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四百六十九章 、震撼的數據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復山河

  “首輔,沒必要那么悲觀。

  什么藩鎮之禍,都是沒影的事。

  遼東那幫家伙,頂多囂張跋扈了點兒,犯上作亂他們還沒那能耐。

  朝廷的當務之急,還是盡快平息復起的叛軍,萬萬不能給他們做大的機會。

  等天下太平了,再尋找機會,處理遼東鎮那幫家伙。”

  鎮東侯面無表情的回應道。

  漢水侯的威脅,誰都能看出來。

  可看出問題,不等于能解決問題。

  連當朝首輔都忌憚萬分,不敢直接捅破窗戶紙明說,其他人就更不會去碰這個驚天巨雷。

  招惹不起李牧,但收拾叛軍和遼東鎮,還是可以有的。

  作為大虞最強軍事集團的當家人之一,身份天然上就決定了,他對外必須強勢。

  忌憚李牧,那是大家都是勛貴系中的一員。

  一旦翻了臉,小團體內部先發生分裂,根本無法協力對敵。

  倘若兵戎相見,勛貴系的將領就算不直接倒戈,也別想他們賣力。

  最堅固的堡壘,都是從內部攻破的。

  景家在軍中的歷史損失慘重,李家在軍中的影響力,卻沒有受到多少沖擊。

  哪怕死了當家人,依舊是大虞朝最頂尖的豪門。

  加上李牧在軍中的舊部,這是一股能顛覆大虞江山社稷的力量。

  換成叛軍和遼東鎮,情況就發生了變化。

  勛貴系和遼東系,本身就互相看不順眼,無需擔心雙方的將領勾搭在一起。

  遼東鎮實力強悍,但自身先天不足,錢糧上受制于朝廷。

  朝廷只要愿意,在錢糧上動動手腳,就能讓遼東鎮難受。

  站在鎮東侯的立場上,他不怕得罪遼東鎮。

  縱使遼東鎮勾結上了朝中其他派系,京營能夠把他們擋在城外。

  “侯爺說的不錯,此事當從長計議。”

  姜書翰話鋒一轉,直接揭過了剛才的敏感話題。

  隱晦的點出問題,那是在給勛貴高層提個醒,讓他們留心漢水侯的威脅。

  想要解決這個麻煩,絕不是他們這個政治聯盟,就能夠搞定的。

  若是繼續這個話題,那么本該針對李牧的計劃,最后多半會變成收拾遼東鎮的謀劃。

  對勛貴集團來說,遼東鎮的存在,那是如鯁在喉。

  大虞軍中幾股力量,大都消耗在了戰場上,現在勛貴系一家獨大。

  唯獨不聽使喚的遼東鎮,在前面一系列的戰爭中,保存住了實力。

  解決了這個武裝團伙,那么勛貴集團在大虞朝的政治話語權,將大幅度提高。

  事實上,此前針對晉商集團的清洗計劃,也有打擊遼東鎮的意思。

  晉商能夠在邊關做走私買賣,沒有守軍將領配合,是不可能完成的。

  按照勛貴集團之前的計劃,在收拾晉商集團的同時,摟草打兔子一并把遼東鎮給牽連進去。

  到了那一步,遼東將門想不屈服都不行。

  沒了走私貿易的收入,遼東軍的全部一應開銷,全部都要依賴朝廷撥款。

  朝廷甚至不需要故意針對,依舊按之前的標準劃撥錢糧,遼東將門都養不活現在這么多軍隊。

  太上皇北伐失敗后,朝廷終止了對晉商的清洗計劃,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忌憚遼東將門。

  在朝廷實力大損的情況下,把人給逼急了,萬一晉商集團和遼東將門聯手作亂,引北虜入關,政治后果誰也承擔不起。

  無法硬上,不等于無法謀劃。

  朝廷坐擁大義的優勢,先天上就占據優勢。

  遼東鎮內部,同樣不是鐵板一塊。

  遼東那么多將門,也不是誰都愿意屈居在施家之下。

  收買威逼利誘,各種手段都給用上,總會有人愿意和朝廷合作。

  計劃沒能展開,主要是文官集團不配合。

  一家獨大,不是皇帝和文官集團想要看到的。

  遼東鎮再怎么討厭,他們也在一定程度上制衡了勛貴系。

  皇帝年幼,暫時無法發揮作用。

  倘若沒有了制衡,讓勛貴系完全掌控了軍隊,文官集團將喪失對朝堂的掌控。

  他們五人既是政治盟友,同樣也是競爭對手。大家都有各自的底線,不允許對方越界。

  永安府,安南都護衙門。

  “算算時間,北方的災情,早該結束了。

  怎么我們接收的難民數量,還在持續增加啊?”

  看著眼前堆積如山的戶籍名冊,李牧忍不住詢問道。

  天災確實會產生許多難民,但通常都是災情爆發的那一波。

  有點兒家底,扛住了前期階段,后續局勢就會好轉。

  土地是需要有人耕種的,地主老爺不會讓雇戶長工們全跑光了。

  一旦大水退去,局勢恢復穩定,就會組織生產自救。

  為了安撫人心,完成一輪土地兼并的士紳們,也會象征性的拿出一些糧食賑災。

  然后打著共渡難關的旗號,放一筆高利貸給百姓,提前鎖定來年的糧食收成。

  “侯爺,北方大地最近幾年天災人禍不斷,許多地方經濟都瀕臨崩潰。

  大水之后,破產的不光是自耕農,就連一些小地主也沒扛住。

  不同于以往,這一次接收的難民中,甚至出現了擁有秀才功名的讀書人。”

  聽了王靖川的解釋,李牧眉頭微微一皺。

  北方各省經濟瀕臨破產,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安南都護府缺少勞動力不假,但行政系統的安置能力,卻是有極限的。

  光上個月輸入的難民,就超過了三十五萬,這個月還在增加。

  涌入大量的人口,哪怕是分散安置,也讓地方衙門壓力山大。

  地方官忙的昏天黑地,加班都成了常態。

  許多細節性的工作,根本無法做到位。

  “交趾省的十府之地,人口已經臨近飽和,后續就別再輸送移民了。

  移民司重新做計劃,把新占領的蘇門答臘島、婆羅洲、馬來半島等地區,也納入移民安置區。

  當地的行政機構,尚未建立起來,就讓地方駐軍暫代地方衙門工作。

  管理模式,依舊采取之前的衛所制。”

  李牧想了想之后下令道。

  從執行移民戰略到現在,安南都護府已經累計從大虞朝,吸收移民九百余萬。

  其中一百五十余萬,是遷入的軍戶和親眷。

  戰俘和朝廷流放的各類罪囚,累計也有近兩百萬。

  從云貴兩廣自發遷入的百姓,也增加了三四十萬。

  剩下的五百多萬人,都是從北方各省移民過來的。

  統計出來的這些數據,都是抵達安南都護府時,活下來的移民數量。

  死在路上的有多少,都護府衙門沒有統計,李牧也只能假裝看不見。

  事實上,移民到了地方之后,死亡率依舊居高不下。

  平均下來,年度死亡率高達4.1,其中罪囚死亡率最高,達到了驚人的百分之十。

  死亡率如此之高,主要是氣候惡劣惹的禍。

  中醫人才培養速度太慢,安南都護府的醫療體系,至今都停留在紙面上。

  更糟糕的是受自然條件影響,藥材的藥性和國內,也存在著一定差別。

  許多古老的藥方,都需要修訂。

  以現有的技術,根本沒辦法制定統一的藥材標準。

  難怪以往的中原王朝,在打下交趾之后,就停下了腳步。

  不是大家看不到中南半島和南洋的價值,主要是開發難度太大。

  都護府能夠在中南半島和南洋立足,除了生產力的進步,還有就是趕上了好時候。

  小冰河時代,全球都在變冷。

  熱帶地區的氣溫,也有所降低。

  具體降低了多少不知道,反正兩廣、交趾地區,最近幾年是看到了雪。

  “侯爺,南洋地區局勢不穩。

  如果放大量移民過去,怕是會增加駐軍的負擔。”

  一旁的衛新之開口提醒道。

  氣候惡劣,水土不服,都是可以克服的。

  戰勝不了自然環境,那就被自然環境所淘汰。

  優勝劣汰的叢林法則,固然殘酷了一些,卻也是移民的最好選擇。

  北方各省經濟一旦崩潰,無家可歸的破產百姓,那是數以千萬計。

  要么出去開辟新的生存空間,要么死在饑餓和內戰中。

  指望朝廷救濟,純粹是在做夢。

  北方的經濟出現問題,天災只是一方面,更多還是源于人禍。

  北虜隔三差五的南下劫掠,掠奪了大量的財富離開,對當地經濟造成了毀滅性打擊。

  正常運轉的經濟循環鏈條,被北虜人為打斷,市場根本調節不過來。

  幸好大虞朝處于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時代,對市場經濟依賴度不高,不然北方各省根本支撐不到現在。

  “困難自然是存在的,但本侯相信他們能夠解決。

  局勢不穩,那就穩定局勢。

  具體怎么干,本侯一概不問,我只要結果!”

  李牧平靜的回答道。

  歐洲殖民者,幾千人就能殖民一座大島,他可是派出了數萬大軍。

  解決不了問題,那就解決制造問題的人。

  殖民時代,本就充滿了血腥。

  在亂世中當圣人,只能害人害己。

  隨著李牧的一聲令下,南洋的局勢再次發生變化。

  一船船移民,從北方大地被運送過來。

  一座座移民村落拔地而起,在南洋地區開始扎根。

  巴達維亞城(雅加達),總督府。

  “總督閣下,虞朝人太瘋狂了。

  短短一個月時間,就向蘇門答臘島上移民了兩萬人,并且還沒有絲毫停滯的跡象。

  上帝,我們在島上經營了這么久,都沒有兩萬移民!

  政務官亞歷克斯忍不住吐槽道。

  對人口僅有一百五十萬的荷蘭王國來說,兩萬移民已經占據了本土人口的百分之一點三三……

  縱使殖民地戰略價值再高,他們也不可能有這種力度的投入。

  受本土人口不足的影響,荷蘭王國在開發殖民地的時候,通常會引入歐陸其他地區的移民。

  在歐洲本土的時候,大家打的你死我活。

  到了海外之后,白人移民成為了少數裔。

  為了更好的生活下去,大家不得不抱團取暖,一定程度上維護了殖民地的穩定。

  即便是擴大了移民來源,荷蘭王國也表現的非常克制。

  一方面是歐洲世界,愿意去殖民地的人有限,另一方面則是怕被強國鳩占鵲巢。

  “海上馬車夫”,既是美譽,也是一種嘲諷。

  在很多歐洲貴族眼中,他們就是財富的搬運工。

  “亞歷克斯先生,請保持冷靜。”

  “你現在的狀態,很不對勁!”

  羅德里格斯總督開口打斷道。

  虞朝人向蘇門答臘島上移民,他自然是知道的。

  那么大的動靜,根本保不了密。

  “抱歉總督閣下,我剛才失態了!”

  “不過虞朝人的移民行動,確實對我們造成了嚴重威脅。

  如果不制止他們的行動,要不了多久,島上到處都是他們的人。

  虞朝人和土著不一樣,他們有先進的文明,可以自己生產火炮軍艦。

  只要島上的移民超過二十萬,我們就沒法和他們競爭。”

  亞歷克斯神色凝重的說道。

  參照歐洲各國的慣例,海外移民都帶有軍事性質。

  戰爭時期,每一名移民都能拿起武器,保衛殖民地的安全。

  移民多以青壯男性為主,島上移民超過二十萬,能夠輕松拉起五萬大軍。

  荷蘭王國的常備軍,都沒有五萬人。

  哪怕是舉全國之力,想要吃掉這支敵軍,都有不小的風險。

  “亞歷克斯先生,你的消息滯后了。

  據我所知,虞朝人輸送上島的移民,總人數已經超過五萬。

  你統計到的數據,只是虞朝人其中的一個移民據點。

  類似的據點,在島上還有很多個。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移民行動他們還要持續下去。

  背靠大虞帝國,他們擁有近乎無窮的人力,可以使勁兒揮霍。”

  守備司令官內森尼爾搶先回答道。

  為了對抗突然出現的競爭者,他一直都在努力搜集敵人的情報。

  結果搜集到的情報越多,他就對王國在島上的統治,越發感到迷茫。

  雙方的實力差距太過懸殊,大虞帝國才露出冰山一角,就給他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這不可能!”

  “一個多月時間,就輸送五萬移民過來,虞朝人不準備過了?”

  亞歷克斯難以置信的反問道。

  作為一名資深政務官,他可是親自在國內組織過移民。

  為了拉人頭,他可是四處做,還是只忽悠到了幾百人。

  這樣的工作成果,還獲得了荷蘭政府的嘉獎。

  虞朝人直接把這個數據放大了一百倍,完全超出了他的認知范圍。

  “亞歷克斯先生,盡管有些難以接受,但這就是事實。

  虞朝人的移民船隊,正在不斷穿梭。

  除了蘇門答臘島外,他們其他的殖民地,也獲得了大量移民。

  初步估計,虞朝人首輪向南洋地區輸入的移民,不會低于十五萬人。”

  羅德里格斯總督聳聳肩說道。

  請:m.badaoge.org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