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64章 中秋夜觀月揮毫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三十歲才來成長系統

  國史陳景樂已經看到明代部分。

  大眾喜聞樂見的開局一只碗,結局一棵樹。

  由于平時明代歷史穿越小說看得比較多,因此陳景樂對明代的發展歷程了解程度,要高于其他朝代。

  這段歷史看得是有滋有味。

  盡管他不是民族主義者,但仍對朱重八能夠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感到慶幸,哪怕朱重八后面為了法統,承認元為正朔。

  同時又對老朱的雙標以及個人局限性,感到無語跟不滿。

  再譬如“哪怕把永樂大典修成第一奇書,史書也不會記載他是順位繼承”的永樂大帝。

  又或者叫門天子、瓦剌留學生、大明戰神的豬騎朕。

  還有“練得身形似鶴形,不怕宮女勒脖頸”的萬壽帝君跟他的大明第一舉重冠軍小閣老。

  只能說,這個朝代實在太有梗了。

  但是!

  真正順著史書往下看,寥寥數筆便是一個人的一生,甚至數十百萬人的一生,這種感覺還是很沉重的。

  說好的以史為鑒,真正做到的又有幾個?

  想要跳出歷史周期率,難!

  縱觀明史,最后沒有意外,又變成“六朝何事只成門戶私計”,說到底制度都是由人制定的,被廢除也是一句話的事情。

  人亡政息人走茶涼,再常見不過。

  或許是受歷史課內容影響,結束后的陳景樂,慨然長嘆,內心有種想要傾訴,又不知道該找誰說的感覺。

  于是,他想了想,拿出筆墨紙硯。

  這是之前采購的學習用具。

  正好接下來是實踐課,干脆寫寫字吧!

  “既然是中秋,那便來一首應景詩詞。”陳景樂看了看窗外的月亮,略一沉吟,便有了答案。

  蘸墨,揮毫!

  “十五夜望月·王健”

  “中庭地白樹棲鴉,

  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

  不知秋思落誰家。”

落款:甲辰年中秋陳景樂  你別說,你還真別說。

  這情緒上來了,寫出來的東西,跟平時都不太一樣。

  一股靈動又不失狂傲的感覺,躍然紙上。

  之前說陳景樂在系統知識課上學過書法,其實主學米體,不過其他名家的書法字體同樣有涉獵。

  國人學書法,通常離不開二王、米芾、顏真卿。

  這四人被歷代文人譽為T0級書法家,其他人包括蘇軾黃庭堅趙孟頫董其昌等,都要稍遜一籌。

  陳景樂的書法,正是在米芾書法的基礎上,汲取其他名家所長,最后糅合自身書寫習慣而成,以行書楷書為主。

  主打一個隨心所欲,怎么舒服怎么來!

  眼前這幅十五夜望月,就是走的行草風。

  唐言結構,宋尚意趣。

  可能距離開宗立派還差點,但對比今人,至少已經稱得上登堂入室。

  書法風格跟執筆人性格有很大關系。

  如果是以前的陳景樂,是寫不出這種字的,用本地話說,就是“寫字跟雞爪扒沙似的”,雖有夸張成分,但真稱不上好看,頂多認真寫的時候算端正。

  讀書時候沒能寫一手好字,一直是他心底一個遺憾。

  后面在系統的輔導下,對書法一課進行了多次學習,才慢慢學會寫出一手好字。

  現在已經可以說有一定風格。

  靈動是行草本身走的飄逸路線,而狂傲,則跟系統有關,畢竟是有系統的男人,不狂點傲點才是不正常。

  只是陳景樂的狂沒有寫在臉上罷了。

  況且他本來就是一個有點傲的人,不然怎么會跟合伙人鬧掰后,甩手不干,直接跑路。

  “寫得真不錯!”

  陳景樂對自己這幅作品相當滿意。

  某種意義上,是他在書法一道上的一個小小里程碑,風格技法都比之前精進了。

  見狀,陳景樂一鼓作氣,蘸墨揮毫,又寫了一篇。

  還是詩詞。

  這次是現代人的作品,也是他很喜歡的一首古體詩。

  “詠史·李夢唐”

  “高閣垂裳調鼎時,

  可憐天下有微詞。

  覆舟水是蒼生淚,

  不到橫流君不知。”

  同樣落款。

  也算是契合他讀明史的感悟吧。

  這次用的是趙孟頫風格的行書,整體狂放之余,筆鋒給人感覺,還帶點抑郁悲憤。

  我怎么也學起那些懷才不遇報國無門的古人來了?

  陳景樂晃晃腦袋。

  “不過說實話,感覺這篇寫得比上篇還好。我進步這么大的嗎?”

  連陳景樂自己都有點驚訝。

  要說書法好壞,其實沒有統一標準。

  但會有一個最低標準。

  在這個最低標準基礎上,看每個朝代有每個朝代的審美。屬于漢字的獨特美感,是跟其他載體截然不同的。

  好與不好,其實是一種非常主觀的判斷。

  即便是頂級書法家們,也會有不同意見,不過大多可以從工巧、天然、情感、創新、人品這幾個方面去評判。

  歷代名家當中,最推崇工巧的當屬趙孟頫。

  他認為:“學書有二,一曰筆法,二曰字形。筆法弗精,雖善猶惡;字形弗妙,雖熟猶生。學書能解此,始可以語書也。”

  但也不是什么時候都如此。

  比如有著天下第二行書之稱的祭侄文稿,在三大行書中,涂改最多,字跡最潦草,然而其真摯情感,溢于筆端,讓每一個看過這篇書法作品的人都為之震撼。

  歷代主流更多追求的還是自然,也就是古代廣為推崇的返璞歸真境界。

  創新則如章草跟瘦金,人品則如蔡京以及現代某位書法造詣卓絕但名字不可說之人。

  而陳景樂認為,自己覺得好看就行,即便江湖體。只要不是去參賽參展。

  好的書法,是不管你用什么字體寫,都會給大眾一種美的感覺。哪怕你看不懂寫的是什么,都能從紙面上看到強烈的形式美。

  比如蔡襄的腳氣帖。

  有些人可能會說,藝術是藝術,跟好看還是有區別的。

  但陳景樂覺得,藝術也是要服務大眾的,當前某些人為了博出位,走丑、怪、癲路線,多少有點偏離書法本意。

  書法是指按照文字特點及其含義,以其書體筆法、結構和章法書寫,使之成為富有美感的藝術作品。

  富!有!美!感!

  脫離這四個字,為了丑而丑,為了怪而怪,就別談什么書法了。

  還不如坤體。

  現在國內的書法圈就有這么一股歪風邪氣,不說全部,起碼有一部分,如果你是什么老總什么退休高干或者某大師親傳弟子,你寫的字就是好字。

  反之!

  如果你是農民、是工人,那就是徒有其型、不得神韻,或者直接被判定為江湖體。

  同樣的還有什么詩詞圈、曲藝圈等等,國字級的陳景樂不清楚,但是省市級的,他可是見過不少。

  反正無論什么行業領域,只要跟圈子二字沾上,必然少不了名利干系,商業互吹。

  如果不追求什么圈子地位,當作興趣愛好,隨便寫寫挺好。

  真想上進,就得看自己什么身份,以及學人拜碼頭了。

  兩幅書法寫完,陳景樂有種心中抑郁一掃而空的感覺。

  長吁口氣。

  忍不住掏出手機拍下照片,發了一條朋友圈。

  這可是稀罕事,他上一次發朋友圈還是上一次呢。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