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三百五十七章、戰爭爆發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復山河

  太和殿。

  看著從下面轉呈上來的國書,永寧帝當場氣炸了。

  前面沒和安南人計較,本以為這幫家伙就該消停下來,趕緊派人過來請罪。

  萬萬沒有想到,請罪沒有等到,反而等來了問罪。

  居然敢以出兵威脅,讓他這個皇帝過去請罪。

  “諸位愛卿,可有話說?”

  永寧帝冷漠的問道。

  大虞又不是大宋,藩國如此挑釁,倘若不做點什么,他就要成為大虞歷代皇帝中的笑話。

  哪怕是軟弱的大宋,面對安南人的挑釁,當年還是出兵揍了安南人一頓。

  安南的囂張,主要還是當年文武之爭,留下的后遺癥。

  若非某些自詡名臣的家伙,為了短期利益放棄了交趾,也不會有現在的安南。

  帝國強盛時期,沒有解決的問題,到了王朝末年就成了災難。

  此時面臨安南王發出的威脅,永寧帝尷尬的發現,自己居然只能被動應對。

  “陛下,安南人的野心昭然若是,一場大戰在所難免。

  廣西巡撫、布政使、按察使等多名官員聯名上奏,希望朝廷加強廣西防務,以應對安南入侵。

  成國公、舞陽侯、漢水侯等一眾大員,在安南問題上提出了不同意見。

  他們認為安南人野心太大,光進行被動防御不夠,主張奪回河內地區,重建交趾布政司。”

  首輔萬俊輝開口回答道。

  圍繞著安南問題,大虞朝發生了不止一次爭吵,最后都是無疾而終。

  不過以往討論的時候,誰也沒有預料到,安南人居然敢如此放肆。

  哪怕上一次國書事件,大家也只是認為安南人在對大虞進行試探,頂多伺機吞并幾個依附大虞的藩國。

  誰也沒有想到,安南人居然敢把目標對準大虞。

  論起開發程度來說,兩廣地區肯定比中南半島其他區域更進一步,但這里是大虞的疆域。

  大虞能夠放棄交趾,不等于也能放棄兩廣。

  遼東戰場打成那樣,滿朝文武都沒敢放棄,何況是兩廣。

  “哦!”

  “他們可有具體作戰方案?”

  永寧帝期待的問道。

  想要成為大虞的中興之主,永寧帝的雄心壯志,并沒有被前期的挫折所磨滅。

  內修文德,外治武備,這是成為中興之主必不可少的一環。

  相比保守的加強防御,收復失地重建交趾布政司,明顯更符合他的胃口。

  關中的叛軍遭到重創,四川的叛軍也被拖住了。

  南方叛軍被壓制到了一隅之地,只需再過一些時日,東南諸省就會恢復太平。

  南方安定下來,大虞的財政情況就會逐漸好轉。

  內部問題解決了,就輪到外部麻煩。

  原本他是想先收拾北虜的,現在安南人先跳出來拉仇恨,那么先收拾南方的敵人也一樣。

  “沒有!”

  “兩廣的主力部隊全部匯聚在前線,留守的都是衛所部隊,戰斗力非常有限。

  前期階段主要以防守為主,局部反擊為輔。

  為了穩定大局,舞陽侯建議讓漢水侯返回兩廣主持大局,爭取保住重要州府不失。”

  萬俊輝坦言道。

  內心深處,他早就忍不住罵娘。

  勛貴系這幫家伙,明明可以直接上奏折給皇帝,偏偏他們還走程序先遞交給內閣。

  如果只是單純過手,也沒什么大不了的,偏偏時間卡的這么好。

  無論早一天到,還是晚一天都可以,偏偏趕在廣西巡撫衙門的奏書之后。

  奏折在內閣手中,尚未轉呈給永寧帝,現在皇帝問話,自然只能由他來回答。

  看似是原文轉述,實際上卻是在強行裹挾他們的立場。

  收復失地,屬于政治正確。

  一直屬于禁忌的交趾問題,被擺到了臺面上,明面上內閣是無法反對的。

  當初主張放棄交趾的那些大臣,哪怕到了現在,民間依舊在罵他們是國賊。

  尤其是最近幾年,隨著話本的流行。

  民間對他們罵聲,更是一浪高過一浪,直接同秦檜、中行說畫上了等號。

  落差最大的是這幾家后人,直接從名臣之后,變成了國賊后人。

  原來的門生故吏、親朋好友,紛紛和他們劃清界限。

  一個個被迫搬家,出門都不敢自報家門,在朝為官更是小心翼翼。

  唯恐哪天被人扒出身份,招來一群士子圍攻。

  尤其是被迫南遷的遼東士子,在這方面表現尤為激烈。

  大家都指著朝廷打回去,好從北虜手中拿回家業。

  逮著這幾家罵,實際上就是想以前車之鑒,打消朝中百官放棄遼東的念頭。

  效果非常明顯,為了自己的生前身后名,主和派官員集體啞火,朝中再也無人敢言放棄遼東。

  “以提督的身份,執掌軍政大權不合規矩。

  戰火發生在廣西,理應由廣西巡撫主持大局……”

  話剛說到一半,楚林杰就意識到問題。

  集結兩廣的軍力,才有機會保住重要州府,單獨讓廣西上難度太大。

  讓廣西巡撫執掌大權,且不說有沒有能力擋住安南人,光涉及兩省的軍隊錢糧調度就是一個大問題。

  廣東巡撫和兩廣提督,都不是廣西巡撫的下屬。

  縱使朝廷下達圣旨,讓張思翰擔任欽差,他也沒有能力在短時間內整合兩廣軍隊。

  想要迅速整合兩廣的衛所軍隊,最佳選擇自然是讓舞陽侯回去。

  作為兩廣總督,他才是合法的軍政長官,可以名正言順的調動兩省人力財力物力。

  不過這是不可能的。

  舞陽侯在擔任兩廣總督的同時,還兼任了江南總督。

  收復南京的關鍵時刻,江南總督不能缺席。

  相較于南京,廣西無論戰略價值,還是政治地位,都要差的遠。

  在這種背景下,李牧就成了唯一人選。

  兩廣提督雖然不管政事,但掌管著兩省軍隊。

  人回去就可以上手,無需浪費大量時間磨合隊伍,可以在短時間發揮部隊的戰斗力。

  “楚大人,廣西巡撫的能力確實不錯,但他不擅長軍事。

  在抵抗安南入侵的問題上,張巡撫也是傾向于讓李提督主持大局。”

  谷嘉熙當即打斷道。

  禮不能白收。

  張思翰急著運作離開廣西,就是覺察到了危險。

  兩廣的募兵全部在前線,光衛所部隊想擋住數十萬安南大軍,難度實在是太大。

  讓李牧主持大局,起碼能夠調動兩省的衛所部隊,換成張思翰上去能指揮動省內的部隊,都屬于超水平發揮。

  倒不是下面的將領抗命,主要是大虞軍隊的傳統——開拔費。

  廣西巡撫衙門窮,根本拿不出錢糧來。

  相對富裕的,反倒是衛所衙門。

  趕走叛軍之后,李牧全面整頓衛所,杜絕了土地圈占,這是滿朝文武都知道的事。

  在內閣眼中,兩廣的衛所雖然談不上富裕,但庫房里應該積攢了一筆錢糧。

  不過想要讓衛所將領,把口袋里的錢糧掏出來,絕非一件易事。

  “閣老,張巡撫是過謙了。

  在前面的平叛大戰中,他也是做出了成績的。

  廣西巡撫的身份不足以號令兩省,但兩廣總督可以。

  舞陽侯長期身兼兩職,承受的壓力非常大,需要有人幫忙分攤一下。

  陛下,臣舉薦廣西巡撫張思翰擔任兩廣總督,全面主持抵抗安南入侵事宜!”

  裴學慶的話,再次點燃了文武之爭。

  設立總督是為了平叛需要,現在大戰進入尾聲,就必須考慮利益分配了。

  大虞朝最富裕的幾個省份,全在勛貴系手中,這是文官無法容忍的。

  只不過前線戰事還在繼續,暫時不適合討論更換,或者是撤銷總督一職。

  現在機會送上了門,正好拿下兩廣總督的位置。

  舉薦張思翰,看似是器重,實際上是在挖坑。

  改土歸流的政績,讓張思翰重新站了起來,成為朝廷的政治新星。

  如果讓他回到朝堂上,必定會占據一個實權位置,成為候補閣臣之一。

  作為政敵,肯定不能放任這種事情發生。

  直接打壓難度太大,還容易背上嫉賢妒能的罵名,索性玩起了捧殺。

  一旦安南入侵,兩廣淪為戰場,少不了一堆的麻煩。

  搶了勛貴系的蛋糕,作戰的時候,人家肯定不會全力配合。

  前線一旦出問題,革職是遲早的事情。

  多了這個污點,前期的政績,全部都白費了。

  “陛下,此事萬萬不可!”

  “平叛戰爭正處于關鍵時刻,此時撤換兩廣總督,無疑是在給叛軍制造機會。

  別的不說,作為平叛主力的兩廣六鎮指揮權,就是一個大麻煩。

  稍有不慎,圍剿叛軍的行動又會前功盡棄。

  何況兩廣內部,也不是那么好梳理的。

  為了穩妥起見,最好是讓漢水侯主持大局,代行兩廣總督的職權!”

  谷嘉熙強勢回應道。

  看得出來,他是真生氣了。

  為了保住自家小弟,不惜把李牧往前推了一把。

  代行兩廣總督職權,看似只是臨時工,實際上相當于鎖定下一任兩廣總督之位。

  舞陽侯一旦卸任,補位幾乎是板上釘釘。

  雖然助長了勛貴系的氣焰,但他不認為自己在資敵。

  同安南的戰事,一時半會兒結束不了。

  派文官過去擔任總督,根本鎮不住場子。

  稍有不慎,連人都要陷進去。

  這種燙手的山芋,聰明人都避之不及。

  敢去爭奪的,多半都是腦子有問題的。

  這種蠢貨派出去,那就是禍國殃民。

  兩位閣老對線,雙方的小弟紛紛參戰,一時間太和殿上唾沫橫飛。

  “肅靜!”

  “這里是朝堂,不是菜市場。

  一眾御前失儀官員,扣除半個月的俸祿,作為懲罰!”

  見場面有失控跡象,萬俊輝果斷出來叫停。

  至于懲罰手段,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朝廷還欠著大家的俸祿呢,罰俸無非是抵扣之前的欠薪。

  戶部窮的叮當響,天知道猴年馬月能夠補上,本來就是有生之年系列。

  用拿不到的東西作為懲罰,大家自然沒多少感覺,不過永寧帝卻非常滿意。

  看了一場大戲,朝廷的債務窟窿,又減少了幾千兩。

  盡管數字不大,那也是好的開始。

  百官們做好了朝廷賴賬的心理準備,他這個皇帝卻沒有想過賴賬。

  “諸位愛卿的意思,朕都明白了。

  傳旨,著漢水侯代行兩廣總督職權,主持抵抗安南事務。

  責令廣東巡撫和廣西巡撫全力配合,爭取力保國土不失!”

  永寧帝面無表情的說道。

  眾人的爭吵,只是他做出決定的參考。

  真正促使他重用李牧的,還是被收復失地,重建交趾布政司的畫餅。

  如果不是考慮到朝廷財力匱乏,他都想任命李牧擔任交趾總督,把這塊失地收回來。

  升龍城。

  “大虞要對我們用兵,消息確定么?”

  胡新波神色凝重的問道。

  平常口嗨一下可以,真要和大虞這個龐然大物開戰,他的心里還是沒底。

  別看先帝時期,大越皇朝擴土數十萬平方公里,滅國二十余,仿佛非常的強大。

  那只是因為對手弱雞,許多國家就是一個部落,人口不過數千。

  真正的強敵,他們是一個也沒遇上。

  最有實力的真臘,人口也不過數十萬,還進入到了衰退期。

  縱使有野心,他也只是想趁大虞內亂,逐步蠶食虞朝冊封的三宣六慰。

  “陛下,消息是從廣西巡撫衙門傳出來的。

  據說虞朝皇帝,聽聞我們覆滅他們的藩國,圖謀大虞宣慰司,欲發兵來攻。

  邊界上確實有虞軍集結,此事多半是真的。”

  丁偉祺當即回答道。

  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皇繼位之后,他們這些老臣的日子就不好過了。

  知道該給新人騰位置,他這個通政使對情報搜集,也沒有那么上心。

  秉承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沒必要絕不麻煩胡新波。

  如果不是事情太大,他都懶得上報。

  “不可能!”

  “虞朝正忙著鎮壓內亂,哪有功夫管我們事。

  多半是廣西的虞朝官員虛張聲勢,想要用戰爭威脅,逼迫我們放棄吞并三宣六慰。”

  宰相崔梓炎一口否定道。

  “報!”

  “前線六百里加急!”

  “虞軍越過邊界,洗劫了賀江、高平等地,殺死……”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