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三百七十章、海盜橫行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復山河

  “好了!

  錢的事,后面再說。

  收復南京,是普天同慶的好消息。

  盡快發布告示,把消息送到大虞的每一個角落,朕要讓所有人都知道造反沒有好下場。

  徐閣老那邊也催一下,蜀地打的著實不怎么樣!”

  永寧帝的話,讓清流黨人很是尷尬。

  徐閣老已經是清流中,少有的知兵之人。

  可若是提起戰績,同勛貴外戚相比,差距著實有些大。

  哪怕他們想吹,都不知道該從什么地方吹。

  偏偏徐閣老這塊招牌,又是清流黨的重要政治資源,萬萬不能放棄。

  “臣等遵旨!”

  跟著百官一起附和皇帝的話,一眾清流派系的官員,也在為自己的未來發愁。

  在大虞朝,脫離了派系支持,光靠自己的努力很難身居高位。

  大家的仕途,一半靠自己鉆營,一半和所在派系綁定。

  為了仕途,轉換陣營是常態,可前提是自己得有價值。

  不是什么人,都有不斷橫跳的資本。

  “陛下,徐閣老年事已高,主持前線大戰力有不及。

  現在局勢好轉,臣建議召回徐閣老,另選大員負責蜀地戰事。”

  左都御史賴耀華上前一步說道。

  搞不定就是搞不定,有些事情是無法勉強的。

  當年徐文岳出京,本來就是被逼無奈。

  尹左兩位清流領袖,為了自己能上位,給永寧帝出的餿主意。

  皇帝的施壓,加上清流內部的背刺,才趕鴨子上架外放出任總督。

  站在群體的利益上看,這也是清流派系的壯大。

  從當時的局勢來看,等新皇親政之后,尹左二人入閣是妥妥的。

  倘若徐文岳也留在京中,那么清流一系的勢力就太大了,任何皇帝都無法容忍。

  萬萬沒有想到,徐閣老出京之后,沒過多久尹左二人就暴了雷。

  勾結白蓮教的罪名落了下來,砸死了尹左二人,也將整個清流陣營搞得五勞七傷。

  朝中各大派系一起落井下石,在兩人門下求學的清流子弟,全部沾上了政治污點斷了仕途。

  叛軍肆虐的地方,恰好是清流黨的大本營,又是沉重一擊。

  一直到現在,都沒有恢復元氣。

  局勢發展到現在,朝中的清流黨人,已經相當的松散。

  一個個都有自己的小算盤,遇到問題根本無法統一立場,自己人之間也經常互相拆臺。

  以平叛為例,當初提出啟用勛貴后,支持最多的是清流黨人,反對最激烈的也是清流黨人。

  派系力量分散,以至于在和各派的對抗中,經常處于下風。

  身居左都御史的高位,賴耀華還想更進一步。

  靠分散的清流黨人支持,明顯不足以讓入閣。

  想要邁出這一步,唯有把徐文岳弄回京師主持大局,才有希望。

  “陛下,賴大人言之有理。

  蜀地戰事遲遲沒有進展,長此以往下去,很容易發生變故。

  臣建議,等到江南戰事結束后,調鎮遠侯率領湖廣兵入蜀平叛。”

  兵部尚書羅澤風第一時間予以響應。

  對蜀地戰事,兵部早就不滿了。

  南方的一眾總督,都在高歌猛進,唯獨徐閣老沒有做出成績。

  為了穩定蜀地局勢,甚至還對一眾土司做出重大讓步。

  如果他不是清流大佬,御史早就把喪權辱國的帽子扣了過去。

  不過主持蜀地戰事的人可以換,但讓徐閣老回來,那又是另外一回事。

  別的不說,內閣的一眾大臣,就不會希望頭上多個祖宗。

  輔政大臣的含金量,實在太高了。

  哪怕皇帝親了政,在朝堂上依然有超然的地位。

  勛貴系那兩位還好說,人家是武將,同大家不是一個賽道。

  在不涉及軍事的時候,基本上一言不發。

  徐文岳不一樣,他本身就是文臣,在朝野上下的威望又高。

  一旦回到朝堂,瞬間就能拉起一座山頭,首輔都壓不住。

  “陛下,兵部的意見很中肯。

  湖廣挨著蜀地,讓鎮遠侯出兵蜀地,最符合眼下的局勢。

  徐閣老在外奔波了那么長時間,也時候回京了。”

  萬俊輝順勢加了料。

  其他人不想徐文岳回朝,但是他不一樣。

  皇帝太難伺候,這個破首輔,天天忙著收拾爛攤子。

  誰愿意干,就來干吧,反正他是不想干。

  德高望重的徐閣老回來,他正好退位讓賢。

  不光扔掉了麻煩,還可以獲得一個好名聲。

  “首輔,此事需要從長計議。

  江南戰事尚未結束,湖廣兵是圍剿叛軍的主力之一,暫時不宜輕動。

  蜀地局勢離不開徐閣老,暫時不可妄動!”

  谷嘉熙當即反駁道。

  盡管不知道首輔心里咋想的,反正他是不希望看到徐文岳回朝。

  影響個人權力是一方面,關鍵是現在的朝堂,經不起折騰。

  徐文岳回來之后,清流陣營聲勢大漲,到時候肯定會搞事情。

  新一輪的黨爭點燃,后續會發生什么,誰也說不清楚。

  “谷閣老,湖廣地區的叛軍,早就被肅清了。

  傅逆都被趕出了南京,九江、南昌等地的叛軍,必然軍心渙散。

  長江以南的戰事,將在近期結束,搞不好現在已經打完了。

  運氣好的話,傅逆余部直接被殲滅在長江邊上。

  縱使發生變故,讓他們僥幸流竄到江北,那也有遼東騎兵等著他們。

  追殺殘兵敗將,騎兵比步兵效率高的多,他們翻不起來亂子。

  蜀地的局勢再棘手,也沒有前面收復湖廣難。

  白蓮教幾大逆賊中,魏逆的實力算是墊底的。

  有鎮遠侯出馬,想來問題不大。

  為了平叛大局,臣懇請陛下早做決斷!”

  萬俊輝強勢表明了立場。

  為了自己能夠脫身,他已經顧不上同僚了。

  理智告訴他,局勢一旦好轉,朝中很多人都會搞幺蛾子。

  不趁早脫離苦海,后面想要體面的離開,那就難了。

  “敵襲!”

  水師主力集中到了北部,中南部地區兵力空虛。

  碼頭上的安南士兵發出預警時,扮作商船的海盜們,已經開始登陸。

  “殺!”

  隨著朱仲軒一聲令下,一眾海盜紛紛開啟了屠戮之旅。

  官府的赦免令,對這群海盜來說,還是有不小的吸引力。

  葉落歸根,衣錦還鄉,這是無數人的美夢。

  哪怕可能存在風險,大家也愿意努力嘗試。

  相比安南國的主力,留守在后方的這些雜兵,明顯更好欺負。

  一些反應慢的碼頭工人,也不幸淪為了刀下亡魂。

  反正朝廷發放赦免令,認的是首級。

  殺良冒功,對他們這些海盜來說,沒有任何心理壓力。

  “老爺,大事不好!”

  “海盜……海盜登陸了!”

  “好多賊人!”

  “光船就有上千艘,怕是得有數萬人!”

  聽到兵丁帶來的消息,演州知府整個人都懵了。

  演州府雖然不錯,卻也沒有魅力,吸引數萬海盜光顧。

  這么多人,都可以去搶河內了。

  “確定是海盜,不是虞軍?”

  阮白易關心的問道。

  演州府經濟上不起眼,軍事上卻有不小的價值,唐朝時期這里是安南都護府所在。

  如果虞軍從海上進攻大越,選擇在這里登陸,將大越一分為二完全是有可能的。

  “知府大人,小人看的非常清楚,登陸的賊人絕對是海盜。

  從登陸開始,就一路燒殺搶掠,不像是要長期占據的。”

  得到了確切的消息,阮白易越發的迷糊。

  他何德何能,治下居然招來了如此多的海盜!

  “傳令下去,立即封閉城門,讓衙役們從城中征召青壯守城。

  安排人向升龍城求援,讓朝廷盡快派出援兵!”

  阮白易當即下達命令。

  甭管怎么說,海盜總比虞軍好應付一些。

  他也是消息靈通之人。

  皇帝率領數十萬大軍,在前線一無所獲,足以證明敵人不是軟柿子。

  若是來了幾萬虞軍,這仗根本沒法打。

  海盜趁火打劫,那是為了劫財,讓他們在城外搶夠了,自然就會離開。

  這種想法,雖然無良了一點,卻是眼下他唯一能夠做的。

  各地的精銳,全部抽調到了前線,留守的多是老弱。

  保衛沿海的水師,又在此前的大戰中損失參戰。

  縱使朝廷想要救援,也是有心無力。

  選擇向上面求援,那也是盡人事,聽天命。

  海面上,骷髏旗迎風招展,無數海盜正在源源不斷的登陸。

  昔日繁華的碼頭,在海盜們的破壞下,已然淪為了人間地獄。

  鮮血染紅了大地,尸骸滿街都是,不時還傳出女人的哭泣聲。

  作為這次行動的策劃者,朱仲軒靜靜的站在高處,沒有說話。

  眼前這一幕,他已經見的多了。

  海盜本身就代表著破壞,約束軍紀是不存在的。

  大家只是合伙做買賣,他這個盟主只有名義上的指揮權,對其他海盜并沒有強制約束力。

  換成正規軍,登陸成功之后,就該一鼓作氣往前打。

  最少也要拿下演州府,再考慮劫掠之事。

  可惜這支隊伍是海盜聯軍,大家首先想的是利益。

  搶劫發財永遠是第一位,攻取演州也是為了搶劫,而不是所謂的戰略價值。

  “朱老大,你說我們這么干,能把安南水師引出來么?”

  青衣書生開口詢問道。

  相較于一眾海盜,他這副書生打扮,明顯格格不入。

  不過溫文爾雅的書生模樣,只是他的偽裝,在海上他還有一個綽號奪命書生。

  殺起人來,比屠宰雞鴨還順手。

  “能不能引過來,過些日子不就知道了。

  要劫掠安南國,水師的威脅,必須想辦法解決。

  敵軍如果躲在港口中不出來,那么我們就一直搶下去、殺下去。

  殺到安南士紳怕了,他們自然會逼迫水師出征!

  對了,告訴下面人,眼睛放亮一點。

  安南人隨便殺多少都無所謂,倘若是虞朝人如果亮明了身份,那就不能亂殺了。

  我們的戰利品,還需要朝廷幫忙銷贓,可別誤殺了官府的人。”

  朱仲軒故作冷漠的說道。

  漢水侯交代的任務,他可不敢掉以輕心。

  真要是單純為了吸引安南水師決戰,還有更好的辦法,犯不著跑這么遠。

  本質上這次過來,就是幫忙清場的。

  相較于北越,南越地區受中原文化的影響更小一些,需要清洗的更干凈一些。

  演州府某種意義上,就是分界線。

  越往南就越需要他們做惡人,為朝廷的統治掃清障礙。

  對這樣的任務,朱仲軒并不反感。

  對大虞朝,他還是很有歸屬感的。

  他的悲催遭遇是因為窮,并不是遭到官府迫害,雙方并無深仇大恨。

  能夠靠幫朝廷開疆擴土,換取功名利祿,他沒有任何壓力。

  漢水侯的信譽,在海上也是有口皆碑。

  他這樣的小人物,還不值得人家違約。

  “朱老大,漢水侯究竟許了你什么好處,值得你這么賣命?”

  奪命書生疑惑的問道。

  內心深處,他充滿了嫉妒。

  朝廷有意招安,居然沒有邀請他。

  雖然他手下的人和船,在一眾海盜中只能算中上,但他有腦子啊!

  在戰績上,并不比這些大型海盜團差多少。

  限制海盜規模,主要是為了避免樹大招風,引來朝廷的關注。

  隱藏自身是做到了,朝廷招安的時候,也把他給遺漏了。

  自詡讀書人,他對編制的渴望,遠超其他海盜。

  “書生,我不都告訴你了么,真的什么都沒有。

  除了許諾用安南士兵的首級,可以換取朝廷赦免外,其他都是視情況而定。

  能夠獲得什么官職,主要看在戰場上的表現,以及朝廷肯給多大的官職。

  高官厚祿,肯定是指望不上,大概率就一小官。

  真許諾了高位,我也不敢坐。

  燙屁股呀!”

  朱仲軒雙手一攤道。

  天地良心,他真的沒有撒謊。

  當日參加會議的人,又不只有他一個。

  隱藏真相,被其他人說了出來,反而會敗壞人品。

  可這種坦率,還是引起了一眾海盜頭子的懷疑。

  一個個都擔心,他們為了自己拿好處,把大家給賣了。

  “朱老大,你這話說的。

  如果不相信你,大家活兒也不會跟著你干。

  只是朝廷未免也太小氣了,完全不把我們兄弟當成一回事啊!”

  奪命書生故作憤憤不平道。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