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景樂給自己定的標準是每個月至少去鴻啟那邊兩三次。
畢竟每年200萬不能白拿。
而經過之前的農村實地考察報告,公司上下對這位空降的戰略發展顧問,已經沒有任何意見,畢竟人家是真的干實事,拿出來的規劃也確實卓見成效。
鴻啟公司去年的年終報告已經出來了,陳景樂剛看完。
全年營收為12.63億元,同比增加15.72,凈利潤為5052萬,同比增長12.4,公司現金流凈額為2.32億,同比增長22.61。
凈利潤相比前兩年,增速其實是有所降低的,不過跟同行相比,整體發展狀況良好。
李啟光辦公室。
陳景樂在跟老李同志對坐喝茶。
李啟光忽然問:“北星是不是見過你爸媽了?”
陳景樂動作一頓,說:“只見過我媽,我爸在外地工作還沒回來。”
“哦。”
李啟光盯著他:“那你打算什么時候來我們家這邊?”
正常來說就是男女雙方先后到對方家里做客拜訪,確定要在一起走下去后,雙方父母就會坐到一起,敲定結婚日期等大事。
現在自家女兒已經去過男方家里,見過對方家長,那么接下來自然輪到陳景樂來他家這邊。
陳景樂聞言只是微微一笑:“我是隨時都可以,主要看北星的意思,她性格比較羞澀,好像還沒跟叔叔阿姨透露過我的存在?”
李啟光蹙眉:“你就不能主動開口?”
陳景樂兩手一攤:“我還是傾向于尊重李老師自己的想法。”
李啟光略有不滿,但沒有再說什么,不然顯得自己好像很熱切期盼對方成為女婿似的。
雖然確實如此。
畢竟他就一個女兒,女兒選中的人如果沒有問題,那么他跟妻子都不會反對。
并不是說非得跟什么大公司大家族聯姻,江北這邊沒有這種習慣。
大家都是泥腿子出身,裝什么裝!
如果找大集團富二代聯姻,以后家產大概率會是別人的,像陳景樂這樣的反而不會,這家伙更喜歡當智囊。
李啟光放下茶杯起身:“走,開會!”
陳景樂連忙跟上。
今天是鴻啟的年終總結大會。
只是與會的人員并不多,依舊是以公司中高層干部為主。
李啟光不喜歡顯擺,沒有搞什么年會表演,更沒有搞什么當眾發百萬獎金這種操作,所有人員的年終獎都是和工資一樣,直接打入工資卡。
不過該走的流程還是要走的。
這次的會議主要有三項議程:一是部分優秀員工代表上臺發言;二是各部門負責人匯報上半年生產經營情況;三是大老板李啟光作總結講話。
陳景樂也被要求上去發言了,屬于第二項議程的一部分,不過他的講話內容很簡短,就是告訴下面的人,接下來新的一年,發展規劃大方向不變,只進行小方向上的調整。
大方向依舊是之前提出的構建全產業鏈目標。
由田間到餐桌,涵蓋種植與采購、貿易物流、食品加工、食品銷售等多個環節,構成完整的產業鏈系統。
通過對產品質量進行全程控制,實現食品安全可追溯,做到安全、放心、健康等高標準,在原來的基礎上,進一步打造鴻啟農業這個品牌。
小方向則是針對上一年的公司經營情況,適當縮減一些不必要的業務,盈利好的部門則加大投入。
他的講話向來簡潔效率,通俗易懂,契合鴻啟公司的風格。
整個公司中高層其實高學歷水平的人并不多,特別是早些年跟著李啟光一起打拼的那些人,雖然一直有在學習,但跟真正的高科技公司相比,差遠了。
因此是越簡單越好。
老李同志說話也不拖泥帶水,表示2025年將會是鴻啟公司資源重組整合,公司改革創新、規范管理、強化責任、建章立制的關鍵之年,未來要進一步統籌旗下資源,在轉型升級的基礎上,逐步擴大生產,穩固農村基本盤,務必使得公司各項工作實現新發展。
再就是今年公司又賺錢了,年底給大家發獎金,從高層到基層一線員工,人人有份,一起過個好年!
聽到這話,在場每個人臉上都露出笑意。
這么大方的老板,沒人會不喜歡。
陳景樂沒想到,自己居然也有年終獎。
雖然相比他的月薪不算多,問題他加入鴻啟才多久?
老李同志確實大格局。
若是讓那些被大城市各種奇葩公司壓榨得快要麻木崩潰的小牛馬們看到,怕是當場淚流滿面。
家人們誰懂啊,可算遇到正規公司了!
在陳景樂跟李啟光眼里,新的全產業鏈規劃中,最重要的莫過于種苗研發中心。
種苗研發中心不同于一般的加工廠或者生產基地,科研能力擺在第一位。
比如實驗室、種質資源庫、試驗田等核心區域建設,同時需要考慮包括生物安全、環境控制、科研設備、人才團隊、以及后續的成果轉化等在內的各種因素。
這是一個需要長期堅持投入才能看到產出的項目,需要很大的勇氣和決心。
像鴻啟這邊設計的種苗研發中心,預計初期投入就需要超過一千萬,后續還要每年追加。
當然,這一千萬是包括基建跟設備的費用,而不是單純的科研費用。
需要建設分子生物學研究實驗室、作物細胞育種實驗室、蔬菜植保實驗室、細胞工程培養馴化實驗室,此外還有輔助的標本室、冷藏室等。
再就是各種先進儀器,小到光學顯微鏡、PCR儀、電泳儀、基因測序儀等,大到通風系統水電系統灌溉系統等。
對鴻啟來說,這是一筆不小的投入。
拿行業巨頭魯東壽咣蔬菜種業集團來舉例,他們蔬菜研發中心研發番茄種子的過程,及格率通常只有2不到。
做科研是枯燥很考驗耐心的一件事,往往一批種子種下去,最后長出來發現是失敗品,只能重新來過。
如此循環往復。
最后花了整整五年,研發團隊才在原來歐美的封鎖下,搞出屬于我們國家自己的番茄種子。
像尋常的蔬菜類,以五年計都是效率的,一些瓜果甚至要10年。
需要通過大量的雜交實驗,多點、多茬口嘗試,最終才研發出一批新的有效果的優質種苗。
一般的小公司,哪舍得下這個血本?
五年后公司還在不在都是個問題。
然而種苗研發就是這樣,需要實打實地砸錢砸人,才能看到成果。
甚至不一定看得到成果!
好在老李同志舍得砸錢,場地跟人才方面都不用擔心。
目前已經通過江北官方渠道,跟南亞所那邊聯系上了。雙方初步達成協議,只要資金到位,研發團隊隨時可以進場。
等研發中心正式建成,后續每年的科研費用壓力就會小很多。
到時形成“科研產業”的雙驅動,再完善一下“從農田到餐桌”的全產業鏈,鴻啟將會迎來新一輪的跑步前進。不說走向世界這么夸張,至少能走出南東省,在全國范圍內蔬果行業占據一定地位!
而陳景樂在跟李啟光商量過后,為研發中心選定的第一種研發作物,就是嶺南地區最受歡迎的菜心。
之所以選這個,是看中菜心在嶺南地區的銷量高,可以說幾乎全國一半的菜心都是嶺南人吃掉的,嶺南人的餐桌不能沒有菜心,就像西方不能沒有耶路撒冷。
只是現在本地菜心口感遠不如塞上江南那邊的菜心。
育種目標則為抗病害、口感好、產量高,希望屆時本地菜心能從西北菜心手上,搶下一定市場份額。
除菜心外,再就是空心菜跟番薯葉。
這兩個同樣是嶺南人飯桌上的常客。
只要這幾個產品能在嶺南地區占據一定市場份額,生意都差不到哪去。
北運菜要做,本地菜生意也要做,多條腿走路總歸是好事!
工廠的選址,陳景樂去看了。
帶著黃浩跟張智勇這兩個幫忙跑腿。
這哥倆一聽說是陳景樂召喚,頓時屁顛屁顛跟了過來。
自從上次跟著陳景樂下鄉考察嘗到甜頭后,每天都盼著還能有那樣的好事,自然不會抗拒。
像這種農業初加工工廠,定位就是扶農性質的,旨在幫忙解決農村人口就業問題,因此地址都在鄉下。
好在離鄉道省道都不遠,算得上交通便利。
江北雖然相對省城鵬城而言是窮鄉僻壤,但水泥硬底化道路這塊還是做得不錯的,基本大點的行政村都有水泥路,方便運輸。
工廠的用地性質審批、營業執照申請、消防手續審批等,早有人去解決。
廠區設計也沒問題。
別看廠子不大,但廠房功能分區,原料、加工、包裝、成品、食堂等等,同樣要做好。
再就是要建設高標準污水處理池。
很多鄉鎮企業為了縮減成本,污水處理這塊都是隨便糊弄的,仗著天高皇帝遠,什么騷操作都有。
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人家做不到。
畢竟小地方比不得大城市那么規范,而且江北這地方,邪門得很。
陳景樂管不了別人,但他能管得了自己能力范圍內的,做好應該做的事,別讓人戳脊梁骨就行。
他就像一個質檢員,幫忙查漏補缺。
這段時間惡補諸多知識,能忽悠到他的人可不多。
到了工廠建設用地,不管對誰,都是笑臉相迎,芙蓉王開路,套出對方老家在哪后,立即切換該地區方言,雙方頓時交談甚歡。
用不了多久,想要的信息就得到了。
這套模式可以說無往不利。
他本身語言天賦就很不錯,更何況有系統幫助,江北本地的幾種方言他都掌握了,說得有模有樣,讓跟在身邊的黃浩跟張智勇兩個跑腿幫手面面相覷,暗暗咋舌。
一連跑了三個工地,陳景樂對工廠項目進度,已經有了一個相對具體的了解。
將得到的信息匯總成文字,交到李啟光手上。
報告指出其中一些問題,肯定一部分成功,有褒有貶。
項目如此,人也如此。
同時幫忙敲定相應規章制度,要求工廠到時一切堅持標準化流程進行生產!
這樣有利于實現科學管理,提高管理效率,提高產品質量,保證生產安全。
要知道很多規定都是用人命試出來的,他可不想看到有哪個家庭毀在他手上。
“能維持收支平衡,不虧損就行,少賺點沒關系。”李啟光說。
不過陳景樂覺得:“只要運轉起來,賺錢還是沒問題。”
對鴻啟這種擁有原材料生產基地、運輸渠道和穩定銷售合作伙伴的公司來說,即便不是刻意去壓縮生產成本,依舊可以將成本控制在一個比普通個體種植戶還低的范圍。
這就是集約化規模化生產最基本的好處。
頂多就是前期一次性投入比較多,需要時間回本。
忙完鴻啟那邊,周末兩天陳景樂就沒再出門,老老實實在家陪陳綺云做最后的復習。
李北星也沒閑著。
臨近學期結束,學校那邊各種大小會議,不勝其煩。
現在就盼著能早點放假,那樣就可以天天跟男朋友膩在一起了!
熱戀中的情侶基本都是這樣,何況李老師還是個戀愛腦。
中學生的考試是要連考三天的。
第一天上午考完,陳景樂沒問陳綺云考得怎么樣,免得影響她心態,等成績出來自然知道了。
不過從她的表情以及前幾天的復習過程來看,該掌握的知識都掌握了,只要沒有意外,應該都差不到哪去。
之前月考,她已經能穩住全班前三,年級前五。
這個成績已經很不錯了,沒有必要說一定得考第一。
關鍵是別掉出第一梯隊就行。
因為這個世上永遠有人比你厲害比你強。
除非你是高斯。
“快來幫我改試卷!”
工作室里,李老師對著陳景樂撒嬌道。
“你求我!”
剛放下畫筆的陳景樂,嘴角微微翹起。
幫忙改試卷這種事已經不是第一次,談不上多麻煩,單純是李老師的惡趣味,說什么這就是找老師當對象的代價。
聽他這么說,下一秒李北星就雙手叉腰,撅著嘴,表情有點幽怨。
李老師現在表情變化是越來越多了,真是個小戲精。
陳景樂最后還是選擇屈服,誰讓他是個心軟的人呢。
換作是誰,面對李老師可憐兮兮的“求求你了哥哥”,都會選擇答應的好吧。
不過改完發現,好像沒有改到陳綺云的,應該是在李北星那邊。看了下,果然,語文成績倒是不錯,全班第二,只比第一名少1分。
還行。
其他科目應該也不會太差。
不過在陳綺云沒有考完之前,陳景樂都不打算透露這個消息。
三天時間一晃而過。
走出考場回家那一刻,陳綺云長舒口氣,感覺整個人解放了。
接下來就是等成績公布。
她感覺應該差不到哪去,雖然沒有跟其他同學對過答案。
就看最后排名多少,這可是關系到陳景樂給她的獎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