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隆隆……”
“砰、砰、砰……”
火炮和火銃聲交織在一起,尚未跨出寨門的鬼方騎兵,遭到了迎頭暴擊。
血腥的戰斗,讓他們喚醒了記憶中的恐懼。
當年神機營,肆虐草原的時候,他們就是這樣被打趴下的。
“沖啊!”
見到局勢不妙,鬼方將領急忙下令道。
進入熱武器時代,騎兵的作用依舊巨大,但戰斗方式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尤其是戰場選擇,更是重中之重。
一旦喪失了戰略空間,被敵軍圍困在一隅之地,那就是滅頂之災。
緊固的營寨,原本是保護大營安全的利器,現在卻成了制約他們發揮的重要因素。
狹小的空間,為了敵人炮擊,創造了有利條件。
敵軍的每一輪齊射,都能夠清空一大片。
如果不能盡快沖破敵人的軍陣,讓敵人完成了合圍,那就麻煩大了。
可惜寨門的寬度有限,僅僅能夠容納數名騎兵通行。
面對虞軍密集的火力,直接成了活靶子。
鬼方帥營中,三位族長臉色陰沉的聚集在一起。
這場突如其來的戰爭,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騎兵優勢完全沒有發揮出來。
“敵軍太過狡猾,為了讓我們放松警惕,居然忍到現在才動手。
幾座寨門都被敵軍封鎖,大軍多次沖陣都無疾而終,為今之計只有拆除營寨,從四面出擊。”
巴雅爾圖部落族長巴沙爾,率先提議道。
大軍落到現在的局面,同他之前的戰略主張,有直接關系。
倘若少一分貪心,此刻他們已經從濟南府撤離,渡過黃河北歸了。
可惜世上沒有后悔藥,為了這些戰利品,讓大軍陷入了危險境地。
“拆除營寨,恐怕也未必湊效。
敵軍的速度非常快,已經對營地形成了初步合圍。
看他們的火力,讓我想到了大虞朝曾經那支戰無不勝的神機營。
看來之前韃靼人敗的不冤,遇上這樣的敵人,除非耗光他們的彈藥,否則非常難打!”
烏力蓋神色凝重的說道。
上萬騎兵被一群步兵包圍,擱在以往的時候,這就是一個笑話。
只要他們想,隨時都可以突圍。
可是現在不一樣,面對密集的火力,他們想要沖出包圍圈,勢必付出慘痛代價。
“現在不是討論這些的時候,營中的兵力有限,不是敵人的對手。
拆除營寨之后,我們各自帶著部族,從三個不同的方向突圍,留下仆從軍斷后。
如果能夠沖出去,再集結兵馬,報今日之仇!”
說話間,烏日木留戀的看了一眼營中的戰利品。
正常放牧的話,他們就算努力奮斗一輩子,也積累不了這么多財富。
近在咫尺的財富,現在為了保命,卻只能選擇放棄。
“營中這些戰利品,全部都不要了?”
巴沙爾略顯不甘的問道。
三大部落之間的關系,并沒有表面上這么和諧。
如果不是韃靼崛起,威脅到了鬼方的生存,他們還要為了正統名分繼續廝殺。
以往的時候,遇到這種局面,都不需要商議,大家早就撒丫子跑了。
能夠拖到現在,全耐營中的戰利品。
正是心中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大家才選擇聚在一起商議,看能否有更好的辦法。
遺憾的是大家智商都差不多,有限的腦容量,能夠想出的最佳辦法就是先突圍出去再說。
“直接放上一把火,能夠燒多少算多少。
我們得不到的東西,也不能讓敵人得到!”
烏力蓋沒好氣的說道。
提起戰利品,他就是一肚子的火。
一時的貪心作祟,讓大軍陷入危險境地不說,搶來的戰利品還給敵人做了嫁衣。
布匹糧食香料可以被焚燒,金銀卻沒那么容易被燒毀。
想起巨額的財富,要留給敵人,他就滿心不是滋味。
復仇,那只是說說而已。
眼前這支勤王大軍遠在兩廣,如果現在不能解決,未來想要見上一面都難。
“好,就這么辦!”
三人對視一眼后,烏日木和巴沙爾一起附和道。
自己得不到,也不能讓敵人得到。
能夠破壞多少算多少,破壞不了的,那就認栽。
隨著命令的下達,營地中出現了詭異的一幕。
放火任務,執行的非常順利。
雖然有士兵私藏了一些茶葉,但還是點燃了倉庫。
唯一不一樣的是,許多士兵背上都多了一口鐵鍋。
“立即扔下鐵鍋,給我砸碎了!”
烏力蓋忍不住怒罵道。
突圍的時候,講究兵貴神速。
攜帶任何多余的東西,都會影響大軍的速度。
“族長,這些鍋可是好東西,不礙事的!
背著鍋,還能夠阻擋敵人的箭雨……”
不等中年男子說完,烏力蓋就一巴掌抽了過去。
“老子的命令是扔下鐵鍋,立即砸碎,聽不明白么!”
有些錯誤,犯一次就夠了。
吃了貪心不足的虧,他不想再來一次。
阻擋敵人的箭雨,那就是扯淡。
敵軍早就玩火銃了,誰還拿著弓箭陪他們玩啊!
自家部落的族人,按要求執行了命令,附庸部落就沒有這么高的執行力了。
一個個都給窮怕了,不光背上了鐵鍋,還攜帶了不少茶葉金銀。
看著大包小包的隊伍,烏力蓋無奈的揉了揉額頭。
類似的一幕,在其他兩支隊伍中,同樣出現了。
部落聯盟的弊端,在此時體現了出來。
令行禁止,終歸只是一個幻想,大家都只能指揮自己的隊伍。
其他部落的軍隊,同他們這些合作關系,并不是直接隸屬。
涉及到利益的時候,大家都有自己的判斷標準。
“突圍!”
短暫遲疑之后,烏力蓋放棄了勸說的打算。
戰爭終歸是要死人的,尤其是突圍的時候,更需要有人犧牲。
既然有人自己作死,那就成全他們。
看似增加十幾二十斤的重量,不會影響什么。
真到了突圍的時候,這些負重將直接決定生死。
轉瞬的功夫,無數鬼方士兵躍出營寨,從三個方向發起突圍。
見到這一幕,勤王大軍當即開火。
甭管敵人是否進入有效射程,只要子彈能夠打到就盡情的射擊。
鬼方騎兵多是布衣,只有少數士兵有甲胄。
哪怕有效射程外被擊中,一樣會受傷。
不斷有鬼方騎兵倒下,緊接著又有更多的騎兵補上。
無數鬼方士兵,前赴后繼的頂著炮火前進,雙方的距離也在不斷被拉近。
眨眼的功夫,就死傷一大片。
“甲士出擊!”
見己方損失慘重,烏力蓋果斷下令道。
敵人的軍陣防御太過嚴密,這種要命的任命,只有精銳能夠完成。
內心深處,他的心卻是在滴血。
積攢精銳不容易,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些甲士才是真正的騎兵。
其余的部隊,實際上都是一群放下羊鞭的牧民。
幾百甲士爆發的戰斗力,往往比幾千布衣騎兵更大。
精銳出手就是不同反響,在付出了數十名精騎的代價后,終于沖進了敵人的軍陣中。
迎接他們的不是勝利,而是一群甲胄齊全的步兵。
前面擔任主攻的火銃兵,此刻已經退居后方,把戰場留給了重步兵。
近戰廝殺開始,兩支鋼鐵部隊,在平原大地上開始了碰撞。
城墻上,觀戰的李牧,默默的注視著戰場。
強兵,都是打出來的。
只有血與火的淬煉,才能夠締造出真正的精銳。
相比以往虐菜鳥的戰斗,這一次才算真正意義上的強者碰撞。
不過鬼方部隊中,精銳占比太少。
即便騎兵比步兵更占優勢,還是沒能一下子突出從重圍。
戰場上決定勝負的,往往就是一瞬間。
沒有能夠突出重圍,就意味著災難開始。
在混戰之中,幾乎每一名鬼方騎兵,都要面臨三到五名虞軍的圍攻。
這種團隊協作式的打法,直接打蒙了鬼方人。
盡管其他虞軍也有步兵戰術配合,可那些多是樣子貨。
一旦被大股騎兵沖入陣中,敵人立即就會崩潰,更不用配合作戰。
有甲胄的騎兵還好,可以與之抗衡一二。
沒有鎧甲的就慘了,短暫的交鋒,身上就多了幾個窟窿。
見到這一幕,親自帶著隊伍突圍的烏力蓋,立即亡魂大冒。
直覺告訴他,如果不能迅速突圍出去,濟南府就是他的埋骨之地。
“別管其他的,全力突破重圍!”
烏力蓋冷漠的下令道。
到了現在這種時候,他已經顧不上考慮傷亡,能跑幾個算幾個。
損失再怎么慘重,也比全軍覆沒的好。
類似的畫面,也在兩個方向的戰場發生。
危急時刻,鬼方高層的想法,出奇的一致。
血腥的戰斗,不斷在戰場上持續,鮮血染紅了大地。
“李提督,這支敵軍不簡單啊!”
觀戰的舞陽侯忍不住感嘆道。
對這場決戰,他全程沒有插手。
一直到大戰爆發后,才到了城門樓子上觀戰。
哪怕雙方是敵人,對鬼方士兵表現出的勇武,他還是很欽佩。
無論是頂著炮火沖鋒,還是同數倍的敵軍正面廝殺,這都需要勇氣。
相比之下,負責執行斷后的仆從軍,此時早就已經擺爛。
在鬼方騎兵陷入重圍之后,他們就淪為了看客,根本沒有參戰的意思。
“侯爺,敵人這是困獸猶斗。
實際上鬼方人的戰斗意志,并沒有多強,現在只是被逼到了絕路上。
他們一路南下燒殺搶掠,就算是立即投降,也不會有好下場。
何況雙方語言不通,就算他們想要投降,都不知道該怎么交涉。
草原人信奉弱肉強食,只有表現的足夠強大,才會令他們信服。
估摸著再和他們打上幾仗,讓我們的強大傳遍草原,就再也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了。
韃靼人進攻鬼方的時候,他們就投降的很快。”
李牧當即解釋道。
萬一被這場戰斗帶偏,以為所有的鬼方軍隊,戰斗意志都這么頑強。
嚇壞了舞陽侯,可就不好了。
事實上,大虞朝的許多官員,都被草原騎兵給嚇壞了。
根本無法客觀衡量,敵我雙方的軍事實力對比。
在這次北虜入寇的過程中,本來有許多戰機的,都是因為恐懼而錯過。
在對待北虜的問題上,目前大虞朝堂主要分為恐虜派和自大派,能理性看待問題的是極少數。
大部分接觸北虜的官員,都是恐虜派中的一員。
自大派多是一群腐儒,典型的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
在這些人看來,只要皇帝實施仁政,就能夠天下太平。
客觀的現實問題,別和他們說,這些家伙都是專業杠精,不負責解決問題。
“如此最好!
鬼方人可比韃靼人多的多,倘若都這么難打,朝廷就麻煩大了。”
舞陽侯心有余悸的說道。
鬼方騎兵都要靠數倍的兵力圍攻,更強大的韃靼騎兵,只會更加厲害。
這一刻,他才意識到之前的濟南大捷,贏的有多么僥幸。
幸好城外的敵軍貪心不足,自己傻乎乎的分兵,給他們創造了戰機。
如果敵軍沒有分兵,戰場上的鬼方騎兵多上一倍,包圍網早就被撕破了。
“阿爾泰千戶,大事不好!”
“營地遭到虞軍圍困,聯軍正在全力突圍……”
話說到一半,報信的士兵就暈厥了過去。
見到這一幕,阿爾泰眉頭一皺。
別看這支隊伍很長,但更多的都是負責運送戰利品的壯丁,真正能打的不足千人。
可是營地遭到敵軍圍攻,他又不得不進行救援。
“傳令下去,留下一隊人馬看著戰利品,其余人同我回援。
同時派人通知臨近的部隊,讓他們盡快趕回營地參戰!”
阿爾泰當機立斷道。
虞朝軍隊主動出擊,雖然出乎了他的預料,但阿爾泰并不擔心。
附近的情況,他是熟悉的。
除了濟南城那支敵軍外,其他的大虞軍隊,都是酒囊飯袋。
按照掌握的情報,濟南的虞軍在此前和韃靼人的交戰中,就已經元氣大傷。
營地中足有兩萬大軍,哪怕扣除那幫仆從軍,也有一萬五千騎。
這么多部隊,就算遭到圍困,也不會有危險。
召集他們回去,多半是想中心開花,里應外合一舉擊敗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