涉及到了政治體系。

  甭管安南都護府多大,在政治上的行政級別,也就大虞朝的一個省。

  除非外調其他省份任職,不然提督的位置根本指望不上。

  今時不同于往日。

  擱在十年前,為了仕途發展,大部分將領都會選擇外調。

  可眼下北方亂成一鍋粥,聰明人都知道遼東軍造反之后,亂世已經開啟。

  寄希望于朝廷的復興的,大都是身在局中,無法看清局勢的主。

  大虞朝能維系多久,全看漢水侯對朝廷的忠誠,還剩下幾分。

  一旦最后一根擎天柱選擇放棄,改朝換代就近在咫尺。

  腦子有病才會放棄現成的從龍之功,跑去外面博取那虛無縹緲的大虞復興。

  “多謝總兵大人提攜,末將……”

  劉副將急忙回應道。

  加官進爵,那是未來的事情。

  朝廷的任命一天沒下來,雙方的關系都是上下級。

  哪怕未來大家都是總兵官,也不等于地位對等。

  大虞朝總兵和總兵之間的差距,比人和狗的差距都大。

  率領千兒八百烏合之眾,能夠成為一鎮總兵,指揮數萬精銳同樣可以是一鎮總兵。

  本質上這就不是常設職位,只是隨著最近幾十年戰亂頻發,朝廷才允許武將長期擔任總兵。

  總兵官麾下的兵力編制,可以是幾百人,也可以是幾萬。

  主要看上面的意思,只要朝廷允許,總兵節制十幾萬大軍的案例也不是沒有。

  不過通常這種情況,總兵官身上還會多幾個虛職。

  兩人在互相客氣,戰場上的局勢卻變得越發明朗起來。

  人是盲從的動物,斷后部隊集體投敵,給遼東軍的士卒帶來了嚴重沖擊。

  信念崩塌之后,不少人見跑不掉,也跟著破罐子破摔直接投降。

  追逃大戰一直持續到夜幕降臨,僥幸逃過一劫的遼東軍,此刻已經淪為驚弓之鳥。

  看著身邊散亂的隊伍,施靖明就欲哭無淚。

  這場仗輸的太冤枉了。

  從頭到尾雙方都沒有進行過主力對決,甚至連像樣的決戰都沒打過,遼東軍就稀里糊涂的敗了。

  如果有人整理了這場戰役的經過,他絕對是軍事史上的反面教材。

  不過第一次遇到這樣的強敵,換成遼東軍任何將領,表現都不會好太多。

  勤王大軍的打法,完全超出了認知。

  盡管遼東軍也裝備了大量的火器,可他們終歸是冷兵器時代的玩法。

  雙方的差距不光是武器裝備,戰術理念也不在一個檔次。

  倘若提前知道敵軍的厲害,見到敵軍炮兵異動,第一時間就該做出應對。

  反正遠距離轟炸火炮命中率有限,哪怕留在原地挨炸,實際上也死不了多少人。

  怎奈他一開始就慌了神,在下屬鼓動下不斷變化軍令,搞得營中士卒無所適從。

  “該死的周七海!”

  “狗娘養的劉從寒!”

  “老子草你們八輩子的祖宗!”

  復盤了白天的戰斗,施靖明忍不住破口大罵道。

  盡管這次戰敗,他這位主帥應該承擔主要責任,但推卸責任是官場必修課。

  既然發生了豬隊友背刺,那么戰敗的鍋,就必須甩給他們。

  尤其是劉從寒的叛投,更是不被允許的。

  如果不趕緊清理門戶,后面還會出現更多的劉從寒,這會嚴重動搖施家在軍中的根基。

  “總兵大人,現在不是生氣的時候。

  天色一亮,敵人又會追上來,我們不能在這里長時間逗留。”

  見主帥失態,跟在身邊的親兵隊長急忙勸說道。

  越是越危急時刻,越需要主心骨。

  沒受過多少挫折的施靖明,今天表現無疑是不合格的。

  主帥都沒了分寸,讓下面的人怎么想。

  咆哮怒罵,在戰場上都是無能的表現。

  罵的再怎么兇,敵人一句也聽不見,只能惡心自己人。

  “休息半個時辰,然后繼續啟程!”

  施靖明想了想后下令道。

  黑夜不適合趕路,稍有不慎就會迷失方向。

  可逃命這種事情,講究的是兵貴神速。

  甭管往哪個方向跑,都要先擺脫追兵再說。

  內心深處,他對周七海的怨恨,一下子拉滿。

  負責阻擊敵軍的騎兵,居然率先跑路。

  更令人無法接受的是,這群王八蛋在逃命的時候,居然不帶上他這位主帥。

  午夜時分,徐州府衙依舊燈火通明。

  一眾虞軍將領,正忙著盤點戰果。

  被招安的曹子睿,自然也在其中。

  盡管一番忙碌下來,身體有些疲倦,但架不住心情舒爽。

  圍困徐州多日的遼東叛軍,被官軍秋風掃落葉般擊潰,再一次印證了他的判斷。

  原本對投降南方朝廷有所遲疑的人,現在也紛紛閉上了嘴。

  從勤王大軍表現出來的戰斗力來看,就算他們加入叛軍一方,頂多也就多堅持幾天。

  徐州被官軍收復,終歸只是時間問題。

  倘若丟了徐州,遼東軍還能后撤,他們這些本地人可就直接涼了。

  造反是要株連九族的,不為自己考慮,也得為宗族親眷考慮。

  涉案人員多,下面的小雜魚不會掉腦袋,但流放是少不了的。

  在這方面大虞官員立場非常堅定,就算朝廷肯網開一面,地方官也會嚴肅處理。

  為了避免再次發生叛亂,大家寧愿治下人口大幅度減少,也不愿意留下隱患。

  不穩定份子,全部往南洋地區送,安南都護府全盤接收。

  以至于過去了這么多年,勞工營的數量,還是在持續增加。

  “勞煩麻大人,向大家通報一下戰果。”

  說完之后,李三七直接把手中的公文遞交給了麻文博。

  盡管隨著朝廷的權威下降,監軍在軍中的話語權也越來越小,但面子上還是要照顧到。

  “白天的戰斗,大家表現都很不錯。

  各部具體的戰績,本御史就不多提了。

  表現優異的朝廷會嘉獎,表現一般的后面繼續努力。

  從匯總的數據來看,白天攻擊擊潰五萬敵軍,其中斬首八千,俘虜一萬三。

  自身戰損不足三千,可以說大獲全勝。

  尤其是劉副將率領一萬大軍回歸,在本次戰役中,發揮了絕對性作用。

  大家各自的戰功,都完成了登記造冊。

  如果大家沒有意義的話,稍后就派人上報朝廷,為諸位將軍請功。”

  說話間,麻文博還特意瞟了曹子睿一眼。

  如果不是他麾下的部隊,在戰場上表現拉胯,戰損數字還能縮水一半。

  沒有通報具體戰績,也是為了照顧他們的顏面。

  不管考慮到徐州守軍的特殊成分,傷亡大一點也可以接受。

  相較于殲敵數字,此戰粉碎了叛軍的南下戰略,才是最大的收獲。

  守住了徐州城,朝廷計劃打造的江淮防線,就成功了大半。

  從眾人臉上的笑容就可以看出來,大家對這次大戰非常滿意。

  至于繳獲的戰利品,那是手快有,手慢無。

  繳獲歸公勤王大軍勉強能做到,但一眾友軍做不到,戰報上沒有特意提起,麻文博也選擇性看不見。

  “勞煩監軍大人啦,我等沒有意見。”

  掃視了一眼眾人,見沒有人跳出來質疑,李三七笑著說道。

  白天的戰斗,主要是他帶兵打的,其他人都是輔助。

  在軍中的話語權,自然也是最重。

  拉著大家一起開會,這只是單純的政治需要,并不是真要征詢眾人的意見。

  “什么前鋒部隊戰敗?”

  看著請罪的周七海,施靖風難以置信的問道。

  徐州叛軍就是一幫不入流的貨,五萬大軍南下奪取徐州,怎么看都是手到擒來。

  現在突然收到戰敗的噩耗,完全出乎他的預料。

  “丞相,在奪取徐州城的關鍵時刻,漢水侯的勤王大軍突然殺來。

  末將親率騎兵前往攔截,怎么敵軍戰斗力太強,我們拼了命也就攔住了一天。

  漢水侯所部抵達戰場后,次日便發起了猛攻。

  因為不適應敵軍的打法,我軍瞬間吃了大虧。

  慌亂之中,主將多次調整戰略部署……”

  周七海哭喪著臉解釋道。

  內容全部屬實,完全不怕核實。

  他只是在表述上略微的進行了修飾,然后不動聲色的給施靖明上眼藥。

  “多次調整戰略部署”,看似是積極迎敵,可熟悉軍事的都知道,這是兵家大忌。

  戰場上最忌諱的就是朝令夕改,主帥不斷進行戰略調整,下面的部隊根本來不及調整。

  倉促之下執行命令,只會把事情搞得一團糟,憑白給敵人創造機會。

  “本相知道啦,你下去休息吧!”

  施靖風冷漠的說道。

  直覺告訴他,事情沒有這么簡單。

  盡管施靖明政治眼光欠缺,經常干一些啼笑皆非的事,但軍事能力還是有的。

  縱使遇到了強敵,五萬大軍也不至于一天都沒有撐住。

  哪怕是戰敗,也該有序撤退,保全一部分兵力。

  現在主將都沒回來,負責阻擊敵軍的部將就跑了回來,怎么看都不正常。

  不過作為遼東軍的老大,他必須兼顧各方的利益,不能憑個人感覺就妄下結論。

  “末將得令!”

  周七海急忙回答道。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