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三百五十八章、大忽悠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復山河

  突如其來的戰報,打破了所有人的幻想。

  戰爭來了!

  如果不是虞皇決定和他們開戰,虞軍是不敢擅自犯邊的。

  “該死的虞國人,居然敢犯我大越疆域,分明是欺我大越無人。

  傳旨,各部立即進行全國動員,老子要親率三十萬大軍,北伐生擒大虞皇帝!”

  破了防的胡新波,當即下令全國動員。

  怒而興師是兵家大忌,不過此時安南高層,顯然沒有多余的思考能力。

  大家一致認為,虞朝要對他們用兵。

  安南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候,必須竭盡全力打贏這一仗。

  “陛下,息怒!”

  “春耕在即,此時舉國動員,勢必會影響來年的糧食收成。

  前些日子,虞國商人不斷在我大越采購糧食,糧價硬是被他們拉高了一倍。

  雖然朝廷及時出手禁止糧食出口,但國內的糧食庫存下降,依舊成為了現實。

  虞軍現在的挑釁,就是故意引我們上當,萬萬不可中了敵人的奸計!”

  阮新杰急忙勸說道。

  當了家,才知道柴米油鹽貴。

  戰爭一旦爆發,壓力最大的就是戶部。

  財政虧空也不是大虞的專利,跟著大虞學習的大越,同樣虧空的厲害。

  前些年不斷對外征討,開疆擴土,大家都風光了,爛攤子卻留給了戶部。

  甭管新占領區多么富裕,前期開發階段,都是需要消耗錢糧的。

  中南半島的最大問題就是太過富裕,被滅的那些土著部落根本沒有進取之心,對土地開發利用非常有限。

  滅國二十多個,獲利的全是權貴,戰利品根本沒有進入戶部。

  “卑鄙的虞人!”

  “他們果然早有預謀,看來那該死的虞皇圖謀我大越,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禮部起草討虞繳文,朕要揭露虞皇的卑鄙行徑,讓天下人都知道他是卑鄙小人!

  胡新波破口大罵道。

  當初虞國商人過來收糧,他還以為是虞國受戰爭影響,糧食產量大幅度降低,迫切需要從外界購糧。

  為了大賺一筆,他下令把官倉中的陳糧當新糧,高價賣給了虞國商人。

  反正大越不缺糧食,每年都有大量的糧食,爛在權貴們的倉庫里。

  有冤大頭花高價接盤,肯定要賣出去。

  皇帝和國內權貴,一起清理多余的庫存,大家在這場國際貿易中賺的盆滿缽滿。

  本以為占到了便宜,現在看來他就是一傻子。

  一想起虞朝對他們用兵的軍糧,居然是自己賣出去的,再看換回來的絲綢、瓷器、茶葉,瞬間就不香了。

  再怎么生氣,出兵之事,還是擱置到了春耕之后。

  三十萬大軍北伐,需要征召大量的民夫。

  一旦動員起來,農業生產必然受到影響。

  遇上大虞這種敵人,速戰速決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必須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

  “巡撫大人,前線傳來急報!”

  “安南人向鎮安府、思明府等地發起進攻,守軍士兵奮勇殺敵,勉強把敵人殺退。

  斬殺敵軍三千余人,自身也付出了慘痛傷亡。

  德保縣令魏福生在巡視城防時,不幸被流矢命中,經搶救無效死亡。

  敵軍來勢洶洶,守軍將領發來求援信,希望您能派出二十萬援兵,劃撥兩百萬兩白銀、一百五十萬石……”

  不等師爺說完,張思翰就傻眼了。

  他是廣西巡撫,不是大虞皇帝。上哪兒去調派兵馬,籌集巨額錢糧?

  別說二十萬援兵,就是兩萬援兵,他都調動不了。

  倒不是廣西軍備荒廢,純粹是衙門沒錢。

  改土歸流之后,廣西財政收入獲得大幅度增長。

  不過這個增長是和原來的低基數相比,總額還是不及富裕省份的零頭。

  本質上,廣西財政依舊處于入不敷出狀態,需要靠朝廷支援,才能覆蓋行政開銷。

  甭管怎么說,財政收入能夠增加,總是一件好事。

  怎奈朝廷財政虧空嚴重,廣西地區恢復太平之后,戶部就減少了對廣西的財政撥款。

  增長的份額,還不及削減的撥款多。

  以至于各級衙門想要正常運轉,都要靠官員們發揮主觀能動性。

  “魏縣令殉國了?”

  張思翰關心的問道。

  援兵和錢糧,不是他能夠搞定的。

  只能把關注點,放在官員殉國上。

  魏福生他是知道的,此人才華橫溢擅長詩詞歌賦,因為嘴臭在朝堂上得罪人,被貶到廣西任職。

  到了廣西之后,這家伙倒是吸取了一些經驗教訓,不再刻意挑釁上司。

  怎奈這貨作死天賦太過強大,經常把馬屁拍到馬蹄子上,官場上非常不討喜。

  稍微對他一客氣,這貨就不知天高地厚。

  毫無顧忌的抨擊朝政,仿佛從皇帝到大臣,滿朝文武都不及他厲害。

  如果只是這些也就罷了,大家都在體系內混,沒有利益沖突的情況下,不會把事情做太絕。

  貶斥到了邊疆,事情也就結束了。

  大佬們不會自降身份,同一狂士計較。

  偏偏這貨,還特別歧視武將。

  別的文官看不起武將,都是在心里暗自鄙視,這貨卻說了出來。

  經常在公開場合吐槽,天下局勢糜爛,都是武將無能導致的。

  就連漢水侯、舞陽侯這些實權大佬,到了他口中也是一丘八。

  事實證明,在邊境上得罪武將比得罪文官更可怕。

  人家沒有那么花哨的政治手段,但可以玩物理消除。

  戰火一開,魏縣令就被殉了國。

  能夠得出這份結論,那是因為張思翰和魏福生接觸過,非常清楚這貨是個嘴炮黨,不可能冒著戰火去巡視城防。

  “是的,巡撫大人。”

  “不過戰報內容太過簡單,并沒有描述詳細經過,就連戰損都是用損失慘重一筆帶過,可能存在貓膩。

  大人,您看是否派人去調查核實一下?”

  聽了師爺貝天佑的回答,張思翰當即搖了搖頭。

  “不必了!

  現在是戰爭時期,需要他們賣命。

  只要首級是真的,其他都是旁枝末節。

  把戰報潤色修飾一下,補上明顯的漏洞,順便給魏縣令申請一份哀榮。

  送往京師的公文,再抄錄兩份分別送往總督衙門和提督衙門。”

  戰報是否存在貓膩,他著實不想深究。

  沒有調查出問題還好,一旦查出了什么要命的事,派出的調查人員大概率會人間蒸發。

  事情鬧大了,大家的面子都不好看。

  安南人的威脅迫在眉睫,他可不想為了一個礙眼的魏福生,就和軍方對上。

  幫忙申請一份哀榮,就算盡了同僚之誼。

  如果無良點兒,直接把他無視掉,也不是什么大事。

  在過去的幾年時間里,殉國的大虞官員超過三位數,其中不乏三品以上大員。

  一個得罪人被貶的偏遠縣令,根本不起眼。

  如果不是死在安南人手中,作為安南入侵的佐證,他的名字都不會單獨提出來。

  船隊緩緩駛入港口,碼頭上已經聚集滿了人。

  放眼望去,依稀可以看出,這些人多是附近的官員和士紳。

  至于財大氣粗的商賈,在這種特殊的場合,他們是沒有資格站到前排的。

  見慣了大場面,對這種高規格的迎接,李牧已經學會了適應。

  官場上混,在無法改變官場生態的情況下,必須要學會和光同塵。

  有人安排接待,那就按流程走。

  接風宴正常舉行,送來的禮物收下。

  不來這么一出,大家是不會放心的。

  朝廷的任命雖然沒有下來,但消息靈通的人,都知道了結果。

  代行兩廣總督職權,那也是兩廣總督。

  舞陽侯擔任總督之時,就把他們折騰的夠嗆。海商們感受最深,被活生生的刮了一層油。

  換成李牧這位軍事強人上來,新官上任三把火,怎么燒誰也不清楚。

  大家唯一能夠做的,就是禮節先做到位,別得罪人。

  日常寒暄幾句,晚宴地點從城中酒樓,換到了李牧的提督府中。

  些許小事,自然不會有人駁未來上司的面子。

  傍晚,提督府燈火通明。

  “提督大人,廣西傳來緊急軍情。”

  突如其來的戰報,讓原本喧囂的宴會,變得鴉雀無聲。

  “諸位繼續,該吃吃,該喝喝。

  本侯有軍務在身,就先行一步!”

  李牧笑著對眾人說道。

  戰報送來的這么巧合,自然是他安排的。

  廣西發生的變故,都是預先安排的劇本,下面的人只是按計劃執行。

  沒有辦法,廣東的官員士紳太過熱情。

  哪怕以他的身份地位,沒人敢灌酒,他還是喝了不少。

  繼續下去,非得被灌醉不可。

  幸好這是在府中,大家心中有顧忌,許多娛樂項目都沒敢安排。

  如果在酒樓,再出現一群精通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的花魁勸酒,李牧可不想挑戰自己的軟肋。

  萬一上了頭,那就是大麻煩。

  誰也不知這些專業訓練的女子,究竟是誰的暗子,留在身邊就是遙控器在別人手中的炸彈。

  盡管李牧讓大家隨意,但一眾官員還是默契的放下酒杯脫離了宴席,留下一眾士紳愣在原地。

  當著上司的面收到前線緊急軍情,肯定要表示關注,這點兒政治覺悟大家還是有的。

  打開公文掃視了一眼,除了增加一名倒霉蛋縣令殉國外,一切都是按照劇本在走。

  安南軍隊入侵,自然是不存在的,人家那邊此刻正處于懵逼中。

  取得的首級,都是邊軍士卒主動出擊的結果。

  死去的安南士兵也不算冤枉,在李牧赴任之前,邊界地區就經常發生摩擦。

  安南人勾結廣西土司,經常襲擾邊界的地區,地方衙門多次上報朝廷無果。

  李牧整頓廣西軍備之后,雙方同樣發生過摩擦,只不過換了根子的邊軍不再客氣。

  有人敢越界,邊軍就敢殺。

  連續吃了幾次虧之后,安南人才安分了起來。

  現在挑他們下手,那是合情合理。

  “安南人寇邊,邊軍損失慘重,甚至有一名縣令殉國。

  戰爭來了!

  廣西那邊招架不住,廣西巡撫發來了求援信,具體內容大家自己看吧!”

  說完,李牧把公文遞給了近前的廣東巡撫。

  附近的官員自發圍了上去,見到這一幕,安慶豐當著眾人的面念了一遍公文。

  獲悉內容之后,眾人的臉色都不好看。

  自古就有兩廣一體的說法,廣西爆發戰爭,廣東也別想獨善其身。

  從叛軍手中收復兩廣,這才過了沒幾年,又迎來了新的大戰。

  大家的第一反應不是怎么用兵,而是錢糧從哪兒來。

  朝廷明顯指望不上,縱使皇帝愿意撥款,也趕不上這場大戰。

  廣西太窮,面對巨額的錢糧缺口,他們最多自籌十之二三。

  剩下的缺口,只能靠臨近省份協餉。

  此刻朝廷正忙著收復南京,各省的財力都在向那邊傾斜。

  短時間內,籌集錢糧的重擔,只能落在廣東身上。

  朝廷的安排,明顯也是準備讓廣東省出這筆錢。

  體會過籌集錢糧的苦,大家著實不想再來一次。

  “侯爺,安南人舉兵百萬來攻,這會不會太過夸張?”

  馬存義忍不住質疑道。

  戰爭爆發的問題,無需進行糾結。

  前線官兵斬殺的安南首級,陣亡的將士名冊,無一不能說明問題。

  何況安南使臣挑釁大虞,在官員中也是公開的秘密。

  仗肯定要打,現在的關鍵在于,這場戰爭的規模究竟有多大。

  布政使掌管一省的錢糧,若是籌集錢糧,他首當其沖。

  “百萬大軍是安南人自己宣傳的,敵人具體有多少兵馬,暫時還不得而知。

  不過當年我朝平定交趾時,安南地區的人口,就超過了三百萬。

  經過這么多年的擴張,安南人的疆域增加了數倍,治下總人口怕是有千萬之數。”

  李牧當即忽悠道。

  人口增長和疆域擴大同步,看似非常合理,實際上純屬扯淡。

  別看安南人控制的疆域不小,實際上開發出來的土地,僅僅只占一小部分。

  全國大半的人口,都集中在紅河三角洲平原,其他地區依舊是傳統的部落制。

  這些零散部落,名義上歸屬于安南國,實際上依舊處于獨立狀態。

  人家居住在深山老林中,安南王也沒辦法進去征稅。

  從搜集的情報來看,現在的安南國,總人口大約在五百萬到六百萬之間。

  要征服安南,現在就是最佳時機。

  倘若他們的農業水平再進一步,迎來新一輪的人口大增長,那就吃不下去了。

  當然,安南的在冊人口,還是三百多萬。

  這方面同大虞差不多,為了逃避丁稅徭役,士紳們都學會了藏匿人口。

  安南國對外號稱,擁兵三十余萬,也只能嚇嚇不知兵的書生。

  李牧對這組數據,完全感受不到任何壓力。

  畢竟,大虞朝的在冊軍隊總人數,還高達兩百八十多萬。

  并且這個數字,還隨著募兵的擴張,在持續增長中。

  倘若哪天超過三百萬,李牧都不會覺得奇怪。

  可到了具體作戰中,大虞想要調動三十萬大軍,都千難萬難。

  師父如此苦逼,跟著學習的徒弟,情況也好不了多少。

  大虞看起來虛弱,那只是運氣不好,趕上了小冰河時期。

  如果不是持續的天災,導致國內狼煙四起消耗了大量國力,區區北虜根本不算什么。

  “區區彈丸小國,居然有這么多人口。

  看來野心勃勃的安南國,成了我朝繼北虜之后,又一心腹大患!”

  馬存義大驚失色道。

  任何一個人口過千萬的政權,都是無法忽視的大勢力。

  兩廣地區的總人口加起來,現在都不到一千萬。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別看大家平時墮落,憂患意識還是不缺的。

  被李牧忽悠帶偏的一眾官員,對待安南國的觀念,悄然發生了變化。

  原本只想小打一仗,教訓一下安南人,現在成了除之而后快。

  見到這一幕,李牧心中一喜。

  既然廣東的官員能夠被忽悠,那么遠在京師的百官和皇帝,那就更好忽悠了。

  認識到安南的威脅,稍微有點政治頭腦的,都不會放任這個強敵繼續做大。

  請:m.badaoge.org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