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五百一十五章 、反噬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復山河

  嘴上在抱怨,行動上周七海可沒遲疑。

  第一時間下令,讓部隊化為小股騎兵,在側翼騷擾敵軍。

  沒有完成任務和不執行軍令,在政治上性質完全不一樣。

  甭管是否能拖住敵軍,軍令既然下達了,那就要執行。

  敵軍的火炮也不是萬能的,遠距離射擊命中率很差,只要部隊別集中在一起,問題就不大。

  不過這種分兵騷擾,更像是做做樣子。

  周七海麾下的騎兵是和勤王大軍交過手的,知道敵人不光火炮厲害,火銃的殺傷力也非比尋常。

  戰功是主帥的,小命卻是自己的。

  為了小命著想,一眾基層官兵默契的和勤王大軍拉開了三百米安全距離。

  操作雖然消極了點兒,效果卻非常明顯。

  燧發槍雖然比同時期的火銃先進,但總體射程提高并不多,三百米已經超過了有效射程。

  偏偏這樣的距離,騎兵只需一個沖鋒就能到。

  以至于在行軍的同時,勤王大軍不得不分出精力,防備隨時可能發生的騎兵襲擊。

  “施家人果然就是慫貨,面對北虜的時候不敢,遇上我們還是不敢戰。

  連正面一戰的勇氣都沒有,他們哪來的膽子造反!”

  眺望塔上放下望遠鏡的李三七,忍不住吐槽道。

  追擊受到遼東騎兵干擾,行軍速度銳減,想要留下敵軍主力已經不可能。

  如果敵軍一直避而不戰,他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勤王大軍中確實裝備了不少對付騎兵的火炮,可架不住對手太茍,直接拆分成了小股騎兵。

  放眼望去,敵人的每一隊騎兵都只有十來人,并且相互間還拉開了距離。

  估摸著一輪炮擊下來,戰績大概率不會超過兩位數。

  斬殺的敵軍,還沒自家打出去的炮彈值錢。

  現代化火器部隊,本身后勤壓力就大,如果將領不知節省,后勤就能拖垮都護府。

  “李兄,話可不能這么說。

  施家雖然慫了一點,但實力還是有的。

  遼東鎮敢造反,本質上還是朝廷自己縱容出來的。

  如果不是朝中那幫蠢貨,一次又一次的讓步,助長了他們的野心,也不會有今日之禍。

  施家選擇在此時起兵,一方面是被缺糧給逼的,另一方面則是以己度人。

  妄想著他們起兵之后,侯爺也會跟進,南北一起夾擊朝廷。

  可惜他們忘了,侯爺乃我大虞棟梁,豈能干這種大逆不道之事!”

  監軍御史麻文博一臉正氣的說道。

  言者無心,聽者卻是有意。

  前面的話,李三七都是認同的,唯獨最后一句讓他非常不爽。

  自家侯爺就是太過忠義,才導致天下局勢糜爛的。

  大虞朝都爛透了,自家侯爺還逆流而上匡扶江山社稷,完全是出力不討好。

  如果自家侯爺肯起兵,天下肯定群起響應。

  南方各省根本形成不了像樣的抵抗,北方邊軍也會主動來投。

  速度快的話,永寧十六年都打進紫禁城,開辟一個新的王朝。

  縱使中途耽擱一下,最遲永寧十七年,也能平定天下。

  從起兵到奪取天下,兩三年時間就能搞定。

  哪像現在這樣,出兵平個叛,都要和朝中那幫昏官扯皮浪費時間。

  “施家逆賊,豈能和侯爺相提并論!”

  李三七傲氣十足的回應道。

  不爽歸不爽,李牧要為朝廷盡忠,他這做下屬的也不能陷自家侯爺于不義。

  就再救一次朝廷好了。

  如果平定遼東之亂后,大虞朝還不能支棱起來,自家侯爺也該死心啦。

  “李兄說的對,麻某失言了!”

  麻文博強忍著不爽說道。

  內心深處,卻是滿心的郁悶。

  生不逢時,就是悲催。

  擱在幾十年前,誰家總兵敢這么傲氣和監軍御史說話,早就被拉出去打板子了。

  在那個以文御武的時代,軍中大權都在文官手中。

  總兵想見監軍御史一面,都得先送上厚禮。

  風水輪流轉,到了武夫當國的時代,一切都發生了變化。

  原本位高權重的監軍,現在逐漸淪為了背景板。

  如果不是朝廷的制度,搞不好這個崗位,都直接被撤銷了。

  至于行使監軍大權,純粹就是扯淡。

  沒有李三七點頭,他的命令根本出不了營房。

  人家現在只聽漢水侯的命令,連兵部的軍令都懶得看。

  倘若監軍和主將對上了,大概率又是一場悲慘事故。

  在過去幾年時間里,在戰場上發生意外的監軍,居然超過了雙手之數。

  除了極少數幾次是吃了敗仗大軍團滅外,大多數時間這些倒霉蛋監軍都是意外暴斃。

  剛開始朝廷還勃然大怒,派出欽差過去嚴查,后續直接沒了響動。

  不是朝廷不想追究,純粹是欽差到了營中,就成了聾子瞎子。

  治罪,總得有證據才行。

  問題是等欽差到了地方,受害者就剩下一堆白骨,究竟是不是死者都沒人知道。

  遇害地點、生前的遺物,都是別人說了算。

  所有的線索,都是別人編織好的,能夠推動案情調查才有鬼。

  哪怕最吸引目光的云南巡撫遇害案,最后都是無疾而終。

  有了眾多前車之鑒,麻文博只能選擇向現實妥協。

  甭管主將怎么干,順勢捧著就行了。

  伸手不打笑臉人,無緣無故的,也沒有誰會去故意折騰一位監軍。

  “傳令下去,讓軍中斥候出動,伺機獵殺敵軍散騎。”

  沉思了片刻之后,李三七果斷下令道。

  斥候都是軍中精銳,正常情況下,是不能拿來和敵軍騎兵兌子。

  不過現在情況特殊,敵人主動分散了兵力。

  面對小股敵軍騎兵,正好適合斥候們發揮。

  憑借裝備上的優勢,雙方的距離只要拉近到百米內,就能對敵軍進行虐殺。

  “廢物!”

  “告訴周七海,若是擋不住敵軍,就回家帶孩子吧!”

  聽了傳令兵帶來的消息,施靖明忍不住怒罵道。

  大軍轉移是需要時間的,人可以快速移動,輜重物資不行。

  遼東軍沒有一個能提供戰略物資的大后方,縱使朝廷有完善的軍工生產體系,但工業原材料卻需要各地提供。

  北方各省遍地義軍,原材料生產早就已經中斷,施家也沒有能力組織恢復生產。

  自己無法生產補充,全靠在京中繳獲的戰利品支持,武器彈藥那是消耗一批就少一批。

  相較于武器彈藥,更令人憂心的是糧食。

  持續的天災和戰亂,導致大量的北方百姓流離失所,農業生產近乎停滯。

  為了籌糧,施家不惜和北方士紳翻臉。

  從戰略上來說,這次南下只能勝,不能敗。

  “總兵大人,既然撤不出去,那就干脆和敵軍決戰吧!”

  “一旦決戰開啟,城中的敵軍肯定會響應。

  趁著城門洞開的一瞬間,我們正好奪取城池。

  只要拿下了徐州城,前面付出的所有代價,在戰略上都是值得的!”

  劉副將順勢提議道。

  現在兩軍之間的距離太近,周七海所部又被勤王大軍打怕了,指望他們拖住敵軍明顯不靠譜。

  倉促之下撤退,營中的戰略物資,根本來不及運走。

  偏偏他們又無法舍棄這些物資。

  與其被動和敵人決戰,不如主動入局,玩一出死中求活。

  望了一眼忙碌的營地,施靖明變得猶豫起來。

  事關數萬大軍的生死,還有自己的榮華富貴,他不得不謹慎。

  如果敵軍火炮沒這么犀利,他絕對不介意打一場決戰,奠定自己在軍中的威望。

  怎奈敵人不講武德,一上來就用火力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

  倉促之下,根本找不到應對敵軍炮擊的手段。

  “傳令下去,全軍停止撤離,本將要和敵軍決一死戰!”

  施靖明狠心下令道。

  被人逼著決戰,這種感覺實在是太過憋屈。

  可是沒有辦法,敵人陰差陽錯正好打在了遼東軍的軟肋上。

  丟了軍中的戰略物資,他這個主將回去,根本沒法交代。

  內心深處,他對徐州城中的敵軍怨念,又深了幾分。

  如果不是這幫王八蛋不講信用,在關鍵時刻擺了他一道,局勢也不至于如此糟糕。

  倘若能提前拿下徐州,縱使敵人的火炮再怎么犀利,他也能憑借城池固守。

  只需拖到主力大軍南下,就完成了任務。

  “末將得令!”

  說話間,劉副將眉宇間的喜色一閃而逝。

  自古朝令夕改,都是軍中大忌。

  本來就人心惶惶,主帥還在短時間內,下達了截然不同的命令,妥妥的取死之道。

  不過這正是他想要的。

  跟著施家混,不等于就是施家的人。

  大虞朝傳承這么多年,自然不會缺乏忠臣。

  遼東軍這種重要武裝,朝廷肯定得安插暗子。

  哪怕施家起兵前,進行了一波內部清洗,也只能干掉明面上忠于朝廷的人。

  這些人明著支持施家,實際上暗地里卻不斷拖著后腿。

  無論是前面挑撥施靖明和周七海的關系,還是現在的出謀劃策,本質目的就一個添亂。

  類似的事情,在歷史上也曾多次上演。

  許多藩鎮、諸侯勢力造反,明明前期占據優勢,最后還是淪為為王先驅。

  最主要原因就是團體內部有人拖后腿。

  縱使僥幸奪取了天下,也會因為得位不正,導致新生王朝陷入長期內耗。

  畢竟,成事很困難,壞事卻非常簡單。

  開國的風氣一旦帶偏了,后續就很難糾正回來。

  “砰、砰、砰……”

  一個照面的功夫,一支十人遼東騎兵小隊,就永久的躺下了。

  落馬前的最后一刻,他們同樣扣動了手中扳機。

  可惜手中的老式三眼火銃,射程只有數十米,破甲能力更是局限在了三十米內。

  能夠在五十米內破甲的,那都是三眼火銃中的精品。

  不光制造工藝繁瑣,生產成本也會大幅度提高,朝廷的撥款根本不夠。

  想要精品貨,李牧這種關系戶,當年都得額外加錢。

  受經費的限制,正常時期生產出來的,都是壓低了成本的劣質貨。

  三十米破甲都是理論數字,更多的破甲能力只有十幾二十米。

  平常時期使用起來,不覺得有什么問題。

  現在遇到領先兩個版本的敵人,差距瞬間就體現了出來。

  一隊遼東騎兵倒下,只是一個開始,緊接著第二隊第三隊……也跟著持續發生意外。

  “參將大人,敵人手中的火銃威力太大,同他們對射我們太吃虧啦!

  干脆聚集部隊,不惜代價吃掉他們,再繼續執行軍令。”

  聽到親信的提議,周七海眉頭一皺,隨即搖了搖頭。

  “不行!”

  “敵軍游騎不會脫離大部隊,一旦我們集結隊伍殺過來,就會招來他們的炮火打擊。

  敵人攜帶了大量的輕型火炮,移動速度非常快,對我們的威脅太大了。

  傳令下去,讓各部拉開和敵人的距離。

  如果敵人敢追過來,再集結部隊沖上去和他們近身肉搏。”

  吃一塹,長一智。

  昨天的戰斗,就是低估了敵人火炮的威力,結果大戰一開始就被揍的滿頭是包。

  同樣的虧,吃一次就夠了。

  除非敵人把戰機送上門來,否則他是不會冒險的。

  軍令他已經執行了,沒有擋住敵軍,那是非戰之罪。

  施靖明有意見,大不了回去扯皮。

  反正兩人都鬧翻了,關系再僵一些也無妨。

  縱使吃了敗仗,他麾下的騎兵也能第一時間撤離,倒霉的是只會是步兵。

  亂世之中,什么都是虛的,唯有手中軍隊是實的。

  只要手中有兵,在任何地方都能混的很滋潤。

  沒有了騎兵的牽制,勤王大軍的行動速度快了很多,不到一炷香時間就到了遼東軍大營外。

  一時間火炮聲和火銃聲,響徹了天地。

  短暫的火力對射,遼東軍瞬間吃了大虧。

  前面雖然挨炸,但因為距離的問題命中率并不高,造成的殺傷相對有限。

  兩軍距離拉近之后,情況瞬間發生變化。

  在有效射程內,勤王大軍炮兵的命中率大增,眨眼的功夫就給守軍帶來了沉重打擊。

  尤其是營寨中的箭塔,都沒有來得及發揮作用,就被敵人的火炮直接摧毀。

  營門口的防御工事,直接被掀翻。

  無數守軍士兵,還沒反應過來,就被炸的尸首分離。

  “為何敵軍的小型火炮,也有如此大的殺傷力?”

  指揮戰斗的施靖明,忍不住發出了靈魂拷問。

  疑問沒人解答,迎接他的是新一輪的打擊。

  在火炮發威的同時,勤王大軍手中的火銃,也開始展露崢嶸。

  有序的排槍戰法,穩步向前推進,吞噬了無數試圖攔路的遼東官兵。

  個人勇武在熱武器時代,已經喪失了意義。

  甭管多么厲害的猛士,在密集的子彈面前,都撐不過一個照面的功夫。

  因為缺乏應對經驗,營寨中并沒有足夠的掩體,更是為勤王大軍進攻創造了機會。

  “總兵大人,徐州城中的守軍動了,該采取……”

  不等劉副將說完,施靖明就一眼瞪了過去。

  眼瞅著前線節節敗退,不趕緊想辦法善后,誰顧得上去奪城啊!

  見識到了敵軍火器的厲害,現在他終于明白一向傲嬌的周七海,這次為何那么慫了。

  “劉副將你帶前軍負責斷后,其余部隊跟我撤!”

  顧不上訓斥人,施靖明果斷下達了撤退命令。

  內心深處,他恨死了眼前這位亂出主意的下屬。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